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Huffman编码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继林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7年第9期56-61,共6页
本文介绍了如何把动态Huffman编码用于图像编码和压缩,从而进行加密传输的方法。并编写了具体程序实现读取图片、生成压缩文件、解压缩和重建图像等功能。
关键词 动态huffman编码 图像压缩 解压缩 加密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uffman编码的移动终端本地差分隐私位置保护
2
作者 晏燕 吕雅琴 李飞飞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2-817,共16页
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与个人隐私紧密相连,一旦泄露可能威胁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地化差分隐私模型提供了严格的隐私保护效果,允许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处理和保护敏感信息,避免了对第三方服务器的依赖。针对现有本地化差分隐私位置保护... 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与个人隐私紧密相连,一旦泄露可能威胁用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地化差分隐私模型提供了严格的隐私保护效果,允许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处理和保护敏感信息,避免了对第三方服务器的依赖。针对现有本地化差分隐私位置保护方法用户端灵活性差、扰动位置质量损失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uffman编码的移动终端本地差分隐私位置保护方法。移动用户根据个性化隐私需求提交位置隐私保护范围,服务器端按需进行位置编码并返回给用户。用户端选择所在区域的Huffman编码,并对其进行本地化差分隐私扰动以实现对原始位置的隐私保护。服务器端通过对接收的扰动位置进行解码来判断用户所处的区域,并据此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LBS)。在实际位置数据集合上的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在实现用户位置本地化差分隐私保护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位置数据可用性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隐私保护 本地化差分隐私 huffman编码 随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编码动态培育遗传聚类算法及其在电池定制化配组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子赟 史伟杰 +1 位作者 王艳 纪志成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编码动态培育遗传聚类算法,同步编码聚类类别与聚类中心,引入动态培育思想,动态调整交叉对象与变异方向,进而增加微变异进而提高种群多样性,解决了传统遗传算法初期收敛缓慢和种群单一问题,提高了算法后期跳出局部...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编码动态培育遗传聚类算法,同步编码聚类类别与聚类中心,引入动态培育思想,动态调整交叉对象与变异方向,进而增加微变异进而提高种群多样性,解决了传统遗传算法初期收敛缓慢和种群单一问题,提高了算法后期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同时,分析了双编码动态培育遗传聚类算法的收敛性.最后,以电池定制化配组为应用案例,验证了本文算法解决动力电池定制化配组问题的有效性,以及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精度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动态培育 遗传聚类 电池定制化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动态场景的片上编码超分辨率图像传感器
4
作者 冒添逸 王磊 +3 位作者 郑雷军 江宇祺 朱书进 戴修斌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6,共8页
针对图像传感器像素尺寸接近物理极限,难以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出片上编码超分辨率图像传感器。不同于计算视觉中的图像超分辨率任务,片上编码超分技术通过引入光学调控,提供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依据与数学约束,更加适用于遥感、医学影像... 针对图像传感器像素尺寸接近物理极限,难以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出片上编码超分辨率图像传感器。不同于计算视觉中的图像超分辨率任务,片上编码超分技术通过引入光学调控,提供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依据与数学约束,更加适用于遥感、医学影像等对可解释性和置信度要求较高的领域。首先,构建了面向动态场景的波分复用测量模型和二维空间的三维空间表征与编解码方法。更进一步,基于有限等距性质理论证明了片上静态随机编码板的透过率在50%时,信息采样效率最大。最后,设计了CCD器件的专用编码电路组件,通过电子学验证的方式在室内和室外场景验证了片上编码超分辨率图像传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场景 片上编码 图像传感器 超分辨率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动态图嵌入和Transformer自编码器的网络异常检测
5
作者 张安勤 丁志锋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6,共10页
网络异常检测的目的在于及时识别并响应网络中的恶意活动和潜在威胁。大多数基于图嵌入的异常检测方法主要用于静态图,忽略了细粒度的时间信息,无法捕获动态网络行为的连续性,从而降低了网络异常检测性能。为了提高动态网络异常检测的... 网络异常检测的目的在于及时识别并响应网络中的恶意活动和潜在威胁。大多数基于图嵌入的异常检测方法主要用于静态图,忽略了细粒度的时间信息,无法捕获动态网络行为的连续性,从而降低了网络异常检测性能。为了提高动态网络异常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一个融合动态图嵌入和Transformer自编码器的网络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时间游走的图嵌入技术捕获网络拓扑结构和细粒度的时间信息,结合对比损失的Transformer自编码器来优化节点嵌入表示并捕获长期依赖和全局信息,增强了模型对动态网络的感知能力,能更好地捕捉动态网络中随时间变化的事件,识别网络中的恶意行为。在公开的网络安全领域数据集上进行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LANL-2015数据集上的真阳率(TPR)为94.3%、假阳率(FPR)为5.7%、曲线下面积(AUC)为98.3%,在OpTC数据集上的TPR为99.9%、FPR为0.01%、AUC为99.9%,异常检测结果优于基准方法。上述结果说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学习动态网络中的拓扑和长短期时间依赖信息,识别网络中的异常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图嵌入 Transformer自编码 网络异常检测 恶意行为 长短期时间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理论与DNA动态编码的卫星图像加密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肖嵩 陈哲 +2 位作者 杨亚涛 马英杰 杨腾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8-1137,共10页
针对卫星图像在传输、存储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安全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混沌理论与DNA动态编码的卫星图像加密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改进型无限折叠混沌映射,拓宽了原有无限折叠混沌映射的混沌区间。之后,结合改进型Chebyshev混沌映... 针对卫星图像在传输、存储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安全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混沌理论与DNA动态编码的卫星图像加密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改进型无限折叠混沌映射,拓宽了原有无限折叠混沌映射的混沌区间。之后,结合改进型Chebyshev混沌映射与SHA-256哈希算法,生成加密算法的密钥流,提升算法的明文敏感性。然后,利用混沌系统的状态值对Hilbert局部置乱后的像素进行DNA编码,实现DNA动态编码,解决了DNA编码规则较少所带来的容易受到暴力攻击的弱点。最后,使用混沌序列完成进一步混沌加密,从而彻底混淆原始像素信息,增加加密算法的随机性与复杂性,得到密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加密效果和应对各种攻击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图像加密 混沌理论 DNA动态编码 哈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编码器的动态协作中继系统
7
作者 吴楠 王悦然 王旭东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9期1014-1020,共7页
鉴于大多数现有端到端自编码器(AE)仅适用于点对点的通信场景,提出一种基于AE的动态协作通信系统,将基于深度学习的AE扩展到多点通信系统。构建了3个神经网络子系统,分别用于学习发送端、中继节点和接收端的最佳编码、传输和解码,通过... 鉴于大多数现有端到端自编码器(AE)仅适用于点对点的通信场景,提出一种基于AE的动态协作通信系统,将基于深度学习的AE扩展到多点通信系统。构建了3个神经网络子系统,分别用于学习发送端、中继节点和接收端的最佳编码、传输和解码,通过三者的联合训练达到多点通信系统的最佳传输性能。其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一维卷积层进行信号特征的提取及学习,中继节点通过引入密集层和一维卷积层,支持放大转发(AF)和解码转发(DF)两种经典的中继协作方式。仿真实验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以及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提出的模型采用两种不同的协作方式,其误码性能均优于单一点到点通信系统,验证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该系统支持动态的节点拓扑结构,在无需额外训练的条件下,本系统支持中继节点数量实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动态中继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间型二叉树的隐蔽通信模型
8
作者 佘维 马佳伟 +3 位作者 张淑慧 程孔 刘炜 田钊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65,共19页
针对区块链隐蔽通信效率与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型二叉树的隐蔽通信模型。通过特定时刻动态生成时间型二叉树,利用根哈希提取随机因子为树节点分配不同的路径编码,将通信信息字符映射为编码路径及索引字段。通过将特定时刻嵌... 针对区块链隐蔽通信效率与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时间型二叉树的隐蔽通信模型。通过特定时刻动态生成时间型二叉树,利用根哈希提取随机因子为树节点分配不同的路径编码,将通信信息字符映射为编码路径及索引字段。通过将特定时刻嵌入路径编码空置位并整合至区块链交易实现隐蔽传输,接收端通过解析特定时刻重构时间型二叉树完成解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同类模型,所提模型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升了通信效率,并避免了预协商过程带来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动态时间型二叉树 路径编码 隐蔽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规整与改进变分自编码器的异常电池在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郭铁峰 贺建军 +2 位作者 申帅 王翔 张彬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747,共10页
针对电池生产成组过程中,传统异常检测方法对混入的容量及压差异常电池检测精度低及生产结束后离线异常检测方法效率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集合长短期记忆变分自编码器与动态时间规整评价的锂电池异常在线检测方法(VAE-LSTM-DTW),实现... 针对电池生产成组过程中,传统异常检测方法对混入的容量及压差异常电池检测精度低及生产结束后离线异常检测方法效率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集合长短期记忆变分自编码器与动态时间规整评价的锂电池异常在线检测方法(VAE-LSTM-DTW),实现了异常电池的在线检测,避免了离线异常检测所造成的时间和能源的浪费。该方法首先将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引入变分自编码器(VAE)模型,训练电池时序数据重构模型;其次,在电池异常检测的度量标准中引入动态时间规整值(DTW),并基于贝叶斯寻优获得最优检测阈值,对每个单体电池重构数据的动态规整值进行异常辨别。实验结果表明,相较该领域传统异常检测方法,VAE-LSTM-DTW模型性能优越,查准率和F1值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异常检测 变分自编码 动态时间规整 长短期记忆网络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次排序动态编码的Huffman编码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燕清 龚声蓉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09年第12期86-88,176,共4页
Huffman编码作为一种高效的不等长编码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在文本、图像、视频等数据压缩、存储及通信等领域得到应用。为了有效提高时空效率、简化编码思想和操作,首先研究了传统Huffman编码的算法及具体做法,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一... Huffman编码作为一种高效的不等长编码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在文本、图像、视频等数据压缩、存储及通信等领域得到应用。为了有效提高时空效率、简化编码思想和操作,首先研究了传统Huffman编码的算法及具体做法,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一次排序动态编码的Huffman编码算法。与传统的Huffman算法及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提出的改进算法相比,该方法从编码思想上将构树简化为线性编码,在空间复杂度相近的情况下,不仅时间复杂度上有明显降低,而且编码步骤和相关操作更简洁,更利于程序的实现和移植。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压缩 动态编码 线性编码 huffman 编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编码器动态主导融合的多模态情感分析
11
作者 杨溪 郭军军 +3 位作者 严海宁 谭凯文 相艳 余正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187,共8页
多模态情感分析过程中,对情感判定起主导作用的模态常常是动态变化的。传统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中通常仅以文本为主导模态,而忽略了由于模态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不同时刻主导模态的变化。针对如何在各个时刻动态选取主导模态的问题,提出一... 多模态情感分析过程中,对情感判定起主导作用的模态常常是动态变化的。传统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中通常仅以文本为主导模态,而忽略了由于模态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不同时刻主导模态的变化。针对如何在各个时刻动态选取主导模态的问题,提出一种自编码器动态主导融合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单模态编码并获得多模态融合特征,再利用自编码器将其表征到共享空间内;在此空间内衡量单模态特征与融合模态特征的相关程度,在各个时刻动态地选取相关程度最大的模态作为该时刻的主导模态;最后,利用主导模态引导多模态信息融合,得到多模态鲁棒性表征。在多模态情感分析基准数据集CMU-MOSI上进行广泛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且优于大多数现有最先进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情感分析 动态互补 主导模态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调控的低RCS随机编码超表面阵列
12
作者 陈冉昊 卞立安 +3 位作者 郭志清 李延秀 黄元芯 彭诗棪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60-167,共8页
【目的】针对雷达隐身问题,设计了一款具有动态散射特性的1-bit编码超表面阵列,该阵列可实现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宽带缩减。【方法】利用随机编码的方法,可快速得到多种超表面的编码序列,避免使用同一算法时因编码... 【目的】针对雷达隐身问题,设计了一款具有动态散射特性的1-bit编码超表面阵列,该阵列可实现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宽带缩减。【方法】利用随机编码的方法,可快速得到多种超表面的编码序列,避免使用同一算法时因编码序列不同而产生的仿真误差。阵列由两种单元组成,每种单元的上层贴片均采用风车形状。通过控制PIN二极管的通断状态,实现单元“0”和“1”之间的相互转换。将两种单元进行非周期随机编码,使阵列的反射方向图呈漫散射状,有效降低了天线的RCS。【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x极化波垂直入射的情况下,所设计的三种随机编码超表面在8.2~13.2 GHz(相对带宽为46.7%)频段内RCS缩减量大于8.0 dB,最大缩减量可以达到18.8 dB。【结论】本文提出的编码超表面阵列可有效实现RCS的缩减,在雷达隐身技术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超表面 RCS缩减 随机编码 能量散射 动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综述
13
作者 江昌旭 郭辰 +2 位作者 刘晨曦 林俊杰 邵振国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1816,I0016-I0020,共21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快速发展,大量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这将进一步加剧电源出力的间歇性与波动性。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属于一个复杂的高维混合整数非线性随机优化问题,传统算法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 随着双碳目标的快速发展,大量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这将进一步加剧电源出力的间歇性与波动性。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属于一个复杂的高维混合整数非线性随机优化问题,传统算法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而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结合了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的优势,非常适用于制定当前备受关注的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策略。该文首先对新型电力系统主动配电网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当前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研究在构建数学模型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对配电网动态重构编码方式进行了探讨,并对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进行了系统性地综述。进而,重点分析了现有算法在处理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时的不足之处,并对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方面的研究现状与优势进行了总结与概括。最后,对主动配电网动态重构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动态重构 深度强化学习 编码方式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CH码对ADC板卡动态参数测试的设计研究
14
作者 卜柯方 李杰 +1 位作者 秦丽 刘玉玉 《自动化与仪表》 2025年第1期147-151,157,共6页
由于数据在采集过程中处于温度极端、振动或冲击等恶劣环境下极易影响ADC的精度和稳定性,引起误码的情况。因此,通过可靠的纠错编码技术来保证数据采集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CH码对ADC板卡动态参数测试的设计。采用... 由于数据在采集过程中处于温度极端、振动或冲击等恶劣环境下极易影响ADC的精度和稳定性,引起误码的情况。因此,通过可靠的纠错编码技术来保证数据采集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CH码对ADC板卡动态参数测试的设计。采用子母板设计,Xilinx的Artix-7系列FPGA进行主控。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通过BCH编码减少误码的情况,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程度。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对各种ADC进行参数测试,并且编码前后对比,通过BCH编解码可以有效地降低误码情况,对解决高精度数据采集装备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H编码 高精度ADC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信噪比 信纳比 无杂散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网络的超高清动态视频实时编码与低延时传输技术研究
15
作者 许斐 《数字化传播》 2024年第8期75-77,共3页
超高清视频以其高分辨率、高帧率、高色彩深度等特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细腻、逼真的视觉体验。然而,超高清视频传输对网络的带宽、时延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5G通信技术的出现,以其高带宽、低时延、大连接等特性,为超高清视频传输... 超高清视频以其高分辨率、高帧率、高色彩深度等特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细腻、逼真的视觉体验。然而,超高清视频传输对网络的带宽、时延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5G通信技术的出现,以其高带宽、低时延、大连接等特性,为超高清视频传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文章阐述了5G网络下超高清动态视频实时编码与低延时传输技术的意义,深入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情况,期望通过研究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进一步推动我国超高清动态视频传输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 超高清动态视频 实时编码 低延时传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用建造Huffman树的高效Huffman编码算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伟生 李域 王涛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2-387,共6页
Huffman编码作为一种高效的不等长编码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在文本、图像、视频压缩及通信、密码等领域得到应用。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内存空间、简化编码步骤和相关操作,首先研究了重建Huffman树所需要的信息,并提出通过对一类一维结构数组进... Huffman编码作为一种高效的不等长编码技术正日益广泛地在文本、图像、视频压缩及通信、密码等领域得到应用。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内存空间、简化编码步骤和相关操作,首先研究了重建Huffman树所需要的信息,并提出通过对一类一维结构数组进行相关操作来获取上述信息的方法,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并依据提出的规范Huffman树的编码性质,便能直接得到Huffman编码。与传统的Huffman算法及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提出的改进算法相比,由于该方法不需要构造Huffman树,不仅使内存需求大大减少,而且编码步骤和相关操作更简洁,因而更利于程序的实现和移植。更重要的是,该算法思路为Huffman算法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ffman huffman算法 huffman编码 内存空间 数组 密码 改进算法 信息 途径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uffman编码的农机作业数据传输压缩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敬锋 张南峰 +3 位作者 李勇 薛月菊 吕伟 何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53-159,共7页
为解决通讯环境较差的农业机械作业状态数据的传输难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改进Huffman编码技术的数据压缩方法实现数据的压缩、传输、解析与解压。数据压缩与解压测试的结果表明,数据采集周期为5 s、数据长度为918.38 kb时,基于改进Huffma... 为解决通讯环境较差的农业机械作业状态数据的传输难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改进Huffman编码技术的数据压缩方法实现数据的压缩、传输、解析与解压。数据压缩与解压测试的结果表明,数据采集周期为5 s、数据长度为918.38 kb时,基于改进Huffman算法压缩的数据长度为412.56 kb,同样条件下对比传统Huffman算法压缩的数据长度498.56 kb小86 kb,压缩率从传统Huffman算法的45.71%提升至改进Huffman算法的55.08%;传统Huffman算法中数据传输出错率和数据传输丢包率为2.47%和4.18%,而在同样传输要求下的筛选压缩传输中数据传输出错率和数据传输丢包率降至2.06%和0.78%。该方法能满足农业机械作业状态数据压缩传输要求,在单个数据包数据较少、传输时间短的压缩传输方式下能够获得较低的传输出错率和丢包率,且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少、压缩效率较高特点,适合在农业机械作业区域进行数据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数据传输 数据压缩 作业状态 huffman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编码器误差检测转台的动态精度标定 被引量:16
18
作者 于海 万秋华 +2 位作者 卢新然 赵长海 梁立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99-2704,共6页
由于光电编码器动态检测转台的分辨率、精度和转速都比较高,传统检测手段很难精确标定该类转台的动态精度,故本文开展了转台动态精度标定方法的研究。首先,分析动态转台工作原理,指出了影响转台动态精度的主要因素。然后,研究了动态误... 由于光电编码器动态检测转台的分辨率、精度和转速都比较高,传统检测手段很难精确标定该类转台的动态精度,故本文开展了转台动态精度标定方法的研究。首先,分析动态转台工作原理,指出了影响转台动态精度的主要因素。然后,研究了动态误差的主要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重复性的转台动态精度标定方法。最后,设计了FPGA+USB的数据采集电路,实现了对转台动态精度的标定。对自行研制的转台进行了动态精度标定。标定结果显示:提出的动态精度标定方法能够实现对转台的标定,验证了该转台能够实现对被检编码器的动态检测,解决了研制动态转台时缺少动态检测精度标定方法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转台 光电编码 误差检测 动态误差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编码器动态精度检测的安装误差控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洪波 万秋华 +2 位作者 王树洁 于海 梁立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55-1660,共6页
研究了小型编码器动态检测过程中由编码器与基准编码器轴系中心线不完全重合产生的偏角导入的安装误差,以便提高编码器检测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了安装误差对被检编码器检测精度的影响,推导出了存在安装偏角时引入的安装误差公式... 研究了小型编码器动态检测过程中由编码器与基准编码器轴系中心线不完全重合产生的偏角导入的安装误差,以便提高编码器检测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了安装误差对被检编码器检测精度的影响,推导出了存在安装偏角时引入的安装误差公式及其控制范围公式。为了使编码器的动态检测能准确地反映编码器的实际精度,给出了最大偏角值α_(max)及高度差D_(max)的允许范围。使用现有21位检测装置对15位被检编码器进行了检测实验,分别对安装良好、小偏角和大偏角情况下的测量结果和安装误差曲线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检测15位编码器时,将安装偏角值控制在0.36°以下可满足动态精度检测要求。本文提出的误差公式及控制方法可以运用在不同类型、不同精度的编码器检测过程中,对提高小型光电编码器动态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动态精度检测 安装偏角 误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C:一种高效的动态XML树编码方案 被引量:7
20
作者 汪陈应 袁晓洁 +1 位作者 王鑫 刘众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6-78,共3页
确定一篇XML文档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结构关系,是XML查询处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XML树编码方案为每个节点分配唯一编号,仅通过比较节点编号而不必访问原XML文档,就可以快速有效地确定节点间的结构关系。随着XML应用不... 确定一篇XML文档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结构关系,是XML查询处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XML树编码方案为每个节点分配唯一编号,仅通过比较节点编号而不必访问原XML文档,就可以快速有效地确定节点间的结构关系。随着XML应用不断普及,能否高效地支持更新操作,已成为XML树编码方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二进制小数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XML树编码方案——BSC,它可以完全高效地支持XML更新操作而不需要重新编码。实验结果证明,与已有的动态编码方案相比,BSC编码无论在静态编码方面还是在动态更新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ML 更新 动态 编码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