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云平台的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1
作者 林思阳 莫远明 程力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旨在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云平台的动态血压监测系统,以提升动态血压检查的业务信息化水平,为临床科室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方法 本系统基于B/S架构,部署于医院云平台,采用Java、JS等语言开发,并与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申请单系统、... 目的 旨在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云平台的动态血压监测系统,以提升动态血压检查的业务信息化水平,为临床科室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方法 本系统基于B/S架构,部署于医院云平台,采用Java、JS等语言开发,并与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申请单系统、医院App等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覆盖了动态血压检查的全部业务流程。结果 系统实现了账号登录管理、患者信息同步、血压数据采集与分析、报告生成与发布、数据统计等功能,并支持与医院全景病历、医院App等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结论 本系统有助于提高动态血压检查效率、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为高血压的临床诊疗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系统 医院信息化 云平台 B/S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血压测量模块的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田辉勇 邓亲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90-192,共3页
本文是动态血压监测系统研究课题的系列论文之一,介绍血压测量模块的设计。通过对传统的示波法测量技术的改进,大大减小了测量系统的功耗和体积,解决了动态血压监测的关键技术。临床实验表明,该血压测量系统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测量时... 本文是动态血压监测系统研究课题的系列论文之一,介绍血压测量模块的设计。通过对传统的示波法测量技术的改进,大大减小了测量系统的功耗和体积,解决了动态血压监测的关键技术。临床实验表明,该血压测量系统具有功耗低、体积小、测量时间短、个体适应范围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系统 血压测量模块 研制 示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对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区少荷 冼凌军 廖春花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5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对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4月云浮市中医院收治的14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周内治疗结果分为死亡组(n=20)与非死亡组(n=122)。两组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对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4月云浮市中医院收治的14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周内治疗结果分为死亡组(n=20)与非死亡组(n=122)。两组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平均血压、血压变异系数,分析动态血压各项指标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组24 h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非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平均舒张压、昼间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系数均大于非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系数为影响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危重症患者平均血压较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血压变异以瞬时波动为主,且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系数是ICU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动态血压监测可作为预测预后不良风险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系统 重症监护室 危重症 血压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附241例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慧颖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评价监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意义。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正常组(35例),高血压1级组(103例)、2级组(78例)、3级组(60例)对象的动态血压,并作对照分析。结果:241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显示,高血... 目的:评价监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意义。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正常组(35例),高血压1级组(103例)、2级组(78例)、3级组(60例)对象的动态血压,并作对照分析。结果:241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显示,高血压患者1、2、3级组的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下降率分别为16%/13%、9.7%/7.4%、1%/2%;夜间高血压下降程度为1级>2级>3级(P<0.001)。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正确评价高血压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夜间血压下降率可作为评价靶器官受损状况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动态血压 靶器官 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不同亚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
5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压昼夜节律 脑卒中患者 卒中亚型 动态血压监测系统 急性脑卒中 实验室检查 脑卒中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