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基SCR催化剂动态反应特性的发动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陶泽民 宋崇林 +1 位作者 吕刚 裴毅强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7-422,共6页
在发动机排放试验台上研究了矾基SCR催化剂的动态反应特性,特别是反应温度和空速对NOx标称转化效率和NH3存储-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真实柴油机运行条件下的SCR反应中,反应温度低于300℃时,NOx标称转化效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 在发动机排放试验台上研究了矾基SCR催化剂的动态反应特性,特别是反应温度和空速对NOx标称转化效率和NH3存储-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真实柴油机运行条件下的SCR反应中,反应温度低于300℃时,NOx标称转化效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空速的增加而减小;在300~400℃,温度和空速对标称转化效率几乎没有影响。SCR催化器中NH3存储量随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减少,也随空速的增加而减少,且在低温时,空速对NH3存储量的影响更明显;NH3的存储和释放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也随空速的增加而增加,且在低温时,催化器存储的NH3不能完全释放。还原剂喷射控制策略和SCR匹配、标定技术必须能够有效地利用上述NH3存储一释放特性才能避免NOx转化效率波动和NH3泄漏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钒基锐钛矿型催化剂 标称转化效率 动态反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示踪单原子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间体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严靖 倪嘉琪 +2 位作者 孙宏丽 苏陈良 刘彬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7期32-52,共21页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涉及多个电子和质子转移,动态演变过程复杂.具有结构简单性和均匀性的单原子催化剂(SACs)是研究上述复杂过程的理想模型催化剂,有利于理解催化构效关系.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技术为识别单原...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_(2)RR)涉及多个电子和质子转移,动态演变过程复杂.具有结构简单性和均匀性的单原子催化剂(SACs)是研究上述复杂过程的理想模型催化剂,有利于理解催化构效关系.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技术为识别单原子催化CO_(2)RR的动态演变过程提供了有利方法.本文总结了原位红外光谱在电催化CO_(2)RR研究中的应用: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化学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的表面增强机制;详细探讨了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技术在研究原子级金属催化剂催化CO_(2)/CORR反应动态演变过程的关键作用;简述了原位红外谱图确定界面水的相关信息以及电极局部pH值的定量方法.原位电化学红外光谱技术加深了对CO_(2)RR反应机制的理解,揭示了催化剂结构、电解质种类、分子吸附方式等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调控规律.尽管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由于电催化CO_(2)RR的复杂性,学者对该反应的认知仍不够全面和深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下:(1)精准辨识CO_(2)RR关键中间体/生成物.特别是当中间体/生成物的特征峰与其他峰重叠时,精准识别相关特征峰将极具挑战.一方面,需进一步提高原位光谱技术分辨率;另一方面,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在光谱分析领域的应用为中间体/生成物混合特征峰的精准识别提供了有效方案,此类算法能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实现光谱中特征信息的智能、精准提取;(2)深入解析CO_(2)RR机理和复杂的反应路径.目前,研究者尚难以通过直接实验手段明确CO_(2)RR路径.原位电化学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是明确CO_(2)RR中间体和反应途径的可行方案,能够进一步指导反应条件优化和催化剂结构设计;(3)建立工况下的原位CO_(2)RR机理研究方案.膜电极组件(MEA)电解槽通过使用膜直接连接阴极气体扩散电极和阳极,有效解决了H型反应器的局限性,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然而,基于MEA的工况条件CO_(2)RR机制研究鲜有报道.因此,需要开发工况条件下的原位电化学光谱技术,以探究三相界面分子尺度关键中间体/生成物动态演变,并建立工况条件的CO_(2)RR催化构效关系,这将有助于提高工况下的选择性、转化效率,以及实现更高价值的多碳产品的规模生产,并进一步指导高效反应器设计.综上,本文详细综述了原位红外光谱在电化学CO_(2)RR研究中的应用,并对电催化CO_(2)RR目前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对广大科研工作者利用原位红外光谱进一步深入研究电催化CO_(2)RR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电还原 单原子催化剂 电化学原位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 反应动态演变过程 界面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反应中NH_3的存储释放特性及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龚金科 张文强 +1 位作者 谭理刚 鲍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6,共5页
建立了SCR催化反应的动态反应模型,研究了反应温度和空速对NH3存储与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NH3的存储量逐渐减小;处于不同温度区间时,空速对于NH3的存储量的影响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在200~300℃区间,随着空速的... 建立了SCR催化反应的动态反应模型,研究了反应温度和空速对NH3存储与释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NH3的存储量逐渐减小;处于不同温度区间时,空速对于NH3的存储量的影响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在200~300℃区间,随着空速的增大,NH3存储量的减少幅度大;而在300℃以上时,空速增大,NH3存储量的减少幅度小.温度越高,NH3的存储与释放速度越快;相同温度下,空速越高,NH3的存储与释放越快.研究结果对于柴油机SCR系统还原剂喷射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动态反应过程 存储速度 释放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神经网络控制器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孙锋 朱群雄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88-90,共3页
分析了利用具有多层反馈的动态回归神经网络作为控制器的可行性 ,构造了基于RNN的控制系统 ,并对典型的非线性化工对象连续搅拌釜反应器 (CSTR)和化工过程Benchmark问题进行了实时的控制应用。结果表明 ,多层反馈的回归神经网络控制器... 分析了利用具有多层反馈的动态回归神经网络作为控制器的可行性 ,构造了基于RNN的控制系统 ,并对典型的非线性化工对象连续搅拌釜反应器 (CSTR)和化工过程Benchmark问题进行了实时的控制应用。结果表明 ,多层反馈的回归神经网络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效果好的优点 ,特别是在对Benchmark控制中采用了多入多出的RNN控制器构造的串级控制系统 ,体现了RNN控制系统的强适应能力 ,可用于复杂动态过程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神经网络 控制器 动态反应过程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