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载加速度记录仪在冲击环境下的失效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鲍爱达 陈员娥 +2 位作者 李长龙 刘俊 方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82-186,193,共6页
在弹体侵彻过程中,首先分析高g值冲击对弹载加速度记录仪的影响,得出应力波作用下加载到弹体内记录仪的加速度值,并研究了加速度记录仪壳体、缓冲材料及电路板的动态结构响应,进而提出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壳体结构的失效、缓冲材料缓冲... 在弹体侵彻过程中,首先分析高g值冲击对弹载加速度记录仪的影响,得出应力波作用下加载到弹体内记录仪的加速度值,并研究了加速度记录仪壳体、缓冲材料及电路板的动态结构响应,进而提出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壳体结构的失效、缓冲材料缓冲性能的不足、芯片与PCB板相对运动导致芯片的裂纹。针对各失效模式,利用ANSYS/LS-DYNA对记录仪各防护单元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得出各防护单元失效的临界冲击加速度值:电路板失效的临界冲击加速度为1.93×104g,当加载冲击加速度为1.63×105g时,壳体发生屈曲;增大冲击加速度至5.63×106g时,缓冲材料失效。经过实弹侵彻试验,得出记录仪在1.5×105g的冲击加速度下失效。该实验结果对后续弹体实际侵彻弹载记录仪的设计及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载加速度记录仪 冲击 应力波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载加速度记录仪抗冲击防护结构设计 被引量:9
2
作者 马喜宏 李长龙 +1 位作者 孙韬 刘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67,共4页
针对弹体侵彻混凝土环境,提出一种中薄型防护外壳嵌套内壳体,两壳体间填充泡沫铝缓冲材料的记录仪抗冲击防护结构。针对应力波作用下防护外壳的屈曲和泡沫铝缓冲性能不足导致内部电路模块冲击断裂的典型失效模式,通过对记录仪抗冲击防... 针对弹体侵彻混凝土环境,提出一种中薄型防护外壳嵌套内壳体,两壳体间填充泡沫铝缓冲材料的记录仪抗冲击防护结构。针对应力波作用下防护外壳的屈曲和泡沫铝缓冲性能不足导致内部电路模块冲击断裂的典型失效模式,通过对记录仪抗冲击防护结构在应力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提出一套以壳体厚度h、泡沫铝密度ρ、泡沫铝厚度h_b为主要设计指标的弹载加速度记录仪抗冲击防护结构设计方法。设计出防护外壳半径为29 mm,壁厚3 mm,泡沫铝密度1.1g/cm^3,泡沫铝厚度23 mm的抗冲击防护结构,经计算该结构理论抗冲击能力为63 300 g。在实弹侵彻混凝土试验中,测得冲击加速度峰值为56 300 g,在此冲击下记录仪壳体结构稳定,内部电路工作正常,验证了此抗冲击防护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体侵彻混凝土 弹载加速度记录仪 记录仪抗冲击防护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抛散加速度记录仪 被引量:2
3
作者 孟令军 李永红 《测试技术学报》 1998年第2期309-312,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以测量爆炸抛撒物体加速度的微型记录仪,该仪器采用爆轰波缓冲隔离,微机械,微封装等多项新技术,大大降低了爆轰波对测试系统的破坏力,在直接爆炸场中,获得了有效的测试数据。
关键词 爆炸抛撒 加速度记录仪 子母弹药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量程抗高过载空投加速度记录仪
4
作者 何志文 杜红棉 +2 位作者 李新娥 宓莎 杨帆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3-156,共4页
空投过程伴随着复杂的加速度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过载问题。文中针对该现象,设计了具有抗高过载性能的加速度记录仪。进一步结合理论推导和测试试验,对该记录仪进行了实际验证。首先利用马歇特锤冲击试验对系统的抗过载性能进行了检验... 空投过程伴随着复杂的加速度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过载问题。文中针对该现象,设计了具有抗高过载性能的加速度记录仪。进一步结合理论推导和测试试验,对该记录仪进行了实际验证。首先利用马歇特锤冲击试验对系统的抗过载性能进行了检验;其次利用火箭滑车模拟开伞过载试验,获得了开伞加速度试验数据;最后对比试验结果和理论推导,发现系统误差在8%的范围内,证明该记录仪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投 抗高过载 加速度记录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评价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骏 张凤莉 +2 位作者 潘卫东 吴春岚 Kwak Shin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2年第2期146-152,共7页
目的:便携式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评价血管性痴呆患者(VD)精神行为症状(BPSD)程度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便携式加速度记录仪佩戴于21例VD患者非利手侧手腕,于第1和第18周连续记录6 d以上,量化记录身体活动,并通过神经精神问卷(NPI)与AD病... 目的:便携式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评价血管性痴呆患者(VD)精神行为症状(BPSD)程度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便携式加速度记录仪佩戴于21例VD患者非利手侧手腕,于第1和第18周连续记录6 d以上,量化记录身体活动,并通过神经精神问卷(NPI)与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价VD患者的BPSD变化,解析加速度记录仪所得身体活动的平均活动量(MA)、昼间活动量(DA)以及夜间活动量(NA)的变化,分析BPSD的变化与身体活动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第18周时BEHAVE-AD总评分和NPI总评分呈增加趋势,与第1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082和0.079);BEHAVE-AD评分中的行为紊乱、日夜节律紊乱、焦虑和恐惧评分和NPI量表中的激越、易激惹、睡眠障碍评分与第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8周时VD患者MA、DA、NA均增加,与第1周比较,其中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BEHAVE-AD评分中的行为紊乱加焦虑和恐惧评分改变量与MA的改变量呈直线相关(r=0.674,P=0.032);日夜节律紊乱评分改变量与DA改变量呈直线相关(r=0.721,P=0.046);NPI量表的激越评分加易激惹评分的改变量与MA改变量呈直线相关(r=0.668,P=0.042);睡眠障碍评分的变化量与NA的变化量呈直线相关(r=0.809,P=0.029)。结论:利用加速度记录仪所得的身体活动的MA、DA与NA参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VD患者的BPSD程度,动态观察VD患者BPSD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在临床上客观、定量化评价VD患者的BPSD程度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AD病理行为评分量表 神经精神问卷 便携式加速度记录仪 平均活动量 昼间活动量 夜间活动量
原文传递
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评价在神经及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宋玉 王恒 +3 位作者 潘卫东 刘云 徐萌 王明哲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4年第2期234-238,共5页
客观定量化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和(或)药物疗效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便携式加速度记录仪可以长时间记录患者身体的日常活动,用于定量化观察和评价各种疾病的症状。文中回顾和分析了加速度记录仪的一些应用方法,提示在评定运动、非运动系... 客观定量化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和(或)药物疗效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便携式加速度记录仪可以长时间记录患者身体的日常活动,用于定量化观察和评价各种疾病的症状。文中回顾和分析了加速度记录仪的一些应用方法,提示在评定运动、非运动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药物疗效方面具有选择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如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抑郁症、血管性痴呆的精神行为异常、季节性情感障碍、急性脑梗死等。随着加速度记录仪的研发,将有益于客观定量化评估更多神经、精神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记录仪 定量化评价 严重程度 混乱碎片分析法 帕金森病 运动障碍 睡眠障碍
原文传递
应用加速度记录仪定量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旭 蔡俊宏 +3 位作者 潘卫东 刘云 孙燕 秦保锋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0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应用加速度记录仪定量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方法选择入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48例,分别在入院时、治疗4周后使用Fugl-Meyer量表(FMA)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估上肢功能。另在偏瘫侧手腕佩戴手表式加速度记录仪5 d,评... 目的应用加速度记录仪定量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方法选择入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48例,分别在入院时、治疗4周后使用Fugl-Meyer量表(FMA)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估上肢功能。另在偏瘫侧手腕佩戴手表式加速度记录仪5 d,评价昼间平均活动量及去趋势变化参数(DFA),对量表评分与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FMA评分、昼间活动量以及DFA参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DFA参数与FMA、FIM量表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加速度记录仪记录的平均活动量及DFA参数能够客观、量化地评价脑梗死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上肢运动功能 加速度记录仪 量化评价
原文传递
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评价安神健脑方对早期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云 潘卫东 +1 位作者 方正龙 支惠萍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27-131,141,共6页
目的研究观察安神健脑方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并以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评价。方法选取早期PD睡眠障碍患者65例,分成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在多巴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安神健脑方(ASJN),对照组仅根据病情调整... 目的研究观察安神健脑方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并以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评价。方法选取早期PD睡眠障碍患者65例,分成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在多巴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安神健脑方(ASJN),对照组仅根据病情调整多巴药物。在治疗前、后分别予PD睡眠量表(PDSS)评分及治疗前1周和治疗第6周分别解析加速度记录仪记录的患者生理节律(BIO)、睡眠效率(SE)、入睡延迟(SL)、最低5 h活动量(L5)。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DSS总评分及PDSS 1、PDSS 2、PDSS 3、PDSS 5、PDSS 8、PDSS 14、PDSS 15等各项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解析加速度记录仪也证实治疗组的SE、入睡时间、L5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加用ASJN对PD患者的总体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总时间均有明显改作用,且能部分改善患者运动症状及精神症状。总体而言,ASJN能改善早期PD患者的睡眠质量,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安神健脑方 加速度记录仪
原文传递
弹载加速度数据记录仪抗高冲击设计 被引量:16
9
作者 靳书云 靳鸿 +2 位作者 张艳兵 李跃武 王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3-466,共4页
针对弹载加速度数据记录仪在侵彻环境下受到高冲击力易变形或损坏导致测试失败的问题,提出弹载加速度数据记录仪两级缓冲保护结构,一级为高强度钢的机械外壳防护,二级为薄壁金属管填充泡沫铝的缓冲装置。通过实体弹侵彻3层混凝土试验,... 针对弹载加速度数据记录仪在侵彻环境下受到高冲击力易变形或损坏导致测试失败的问题,提出弹载加速度数据记录仪两级缓冲保护结构,一级为高强度钢的机械外壳防护,二级为薄壁金属管填充泡沫铝的缓冲装置。通过实体弹侵彻3层混凝土试验,弹载加速度记录仪能够可靠存储并回读实验数据,证明了在100 000 gn高冲击环境下记录仪的工作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工程 抗高冲击 侵彻 加速度数据记录仪 两级缓冲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侵彻夯土靶加速度测试记录仪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韬 马喜宏 +1 位作者 李长龙 刘俊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对弹体侵彻夯土靶加速度测试记录仪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内部测试存储电路的设计原理,提出了一种中薄壁厚型防护外壳,设计了精确确定泡沫铝缓冲厚度的试验方法.针对应力波作用下防护外壳的屈曲和泡沫铝缓冲性能不足导致内部电路模块冲击断... 对弹体侵彻夯土靶加速度测试记录仪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内部测试存储电路的设计原理,提出了一种中薄壁厚型防护外壳,设计了精确确定泡沫铝缓冲厚度的试验方法.针对应力波作用下防护外壳的屈曲和泡沫铝缓冲性能不足导致内部电路模块冲击断裂的典型失效模式,通过ANSYS/LS-DNYA对记录仪抗冲击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经计算,防护外壳半径为29 mm,厚度3 mm,泡沫铝厚度23 mm的抗冲击防护结构理论抗冲击能力为43 000 g.在实弹侵彻夯土靶试验中,测得冲击加速度峰值为20 300 g,在此冲击下记录仪壳体结构稳定,内部电路工作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测试记录仪 抗冲击性能 侵彻 ANSY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夜间瘙痒程度的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苏为 潘卫东 张慧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88-291,共4页
目的搔抓动作表现为手腕的加速度变化,采用加速度记录仪以手表形式佩戴于利侧手腕客观定量化评价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瘙痒程度。方法健康志愿者与AD患者连续佩戴加速度记录仪记录手腕的加速度变化,设定ZCM模式第13型Mini-M... 目的搔抓动作表现为手腕的加速度变化,采用加速度记录仪以手表形式佩戴于利侧手腕客观定量化评价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瘙痒程度。方法健康志愿者与AD患者连续佩戴加速度记录仪记录手腕的加速度变化,设定ZCM模式第13型Mini-Motionlogger作为分析参数。为排除非瘙痒引起的干扰,采用夜间睡眠期的变量作为分析对象。评价治疗前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值变化,观察平均活动量(night activity,NA)和瘙痒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he percent of itching time,PIT)的变化。并评价三者与皮损EASI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AD患者夜间睡眠时活动量较健康受试者更为频密。AD患者治疗前后NA的前后差值(△)与EASI评分的前后差值(△)相关性较低(P>0.05,r=0.42);VAS评分的前后差值与EASI评分的前后差值几乎没有线性关系(P>0.05,r=0.34);而PIT的前后差值与EASI评分的前后差值则呈直线相关(P<0.05,r=0.75)。结论本研究以健康人的夜间活动量作为基础阈值,计算PIT值,将非瘙痒引起的因素尽可能降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PIT值作为分析指标,可取得AD患者夜间搔抓行为相对准确的定量。PIT值与EASI有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瘙痒定量 加速度记录仪 皮肤病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 视觉模拟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冲击条件下的动态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敏 刘朝华 +1 位作者 范锦彪 祖静 《测试技术学报》 2002年第z2期1137-1140,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高冲击条件下,存储测试装置所要考虑的特殊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存储式加速度记录仪器,用于测量高冲击条件下的加速度.预计该记录仪在100,000g的高冲击条件下能够可靠存活,并能准确记录下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高冲击 加速度记录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Digital Strong Motion Records of the M_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by the Network of Shaanxi Province
13
作者 Xu Yang Luo Cijian +3 位作者 Li Xiaojun Liu Yanchun Su Zhongzheng Shu Youlia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0年第2期244-254,共11页
Records of the May 12, 2008 Ms8.0 Wenchuan, Sichuan, earthquake from 27 stations of Shaanxi Digital Strong Motion Network are processed and analyzed, including baseline adjustment of acceleration traces, filtering, an... Records of the May 12, 2008 Ms8.0 Wenchuan, Sichuan, earthquake from 27 stations of Shaanxi Digital Strong Motion Network are processed and analyzed, including baseline adjustment of acceleration traces, filtering, and calculations of velocities, displacements and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rection energy radiation of the large earthquake and horizontal inhomogeneous medium along the wave traveling path might both have some effect on the scattering degree of the attenuation of PGAH, besides influence of local site conditions. For the same intensity, the ratios of PGA/PGV are commonly small, on average about 5, which indicates that long period components are rich in ground motion. Intensities for most sites of the stations are within V -VII. The larger one among PGAE-W and PGAN-S is quite close to their PGAH, which is less than 10 % in relative deviation. The dominated waves are surface waves. The thicker the soil overburden is, the stronger the surface wave will be and the longer the shaking will last. Local site conditions have strong effects on ground motion, especially those of thick sediment filled-in basins, as they can significantly amplify long-period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ng motion record M8.0 Wenchuan earthquake Site effects Long-periodground motion SHAANX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Research on the Records of Strong-motion Seismographs and Seismographs at the Same Station
14
作者 Liang Yongduo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5年第3期412-422,共11页
This paper uses Jin Xing( 2004,2005) and Ma Qiang's( 2003) real-time time-domain methods to simulate and compare both the broadband strong motion acceleration and velocity records measured at the same stations in ... This paper uses Jin Xing( 2004,2005) and Ma Qiang's( 2003) real-time time-domain methods to simulate and compare both the broadband strong motion acceleration and velocity records measured at the same stations in the Liaoning Telemetered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The results show that we can get actual velocity and displacement time histories by simulating broadband acceleration records. The acceleration and displacement time histories also may be obtained by simulating broadband velocity records. This indicates that strong motion observations and seismometer observations can be substituted for each other in a certain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eleration records Velocity records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的幂型自相关指数定量化反映帕金森病的程度 被引量:8
15
作者 潘卫东 方正龙 +1 位作者 刘云 支惠萍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0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评价便携式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监测帕金森病(PD)运动障碍的程度与症状波动。方法:51例PD患者根据Hoehn-Yahr分级分为轻症组(n=27)和重症组(n=24),将便携式加速度记录仪佩戴于患者手腕连续记录6d以上。评价PD患者的主观症状程度、解... 目的:评价便携式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监测帕金森病(PD)运动障碍的程度与症状波动。方法:51例PD患者根据Hoehn-Yahr分级分为轻症组(n=27)和重症组(n=24),将便携式加速度记录仪佩戴于患者手腕连续记录6d以上。评价PD患者的主观症状程度、解析localmaxima与localminima型身体活动的幂型自相关指数来监测患者的症状波动。对重症组和轻症组患者的状况好与差、抗PD药物使用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所有PD患者,状况好或是治疗后患者的local maxima型幂型自相关指数值均小于症状重或治疗前,并且不受震颤的影响。结论:利用幂型自相关指数法解析加速度记录仪所记录的身体运动,能够客观定量化评价PD的程度,可作为PD患者门诊疗效评价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加速度记录仪 运动障碍 混乱碎片分析 幂型自相关指数
原文传递
蚓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疗效的定量化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卫东 杜燕红 +1 位作者 刘云 方正龙 《首都医药》 2010年第4期44-45,共2页
目的利用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评价蚓激酶(百奥)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入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百奥胶囊(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使用Fugl-... 目的利用加速度记录仪定量化评价蚓激酶(百奥)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入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百奥胶囊(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使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价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价进食、梳洗、穿脱上衣等功能,并在偏瘫侧手腕连续佩戴手表式加速度记录仪5d,评价昼间平均活动量及去趋势变化参数(ded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DFA)。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MA评分、昼间活动量以及DFA参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蚓激酶胶囊能有效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加速度记录仪能够用于定量化评价脑梗死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上肢运动功能 蚓激酶 加速度记录仪 定量化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