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的多波束测深系统动态潮位改正 被引量:2
1
作者 程运全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2期36-40,共5页
利用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对多波束测深系统动态潮位行建模,将该方法运用到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动态潮位改正方面,对比分析了由两种约简算法以及7种离散方法。经过研究发现,如果离散化过程通过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实现,约简化可以通过RTK三... 利用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对多波束测深系统动态潮位行建模,将该方法运用到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动态潮位改正方面,对比分析了由两种约简算法以及7种离散方法。经过研究发现,如果离散化过程通过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实现,约简化可以通过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实现,而对于观测变量的精简效果更好。通过利用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实现对预测效度的有效检验,而且检验效果要好于等级回归方法。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在多波束测深系统动态潮位改正中使用的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测深系统 动态潮位改正 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 检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的多波束测深系统动态潮位改正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晓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第16期232-233,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探测行业对探测数据的准确性要求不断提高。在科技创新的时代要求下,基于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的多波束测量系统逐渐体现出其在动态潮位改正功能上的优势。通过将RTK水深测量技术与多波束测量系统的功...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探测行业对探测数据的准确性要求不断提高。在科技创新的时代要求下,基于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的多波束测量系统逐渐体现出其在动态潮位改正功能上的优势。通过将RTK水深测量技术与多波束测量系统的功能整合与创新,相关人员能够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实现测深系统对潮位基准面的动态修正,不断降低测量人员的工作量,大幅度提高了测量技术的精确性与实时性,实现了现代化测量技术的发展。论文阐述了RTK三维水深探测技术的基本含义与特点,进而提出基于RTK技术的多波束测深系统动态潮位改正模型,探究其对潮位改正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 多波束测深系统 动态潮位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NSS反射信号监测海面高度变化——基于法国BRST站2019~2021年数据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斐 李佰瀚 +1 位作者 张治宇 刘万科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8-558,共11页
GNSS反射测量(GNSS-R)技术凭借其数据来源广泛、低成本、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地表与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展现巨大潜力,已成为海面高度(SSH)反演的重要技术途径。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3~6个月内的短期GPS潮位反演,难以反映海面高度的季节... GNSS反射测量(GNSS-R)技术凭借其数据来源广泛、低成本、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地表与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展现巨大潜力,已成为海面高度(SSH)反演的重要技术途径。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3~6个月内的短期GPS潮位反演,难以反映海面高度的季节性变化及年际特征,且在动态海面改正时仅考虑了垂向速度的影响,忽视了海面波动的垂向加速度,导致低潮位与高潮位的反演精度较差。基于此,以法国某一岸基跟踪站——BRST站为例,利用其连续3年的BDS/GPS/GLONASS/Galileo四系统反射信号,通过Lomb-Scargle谱分析和二阶动态潮位改正模型,采取稳健回归策略反演海面高度,并将最终结果与验潮站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潮位变化趋势。结果表明:GNSS-R技术反演结果与验潮站观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反演精度有逐年提升的趋势,均方根误差(RMSE)为7.57 cm,相关系数为0.935;海面高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秋、冬季平均海面高度偏高,夏季平均海面高度偏低,且海面高度的季节性变化与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存在着相反的趋势;M2、S2、K1、O1、N2、K2、P1、Q1、M4等9个分潮的振幅差为0.06~6.76 cm,其平均绝对误差(MAE)为1.60 cm,迟角差为0.03°~6.96°,其平均绝对误差为2.45°,在频域上进一步验证了GNSS-R技术监测海面高度变化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反射测量 海面高度 海平面变化 信噪比 反射信号 动态潮位改正 分潮提取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