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性颌骨重建6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林野 王兴 +7 位作者 毛驰 蔡志刚 李健慧 邱立新 胡秀莲 陈波 邸萍 王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评价采用多种骨瓣进行功能性颌骨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61例颌骨缺损患者,首先应用多种骨瓣重建颌骨的连续性,然后植入骨结合种植体,利用种植义齿重建患者的咀嚼和发音功能。61例患者中,男39例,女22例,平均年龄48岁(20~61岁)。游... 目的:评价采用多种骨瓣进行功能性颌骨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61例颌骨缺损患者,首先应用多种骨瓣重建颌骨的连续性,然后植入骨结合种植体,利用种植义齿重建患者的咀嚼和发音功能。61例患者中,男39例,女22例,平均年龄48岁(20~61岁)。游离髂骨瓣32例,血管化腓骨瓣21例,单纯牵引成骨重建颌骨7例,其他骨瓣1例。共植入种植体247颗。种植固定义齿修复29例,种植体支持的活动义齿修复32例。结果:种植义齿修复完成后平均追踪49个月(6~114个月),种植体脱落6颗。1例患者在修复完成2年后因肿瘤复发死亡(含4颗种植体,不计入存活种植体)。至最后复查,共237颗种植体仍在行使功能,累计5年存活率为95.95%。结论:应用游离髂骨瓣、血管化腓骨瓣重建颌骨的连续性后,植入骨结合种植体,能够有效地重建患者的咀嚼、发音功能,近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成 功能性颌骨重建 牙种植 种植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焦点牵引成骨术重建下颌骨缺损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健 王兴 +6 位作者 李宁毅 贾暮云 李亚莉 金晓明 杨学才 高宁 胡静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三焦点牵引成骨技术在下颌骨骨段缺损重建中的应用和在重建骨行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失的可行性。方法:4例下颌体骨段切除患者,使用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同期行下颌骨缺损牵引成骨重建。牵引间歇期8天,牵引速度0.25mm×4次/d,... 目的:探讨三焦点牵引成骨技术在下颌骨骨段缺损重建中的应用和在重建骨行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失的可行性。方法:4例下颌体骨段切除患者,使用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同期行下颌骨缺损牵引成骨重建。牵引间歇期8天,牵引速度0.25mm×4次/d,稳定期4个月;1例于稳定期结束后在成骨区行种植义齿修复。结果:下颌骨牵引成骨最长45mm。牵引成骨区骨量充足,组织结构及硬度接近正常颌骨。牵引成骨区种植义齿可满足正常功能的需要。结论:三焦点牵引成骨技术可成功用于下颌骨骨段缺损的功能性重建,并可满足种植义齿修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点牵引器 功能性颌骨重建 种植牙 缺损 牵引成 焦点 临床研究 种植义齿修复 牵引成技术 牵引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焦点牵引成骨下颌骨缺损重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健 王兴 +4 位作者 李宁毅 李亚莉 金晓明 卜令学 高宁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在犬下颌骨骨段缺损功能重建中牵引成骨的特点、规律。方法使用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对4只成年犬下颌骨骨段缺损进行牵引成骨重建。制作3cm下颌骨缺损区,同期植入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牵引间歇期8天,牵引速... 目的探讨采用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在犬下颌骨骨段缺损功能重建中牵引成骨的特点、规律。方法使用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对4只成年犬下颌骨骨段缺损进行牵引成骨重建。制作3cm下颌骨缺损区,同期植入内置式三焦点牵引器。牵引间歇期8天,牵引速度0.5mm×2次/天,稳定期3个月。结果下颌骨牵引成骨约30mm,牵引成骨过程中无感染、成骨不良等并发症。牵引完成后第3个月X线片、组织学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均可见新生骨的形成,新生骨的形态、组织结构接近正常下颌骨。结论三焦点牵引成骨技术重建的颌骨形态、组织结构和功能接近正常颌骨,牵引成骨区和压力成骨区局部应用rh-BMP2可以促进新骨的形成及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点牵引器 功能性颌骨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焦点牵引成骨进行下颌骨缺损重建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亚莉 常海玲 杨秀芝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6-547,共2页
关键词 手术配合 三焦点牵引器 功能性颌骨重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下颌骨带种植体三维钛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庆福 吕春堂 +3 位作者 樊堂堂 周中华 汪大林 李郝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方法,制作可用于下颌骨个体化功能性重建的修复体,为下颌骨个体化功能性修复探索新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CT扫描获取下颌骨断层解剖信息,然后运用三维重建、镜像及快速原型技术获得拟修复下颌骨复原实体模型,在...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方法,制作可用于下颌骨个体化功能性重建的修复体,为下颌骨个体化功能性修复探索新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CT扫描获取下颌骨断层解剖信息,然后运用三维重建、镜像及快速原型技术获得拟修复下颌骨复原实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铸造手段完成个体化三维钛网修复体的制作,然后将种植体与钛网相连接,构建个体化功能性修复体。结果:以CT扫描获取下颌骨断层解剖信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辅助成功制作了带种植体的个体化钛网修复体,与相应的下颌骨标本连接匹配良好,个体化恢复了骨缺损的连续性,所带种植体为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恢复理想的咀嚼功能提供了可能。结论:在CT扫描获取下颌骨原始解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CAD/CAM过程,能够成功构建下颌骨个体化功能性修复体,为临床个体化功能性颌骨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种植体 钛网 实验研究 CAD/CAM 功能性颌骨重建 解剖信息 CT扫描 快速原型技术 种植义齿修复 个体化 修复体 功能性重建 功能性修复 辅助方法 三维重建 实体模型 咀嚼功能 断层 制作 标本 连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引导下改良性颌骨功能重建的临床应用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余丹 黄建瑶 +4 位作者 于长洋 陈俊伶 赵文权 刘建华 朱慧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0-1416,共7页
目的探讨在咬合引导下功能性颌骨重建中,新型外科导板的设计应用对新建颌骨以及种植体位置的精度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11例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9~45岁,平均31.8岁。下颌骨肿... 目的探讨在咬合引导下功能性颌骨重建中,新型外科导板的设计应用对新建颌骨以及种植体位置的精度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11例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9~45岁,平均31.8岁。下颌骨肿瘤病理诊断为成釉细胞瘤6例、角化囊性瘤3例、骨化纤维瘤2例。下颌骨缺损根据Urken下颌骨缺损分类法分类,CRB 1例,RB 4例,RBS 2例,SB 4例。以咬合为引导,设计并制备具有钛板钉道和种植体位置信息的新型外科导板,在其辅助下采用"一层半"腓骨重建模式进行颌骨功能性重建,并最终完成种植体支持式义齿修复。采集术后1周CT数据,对术前虚拟设计颌骨和术后颌骨进行形态学分析,计算腓骨段(上层水平部、升支部及整个腓骨段)和种植体的拟合度,当拟合度<80%认为是偏差明显。术后6个月检查口腔全景X线片和锥束CT,评价种植体修复前的骨结合情况。结果术后11例皮瓣均未发生血管危象。1例皮瓣于术后1个月皮瘘形成,术后6个月手术取出腓骨瓣及3枚种植体;余10例患者皮瓣成活。术后1周,对术前虚拟设计颌骨和术后颌骨进行形态学分析显示,上层水平部腓骨段、整个腓骨段及种植体拟合度分别为87.55%±3.08%、82.68%±5.94%和88.00%,与8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31,P=0.000;t=2.118,P=0.046;Z=4.070,P=0.000);升支部腓骨段拟合度为77.82%±3.54%,与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42,P=0.068)。术后6个月口腔全景X线片和锥束CT示22枚种植体均实现了骨结合,并于术后6~9个月进行腭黏膜移植以及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的修复。所有患者对于术后外形均较满意。结论新型外科导板可为咬合引导下功能性颌骨重建提供精度保证,最终恢复颌骨轮廓和咬合功能重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颌骨重建 咬合引导 外科导板 精度分析
原文传递
牵引成骨技术在肿瘤术后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兴 林野 +3 位作者 伊彪 李自力 陈波 梁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 探讨牵引成骨术在功能性颌骨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 3种不同类型的国产颌骨牵引器 (2种是为颌骨不同类型重建而专门设计 )及德国Martin公司生产的垂直牵引器 ,共完成 6例不同类型的颌骨缺失重建 ,其中 2例升支大部切除 ,1例下... 目的 探讨牵引成骨术在功能性颌骨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 3种不同类型的国产颌骨牵引器 (2种是为颌骨不同类型重建而专门设计 )及德国Martin公司生产的垂直牵引器 ,共完成 6例不同类型的颌骨缺失重建 ,其中 2例升支大部切除 ,1例下颌骨体左侧缺失 ,3例分别为右侧及颏部保留下颌骨下缘的方块切除术后及下颌骨体左侧切除术后髂骨移植而骨量不足者。结果  5例按术前设计的要求顺利完成牵引成骨重建 ,1例因牵引器一侧固定臂螺钉从移动骨块上穿透仅完成一半缺失区 (2 3mm)的牵引成骨。全部病例均无感染、成骨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牵引成骨技术可成功应用于功能性颌骨重建 ,较常规重建方法具有独特优势。不同类型的颌骨缺失重建皆可使用牵引成骨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术 功能性颌骨重建 牵引器
原文传递
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 被引量:4
8
作者 林野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2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即刻修复 即刻种植 功能性颌骨重建 口腔修复学 口腔种植修复 游离端缺失 赝复体修复 美国FDA 牙种植系统 上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