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赶黄草茎、叶总黄酮加热回流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1
作者 段文亚 吴静 +4 位作者 颜玉锜 田雅馨 毛鸿仪 陈银芝 杨艳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3期55-62,共8页
目的:优化赶黄草茎、叶总黄酮加热回流提取工艺并分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设计对赶黄草茎、叶总黄酮的加热回流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同时通过测定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目的:优化赶黄草茎、叶总黄酮加热回流提取工艺并分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设计对赶黄草茎、叶总黄酮的加热回流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同时通过测定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赶黄草茎、叶总黄酮的最佳加热回流提取工艺条件分别为料液比1∶27(g∶mL)、乙醇体积分数55%、提取时间60 min和料液比1∶35(g∶mL)、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时间60 min,此时赶黄草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2.72%和9.38%。赶黄草茎、叶总黄酮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有一定清除能力。赶黄草叶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高于赶黄草茎总黄酮提取物。结论:赶黄草茎、叶中总黄酮最佳加热回流提取条件不同,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为进一步开发赶黄草药食两用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总黄酮 加热回流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回流法提取草果中抗氧化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婷 陈文学 +2 位作者 田娟娟 胡月英 仇厚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3-26,共4页
以乙醇为溶剂,研究加热回流法提取草果中抗氧化成分的工艺,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性测试。利用均匀设计U(883×4),确定最佳提取方案为:料液比为1∶10(g/mL),回流时间5 h,回流温度35℃,粒度20目。抗氧化试验表明,草果提取物的过氧化氢清... 以乙醇为溶剂,研究加热回流法提取草果中抗氧化成分的工艺,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性测试。利用均匀设计U(883×4),确定最佳提取方案为:料液比为1∶10(g/mL),回流时间5 h,回流温度35℃,粒度20目。抗氧化试验表明,草果提取物的过氧化氢清除率随着浓度的增加,先低于后高于对照样品。而其对猪油和花生油均有一定抗氧化效果,其对花生油的抗氧化作用相对于样品要优于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加热回流 醇提物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加热回流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秦志华 蔡晴霞 +5 位作者 王建琳 王述柏 谭子超 张林林 郭沛 单虎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7期110-114,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加热回流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加热回流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的适宜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料比和乙醇浓度,上述4个因素均分别设置为5个水平,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反应条... 本试验旨在研究加热回流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加热回流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的适宜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料比和乙醇浓度,上述4个因素均分别设置为5个水平,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最优提取工艺,对筛选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进一步进行重复验证试验和工艺放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筛选获得最佳乙醇浓度为70%,最佳反应时间为2.5 h,最佳料液比为1:30,最佳反应温度为70℃;正交试验确定加热回流法提取构树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反应时间2.5 h,料液比1:30,反应温度80℃;重复验证试验和工艺放大验证试验得率分别为23.11 mg/g和23.13 mg/g。本工艺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良好,适用于构树叶总黄酮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加热回流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加热回流法提取无患子皂苷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赵璐 张蕾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1年第3期275-280,347,共7页
为找到一种高效、环保、具备工业化潜力的无患子皂苷提取新方法,先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无患子中的皂苷,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溶剂类型、溶剂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皂苷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辅助提... 为找到一种高效、环保、具备工业化潜力的无患子皂苷提取新方法,先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无患子中的皂苷,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溶剂类型、溶剂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皂苷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关键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出最具工业化潜力的无患子皂苷提取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1∶7、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h,在此条件下无患子皂苷的得率为21.56%,比加热回流法高44.02%,且提取时间更短、提取温度更低。研究表明,超声辅助加热回流法是一种具有工业化潜力的无患子皂苷提取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皂苷 加热回流 超声辅助提取 得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回流法和超声波法提取淫羊藿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史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4-167,共4页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加热回流法和超声波法从淫羊藿中提取淫羊藿苷,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率的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的加热回流法为料液比1∶10(m∶V,g/mL)、... 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加热回流法和超声波法从淫羊藿中提取淫羊藿苷,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率的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的加热回流法为料液比1∶10(m∶V,g/mL)、提取2次、提取时间40 min、乙醇体积分数75%;优化的超声波法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提取时间30 min、提取1次、料液比1∶6(m∶V,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加热回流 超声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FeCl_3水溶液加热回流制备α-Fe_2O_3的影响
6
作者 吴东辉 施新宇 汪信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12,15,共4页
用加热回流强迫水解法制备了α-Fe2O3,系统地研究了以FeCl3水溶液为前驱物,表面活性剂对转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CTAB可使转化速率大大提高,加热回流仅24h即可完全转化为多晶α-Fe2O3,且FeCl3的初始浓度可提... 用加热回流强迫水解法制备了α-Fe2O3,系统地研究了以FeCl3水溶液为前驱物,表面活性剂对转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CTAB可使转化速率大大提高,加热回流仅24h即可完全转化为多晶α-Fe2O3,且FeCl3的初始浓度可提高到0.25mol/L,不加CTAB时,经同样时间的加热回流处理,所得产物仍为β-FeOOH;加入DMF也可使转化速率提高;加入SDS转化速率降低。同时分析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转化速率影响的机理,并用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 加热回流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回流提取牡丹花粉黄酮工艺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
7
作者 杨丽 王昌涛 +1 位作者 孙啸涛 苏丹 《北京日化》 2013年第1期33-40,共8页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加热回流提取牡丹花粉总黄酮工艺进行优化。最佳工艺是:100%的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20,水浴温度为90℃,水浴时间为1h,牡丹花粉总黄酮得率为8.28%;化妆品刺激性,腐蚀性鸡胚绒毛尿囊膜眼刺激试验结果...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加热回流提取牡丹花粉总黄酮工艺进行优化。最佳工艺是:100%的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20,水浴温度为90℃,水浴时间为1h,牡丹花粉总黄酮得率为8.28%;化妆品刺激性,腐蚀性鸡胚绒毛尿囊膜眼刺激试验结果表明其不具有眼刺激性;人体斑贴试验结果表明30位志愿者,在反应0.5h、24h、48h内测试区均呈现阴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花粉 加热回流 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 斑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回流法提取淫羊藿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肖红涛 刘雨 +1 位作者 张伟 曹祥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3期70-72,共3页
目的:考察加热回流法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乙醇体积分数等实验条件可能对淫羊藿苷的提取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提取溶剂选择为乙醇,采用加热回流法从淫羊藿中提取淫羊藿苷,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淫羊藿苷的提取时间、提取次数、... 目的:考察加热回流法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乙醇体积分数等实验条件可能对淫羊藿苷的提取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提取溶剂选择为乙醇,采用加热回流法从淫羊藿中提取淫羊藿苷,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淫羊藿苷的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淫羊藿的料液比以及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对淫羊藿苷的提取率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的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结果表明优化的加热回流提取法为料液比1:10(m:V,g/ml),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40min,乙醇体积分数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加热回流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阳参苷元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家灿 王海垠 +3 位作者 徐逍宣 罗伊婷 胡显光 梁蕾蕾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考察药用植物青阳参根茎中青阳参苷元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利用加热回流法提取、HPLC法检测青阳参苷元,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对青阳参苷元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目的考察药用植物青阳参根茎中青阳参苷元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利用加热回流法提取、HPLC法检测青阳参苷元,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对青阳参苷元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2 h,验证得到青阳参苷元提取率可达0.3090%。结论经过优化的青阳参苷元加热回流提取工艺有效、稳定、绿色,为进一步开展青阳参苷元药理活性、结构修饰等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阳参 青阳参苷元 加热回流提取法 正交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回流氧化法处理亚磷酸三乙酯农药废水
10
作者 张宇 《现代农药》 CAS 2017年第6期24-27,共4页
采用加热回流氧化法处理亚磷酸三乙酯农药废水,并将其与高压升温法、电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法进行比较。亚磷酸三乙酯在加热、氧化条件下,先转化为无机磷,再经絮凝沉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磷转化率为100%。经过絮凝沉降后,出水中总磷... 采用加热回流氧化法处理亚磷酸三乙酯农药废水,并将其与高压升温法、电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法进行比较。亚磷酸三乙酯在加热、氧化条件下,先转化为无机磷,再经絮凝沉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磷转化率为100%。经过絮凝沉降后,出水中总磷质量浓度为0.4 mg/L,COD质量浓度为40.6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回流氧化法 农药废水 亚磷酸三乙酯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有机合成加热回流仪器的自动保护装置
11
作者 何红斌 《大学化学》 CAS 1993年第2期39-39,共1页
在进行有机合成时,有时需加热回流几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在此期间一旦发生停水停电或因系统连接部分出了故障,致使冷却水中断,若不立即切断电源,就会把溶液蒸干,严重时还会引起中毒或火灾。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装置,既可自动计时和自动... 在进行有机合成时,有时需加热回流几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在此期间一旦发生停水停电或因系统连接部分出了故障,致使冷却水中断,若不立即切断电源,就会把溶液蒸干,严重时还会引起中毒或火灾。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套装置,既可自动计时和自动控温,又可在上述情况下自动切断电源,从而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装置示意如图1,当电磁阀V通电时,它就会打开,让循环水通过,断电时则会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合成 加热回流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油点火、浓淡加热回流稳燃型煤粉燃烧器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成庆刚 毕良俐 庄国中 《节能》 2006年第9期42-45,共4页
介绍一种少油点火型浓淡加热回流煤粉燃烧器的结构和特点。经电厂锅炉实际运行考核,可以节约点火用油45%以上,并可在50%ECR下断油稳定燃烧,NOx排放量降低18%左右。
关键词 少油点火 浓淡加热回流稳燃技术 低NOX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淡加热回流双向稳燃煤粉燃烧器在75t/h锅炉上的应用
13
作者 唐文昌 《电站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49,共2页
某热电厂3号炉是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B&WB-75/5.3-M型次高压煤粉锅炉,固态排渣,四角切向燃烧。采用钢球磨煤机、热风送粉。过热蒸汽流量75 t/h;过热蒸汽温度450℃;过热蒸汽压力5.30 MPa。近年来,由于燃煤供应紧... 某热电厂3号炉是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B&WB-75/5.3-M型次高压煤粉锅炉,固态排渣,四角切向燃烧。采用钢球磨煤机、热风送粉。过热蒸汽流量75 t/h;过热蒸汽温度450℃;过热蒸汽压力5.30 MPa。近年来,由于燃煤供应紧张,锅炉实际燃煤与设计煤种相差较大,灰分高、挥发分低,造成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较差,仅为55 t/h左右,当供热系统负荷较小时,锅炉经常排汽运行,严重影响锅炉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T/H锅炉 低负荷稳燃 煤粉燃烧器 加热回流 过热蒸汽流量 应用 四角切向燃烧 过热蒸汽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料液比对加热回流法提取全叶千里光活性物质的影响
14
作者 罗影 吴启康 陈周秀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2期18-19,共2页
分别采用5种不同料液比提取全叶千里光活性物质,全谱波长扫描确定最佳波长。结果表明,1∶16时加热回流法提取全叶千里光活性物质含量最高,其最佳波长为416 nm,为全叶千里光活性物质的利用与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 石油醚 加热回流 全叶千里光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电路的脉冲加热回流焊接
15
作者 PaulBrackell 《印制电路与贴装》 2001年第4期68-71,67,共5页
关键词 柔性电路 脉冲加热回流焊接 微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油回流提取工艺参数优化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文英 公衍玲 +2 位作者 黄山 于慧荣 卢永亭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探索加热回流法提取薏苡仁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过程进行深入探讨。采用单因素法考察溶剂、料液比、药材粒径、提取时间等对薏苡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提取动力学。结果表明薏苡仁油较佳的提取条件为采用丙酮作为溶剂... 探索加热回流法提取薏苡仁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提取过程进行深入探讨。采用单因素法考察溶剂、料液比、药材粒径、提取时间等对薏苡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提取动力学。结果表明薏苡仁油较佳的提取条件为采用丙酮作为溶剂,液固比7倍,药材平均粒径0.25 mm,提取3 h。动力学研究表明,粒径较小时(0.25~0.83 mm),薏苡仁油的提取动力学符合二阶溶出动力学模型,即减小药材粒径,可明显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油 动力学 加热回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姜中姜黄素回流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17
作者 董赫 殷钟意 郑旭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3-215,221,共4页
为探明珊瑚姜中姜黄素的提取工艺,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法研究提取珊瑚姜姜黄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珊瑚姜姜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样品粒径120目、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液固比35∶1(mL/g)、回流温度70℃,提取时间2h,该工艺条件下姜... 为探明珊瑚姜中姜黄素的提取工艺,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法研究提取珊瑚姜姜黄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珊瑚姜姜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样品粒径120目、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液固比35∶1(mL/g)、回流温度70℃,提取时间2h,该工艺条件下姜黄素的提取率为96.96%。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验证表明,该工艺提取的珊瑚姜姜黄素稳定性、重复性良好,且加标回收率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姜 姜黄素 加热回流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D测定中加热装置的改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谨 卢大群 《云南环境科学》 2005年第2期63-64,共2页
采用HBA—100型标准消解器代替GB11914—89标准分析方法中的加热回流冷凝装置进行化学需氧量测定,具有精确、重现性好、操作简单等特点,能节能,减低电力负荷,提高效率。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消解器 加热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回流法提取榛蘑总皂苷及其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佟喜旺 孙艳 于丽颖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92,共5页
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榛蘑总皂苷的提取条件,并对其酶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28(g/mL)、提取时间77 min,在该条件下榛蘑总皂苷得率为34.52%;当榛蘑总皂苷质量浓... 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榛蘑总皂苷的提取条件,并对其酶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28(g/mL)、提取时间77 min,在该条件下榛蘑总皂苷得率为34.52%;当榛蘑总皂苷质量浓度达到25 mg/mL时,对酪氨酸酶和脂肪酶的抑制率分别为55.14%和96.33%,酶抑制活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蘑总皂苷 加热回流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温微沸腾回流消解测定超低浓度COD(Cr)
20
作者 吴俊 潘小平 +1 位作者 陈国华 吴平 《分析仪器》 CAS 2015年第5期38-41,共4页
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规定,测定COD(Cr)须进行2小时的回流加热消解。但没有明确规范加热的精确温度及具体的溶液沸腾状况。试验研究表明:过高的消解温度会使少量重铬酸钾分解,以致影响测定结果。低COD水样必须采取恒温微沸腾回流消解的手段... 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规定,测定COD(Cr)须进行2小时的回流加热消解。但没有明确规范加热的精确温度及具体的溶液沸腾状况。试验研究表明:过高的消解温度会使少量重铬酸钾分解,以致影响测定结果。低COD水样必须采取恒温微沸腾回流消解的手段,可以减小相应测定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温回流加热 微沸腾 节水风冷型消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