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造梗丝回填工艺参数对加料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政 盛世杰 +11 位作者 殷瑜东 熊党安 蒋同康 毛文龙 李将 薛冬 徐保明 李晓平 许超 丁旭欢 王飞 武劲草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6期24-27,共4页
为了提高再造梗丝加工过程中回填加料的均匀性,分析测试了再造梗丝回填工艺参数(空白梗丝水分、回填液温度、回填液浓度、挤压压力、拨辊频率)对回填加料均匀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空白梗丝水分增加回填加料均匀性系数呈现先上升... 为了提高再造梗丝加工过程中回填加料的均匀性,分析测试了再造梗丝回填工艺参数(空白梗丝水分、回填液温度、回填液浓度、挤压压力、拨辊频率)对回填加料均匀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空白梗丝水分增加回填加料均匀性系数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2)随着回填液浓度逐步升高,加料均匀性系数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浓度超过36%时,加料均匀性系数下降趋势急剧加大;(3)随着回填液温度升高,加料均匀性系数呈现上升趋势,温度超过37℃时,加料均匀性系数变化趋势减缓;(4)随着拨辊频率的提高,加料均匀性系数呈现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产品碎丝率在回填加料机拨辊频率调整至48HZ时出现急剧上升趋势;(5)随着挤压压力的增加,回填加料均匀性系数呈现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梗丝 回填液 加料均匀性 碎丝率 挤压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加料工艺加料均匀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闫双辉 王旭峰 +4 位作者 袁君民 王斌 霍开玲 陈康 李瑞丽 《轻工科技》 2023年第2期28-32,71,共6页
卷烟生产过程中施加料液可起到提升卷烟品质、改善物料耐加工性的重要作用。叶片加料是当前最为成熟也是行业内应用最为普遍的加料技术,叶丝加料更有利于料液施加的均匀性,打叶复烤片烟加料工艺更侧重于提升物料的耐加工性。加料均匀性... 卷烟生产过程中施加料液可起到提升卷烟品质、改善物料耐加工性的重要作用。叶片加料是当前最为成熟也是行业内应用最为普遍的加料技术,叶丝加料更有利于料液施加的均匀性,打叶复烤片烟加料工艺更侧重于提升物料的耐加工性。加料均匀性评价方法目前多采用总体精度控制,近红外光谱模型、图像处理技术的在线应用是加料均匀性评价的发展趋势。加料均匀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系统性明显不足,不同因素间的协同效应、联动效应研究是有效提升加料均匀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生产 加料工艺技术 加料均匀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法再造烟叶加料滚筒喷嘴定位分析及其对加料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国忠 戴宇昕 《中华纸业》 CAS 2020年第22期31-36,共6页
为解决造纸法再造烟叶加料均匀性、料液有效利用率较低的问题,采用现场及理论建模方式对加香加料滚筒设备进行分析,对关键参数加料喷嘴与筒壁的单侧距离b的取值范围建立数学模型并解析。通过对在不同b值取值范围条件下的加香加料滚筒出... 为解决造纸法再造烟叶加料均匀性、料液有效利用率较低的问题,采用现场及理论建模方式对加香加料滚筒设备进行分析,对关键参数加料喷嘴与筒壁的单侧距离b的取值范围建立数学模型并解析。通过对在不同b值取值范围条件下的加香加料滚筒出口进行物料取样,并进行丙二醇标定试验验证,可以确定最佳的取值范围为e+c×tan(α/2+γ)≤b≤e+f-c×tan(α/2-γ)。以此对设备进行优化后,加料均匀性系数、料液有效利用率增幅分别达到33%、26%,提高了设备的加料均匀性和料液有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法再造烟叶 加香加料滚筒 加料均匀性系数 料液有效利用率 喷嘴 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料引射蒸汽压力对料液施加均匀性的影响
4
作者 白永忠 关斌 +4 位作者 侯鹏娟 饶颖 朱雪峰 李国智 徐淑浩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1期51-53,58,共4页
对不同加料引射蒸汽压力下的料液施加均匀性、烟叶筒壁黏附量、加料喷射状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10^(2)~1.8×10^(2) kPa的加料引射蒸汽压力范围内,设置不同的加料引射蒸汽压力,料液的雾化效果和喷料观察正常,加料... 对不同加料引射蒸汽压力下的料液施加均匀性、烟叶筒壁黏附量、加料喷射状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10^(2)~1.8×10^(2) kPa的加料引射蒸汽压力范围内,设置不同的加料引射蒸汽压力,料液的雾化效果和喷料观察正常,加料流量正常,出料烟叶温度和水分正常,但是加料均匀系数和筒壁黏附量均有不同,具体表现在随着加料引射蒸汽压力设置值从1.7×10^(2)/1.8×10^(2) kPa逐渐降低到1.2×10^(2)/1.3×10^(2) kPa,加料烟叶样品呈现标准偏差降低,加料均匀系数升高,烟叶筒壁黏附量降低的良好趋势。通过试验测定,在1.2×10^(2)~1.8×10^(2) kPa的加料引射蒸汽压力范围内,1.2×10^(2)/1.3×10^(2) kPa时的加料均匀性较好,筒壁烟叶黏附量较少;1.7×10^(2)/1.8×10^(2) kPa时的加料均匀性较差,筒壁烟叶黏附量较多。同时,通过研究可看到,在加料技术标准制定时,有必要结合现有直观观察为主的加料技术标准要求,引入加料均匀性化学数据分析方法,从直观现象观察和科学数据分析的角度综合评价加料均匀性,确定一个加料均匀性较好的加料引射蒸汽压力标准值,以提高加料均匀性、降低加料烟叶筒壁黏附量,进而提高加料和卷烟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料引射蒸汽压力 加料均匀性 筒壁黏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料均匀性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军 王聚奎 王雷 《生物技术世界》 2012年第6期5-6,共2页
本文探讨了应用近红外光谱法评价烟叶叶片加料均匀性,指导加料参数的调整和工艺参数优化设计,减小了同批次烟叶叶片料液施加比例的相对标准偏差,提高了加料工序的过程能力。
关键词 加料均匀性 料液施加比例 近红外光谱法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烟片加料均匀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军 郭华诚 刘爱玲 《生物技术世界》 2013年第9期130-130,共1页
本文简要论述了将料液假设为一种成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料液与烟叶比例的数学模型。通过测量实际加料后的各取样点烟片近红外光谱,计算出各样品中加料量,从而评价烟片加料的均匀性。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烟叶叶片 加料均匀性
原文传递
基于叶丝特性的加料机的改进 被引量:8
7
作者 焦群山 李春光 +3 位作者 姚光明 孙觅 李金学 熊安言 《中国科技信息》 2013年第14期138-139,共2页
基于叶丝特性提出了叶丝加料的理念,针对现有叶片加料机进行叶丝加料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叶丝特性进行了相关技术改进,研究开发了适用于叶丝加料的加料机。与改进前叶片加料机相比,滚筒内壁粘附物料量减少50.82kg/批次,加料机出口物... 基于叶丝特性提出了叶丝加料的理念,针对现有叶片加料机进行叶丝加料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叶丝特性进行了相关技术改进,研究开发了适用于叶丝加料的加料机。与改进前叶片加料机相比,滚筒内壁粘附物料量减少50.82kg/批次,加料机出口物料中料液变异系数平均降低18.32%,料液有效利用率提高了4.56个百分点,卷烟感官质量提高了0.53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丝特 加料均匀性 有效利用率 设备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加料中1,2-丙二醇的快速测定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薛训明 胡立中 +3 位作者 叶为全 刘勇 王安 计敏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为快速评价卷烟加料均匀性,依据标记物1,2-丙二醇近红外光谱信息的特征,建立了基于1,2-丙二醇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卷烟加料均匀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表明: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5,对盲样预测相对误差基本小于5%;测定了3个牌号卷烟,其加... 为快速评价卷烟加料均匀性,依据标记物1,2-丙二醇近红外光谱信息的特征,建立了基于1,2-丙二醇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卷烟加料均匀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表明: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5,对盲样预测相对误差基本小于5%;测定了3个牌号卷烟,其加料均匀性系数分别为87.9%、89.1%和90.9%,RS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丙二醇 近红外预测模型 快速测定 加料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料液喷管内缩距离与引射蒸汽压力协同调整对加料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白永忠 关斌 +3 位作者 朱明 朱雪峰 王泽宇 李国智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24期16-19,共4页
为探究加料喷嘴不同料液喷管伸缩距离下,协同不同加料引射蒸汽压力调整对烟叶加料效果的影响。设计3个料液喷管内缩距离值,2组引射蒸汽压力,以在线生产批次为单位,开展加料试验。对试验过程中的料液施加均匀性、加料机桶壁黏附量、加料... 为探究加料喷嘴不同料液喷管伸缩距离下,协同不同加料引射蒸汽压力调整对烟叶加料效果的影响。设计3个料液喷管内缩距离值,2组引射蒸汽压力,以在线生产批次为单位,开展加料试验。对试验过程中的料液施加均匀性、加料机桶壁黏附量、加料喷射状态、烟叶出料温度和水分等指标进行记录分析,以考查试验设计条件对加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料液喷管内缩距离为7.58 mm时,调整喷嘴蒸汽引射压力1.2/1.3 bar的加料均匀性系数在试验调整中最高,样品中丙二醇含量标准偏差最小;喷嘴料液喷管内缩距离在7.58 mm,引射蒸汽压力为1.2/1.3 bar时的试验烟叶桶壁黏附量最小;在试验设计条件下,加料喷射料液均能充分雾化,无跑、冒、滴、漏现象,试验批次内和批次间烟叶的出料温度及出料水分差异不大,均在标准要求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料液喷管 内缩 引射蒸汽压力 加料均匀性 筒壁黏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料液施加效果的加料工序关键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泽 何邦华 +4 位作者 陈林 周冰 龙明海 周芳芳 资文华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75,共5页
以加料均匀性系数和料液有效利用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热风温度、排潮风门开度、循环风门开度、热风电机速比、喷嘴压缩空气压力对料液施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加料工序关键工艺参数与加料均匀性系数、料液有效利... 以加料均匀性系数和料液有效利用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热风温度、排潮风门开度、循环风门开度、热风电机速比、喷嘴压缩空气压力对料液施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加料工序关键工艺参数与加料均匀性系数、料液有效利用率构建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具有较高拟合度,R2分别为0.988 9、0.992 2,较好地描述各工艺参数与料液施加效果之间的关系。且通过贡献率分析,热风温度对加料均匀性的贡献率最大,贡献率α为1.829 5,而热风电机速比对料液有效利用率贡献率最大,贡献率α为2.338 6。2最优加料工艺参数为:热风温度45.0`循环风门开度45.0%,排潮风门开度50.0%,热风电机速比70.0%,喷嘴压缩空气压力0.35 MPa。经生产应用验证,该参数下加料均匀性系数达到95.03%,料液有效利用率达到65.90%,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60%、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加料均匀性 料液有效利用率 均匀设计 逐步回归 贡献率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丝加料工艺参数对加料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熊安言 于建春 +9 位作者 王二彬 姚光明 孙觅 苏东赢 黄光富 李春光 王海滨 丁美宙 宋伟民 李红涛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了充分发挥叶丝加料的技术优势,提高叶丝加料的应用效果,分析测试了叶丝加料不同加工参数对加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烟片增温补偿蒸汽开度为10%时,切丝综合质量较好;②与切丝后叶丝不筛分相比,经孔径1mm振筛筛分后,加料... 为了充分发挥叶丝加料的技术优势,提高叶丝加料的应用效果,分析测试了叶丝加料不同加工参数对加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烟片增温补偿蒸汽开度为10%时,切丝综合质量较好;②与切丝后叶丝不筛分相比,经孔径1mm振筛筛分后,加料机筒壁粘附量明显减少,干燥后叶丝碎丝率较低,加料均匀性较好;③随着加料前HT蒸汽压力、叶丝含水率(在16%~22%的范围内)、加料机排潮风机频率、补偿蒸汽开度的增大,加料的均匀系数和料液有效利用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④随着加料前HT蒸汽压力的增大叶丝加料机筒壁物料粘附量呈上升趋势,压力越大,粘附物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丝加料 加料均匀性 有效利用率 叶丝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增温模式对卷烟加料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春光 王海滨 +3 位作者 焦群山 孙觅 熊安言 李金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976-14977,共2页
[目的]考察不同增温模式对卷烟制丝生产加料效果的影响。[方法]为验证卷烟生产制丝过程中叶片加料工序前设置烟片增温(HT)工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HT+叶片加料机"模式下,进行4种不同增温模式的试验。[结果]先利用HT对烟片进... [目的]考察不同增温模式对卷烟制丝生产加料效果的影响。[方法]为验证卷烟生产制丝过程中叶片加料工序前设置烟片增温(HT)工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HT+叶片加料机"模式下,进行4种不同增温模式的试验。[结果]先利用HT对烟片进行增温、加料机无热风循环仅对烟片进行加料模式,加料机出口物料温度和含水率稳定性等方面优于其他加料模式,该模式下加料均匀性和料液的有效利用率最高,同时卷烟感官质量较好。[结论]试验为公司技改工艺设计打破传统的叶片加料工艺流程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模式 加料均匀性 有效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舒展度调控方法及其影响研究
13
作者 刘杰 何科毅 +2 位作者 左雯 王丽芳 丁姗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3期119-121,共3页
为探索叶片预处理工序不同加工条件对片烟舒展度的影响,采用ImageJ图像处理工具分析了不同生产线段、不同贮叶环境和不同松散回潮加工参数条件下,片烟的舒展度的变化情况,并跟踪烟片加料效果。结果表明:①不同生产线段叶片预处理过程对... 为探索叶片预处理工序不同加工条件对片烟舒展度的影响,采用ImageJ图像处理工具分析了不同生产线段、不同贮叶环境和不同松散回潮加工参数条件下,片烟的舒展度的变化情况,并跟踪烟片加料效果。结果表明:①不同生产线段叶片预处理过程对片烟舒展度的影响程度不一;②真空回潮和恒温恒湿柜贮对提升片烟舒展度更有利;③松散回潮不同加工参数对烟叶含水率影响较大,但对烟叶舒展度无明显的趋势性影响;④片烟舒展度与加料均匀性呈明显正相关,舒展度的提升利于加料均匀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烟舒展度 预处理 贮叶环境 加料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造烟叶不同加工方式对卷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力群 高辉 +3 位作者 何建丽 纪旭东 杨蕾 邱昌桂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87-289,共3页
为探索更适宜再造烟叶的制丝加工工艺模式,在现有再造烟叶加工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另外2种再造烟叶回潮预处理加工方案,并对3种加工方式样品的含水率一致性、内在化学成分、加料均匀性、掺配均匀性和感官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结... 为探索更适宜再造烟叶的制丝加工工艺模式,在现有再造烟叶加工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另外2种再造烟叶回潮预处理加工方案,并对3种加工方式样品的含水率一致性、内在化学成分、加料均匀性、掺配均匀性和感官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再造烟叶松散回潮或真空回潮预处理加工方式,掺配时可有效降低与烟片的含水率差异,提高后端的加料均匀性和掺配均匀性;其中,松散回潮预处理加工方式卷烟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表明该加工方式更有利于卷烟内在品质的提升;此外,松散回潮预处理加工方式卷烟的3类致香物质含量均较高,且加料均匀性、掺配均匀性和整体感官质量优于其他2种再造烟叶加工方式;再造烟叶真空回潮预处理加工方式卷烟的总糖、还原糖及3类致香物质总量略低于现有加工方式,加料均匀性和掺配均匀性有所提高,整体感官质量与现有加工方式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加工方式 含水率 化学指标 加料均匀性 掺配均匀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Modes of Reconstituted Tobacco on Cigarette Quality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力群 邱昌桂 +4 位作者 何建丽 纪旭东 高辉 杨蕾 杨式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1期234-238,244,共6页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ost suitable mode for the primary processing model of reconstituted tobacco, another two kinds of conditioning process schemes for reconstituted tobacco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c...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ost suitable mode for the primary processing model of reconstituted tobacco, another two kinds of conditioning process schemes for reconstituted tobacco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constituted tobacco processing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were conducted for moisture content uniformity, intrinsic chemical compositions, casing uniformity, blending uniformity and sensory quality of the samples from the three kind of processing mod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osing and conditioning or the vacuum conditioning pretreatment of the reconstituted tobacco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fference in moisture content during the blending, and improve the casing uniformity and blending uniformity. Moreover, the samples with the loosing and conditioning pretreatment had higher total sugar and reducing sugar content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loosing and conditioning pretreatment method wa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cigarettes. In addition, the three kinds of aromatic components contents of cigarettes using the loosing and conditioning pretreatment were higher,and the casing uniformity, blending uniformity and overall sensory quality of this pretreatment were all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other two kinds of reconstituted tobacco pre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total sugar, reducing sugar as well as the three kinds of aromatic components of cigarettes processed with vacuum conditioning pretreatment were all sligh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existing methods, but the casing uniformity and blending uniformity were improved, while it showed small difference in the sensory quality with the existing process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nstituted tobacco Processing method Moisture content Chemical index Casing uniformity Blending uniformity Sensory qu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