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凉膈散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1
作者 于畅 陈影 +6 位作者 蒋志天 宋杰 蔡静雯 王倩 叶青艳 赵钢 凌琪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9期1622-1625,共4页
目的观察融合加味凉膈散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味凉膈散颗粒剂)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14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第28天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序贯性... 目的观察融合加味凉膈散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味凉膈散颗粒剂)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14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第28天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量表(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肝素结合蛋白(HBP)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第28天生存率分别为77.46%、63.8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NF-α、IL-6、HBP、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融合加味凉膈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加味凉膈散 热毒炽盛证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凉膈散对脂多糖刺激小鼠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静姝 王勇强 +1 位作者 王兵 刘学政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凉膈散对脂多糖(LPS)刺激小鼠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将112只雄性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加味凉膈散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LPS 10 mg/kg的方法制备脓毒症模型... 目的:观察加味凉膈散对脂多糖(LPS)刺激小鼠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将112只雄性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加味凉膈散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LPS 10 mg/kg的方法制备脓毒症模型,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加味凉膈散组分别以低、中、高剂量0.94、1.89、2.84 g/mL加味凉膈散0.02 mL/g灌胃3 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3 d。不同剂量加味凉膈散组及模型组于制模后24 h、72 h各处死8只小鼠取血,对照组于制模型后24 h处死8只小鼠取血进行检测;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浆血小板计数(PLT);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各组于制模后72 h另取8只小鼠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a^2+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制模后24 h模型组PLT(×10^9/L:347.70±115.10比1013.10±136.60)水平即降低,IL-10(μg/L:356.86±34.72比39.50±23.45)、HMGB1(mg/L:16.24±4.49比10.75±1.91)、PF4(μg/L:5.43±0.61比1.33±0.40)、Ca^2+(nmoL/L:8.60±0.52比1.05±0.33)水平即升高,持续到制模后72 h。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凉膈散低、中、高剂量组PLT水平均明显升高,以中剂量组制模后72 h升高更显著(×10^9/L:952.13±104.02比771.50±129.30,P<0.05);加味凉膈散低、中、高剂量组IL-10、HMGB1、PF4、Ca^2+水平均明显降低,IL-10以高剂量组制模后72 h(μg/L:110.17±29.12比441.50±30.72)、HMGB1以高剂量组制模后24 h(mg/L:10.33±3.52比16.24±4.49)、PF4以中剂量组制模后24 h(μg/L:2.08±0.92比5.43±0.61)、Ca^2+以高剂量组(nmoL/L:2.97±0.96比8.60±0.52)降低更显著(均P<0.05)。结论加味凉膈散可能通过下调LPS诱发的炎症细胞因子释放、抑制血小板Ca^2+的激活、阻止血小板活化,改善LPS导致的血小板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脓毒症 加味凉膈散 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凉膈散含药血清对脂多糖刺激小鼠血小板Toll样受体4表达及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兵 曹书华 +2 位作者 王勇强 胡才理 徐新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1-684,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凉膈散对小鼠血小板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及对血小板源细胞因子IL-8、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释放量的影响。方法比较脂多糖(LPS)刺激TLR4单克隆抗体封闭和不封闭的血小板对... 目的观察加味凉膈散对小鼠血小板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及对血小板源细胞因子IL-8、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释放量的影响。方法比较脂多糖(LPS)刺激TLR4单克隆抗体封闭和不封闭的血小板对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应用加味凉膈散低(0.94g/mL)、中(1.89g/mL)、高(2.84g/mL)剂量含药血清孵育LPS刺激的血小板,观察血小板TLR4表达及血小板源细胞因子释放量的变化。结果 LPS刺激后血小板TLR4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sCD40L和β-TG释放量显著升高(P<0.01);加入TLR4单克隆抗体后,sCD40L和β-TG释放量明显下降(P<0.05,P<0.01)。LPS刺激前后IL-8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比较,加味凉膈散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血小板TLR4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sCD40L和β-TG的释放量明显下降(P<0.01,P<0.05),且随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结论 LPS通过血小板TLR4诱导血小板活化并释放细胞因子sCD40L、β-TG,而血小板IL-8的释放不依赖于血小板TLR4-LPS途径;加味凉膈散能抑制LPS刺激的血小板释放sCD40L、β-TG,并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LPS与血小板TLR4的结合,减少血小板细胞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TOLL样受体4 脂多糖 加味凉膈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凉膈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临床症状评估
4
作者 胡才理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加味凉膈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对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我院AECOPD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41例,以及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加味凉膈散治疗的研... 目的:分析加味凉膈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对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我院AECOPD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41例,以及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加味凉膈散治疗的研究组41例,对比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咳嗽、咯痰、气促、喘息)、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所得容积数值(FEV_(1))、第1秒用力呼气所得容积占预计值之比(FEV_(1)%)]。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78.05%,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临床各项积分低于对照组,FEV_(1)、FEV_(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凉膈散治疗AECOPD可提高疗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利于肺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加味凉膈散 中医临床症状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维生素D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加味凉膈散在脓毒症急性肺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干预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蔡静雯 凌琪华 +2 位作者 方荣 韩丹 王倩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S01期240-245,共6页
目的:基于维生素D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加味凉膈散(LGS)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鼠的干预机制。方法:将72只8周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GS组。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 目的:基于维生素D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加味凉膈散(LGS)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小鼠的干预机制。方法:将72只8周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GS组。连续给药5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CLP建立脓毒症ALI/ARDS模型。每组各取12只,观察小鼠的7 d生存率;剩余小鼠于术后24 h处死,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7 d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25(OH)D3水平显著降低(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LGS组小鼠7 d生存率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25(OH)D3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LGS可能基于维生素D免疫调节作用干预脓毒症ALI/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凉膈散 脓毒症 维生素D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加味凉膈散辅助治疗儿少期口腔糜烂型心脾积热证扁平苔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郑蕾 刘迎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凉膈散辅助治疗儿少期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心脾积热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医组和观察组各40例;另设20例健康对照组;西医组给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悬液,1次/周... 目的:探讨加味凉膈散辅助治疗儿少期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心脾积热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医组和观察组各40例;另设20例健康对照组;西医组给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悬液,1次/周,连续4周;维生素AE胶丸,1粒/d;甲橙维C咀嚼片,1片/次,3次/d,连服12周;观察组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加味凉膈散,1剂/d,常规水煎煮2次,混合取药液约250 m L,共服用12周。记录治疗前后体征、症状积分;检测血清和唾液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总抗氧化力(TAC),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检测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C反应蛋白(CRP)和内皮素-1(ET-1)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体征和症状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西医组的77.5%(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和唾液中NF-κB,NO和MDA水平均明显升高,而TAC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和唾液中NF-κB,NO和MDA明显低于西医组,而TAC高于西医组(P<0.01),但血清和唾液中NF-κB,NO和MDA水平仍然高于健康组,TAC低于健康组(P<0.01);与健康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M,CRP和ET-1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M,CRP和ET-1水平均低于西医组,但仍高于健康组(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味凉膈散治疗糜烂性OLP心脾积热证疗效明显,减轻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反应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心脾积热证 儿少期 加味凉膈散 氧化应激 核转录因子-ΚB 血栓调节蛋白
原文传递
加味凉膈散辅助治疗儿童口腔糜烂心脾积热证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赛燕 刘瑜 《中医儿科杂志》 2020年第6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凉膈散辅助治疗儿童口腔糜烂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口腔糜烂心脾积热证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 目的观察加味凉膈散辅助治疗儿童口腔糜烂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口腔糜烂心脾积热证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凉膈散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血清内皮素-1(ET-1)、血栓调节蛋白(TM)和C-反应蛋白(CRP)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6/50),对照组为76%(3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血清ET-1、TM、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对照组上述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对照组上述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4+、CD4+/CD8+水平较同组治疗前上升(P<0.05),CD8+水平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凉膈散辅助治疗儿童口腔糜烂心脾积热证,不仅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炎性反应,而且保护血管内皮,提高机体免疫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糜烂 儿童 加味凉膈散 心脾积热证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凉膈散加味方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8
作者 李中健 刘倩倩 +1 位作者 刘珍 王知兵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4年第6期617-623,共7页
目的探讨凉膈散加味方对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脓毒症致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司他丁治疗)和试验组(凉膈散加味方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二氧... 目的探讨凉膈散加味方对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脓毒症致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司他丁治疗)和试验组(凉膈散加味方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ressure of arterialcarbon dioxide,PaCO_(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预后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aO_(2)及PaO_(2)/FiO_(2)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PaCO_(2)、血清CRP、IL-6、TNF-α及EVLWI、PVPI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8 d病死率、治疗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及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膈散加味方联合乌司他丁可有效提高脓毒症致ARDS患者呼吸功能,减轻其炎症反应,纠正低氧血症,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 乌司他丁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