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段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高损线路窃电检测方法
1
作者 魏梅芳 阳靖 +1 位作者 黄頔 苏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114,共9页
利用高损线路中窃电用户用电量与线损电量之间的关联关系识别窃电用户,是降低窃电检测误报率的重要途径,但相关方法对用户负荷时序平稳性等方面有严格要求,限制了其工程应用。提出了基于分段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高损线路窃电用户识别方... 利用高损线路中窃电用户用电量与线损电量之间的关联关系识别窃电用户,是降低窃电检测误报率的重要途径,但相关方法对用户负荷时序平稳性等方面有严格要求,限制了其工程应用。提出了基于分段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高损线路窃电用户识别方法。首先,运用启发式分割算法对各用户用电量序列和线损电量序列进行数据变换,实现特征提取和数据降维;然后,利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找出与线损电量形态最相似的用户用电量,分析它们之间的联动性;最后,提出基于分段动态时间弯曲的密度聚类方法,实现用户用电量聚类,得到具有相同波动方向的用电量簇集,并将与线损电量形态上最相似且波动方向相同的用电电量所对应的用户定为窃电嫌疑用户。基于高损线路的实际数据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对比方法具有更好的精确度及更低的误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损线路 启发式分割算法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密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主动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
2
作者 宋文宇 徐艳春 +2 位作者 左豪杰 席磊 MI Lu 《东北电力技术》 2024年第10期26-33,共8页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配电网发生小电流接地故障后,故障电流比较小、电气量特征不明显的特点,采用一种动态时间弯曲(DTW)距离算法对含DG的小电流接地系统进行故障定位。首先,分析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 针对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配电网发生小电流接地故障后,故障电流比较小、电气量特征不明显的特点,采用一种动态时间弯曲(DTW)距离算法对含DG的小电流接地系统进行故障定位。首先,分析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暂态零序电流的特征,以及DG接入后暂态零序电流的影响;其次,通过引入DTW距离算法,测算线路两侧暂态零序电流的相似程度,计算DTW值,通过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可以准确识别出故障区段;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合闸角、不同接地方式、不同过渡电阻及不同容量DG的加入下,都能准确定位出故障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小电流接地系统 分布式电源 暂态零序电流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接地故障区段定位研究
3
作者 柯淼润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4年第11期72-74,共3页
为了探究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算法在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与定位中的应用方法,本文分析了该算法的实现原理。针对无分支故障线路和有分支故障线路,分别建立可量化的故障判据,通过采集零序暂态电流,计算不同区段前、后端测点的动态时间弯... 为了探究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算法在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与定位中的应用方法,本文分析了该算法的实现原理。针对无分支故障线路和有分支故障线路,分别建立可量化的故障判据,通过采集零序暂态电流,计算不同区段前、后端测点的动态时间弯曲距离,并根据判据确定相应的故障区段。再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构建配电网模型,检验定位技术的实际效果。结果显示,本文建立的算法模型能够有效定位故障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接地故障 区段定位技术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邱海峰 陈兵 +3 位作者 袁晓冬 王旭冲 储佳伟 顾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7-13,共7页
为了实现对各类型电压暂降源的准确辨识,从波形相似性检测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通过仿真模型分析了基本电压暂降和经不同类型变压器传播后各类暂降的波性特征,构建了电压暂降类型与暂降原因及变... 为了实现对各类型电压暂降源的准确辨识,从波形相似性检测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通过仿真模型分析了基本电压暂降和经不同类型变压器传播后各类暂降的波性特征,构建了电压暂降类型与暂降原因及变压器类型的映射关系。利用9种电压暂降波形数据构建匹配库,采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法将实测的电压暂降波形数据与匹配库波形数据进行匹配分析,实现电压暂降源的辨识。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电网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电压暂降进行辨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电压暂降源 波形匹配 辨识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压缩动态时间弯曲距离故障区段定位 被引量:5
5
作者 许冲冲 罗勋华 +3 位作者 郭上华 辛锋 王志勇 杨志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7-133,共7页
针对基于暂态零模电流相关系数法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存在数据处理量大且需要时间同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压缩的动态时间弯曲(DTW)距离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先对终端控制单元(FTU)采集的故障录波数据预先处理,只... 针对基于暂态零模电流相关系数法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存在数据处理量大且需要时间同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压缩的动态时间弯曲(DTW)距离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先对终端控制单元(FTU)采集的故障录波数据预先处理,只提取故障发生后一个工频周波内的初始值、极值以及两极值点之间数据变化差值最大的两点,再将新的时间序列上传至主站,最后由主站采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算法求取两相邻FTU零模电流的相似性来进行故障区段定位。通过算法对比分析可得,在抗同步误差能力和信号幅值反应能力上,DTW 算法较强于相关系数法;在直流分量表达能力上,两算法效果基本一致。此外,数据压缩后的新时间序列在DTW 距离上的相似度表达能力基本与原时间序列相同,但数据处理量减少了至少一半以上。大量ATP/EMTP仿真说明文中所提方法能在不同故障角、接地电阻、故障位置下准确判出故障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区段定位 数据压缩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氏动态时间弯曲距离与熵权法的负荷曲线聚类方法 被引量:36
6
作者 宋军英 崔益伟 +3 位作者 李欣然 钟伟 邹鑫 李培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87-98,共12页
为了改善目前负荷建模中聚类方法相似度衡量不准确及聚类结果质量较差的问题,综合运用k-means及熵权法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欧氏距离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日负荷曲线聚类方法。首先,采用欧氏距离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分别衡量日负荷曲线的整... 为了改善目前负荷建模中聚类方法相似度衡量不准确及聚类结果质量较差的问题,综合运用k-means及熵权法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欧氏距离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日负荷曲线聚类方法。首先,采用欧氏距离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分别衡量日负荷曲线的整体分布特性、局部动态特性与整体动态特性。然后,引入熵权法自适应配置3种特性的权重系数。最后,采用k-means聚类算法,以所提相似度衡量方法为依据,对用电日负荷曲线进行聚类。算例对某省区电网典型用户的日负荷曲线展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似度衡量指标合理,且在聚类质量、鲁棒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真实反映该地区的用户用电特性,满足在线负荷建模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氏距离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负荷曲线聚类 熵权法 相似度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算法的直流配电网线路纵联保护方案 被引量:5
7
作者 冉启胜 张哲 +3 位作者 韩杰祥 尹项根 热合曼·玉山 刘玢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7-164,共8页
故障阻断型换流器构建的直流配电网采用主动限流控制后,将导致故障电流特性复杂化,严重影响保护的动作性能。在对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控制下故障电流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区内、外故障下线路两侧电流波形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 故障阻断型换流器构建的直流配电网采用主动限流控制后,将导致故障电流特性复杂化,严重影响保护的动作性能。在对直流配电网主动限流控制下故障电流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区内、外故障下线路两侧电流波形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动态时间弯曲距离(DTW)算法的线路纵联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线路两侧电流采样值时间序列计算DTW,根据区内故障下DTW值远大于区外故障下DTW值的特征识别故障线路。通过电压梯度构成启动判据,对DTW算法起始时刻进行自校正,同时引入加权函数对DTW算法进行改进,以抑制边缘效应,从而有效降低同步误差对保护的影响,提高保护可靠性。算例分析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在不同电网运行方式下均可正确区分区内、外故障,适应性强,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过渡电阻和分布电容电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主动限流 纵联保护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同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时延调控基因相似度量聚类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劼 郭红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3,共6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距离/相关系数的相似性度量方法无法有效度量基因间的时延表达特性,为了更加准确地刻画基因间的共调控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DTW)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并结合可指定类数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将该算法用... 针对传统的基于距离/相关系数的相似性度量方法无法有效度量基因间的时延表达特性,为了更加准确地刻画基因间的共调控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DTW)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并结合可指定类数的仿射传播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将该算法用于人工合成数据和真实的酵母基因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经典聚类算法,本文所提算法能得到更好的聚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DTW) 时延 仿射传播聚类
原文传递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精确计算的Dijkstra方法
9
作者 李兴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将动态时间弯曲距离(DTW)的差异矩阵一一对应于点阵,按DTW定义的行走规则对该点阵连线定向,使所对应点阵成为一个有向图,然后使用一个加权技巧对该有向图的边加权后得到一个加权有向图,于是把求DTW的精确计算问题等价地转化为求一个有... 将动态时间弯曲距离(DTW)的差异矩阵一一对应于点阵,按DTW定义的行走规则对该点阵连线定向,使所对应点阵成为一个有向图,然后使用一个加权技巧对该有向图的边加权后得到一个加权有向图,于是把求DTW的精确计算问题等价地转化为求一个有向图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长,从而使图论中求两点间最短路径的方法如目前公认的经典Dijkstra算法均可用于求DTW,因此间接地找到了精确计算DTW的一个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DTW) 有向加权图 最短路径 DIJKSTRA算法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城市干道交通流量信息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洁 李岩 过秀成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9-53 64,64,共6页
为研究城市干道间断流交通运行特征,采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指标对城市干道交通流量信息进行分析。建立由数据预处理、动态时间弯曲距离计算、路径信息提取三步骤构成的干道流量信息相似性度量方法,应用实地观察数据,计算... 为研究城市干道间断流交通运行特征,采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指标对城市干道交通流量信息进行分析。建立由数据预处理、动态时间弯曲距离计算、路径信息提取三步骤构成的干道流量信息相似性度量方法,应用实地观察数据,计算干道内不同检测点交通流量信息的相似性度量值,识别信息一致性良好的关键路径;比较同一路径内不同检测点交通流量信息的相似程度,检验信息的传递特征。该方法能自动区分城市干道系统内的关键路径与非关键路径,并反映交通流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特征,用以确定干道信号协调控制的对象与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流量信息 城市干道 相似性度量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原文传递
基于仿射传播聚类和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LS-SVM在线建模方法
11
作者 熊伟丽 张乾 徐保国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5年第6期702-706,共5页
针对多批次多工况化工过程,离线模型易老化失效和不易满足工业生产的实时优化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射传播聚类和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LS-SVM在线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对各批次样本进行工况划分,再考虑样本间的时... 针对多批次多工况化工过程,离线模型易老化失效和不易满足工业生产的实时优化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仿射传播聚类和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LS-SVM在线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仿射传播聚类算法对各批次样本进行工况划分,再考虑样本间的时间有序性,由包含待测样本的一段时间序列作为查询序列,并以动态时间弯曲距离来衡量序列间的相似情况,从各历史批次相应的工况阶段获取相似样本片段,构建训练样本集,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在线预测模型。将该方法用于青霉素浓度预测中,仿真研究表明,所提方法提高了建模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射传播聚类算法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建模
原文传递
面向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灰关联聚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起荣 刘歆 闫一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3-568,共6页
灰色关联聚类是灰色系统分析的重要研究领域。现有的灰关联聚类方法在处理不同长度序列数据时,通常采用补齐或删除数据方式进行处理,增加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灰关联聚类方法,通过计算序列间距离... 灰色关联聚类是灰色系统分析的重要研究领域。现有的灰关联聚类方法在处理不同长度序列数据时,通常采用补齐或删除数据方式进行处理,增加了系统的不确定性。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灰关联聚类方法,通过计算序列间距离矩阵的最短路径来度量相似程度,最终完成序列的灰关联聚类。该方法无需对序列数据进行人工干预,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不同长度数据序列时,聚类结果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关联聚类 灰关联分析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灰关联度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快速路入口匝道周围路径分级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文璇 朱晓东 吴兵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0-979,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快速路入口匝道周围路径分级方法,用小波变换对交通流量数据降噪以凸显其变化特性。根据动态时间弯曲距离(DTW)比较每个交叉口进口道与入口匝道流量时间序列的相似度。应用K-means聚类方法对交叉口间路径进行分级以确定不同... 提出了一种快速路入口匝道周围路径分级方法,用小波变换对交通流量数据降噪以凸显其变化特性。根据动态时间弯曲距离(DTW)比较每个交叉口进口道与入口匝道流量时间序列的相似度。应用K-means聚类方法对交叉口间路径进行分级以确定不同的控制级别。以上海市徐家汇入口匝道和周围交叉口为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应根据一天内不同时段交叉口到入口匝道的关键路径动态变化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本文方法可以为不同时间段内匝道周围交叉口间关键路径识别、路径分级、区域交通信号的协调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路径分级 小波变换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交叉口
原文传递
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谐振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詹启帆 李天友 蔡金锭 《供用电》 2018年第1期46-51,73,共7页
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较小,使得故障定位有了较大的难度。通过提取各检测点纯暂态零序电流以及母线纯暂态零序电压,利用暂态投影法将各检测点的纯暂态零序电流投影到母线纯暂态零序电压后,计算相邻采样点的投影电流动态时间弯... 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较小,使得故障定位有了较大的难度。通过提取各检测点纯暂态零序电流以及母线纯暂态零序电压,利用暂态投影法将各检测点的纯暂态零序电流投影到母线纯暂态零序电压后,计算相邻采样点的投影电流动态时间弯曲距离进行区段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定位算法在不同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区段定位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系统 高阻接地故障 暂态投影法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故障区段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时间弯曲距离的时间序列挖掘 被引量:60
15
作者 肖辉 胡运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8,共7页
在时间序列库中的数据挖掘是个重要的课题,为了在挖掘的过程中比较序列的相似性,大量的研究都采用了欧氏距离度量或者其变形,但是欧氏距离及其变形对序列在时间轴上的偏移非常敏感.因此,采用了更鲁棒的动态时间弯曲距离,允许序列在时间... 在时间序列库中的数据挖掘是个重要的课题,为了在挖掘的过程中比较序列的相似性,大量的研究都采用了欧氏距离度量或者其变形,但是欧氏距离及其变形对序列在时间轴上的偏移非常敏感.因此,采用了更鲁棒的动态时间弯曲距离,允许序列在时间轴上的弯曲,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序列分段方法,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特征点分段时间弯曲距离.与经典时间弯曲距离相比,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保证了近似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分段时间弯曲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动窗口分段的动态时间弯曲下界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宏伟 王会青 张建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772,共5页
下界算法可以简化时间序列相似性查询的计算过程.现有的基于点对累积近似表示法的下界算法,相似度计算的时间代价较小,但当时间序列振幅波动较大时,往往不能紧致地拟合时间序列.针对这一问题,在下界算法中引入滑动窗口分段表示法,提出... 下界算法可以简化时间序列相似性查询的计算过程.现有的基于点对累积近似表示法的下界算法,相似度计算的时间代价较小,但当时间序列振幅波动较大时,往往不能紧致地拟合时间序列.针对这一问题,在下界算法中引入滑动窗口分段表示法,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分段的动态时间弯曲下界算法,构建拟合度更高的上下边界曲线,对时间序列进行过滤,筛除相似性较差的时间序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简化时间序列相似度的计算过程,降低时间复杂度,提高相似性查询效率,且当时间序列的振幅波动较大时,相似度计算的紧致度和修剪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下界距离 点对累积近似 滑动窗口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分段线性表示与动态时间弯曲相结合的负荷曲线聚类方法 被引量:30
17
作者 宋军英 崔益伟 +3 位作者 李欣然 钟伟 刘韬文 李培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6,共8页
聚类分析是负荷特性分类与综合的基本方法。针对现有聚类方法应用于基于电网大数据平台的在线负荷建模中在聚类质量、鲁棒性等方面表现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分段线性表示(IPLR)的日负荷曲线降维方法。利用IPLR对数据组进行自适应降维重... 聚类分析是负荷特性分类与综合的基本方法。针对现有聚类方法应用于基于电网大数据平台的在线负荷建模中在聚类质量、鲁棒性等方面表现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分段线性表示(IPLR)的日负荷曲线降维方法。利用IPLR对数据组进行自适应降维重构的优点,与动态时间弯曲(DTW)距离适用于不等维时间序列间相似度衡量的特点相结合,构造出IPLR与DTW距离相结合的日负荷曲线聚类方法。首先,根据负荷曲线相邻及间隔采样点变化量,提取负荷曲线的特征点,对曲线进行自适应降维重构;然后,以DTW距离作为曲线相似度衡量指标,运用基于Canopy的K均值(CK-means)算法对降维数据组展开聚类分析。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中国某省区电网典型用户日负荷曲线的分类与综合,结果表明所提降维方法与相似度衡量方法相契合,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适用于变电站综合负荷行业构成比例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在线负荷建模 日负荷曲线聚类 降维重构 改进分段线性表示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过渡电阻与DTW距离的有源配电网高阻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18
作者 李海勇 郑新铖 +2 位作者 郑茂然 田君杨 黄鹏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8,共10页
针对有源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过渡电阻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首先分析高阻接地故障特征,正常运行时非故障线路三相虚拟过渡电阻均为无穷大,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区段的故障相虚拟过渡电阻减小... 针对有源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过渡电阻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首先分析高阻接地故障特征,正常运行时非故障线路三相虚拟过渡电阻均为无穷大,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区段的故障相虚拟过渡电阻减小为真实过渡电阻,而其他两相仍为无穷大,利用变异系数表征三相虚拟过渡电阻间的差异大小并构建了高阻接地故障区段定位判据;其次,针对低阻接地故障时三相线路耦合导致误判的情况,利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构造低阻接地故障辅助判据;最后,利用PSCAD搭建有源配电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的影响,在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及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时均能正确识别故障区段,耐过渡电阻能力达5 k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高阻故障 故障区段定位 虚拟过渡电阻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DSC-ConvAutoformer模型的区域电动汽车短期充电负荷预测
19
作者 李练兵 郭兴辰 +1 位作者 曾四鸣 梁纪峰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8,共9页
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并网过程中对电网负荷产生波动的问题,电动汽车短期负荷预测可为电动汽车的优化调度提供决策依据。为更好地保证电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短期充电负荷预测方法,以提高负荷预测精度。首先,根据每个充电... 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并网过程中对电网负荷产生波动的问题,电动汽车短期负荷预测可为电动汽车的优化调度提供决策依据。为更好地保证电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短期充电负荷预测方法,以提高负荷预测精度。首先,根据每个充电桩上电动汽车充电的时空差异,构建基于受限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算法的灰关联度模型,将关联度矩阵作为谱聚类算法的度矩阵,构建灰色受限动态谱聚类算法,对所有电动汽车日充电负荷曲线进行聚类,使聚类数据有更好的周期性;其次,对聚类数据分别进行双重卷积化处理,将提取的数据特征分别输入到Autoformer,构建ConvAutoformer负荷预测模型,分别对所聚类结果进行负荷预测;最后,采用实际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负荷数据进行算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电动汽车短期充电负荷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特征提取 预测 受限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灰色受限动态谱聚类 ConvAuto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聚类和ARMA模型的检索量预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承杰 刘丰 +1 位作者 林磊 刘秉权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5,共5页
为了通过预测分析检索量数据来指导商家调整产品开发及经营策略,将检索量数据组织为时间序列,对其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进行建模预测.先将时间序列进行聚类,仅对聚类中心序列进行ARMA模型识别,同类序列用该模型进行近似建模预测;... 为了通过预测分析检索量数据来指导商家调整产品开发及经营策略,将检索量数据组织为时间序列,对其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进行建模预测.先将时间序列进行聚类,仅对聚类中心序列进行ARMA模型识别,同类序列用该模型进行近似建模预测;经过数据预处理、相似性分析、基于相似度的聚类、时间序列预测等过程,得到检索量数据的预测值,并将其与检索量的实际值做比较.结果表明,用同一个ARMA模型拟合相似时间序列的方法具有可行性,且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从聚类结果还可看出,同品牌产品的检索量数据趋于聚成一类,这为检索词关系的挖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检索量 ARMA模型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k-medoi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