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局部损伤混凝土模型的FRP-混凝土界面有限元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晓琴 陈建飞 +2 位作者 陆勇 杨贞军 许清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5,共4页
基于局部损伤混凝土模型建立了FRP-混凝土搭接接头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对其界面在准静态荷载和动力荷载下的粘结性能进行了研究.将准静态有限元模拟结果与FRP-混凝土搭接接头单剪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完成了该局部损伤混凝土模型的各... 基于局部损伤混凝土模型建立了FRP-混凝土搭接接头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对其界面在准静态荷载和动力荷载下的粘结性能进行了研究.将准静态有限元模拟结果与FRP-混凝土搭接接头单剪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同时完成了该局部损伤混凝土模型的各参数分析,详细讨论了混凝土断裂带宽度和断裂能等因素对有限元计算的影响.该模型计算得到的准静态荷载-滑移及应变分布曲线均接近试验结果,且通过数值分析还能详细展示FRP-混凝土界面的损伤、传递及破坏过程,预测构件的静态承载能力和FRP-混凝土粘结滑移行为.在此准静态精细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引入与应变率相关的混凝土动力增强因子(dynamic increasing factor,DIF),针对不同加载速率下FRP-混凝土粘结滑移行为进行了初步讨论,指出高加载速率会导致FRP-混凝土界面承载能力的提高和有效搭接长度的增长,并扩大破坏区域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损伤模型 RP-混凝土搭接接头 动力增强因子(DIF) 加载速率 动态粘结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级配混凝土梁动强度提高机理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杜成斌 孙立国 +1 位作者 江守燕 陈玉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4-299,共6页
基于细观力学方法对全级配混凝土梁的动强度提高机理进行研究.假定混凝土由骨料、砂浆和界面三相材料组成,按全级配混凝土实际配比生成随机混凝土骨料模型.采用塑性损伤模型并考虑材料的应变软化,利用全级配混凝土梁的静弯拉(破坏)试验... 基于细观力学方法对全级配混凝土梁的动强度提高机理进行研究.假定混凝土由骨料、砂浆和界面三相材料组成,按全级配混凝土实际配比生成随机混凝土骨料模型.采用塑性损伤模型并考虑材料的应变软化,利用全级配混凝土梁的静弯拉(破坏)试验标定骨料、砂浆和界面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冲击荷载下全级配混凝土梁的动弯拉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重点讨论惯性效应和应变率效应对混凝土材料强度增强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当应变率小于8s-1时,材料惯性对梁的极限荷载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当应变率大于8s-1时,材料惯性对全级配混凝土强度的动力增强因子(SDIF)影响增大.(b)当应变率小于20s-1时,率效应对SDIF影响较大,在高应变率区SDIF主要受材料惯性的影响.此外,探讨了初始缺陷(损伤)对全级配混凝土梁破坏荷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级配混凝土梁 惯性效应 应变率 动力增强因子 冲击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筛混凝土试件的静、动破坏数值模拟 被引量:5
3
作者 杜成斌 江守燕 +1 位作者 徐海荣 雷冬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5-200,共6页
基于数字图像方法重构生成与真实骨料一致的混凝土骨料模型.混凝土各相材料的本构模型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考虑材料的应变软化,对湿筛混凝土试件的静、动破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混凝土的应力-裂缝宽度模型适用于骨料、... 基于数字图像方法重构生成与真实骨料一致的混凝土骨料模型.混凝土各相材料的本构模型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考虑材料的应变软化,对湿筛混凝土试件的静、动破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混凝土的应力-裂缝宽度模型适用于骨料、砂浆和界面等各相材料.(b)随着应变率增加,混凝土的破坏形式明显由单条宏观裂纹向多条裂纹变化.(c)材料惯性对材料破坏荷载有一定影响,当应变率达到60s-1时材料的动力增强因子明显增大,惯性影响不可忽略;当应变率达到80s-1时材料惯性对材料破坏荷载影响较大;当应变率小于207.8s-1时由率效应引起的动力强度增加大于由惯性效应引起的动力强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筛混凝土试件 动力增强因子 应力-裂缝宽度模型 应变率 破坏试验 材料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SHPB动态抗压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晓琴 陈保淇 +1 位作者 杜茜 丁祖德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1-907,共7页
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试验装置被广泛用于材料在高应变率下力学行为的测量。基于K&C局部损伤混凝土模型对混凝土材料动态抗压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利用SHPB二波法理论重构了混凝土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 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试验装置被广泛用于材料在高应变率下力学行为的测量。基于K&C局部损伤混凝土模型对混凝土材料动态抗压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利用SHPB二波法理论重构了混凝土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混凝土试件破坏规律,证明了K&C局部损伤混凝土模型能较好的模拟混凝土在高应变率条件下的混凝土动态抗压的力学行为,考量了应变率效应对混凝土动态强度的影响,讨论并证明了混凝土动态抗压强度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结构效应而非材料属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动力增强因子 应变率 分离式霍普金森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Derivation of Strain Rate Effects on Material Properties of Masonry with Solid Clay Bricks 被引量:4
5
作者 WEI Xueying HAO Hong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6年第B09期147-151,共5页
In this paper, numerical method is used als. A typical unit of masonry is selected to serve merical model of RVE is established with detailed to study the strain rate effect on masonry materias a representative volume... In this paper, numerical method is used als. A typical unit of masonry is selected to serve merical model of RVE is established with detailed to study the strain rate effect on masonry materias a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RVE). Nudistinctive modeling of brick and mortar with their respective dynamic material properties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 tests. The behavior of brick and mortar are characterized by a dynamic damage model that accounts for rate-sensitive and pressuredependent properties of masonry materials. Dynamic loads of different loading rates are applied to RVE. The equivalent homogenized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threshold strain and elastic modulus in three directions of the masonry are derived from the simulated responses of the RVE. The strain rate effect on the masonry material with clay brick and mortar, such as the dynamic increase factor (DIF) of the ultimat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as a function of strain rate are derived from the numeric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onry structure strain rate effects dynamic increase factor (DIF) elastic modulus ultimate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