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2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布式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的秦淮河流域洪水模拟
1
作者 王雨洁 李致家 +1 位作者 姚成 牛颢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114,共9页
为更准确地模拟秦淮河流域洪水演进情况,采用松散耦合方法,结合水文、水动力过程,构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一维、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在上游采用网格新安江模型,下游则结合一维与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复杂水流动态,在河道采用一维模... 为更准确地模拟秦淮河流域洪水演进情况,采用松散耦合方法,结合水文、水动力过程,构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与一维、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该模型在上游采用网格新安江模型,下游则结合一维与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复杂水流动态,在河道采用一维模型,在主要城区采用二维模型进行模拟,形成全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模拟2015-2020年间的5场洪水,模拟结果的平均纳什效率系数达0.932,验证了模型的高精度与可靠性。以20200713号洪水为例模拟了下游南京市城区的淹没情况,发现秦淮河下游城区多处区域(如郑淮路、凤凰东街、武定门闸区域等)存在显著淹没风险,最大淹没水深均超过0.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 洪水淹没模拟 网格新安江模型 秦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基多机悬吊系统动力耦合响应分析
2
作者 赵志刚 王宝玺 +3 位作者 苏程 赵祥堂 郭鑫 闫继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0,共12页
为了研究浮动基多机悬吊系统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的动力耦合关系,首先利用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了浮动基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其次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悬吊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系统动力学的耦合关系分析步骤;最后结合实例,仿真... 为了研究浮动基多机悬吊系统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的动力耦合关系,首先利用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了浮动基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其次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悬吊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系统动力学的耦合关系分析步骤;最后结合实例,仿真分析了浮动基多机器人协调悬吊系统在不同波高、不同波长比和不同起吊速度下动力耦合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同时也为浮动基多机悬吊系统在实际的吊运过程中,判断安全的吊运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悬吊系统 动力学模型 耦合关系分析 动力耦合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技术”课程的动力耦合实验教学设计
3
作者 王吉华 李守好 +1 位作者 王杰 王翠萍 《科技风》 2024年第36期86-88,111,共4页
动力耦合是“电动汽车技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实验环节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非常重要,实验教学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提出“电动汽车技术”课程动力耦合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通过教学后的学生反馈,设计的教学效果较好,可... 动力耦合是“电动汽车技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实验环节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非常重要,实验教学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提出“电动汽车技术”课程动力耦合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通过教学后的学生反馈,设计的教学效果较好,可为电动汽车相关内容的实验教学提供参考,具体教学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课程内容做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内容和方法 电动汽车技术 动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耦合模型的城市内涝治理方案效果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洁 王晨 +2 位作者 赖文蔚 胡筱 卢蕾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9期53-58,共6页
为解决海南海口市龙昆沟流域的内涝问题,近期拟对龙昆沟下游段进行挖深等改造工程,远期采取优化排水分区等综合治理措施。基于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水动力学耦合模型,对近期、远期改造工程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近期河道改造工程实施... 为解决海南海口市龙昆沟流域的内涝问题,近期拟对龙昆沟下游段进行挖深等改造工程,远期采取优化排水分区等综合治理措施。基于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水动力学耦合模型,对近期、远期改造工程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近期河道改造工程实施后,河道水位有所降低但对地表内涝缓解作用有限;远期流域规划工程实施后,河道水位明显降低且地表内涝情况明显改善,可达到预期效果。可见,通过加深河道断面从而增大过流断面面积,可有效降低河道水位,增大河道过流能力,但无法对地表内涝起到太大缓解作用;而通过优化排水分区等综合措施减少河道汇水面积,可明显降低河道水位,减少漫溢并改善地表内涝淹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oWorks ICM 水面线 城市内涝 动力耦合模型 海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系统的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汪芳麟 谢有浩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6-74,共9页
针对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动力经济性问题,设计了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系统。以燃油消耗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整车模型,对动力部件进行选型和参数匹配,采用基于转矩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获取动力源最优转矩分配,建立AVL-Cruise和MATLAB/Simul... 针对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动力经济性问题,设计了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系统。以燃油消耗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整车模型,对动力部件进行选型和参数匹配,采用基于转矩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获取动力源最优转矩分配,建立AVL-Cruise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环境,进行动力性和经济性仿真。仿真结果表明,NEDC工况下与原车相比,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零百公里加速时间分别下降了26.1%和7%,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分别提高了19.5%和15.4%,整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乘用车 双行星排式动力耦合系统 参数匹配 转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升动力耦合作动阀瞬态驱动性能的双线圈拓扑结构
6
作者 代进 熊绍平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3,共8页
动力耦合作动阀因具有低压损、快速响应特点而被应用于数字排量泵的开发,其阀芯驱动力与耦合面积成正比。磁扩散现象会严重制约大耦合面积的动力耦合作动阀瞬态响应特性,从而降低数字排量泵的泵送效率。为提升大耦合面积下动力耦合作动... 动力耦合作动阀因具有低压损、快速响应特点而被应用于数字排量泵的开发,其阀芯驱动力与耦合面积成正比。磁扩散现象会严重制约大耦合面积的动力耦合作动阀瞬态响应特性,从而降低数字排量泵的泵送效率。为提升大耦合面积下动力耦合作动阀的瞬态响应特性,基于动力耦合作动阀设计一种数字配流机构及数字排量泵,通过分析数字配流机构的配流原理建立动力耦合作动阀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动力耦合作动阀内部磁场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影响开关阀瞬态性能的原因。通过定性分析不同耦合铁芯结构对动力耦合作动阀内部磁通密度的影响,给出耦合铁芯的结构拓扑过程及双线圈铁芯拓扑结构。结果表明,双线圈铁芯拓扑结构主线圈与副线圈最佳匝数比为7∶3,基于该结构的动力耦合作动阀驱动性能较原方案提升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配流机构 动力耦合作动阀 高速开关阀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机构振动噪声分析与优化
7
作者 宋鲁涛 李帅 关长明 《汽车工艺师》 2024年第9期57-60,共4页
动力耦合机构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组件之一,其负责将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驱动系统。尽管动力耦合机构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却给车辆性能和乘车舒适性带来挑战,这些振动... 动力耦合机构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组件之一,其负责将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驱动系统。尽管动力耦合机构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却给车辆性能和乘车舒适性带来挑战,这些振动噪声不仅影响驾驶体验,还会对车辆的寿命和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耦合机构的振动噪声特性,并通过优化措施来降低噪声和振动,是提高混合动力汽车整体性能和舒适性的关键,这一研究不仅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设计和生产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更高效、更环保的汽车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动力耦合机构 振动噪声分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的三江流域防洪模拟预报应用研究
8
作者 殷寅 曾贤敏 +2 位作者 李伟 张梦菲 刘亮 《江淮水利科技》 2024年第2期23-27,37,I0003,共7页
为解决下游河网站点防洪模拟预报过程中存在预报精度偏低,以及采用水动力模型方法时所需资料数量过于庞大的问题,基于不同下垫面水文特征的分布式架构模型理论,通过对流域内山丘和平原区各阶段产汇流进行分解模拟的方式,建立了以交界面... 为解决下游河网站点防洪模拟预报过程中存在预报精度偏低,以及采用水动力模型方法时所需资料数量过于庞大的问题,基于不同下垫面水文特征的分布式架构模型理论,通过对流域内山丘和平原区各阶段产汇流进行分解模拟的方式,建立了以交界面动量与通量交换实现互馈耦合的水文水动力一体化模型。以三江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耦合了上游山丘区、平原区和下游长江水动力模型,利用代表站点开展了全流域一体化模型的率定与验证工作。对流域内2016一2022年降雨进行分析和场次降雨大于100mm的多场洪水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耦合模型的模拟精度较好,在不需要大量资料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平原河网区预报精度及整个流域防洪调度能力,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可为其他类似流域防洪模拟预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流域 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 防洪预报 工程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地热能开发热-水动力耦合过程 被引量:23
9
作者 雷宏武 金光荣 +2 位作者 李佳琦 石岩 冯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33-1646,共14页
增强型地热系统地热能开发涉及到热和水动力的耦合,对应的温度和压力场时空变化特征是评价地热开发效果的关键问题。基于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深部地质条件,采用TOUGH2进行了地热能开发过程中裂隙-孔隙介质系统中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数值模拟,... 增强型地热系统地热能开发涉及到热和水动力的耦合,对应的温度和压力场时空变化特征是评价地热开发效果的关键问题。基于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深部地质条件,采用TOUGH2进行了地热能开发过程中裂隙-孔隙介质系统中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埋深水平情况下地热能开发的差别,研究了孔隙基质和裂隙介质的渗透率和孔隙度、岩石导热系数、井径、注入压力、注入温度及裂隙周围基质因素对地热能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定压力开发时生产井抽出控制整个区域的压力分布,压力梯度在注入井区域较大,并随着开发的进行,注入井的注入对压力的影响逐渐增大;温度由注入井到生产井逐渐增大,并随着开发的进行温度降低范围逐渐向生产井扩大;质量和热提取速率随时间逐渐减小。不同埋深位置的模拟结果显示,埋深大的温度相对较高,水的流动性较强,质量和热提取速率较高,压力和温度变化幅度均较大。裂隙系统的渗透率、注入井/生产井压力和注入温度、井径对深部地热开采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影响较大,从而影响热的提取效率;而孔隙基质的渗透率和孔隙度、裂隙介质的裂隙度和岩石的热传导系数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地热系统 热-水动力耦合 数值模拟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洪涝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构建与评估 被引量:66
10
作者 黄国如 陈文杰 喻海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4-344,共11页
为降低暴雨洪涝灾害损失,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城市洪涝过程,提前获取可靠的洪涝水情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城市洪涝过程的水文水动力学原理和方法,以SWMM模型与自主研发的二维模型为基础,提出一、二维模型耦合的具体方法,通过... 为降低暴雨洪涝灾害损失,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城市洪涝过程,提前获取可靠的洪涝水情信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城市洪涝过程的水文水动力学原理和方法,以SWMM模型与自主研发的二维模型为基础,提出一、二维模型耦合的具体方法,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连接构建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研究提出基于DLL的一、二维模型耦合策略,以垂向连接问题为理论案例,将模拟结果与InfoWorks ICM软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阐明该垂向连接方式的合理性。以广州市东濠涌流域为实际案例,构建了东濠涌流域城市洪涝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选用2场实测降雨对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发现模型在一维排水系统排水能力和二维地表积水的模拟均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连接算法合理可行,所构建的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对城市洪涝模拟分析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 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 垂向连接 东濠涌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板式橡胶支座滑动引起的城市立交中的动力耦合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聂利英 李建中 +1 位作者 胡世德 范立础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20,共7页
地震作用下具有不同动力响应特征的桥梁不同部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在城市立交设计中板式橡胶支座常直接放置于墩顶,水平力传递靠接触面摩擦作用。橡胶支座与墩顶、梁底接触面地震作用下可能会发生滑动。以城市立交工程中一多跨... 地震作用下具有不同动力响应特征的桥梁不同部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在城市立交设计中板式橡胶支座常直接放置于墩顶,水平力传递靠接触面摩擦作用。橡胶支座与墩顶、梁底接触面地震作用下可能会发生滑动。以城市立交工程中一多跨简支梁桥为例,按照实际结构构造充分考虑材料非线性及连接构件的非线性等因素,分别以弹塑性纤维模梁柱单元、空间滑动支座单元和接触单元模拟桥墩屈服、支座的滑动、相邻结构之间的碰撞,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综合分析了由于支座滑动导致大的支座位移,并由此引起的相邻构件之间的碰撞以及由于碰撞导致的桥墩屈服等动力响应之间的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立交 地震 支座滑动 碰撞 桥墩屈服 动力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拖拉机动力耦合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邓晓亭 朱思洪 +1 位作者 钱忠祥 张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9-34,共6页
近年来,农用车辆特别是拖拉机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压力逐年增大,开展节能环保拖拉机特别是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研发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而动力耦合装置是混合动力拖拉机的核心。该文根据拖拉机工作特性和传动特性要求,对混合动力拖拉... 近年来,农用车辆特别是拖拉机对环境和资源造成的压力逐年增大,开展节能环保拖拉机特别是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研发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而动力耦合装置是混合动力拖拉机的核心。该文根据拖拉机工作特性和传动特性要求,对混合动力拖拉机动力耦合装置传动比、特征参数和齿数匹配等进行了设计。根据传动载荷需求和制造工艺要求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研制了适用于并联式混合动力拖拉机的动力耦合装置。在自行搭建的混合动力拖拉机试验台上对该耦合装置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满足拖拉机工作状态下的工作特性要求,输出端转速对动力源的转速变化很敏感,实时变化性能优,而输出端转矩对动力源转速变化不敏感。该耦合装置的研制为混合动力拖拉机的研发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环保 结构设计 动力耦合装置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控制策略仿真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邹乃威 刘金刚 +3 位作者 周云山 张友坤 黄伟 蔡源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共5页
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通过一组离合器的结合、分离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的各种驱动模式。运用虚拟杠杆法分析了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的转速合成特性和转矩合成特性。为满足驱动模式切换过程的动态特性及离合器结合平顺的要求,研究了动力耦合器... 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通过一组离合器的结合、分离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的各种驱动模式。运用虚拟杠杆法分析了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的转速合成特性和转矩合成特性。为满足驱动模式切换过程的动态特性及离合器结合平顺的要求,研究了动力耦合器的模糊控制策略。该策略以加速踏板行程和踏板行程变化率为模糊输入量,得到的输出量为离合器结合的初始压力和结合时压力变化率。建立了动力耦合器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策略既能反映驾驶员的操作意图,又能满足车辆的动力性和平顺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动力耦合 行星机构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动力耦合作用下红砂岩力学性质及能量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浩宇 许金余 +2 位作者 王鹏 刘石 刘少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61-2868,2876,共9页
以干燥试样为对照,对自然、吸水和饱水3类含水试样进行单轴冲击试验,分析水-动力耦合作用下红砂岩试样的动态强度与变形特征以及损伤破坏前后的能量演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动态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受含水率和冲击荷载影响较大,而... 以干燥试样为对照,对自然、吸水和饱水3类含水试样进行单轴冲击试验,分析水-动力耦合作用下红砂岩试样的动态强度与变形特征以及损伤破坏前后的能量演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动态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受含水率和冲击荷载影响较大,而峰值模量主要受含水率影响较为明显,这是由于红砂岩在水弱化作用下颗粒结构疏松膨胀、胶结强度减弱,加之在中高应变率下孔隙水所具有的细观力学效应,致使试样表现出低强度和高应变,而冲击荷载带来的应变率效应则使试样强度增强,塑性变形受到抑制;试样峰值点前吸收的总应变能U多以可释放弹性能Ue存储起来,耗散能Ud占比较小,各部分应变能随着脉冲强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随着含水率的变化趋势则不尽相同;不同脉冲强度下的脆性指标修正值BIM(Ud与Ue的比值)显示红砂岩试样的含水率以及冲击荷载的脉冲强度均存在一个阀值,使其塑性变形在水-动力耦合作用下的响应截然不同,而引入的有效冲击能指标K_(eff)显示应变率效应对干燥试样和自然试样的冲击倾向性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含水率较高的吸水试样,水弱化作用降低了应变率效应,达到饱水状态时,因为饱和液体对应变率效应的促进作用,饱水试样的应变率效应得到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水-动力耦合 单轴冲击 水弱化作用 能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外动力耦合成因理论的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显式统计模型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守定 白亚恒 +4 位作者 姜越 王占和 魏文慧 李晓 刘丽楠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86-300,共15页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是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时空关系,即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新疆地质构造复杂,内外动力作用强烈,是中国地质灾害发育严重的地区之一。基于地质灾害的地球内外动...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是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时空关系,即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新疆地质构造复杂,内外动力作用强烈,是中国地质灾害发育严重的地区之一。基于地质灾害的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成因理论,建立了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优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指标,依据专家经验,确定各类要素权重,计算地质环境指标值,构建了基于内外动力耦合成因理论的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乘积范式的显式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地质灾害点校验,获得了与实际地质灾害发生情况较为一致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 内外动力耦合 显式统计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环境指标 乘积范式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行星机构动力耦合装置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邹乃威 王庆年 +3 位作者 刘金刚 邬万江 贾元华 卢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847-2851,共5页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HEV)的行星机构动力耦合装置,该装置利用行星机构的两自由度结构,通过两组离合器和一组制动器限制一个自由度,从而解决了HEV的"多动力输入-单动力输出"问题。在分析行星机构运动特性的基础上,...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HEV)的行星机构动力耦合装置,该装置利用行星机构的两自由度结构,通过两组离合器和一组制动器限制一个自由度,从而解决了HEV的"多动力输入-单动力输出"问题。在分析行星机构运动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行星机构动力耦合装置的数学模型。研究了HEV在各种工作模式下行星机构动力耦合装置的控制要求,并确立了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模糊控制策略。试验验证了行星机构动力耦合装置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机构 虚拟杠杆 动力耦合 模糊控制 模式切换 混合动力汽车(HE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地震破坏静-动力耦合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苏 路德春 杜修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83-3488,共6页
地下结构地震破坏过程模拟是研究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通过人工边界条件设置将围岩土体的自重应力作为动力响应模拟的初始状态,实现了地下结构地震响应静-动力耦合数值模拟。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将极限剪应变作为破坏标准... 地下结构地震破坏过程模拟是研究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通过人工边界条件设置将围岩土体的自重应力作为动力响应模拟的初始状态,实现了地下结构地震响应静-动力耦合数值模拟。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将极限剪应变作为破坏标准,采用生死单元法模拟了地下结构的地震破坏过程,通过结构埋深考虑了初始地应力对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存在一个最不利埋深,即最容易地震破坏的埋深,当结构的埋深超过最不利埋深时,结构的极限抗震能力增强,若结构产生地震破坏,则结构埋深越深即初始地应力越高其破坏程度也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人工边界 静-动力耦合模拟 地震破坏 生死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星-箭动力耦合作用结构瞬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德庆 王德禹 汪庠宝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利用直接激励法 ,对火箭发射过程中考虑星箭动力耦合作用的卫星结构瞬态响应问题进行了求解。给出了最大动压、一二级分离前和分离后三种工况下卫星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历程。该方法克服了大质量法和惯性载荷法瞬态响应计算中的载荷处理困... 利用直接激励法 ,对火箭发射过程中考虑星箭动力耦合作用的卫星结构瞬态响应问题进行了求解。给出了最大动压、一二级分离前和分离后三种工况下卫星结构的加速度响应历程。该方法克服了大质量法和惯性载荷法瞬态响应计算中的载荷处理困难和数据回归困难。文中给出了大质量法、直接激励法和惯性载荷法的动力学方程 ,指出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计算结果表明 ,直接激励法简捷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射 直接激励法 瞬态响应 动力耦合作用 星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耦合模型的平原地区排涝规划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玉 曹命凯 +1 位作者 杨晨霞 王钧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4-499,共6页
针对滨海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水系流态复杂、受边界条件和工程调度影响显著的特点,遵循充分发掘水系调蓄能力、多闸联调和水闸优先抢排的原则,对感潮河网和湖泊分别构建一维和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利用2种模型模拟水位、流量相等的条件,对... 针对滨海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水系流态复杂、受边界条件和工程调度影响显著的特点,遵循充分发掘水系调蓄能力、多闸联调和水闸优先抢排的原则,对感潮河网和湖泊分别构建一维和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利用2种模型模拟水位、流量相等的条件,对一维和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进行耦合.以辽东湾新区水系排涝规划为例,对4种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出了河道断面和排涝闸门规模.结果表明:方案一和方案二中,河道断面尺寸不变时,排涝闸门规模偏小,造成上游水位偏高;方案三和方案四中,排涝闸门规模不变时,扩大河道断面尺寸对域内水位影响不大.从排涝能力和经济等角度综合考虑,选取方案四为最优方案.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滨海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河道断面尺寸和排涝闸门规模对排涝能力的影响,可为区域工程设计和制定排涝方案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地区 排涝 动力耦合模型 水力计算 排涝闸门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耦合模型的技术跃迁模式——来自铁路企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屹 宋炜 党兴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0-147,共8页
本文在分析推动企业实现技术跃迁的内外部动力因素、机会动力因素及其耦合动态过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耦合参数和因素阈值建立了动力耦合模型,定量表述了各动力因素达到最适耦合的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技术跃迁的实现有赖于动力因素最优... 本文在分析推动企业实现技术跃迁的内外部动力因素、机会动力因素及其耦合动态过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耦合参数和因素阈值建立了动力耦合模型,定量表述了各动力因素达到最适耦合的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技术跃迁的实现有赖于动力因素最优化一阶条件的离差最小化,而离差最小化则归因于动力耦合的最大化。这一结果表明,适当调整各动力因素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贡献率是提高其耦合关系的有效手段。文中以X铁路企业为例验证了上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跃迁 动力耦合 模型 耦合机理 铁路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