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色动态仿真技术在农村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应用——以湖北省崇阳县为例
1
作者 吴胜军 薛怀平 +1 位作者 王茜 徐新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1-265,共5页
以湖北省崇阳县为例,把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看作是人口、耕地、生产、收入、教育和社会等6个相互影响的子模块构成的系统,运用灰色总体动态仿真技术,以这6个子模块为基础,建立起系统的总体动态仿真分析模型,并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 以湖北省崇阳县为例,把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看作是人口、耕地、生产、收入、教育和社会等6个相互影响的子模块构成的系统,运用灰色总体动态仿真技术,以这6个子模块为基础,建立起系统的总体动态仿真分析模型,并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灰色动态仿真技术能够很好地对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发展情况进行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崇阳县 农村生态经济系统 灰色动态仿真技术 灰色系统理论 劳动力模型 耕地模型 生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液压系统动态仿真技术研究
2
作者 贾佳 《今日制造与升级》 2023年第7期76-79,共4页
混凝土泵送车辆的混凝土物料输送工作,通常由泵体、输送管等硬件,利用压力传动沿着管道进行混凝土的持续输送,主要被用到房屋、桥梁或隧道工程的建设之中。当前国内在混凝土泵送施工时,通常会使用S阀型混凝土泵、闸板阀型混凝土泵,泵体... 混凝土泵送车辆的混凝土物料输送工作,通常由泵体、输送管等硬件,利用压力传动沿着管道进行混凝土的持续输送,主要被用到房屋、桥梁或隧道工程的建设之中。当前国内在混凝土泵送施工时,通常会使用S阀型混凝土泵、闸板阀型混凝土泵,泵体上装配有可伸缩或弯折的布料杆。在泵车泵送混凝土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利用动力机、液压双缸等的装置,可能会由于液压系统的高压冲击、振动状况,使得混凝土泵泵体的使用寿命缩短,因而引入MATLAB仿真软件的组件工具,进行混凝土泵车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仿真分析,得出液压管路内的阶跃响应速度、响应信号振荡等的变化状况,据此能够为大吨位泵送车辆的混凝土液压传动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INK 液压系统 动态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雷叶 《电子测试》 2014年第6X期159-160,158,共3页
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是将网络计划于数值仿真融合在一起,以CPM网络模型为基本的框架,再调用CYCLONE实施层CYCLONE模型,从而形成控制层和实施层组成的模型结构。利用CYCLONE模型中的施工工期及相关资源的利用,采用CPM模型对进度控制进行... 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是将网络计划于数值仿真融合在一起,以CPM网络模型为基本的框架,再调用CYCLONE实施层CYCLONE模型,从而形成控制层和实施层组成的模型结构。利用CYCLONE模型中的施工工期及相关资源的利用,采用CPM模型对进度控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 施工管理 关键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姜振 《江西建材》 2015年第23期134-134,142,共2页
仿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为工程施工的有效分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工具。将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与网络计划分析、数值仿真技术融于一体,对工程进度的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优化配置以及为施工的组织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 仿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为工程施工的有效分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工具。将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与网络计划分析、数值仿真技术融于一体,对工程进度的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优化配置以及为施工的组织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主要以CPM网络模型为其框架,并调用已完成封的CYCLONE模型,进而形成一个层次性的模型结构。合理利用CPM模型可随整个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进行分析,而合理利用CYCLONE模型则可对工程施工工期以及资源利用率等相关情况进行仿真分析。本文主要对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其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 CPM网络模型 CYCLONE模型水利水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动态仿真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5
作者 梁文娟 王惠南 《仪器仪表用户》 2005年第3期85-87,共3页
本文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基于http协议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利用VC++、OpenGL和ActiveX等技术研究并开发了惯性技术网络课程中最关键的三维动态仿真部分,它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和交互性。文章首先分析比较了目前几种在网络上可行的三维动... 本文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基于http协议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利用VC++、OpenGL和ActiveX等技术研究并开发了惯性技术网络课程中最关键的三维动态仿真部分,它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和交互性。文章首先分析比较了目前几种在网络上可行的三维动态仿真技术;然后研究了本网络课程中仿真系统的具体实现;最后给出了网络课程的部分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态仿真技术 惯性技术 交互性 网络系统 虚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及设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6
作者 黄启敏 《中国设备工程》 2016年第8期59-59,61,共2页
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提升,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仿真技术的应用作为分析相关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最有效果的操作工具.对于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来说,就是将网络技术以及相关的数值仿真功能相结合,从系统方面进行分析,就是对整个施... 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提升,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仿真技术的应用作为分析相关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最有效果的操作工具.对于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来说,就是将网络技术以及相关的数值仿真功能相结合,从系统方面进行分析,就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仿真状况的计算和分析,这样的施工方式掌控可以有效的进行施工进度的安排,并优化相关的机械设备状况,为施工工程的组织设计提供科学的体系保证.本文以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及其在大型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7
作者 孟璟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第18期221-223,共3页
所谓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是将现代网络计划和传统数值模拟仿真技术融于一体,并实现多过程网络动态仿真模拟的全新技术。它的基本系统框架设计概念也就是通过构建新的CPM,一个现代网络工程计划管理模型,并直接通过调用一个新的CYCLONE网... 所谓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是将现代网络计划和传统数值模拟仿真技术融于一体,并实现多过程网络动态仿真模拟的全新技术。它的基本系统框架设计概念也就是通过构建新的CPM,一个现代网络工程计划管理模型,并直接通过调用一个新的CYCLONE网络计划模型于这个系统框架中,使得整个现代网络计划模型尽可能在结构上同时具有多个管理层次。需要我们构建有效的网络工程项目管理控制系统平台,利用网络动态模拟仿真项目管理控制途径,实现覆盖网络计划全过程的现代网络计划动态模拟仿真项目管理,准确得出施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全过程动态网络仿真 网络动态仿真技术 施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1
8
作者 邱吉宝 王建民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521,共7页
针对传统数学模型修改技术无法解决大型工程问题的局限性,为了实施模态试验仿真,提出一套适用于航天器复杂结构模型修改新技术,称之为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简要综述在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并介绍两个应用实例... 针对传统数学模型修改技术无法解决大型工程问题的局限性,为了实施模态试验仿真,提出一套适用于航天器复杂结构模型修改新技术,称之为子结构试验建模综合技术。简要综述在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并介绍两个应用实例:一是CZ-2E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仿真与预示,用介绍的模态试验仿真技术成功地预示运载火箭模态参数,预示的模态与随后进行的实尺运载火箭模态试验所测到的模态非常一致,进而验证介绍的仿真技术的可靠性;另一个是CZ-2F载人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仿真,它为箭船耦合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可靠数学模型与数据。这两个大型工程应用实例说明了运载火箭模态试验仿真技术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试验仿真技术 结构动力学 模态试验 数学模型修改 模态试验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展通用化工动态流程模拟系统的一些看法
9
作者 朱忠祥 吴重光 沈承林 《计算机仿真》 1985年第3期24-28,共5页
本文对化工过程动态流程模拟系统的发展作了简要概括。就开发我国的动态模拟系统提出了一些看法。主要就开发的指导思想,一些原则以及可能的技术关键和采取的对策作了探讨,并结合计算科学,化学工程学,化工系统学等对技术现状作了分析,... 本文对化工过程动态流程模拟系统的发展作了简要概括。就开发我国的动态模拟系统提出了一些看法。主要就开发的指导思想,一些原则以及可能的技术关键和采取的对策作了探讨,并结合计算科学,化学工程学,化工系统学等对技术现状作了分析,比较。提出我们的看法。最后就进一步开展的工作和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拟系统 动态流程 系统工程学 稳态模拟 化工过程 化工流程 动态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交通枢纽导向标识布局评估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凡良 禹丹丹 董宝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7-603,共7页
为优化轨道交通枢纽的导向标识布局,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水平,分析了人与空间环境交互作用下旅客寻路行为与导向标识的交互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元胞自动机建模思想,构建了旅客寻路行为仿真模型,建立了标识布局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输入客... 为优化轨道交通枢纽的导向标识布局,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水平,分析了人与空间环境交互作用下旅客寻路行为与导向标识的交互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元胞自动机建模思想,构建了旅客寻路行为仿真模型,建立了标识布局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输入客流、设施设备等参数,应用GSign系统分析了标识引导下旅客寻路效果,提出了动态仿真定量评估方法.通过北京南站典型场景仿真试验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典型进站、出站及换乘流线的标识优化后,旅客平均走行速度分别提高了4.0%、3.2%和13.3%;仿真模型输出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枢纽 导向标识 布局评估 动态仿真技术 寻路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煤防破碎装置在南梁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磊 王兴友 仲跻虎 《选煤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33-36,共4页
为了解决块煤入仓前转载过程中存在破碎严重的问题,南梁煤矿选煤厂从碰撞接触力学角度分析了块煤的破碎机理,利用离散元动态仿真技术,对主厂房和压滤车间两处高度差较大的块煤转载环节实施了改造,将原有垂直溜槽改造为采用高位接料式螺... 为了解决块煤入仓前转载过程中存在破碎严重的问题,南梁煤矿选煤厂从碰撞接触力学角度分析了块煤的破碎机理,利用离散元动态仿真技术,对主厂房和压滤车间两处高度差较大的块煤转载环节实施了改造,将原有垂直溜槽改造为采用高位接料式螺旋溜槽。改造结果表明:块煤防破碎效果显著,转载点的噪音明显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煤防破碎 高位接料 螺旋溜槽 转载环节 离散元动态仿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Simulation System of Maize Growth
12
作者 朱春娆 陈桂芬 苏恒强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11期202-204,共3页
Dynamic simulation system of maize growth is developed by the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model,morphological structure model,computer science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ecise operation ... Dynamic simulation system of maize growth is developed by the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model,morphological structure model,computer science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ecise operation of maize production.The computer graphics algorithms,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animation design an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are applied to maize production by this system.establishment of dynamic simulation system of maize growth is conducive to raise level of precise operation in maize production.The system also can assist the relevant production research and testing,to reduce cost and improve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growth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Dynamic analog simulation Computer graph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OPTIMUM PLANNING OF A MINING AREA
13
作者 王玉浚 张先尘 韩可琦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1991年第1期37-45,共9页
Being aimed at the vital decisive problems to be solved during.making long-term planning and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mining areas of China, this paper presents comprehensive theories and methods fo... Being aimed at the vital decisive problems to be solved during.making long-term planning and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mining areas of China, this paper presents comprehensive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the choice of mining area optimum planning schemes by use of combining technic analysis with system simulation and system optimization.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prediction of technic and economic indexes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existing mining areas and new mining area, including computer simulation analysis of maximum possibility of output growth in a working mine, the effect of technic progress on productive development, and grey predictive model of the change of technic and economic indexes; the dynamic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mining area system, including five subsystem models; mining area output, investment, economic benefit, number of workers and staff of a mining area, mining area population, and ecologic environmental dynamic change under different schemes;the 0--1 programming, the goal programming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contrast analysis optimization of mining area planning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ic analysis optimum planning dynamic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Integrated Distillation Columns for Binary Systems
14
作者 Jesus Enrique Ceballos Jlmenez Carlos Eduardo Segura Garcia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5年第5期339-343,共5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tribute methodologically, through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to design integrated distillation columns in binary, for it established 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tribute methodologically, through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to design integrated distillation columns in binary, for it established one optimization technique, deterministic, was optimized distillation column at steady state. For this part was used tabu search to solve the type binary problem. For each choice of the search whole continuous variables were optimized with the deterministic method for process design perturbation is applied to the molar fraction of the feed. It develops and implements the mathematical algorithm solving the problem, then validation of the methodology proposed dynamic simulation of the system is compared with and without control, with both traditional and integrated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design DETERMINISTIC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样机及其在特种设备安全保障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启华 郑建荣 《上海劳动保护》 2001年第12期31-33,共3页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虚拟样机技术的最新状况,以及在特种设备领域中的若干应用实例,并就虚拟样机技术在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保障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虚拟样机 特种设备 安全保障 机械系统动态仿真技术
原文传递
Rigid-Flex Coupling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n Multistage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16
作者 周杰 贾云献 +2 位作者 刘鑫 方彬 侠文强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16年第4期457-461,共5页
As multistage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 complex and precise, the flexibility of shaft can influenc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ystem. In order to study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ystem, we build the rigid model of gea... As multistage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 complex and precise, the flexibility of shaft can influenc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ystem. In order to study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ystem, we build the rigid model of gear system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gear shaft. virtual prototype technology, and a contrast between rigid The rigid-flex coupl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model and rigid-flex coupling model is constructed. With these methods, the dynamic responses with different rotation speeds and different loading magnitudes are examined. We als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shaft flexibility, rotation speeds and loading magnitudes on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virtual prototype flexible bod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