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贝叶斯网络在管廊电缆舱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陈雍君 关鸿浩 李晓健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电缆舱是城市综合管廊必不可少的舱体,担负着至关重要的电力传输功能。电缆舱火灾不仅会导致能源供应中断,还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对这一特殊空间内的火灾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构建蝴蝶结(Bow Tie,BT)模型并... 电缆舱是城市综合管廊必不可少的舱体,担负着至关重要的电力传输功能。电缆舱火灾不仅会导致能源供应中断,还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对这一特殊空间内的火灾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构建蝴蝶结(Bow Tie,BT)模型并映射到动态贝叶斯网络(Dynamic Bayesian Network,DBN),通过实例分析确定某地下管廊电缆舱起火的先验概率与后验概率,识别主要风险源及对电缆起火的敏感度,探究在具备不同灭火屏障条件下的电缆舱火灾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单相接地故障、制造缺陷、绝缘损坏、连接缺陷等是导致电缆舱起火的关键因素,并且随时间推进,各种不利后果发生概率呈上升趋势。这一发现凸显了及时有效的预防与早期干预措施对于遏制电缆舱火灾扩散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动态贝叶斯网络 电缆舱起火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块联动与松散耦合:城市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协作网络的动态演变——来自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案例分析
2
作者 王永杰 陈渝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上级政府(部门)特别是中央部委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的介入指导,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优势,但对于中央部委如何在介入过程中重启条块关系并推动协作网络演变的研究很少。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河南郑州“7·2... 上级政府(部门)特别是中央部委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的介入指导,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优势,但对于中央部委如何在介入过程中重启条块关系并推动协作网络演变的研究很少。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中应急协作网络的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面对复杂多变的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网络需要相时相机而动,保持条块联动与松散耦合;上级政府尤其是中央部委的介入,对于推动应急网络的条块联动和重新耦合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地方政府在应急网络中的参与不足是应急处置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据此,应建立健全均衡的应急管理全过程机制,在应急过程中充分发挥条块上部门的各自优势,同时应加强地方政府的应急防范意识和机制,大力推动“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以整体性治理塑造新安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突发自然灾害 条块联动 应急协作网络 动态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WSN零动态攻击检测方法
3
作者 崔玉礼 黄丽君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零动态攻击与一般攻击方式相比,隐蔽性更强,因此更不容易被发现。以往常规的检测方法在检测这种攻击方式时,漏检率和误检率较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WSN零动态攻击检测方法。基于零动态攻击原理,以信道状态信息... 零动态攻击与一般攻击方式相比,隐蔽性更强,因此更不容易被发现。以往常规的检测方法在检测这种攻击方式时,漏检率和误检率较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WSN零动态攻击检测方法。基于零动态攻击原理,以信道状态信息作为采集源,利用CSI-Tools工具实现CSI数据包采集。从CSI数据包中分离出幅值数据和相位数据,针对前者实施去噪处理,针对后者实施校准处理。从幅值数据和相位数据中提取4个特征,以特征为输入,构建图结构,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无线传感网络零动态攻击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攻击检测方法的漏检率和误检率相对更低,由此说明该方法对零动态攻击检测更为有效,能够实现更为准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 无线传感网络 CSI数据 动态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图卷积网络的发明人潜在合作伙伴识别方法研究
4
作者 谢小东 吴洁 +2 位作者 盛永祥 王建刚 周潇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5,共13页
【目的】为促进发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创新效率,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帮助发明人从海量专利文献中识别潜在合作伙伴及辨析合作伙伴类型。【方法】从动态网络视角考虑发明人合作网络结构和节点属性的动态变化,提出基于动态图卷积网络的... 【目的】为促进发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创新效率,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帮助发明人从海量专利文献中识别潜在合作伙伴及辨析合作伙伴类型。【方法】从动态网络视角考虑发明人合作网络结构和节点属性的动态变化,提出基于动态图卷积网络的发明人潜在合作伙伴识别方法,进而细分发明人合作伙伴类型。【结果】采用集成电路领域专利数据进行实证,本文方法AUC值达到0.8464,错误率为0.2897,ER+为0.0830,ER-为0.2067,均显著优于基线模型。【局限】仅考虑了发明人的专利信息,忽略了发明人的多源创新成果,如论文信息等。【结论】本文方法利用合作网络结构及节点属性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在进行伙伴识别时能够有效提升模型准确率。通过识别潜在合作伙伴及细分伙伴类型,有助于发明人选择恰当的合作策略,提高合作效率和效果,有效补充了现有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图卷积网络 发明人 合作网络 节点属性 合作伙伴 伙伴类型
原文传递
动态贝叶斯网络与独热编码DTW结合的空中目标意图识别方法
5
作者 李泽鹏 吉琳娜 杨风暴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0,共9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动态序列贝叶斯网络的意图推理模型,在观察序列与意图规划序列长度不一致时存在识别准确率低的情况,提出一种动态贝叶斯网络和独热(one-hot)编码动态时间规整结合的意图推理方法。首先,根据场景特性定制相应的子意图和意... 针对现有的基于动态序列贝叶斯网络的意图推理模型,在观察序列与意图规划序列长度不一致时存在识别准确率低的情况,提出一种动态贝叶斯网络和独热(one-hot)编码动态时间规整结合的意图推理方法。首先,根据场景特性定制相应的子意图和意图规划序列模板,确定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观察节点和意图空间;然后,根据观察节点的状态数值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进行子意图推理,将不同时刻的子意图累积成历史子意图序列;最后,对历史子意图序列进行one-hot编码,用动态时间规整对意图规划序列模板和历史子意图序列进行近似度计算,最终得到意图置信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准确率与提升度上均优于DSBN、条件随机场、隐马尔可夫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图推理 动态贝叶斯网络 动态时间规整 时间序列 独热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神经网络优化的动态图链路预测
6
作者 闫钦与 卜凡亮 王一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2-1528,共7页
动态图链路预测通过图上的历史交互预测未来节点间链路的形成或消失。为减少基于循环神经网络建模网络动态的方法在细粒度时间的动态图上具有较高能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神经网络优化的动态图链路预测模型,通过融合脉冲神经网络的... 动态图链路预测通过图上的历史交互预测未来节点间链路的形成或消失。为减少基于循环神经网络建模网络动态的方法在细粒度时间的动态图上具有较高能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神经网络优化的动态图链路预测模型,通过融合脉冲神经网络的节点记忆更新模块,脉冲化节点记忆的更新过程,训练图神经网络学习动态图的演化动态并实现链路预测。在3个公开经典数据集上的结果表明,模型在运行速度上得到提升,并保留了准确性,在动态图链路预测任务中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链路预测 图神经网络 脉冲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PSO的传感器网络动态节点部署策略
7
作者 俞垚魏 李云龙 +2 位作者 岳川 袁伟 李艳峰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利用传感器网络对任务区域进行监测是保障区域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多传感器组建的覆盖网络可为区域提供高效的感知和通信服务。理想的传感器部署策略是实现网络覆盖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当部分固定传感器功能失效导致监测区域出现覆盖空... 利用传感器网络对任务区域进行监测是保障区域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多传感器组建的覆盖网络可为区域提供高效的感知和通信服务。理想的传感器部署策略是实现网络覆盖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当部分固定传感器功能失效导致监测区域出现覆盖空洞,可以通过调整周围可移动传感器实施快速修复。首先建立了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模型。其次,针对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特征,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机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Artificial Immune-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IPSO),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解决了传统优化算法中容易出现的早熟收敛和局部最优值问题,提升了节点部署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基于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以及改进的免疫粒子群算法(Improved Immun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IPSO)相比,AIPSO算法从整体上减少了动态传感器的移动距离,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传感器网络的覆盖率和节点覆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动态节点 部署策略 人工免疫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触发调度下带有动态偏差的传感器网络分布式融合状态估计
8
作者 王有刚 武怀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81,共9页
本文研究了一类基于传感器网络传输的具有加性和乘性噪声的线性系统的事件触发分布式滤波问题,并且所考虑的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具有一步自相关且两步交叉相关特性.首先,利用一个递推方程描述系统的动态偏差,并采用伯努利分布的随机变量... 本文研究了一类基于传感器网络传输的具有加性和乘性噪声的线性系统的事件触发分布式滤波问题,并且所考虑的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具有一步自相关且两步交叉相关特性.首先,利用一个递推方程描述系统的动态偏差,并采用伯努利分布的随机变量刻画随机丢包现象.其次,引入事件触发机制在确保滤波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信息传输频率,构造基于一致性的新型分布式滤波器.再次,利用随机分析技术建立滤波误差协方差上界的递推方程并通过最小化方差约束指标,给出滤波增益的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优化滤波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递推分布式滤波 事件触发机制 相关噪声 动态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域滑坡易发性多分支网络评估及动态变化分析
9
作者 吕继超 张瑞 +3 位作者 何旭 洪瑞凯 沙马阿各 刘国祥 《测绘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22,共19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CNN)在滑坡易发性评估中因数据通道叠加导致过度关注特定因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分支数据融合的滑坡易发性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多分支结构和自适应定权机制实现多源遥感数据的特征融合,进而借助深度CNN充分提取...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CNN)在滑坡易发性评估中因数据通道叠加导致过度关注特定因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分支数据融合的滑坡易发性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多分支结构和自适应定权机制实现多源遥感数据的特征融合,进而借助深度CNN充分提取评价因子的语义信息以准确评估滑坡易发性。试验选取青藏高原东南部作为典型研究区,与随机森林、浅层CNN和ResNet101模型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多分支网络模型在广域滑坡易发性评估方面更具优势,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 1值、曲线下面积(AUC)和频率比精度均优于现有模型(分别达到0.88、0.89、0.92、0.90、0.92和0.97)。在此基础上,结合连续5年的滑坡易发性评估结果,进一步探讨植被、降雨量等环境因子波动与滑坡易发性指数变化间的内在关联,并通过变异系数掲示滑坡易发性指数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5年岷江-大渡河流域、雅砻江流域以及雅鲁藏布江流域受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局部降雨变化的影响,整体风险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而金沙江流域和怒江-澜沧江流域植被和降雨量波动较小,滑坡易发性等级总体保持在中高风险水平。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与方法可为同类区域滑坡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评估 多分支数据融合 卷积神经网络 多源遥感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环境下无线网络入侵行为动态取证系统设计
10
作者 王庆刚 顾峰 +1 位作者 陈华春 张林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19,共5页
为在IPv6网络协议环境下对无线网络中的入侵行为进行准确监控和记录,以收集、保存无线网络入侵相关的证据,设计IPv6环境下无线网络入侵行为动态取证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网卡连接IPv6环境下以太网,使用数据包捕获模块获取无线网络数据包... 为在IPv6网络协议环境下对无线网络中的入侵行为进行准确监控和记录,以收集、保存无线网络入侵相关的证据,设计IPv6环境下无线网络入侵行为动态取证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网卡连接IPv6环境下以太网,使用数据包捕获模块获取无线网络数据包后,将其输入到IPv6协议解析模块内,通过该模块对无线网络数据包实施解析处理,得到无线网络数据属性值参数。再将无线网络数据属性值参数输入到入侵行为取证模块内,该模块对无线网络数据属性值参数进行量化后,运用Clameleon聚类算法对量化后的无线网络数据属性值参数进行聚类处理,得到无线网络数据属性值参数中的入侵行为参数,实现无线网络入侵行为动态取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较强的无线网络数据包捕获能力和无线网卡驱动能力,并可有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入侵行为进行动态取证,应用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环境 无线网络 入侵行为 动态取证 Clameleon聚类 网卡驱动 数据解析 数据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可靠性评估与动态更新方法
11
作者 付威 甘子松 +3 位作者 闫云琦 陈颖 晋龙兴 朱丹龙 《供用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95,共8页
实时、准确获取变电站设备可靠性参数对变电站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拓扑结构复杂、可靠性评估难以自动实现的问题,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可靠性实时演算模型,实现对二次设备和系统可靠性的准确评估... 实时、准确获取变电站设备可靠性参数对变电站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拓扑结构复杂、可靠性评估难以自动实现的问题,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可靠性实时演算模型,实现对二次设备和系统可靠性的准确评估。首先,基于变电站配置描述(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SCD)文件描述的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OSE)网络和物理网络拓扑,建立表征变电站二次回路信息-物理系统的贝叶斯网络,刻画通信网络和GOOSE网络的耦合影响机制。然后,基于告警信息的语义分析,提出基于设备告警的节点状态更新机制。最后,利用贝叶斯网络的双向推理特性,综合考虑后验概率和设备老化导致的可靠性变化,总结可靠性动态更新计算方法。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系统信息-物理耦合功能可靠性的动态评估,正确识别系统检修、设备故障的影响范围,并根据系统告警信息动态更新系统可靠性参数,适用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长期运行可靠性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贝叶斯网络 动态更新 智能变电站 信息-物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级联失效的开发者协作网络鲁棒性研究
12
作者 周琴 徐桂琼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2,共10页
开源社区关键开发者流失会造成剩余开发者心理和行为变化,引发系列级联效应。考虑跟随效应下关键开发者流失对剩余开发者工作强度和协作意愿的影响,设计负载容量变化的动态级联失效模型,并以开源设计平台AngularJS为例,探究开发者协作... 开源社区关键开发者流失会造成剩余开发者心理和行为变化,引发系列级联效应。考虑跟随效应下关键开发者流失对剩余开发者工作强度和协作意愿的影响,设计负载容量变化的动态级联失效模型,并以开源设计平台AngularJS为例,探究开发者协作网络鲁棒性。研究发现:开源社区开发者协作网络抗干扰能力阈值存在最优区间;网络鲁棒性受初始负载分布的影响极大且在最高负载节点流失方式下最弱。研究结果为开源社区的管理运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社区 开发者协作网络 动态级联失效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牵制触发控制动态网络的有限时间镇定
13
作者 赵玮 任凤丽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93,共12页
该文研究了基于牵制触发控制动态网络的有限时间镇定.不同于已有结果有限时间事件触发镇定,考虑到控制成本和控制大规模节点数目的困难性,提出了牵制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保证动态网络的有限时间镇定.由于动态网络系统存在维数高的问题,... 该文研究了基于牵制触发控制动态网络的有限时间镇定.不同于已有结果有限时间事件触发镇定,考虑到控制成本和控制大规模节点数目的困难性,提出了牵制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保证动态网络的有限时间镇定.由于动态网络系统存在维数高的问题,分析牵制事件触发有限时间镇定相当困难.通过设计恰当的协议,借助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到了动态耦合网络有限时间镇定的充分性条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定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耦合网络 有限时间镇定 牵制控制 事件触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GCN:触发器增强的两阶段动态图卷积网络的对话关系抽取研究
14
作者 自彦丞 李卫疆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随着互联网中对话数据的不断增加,从中提取关系三元组对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各个下游任务至关重要.为了改进对话关系抽取的性能,D.Yu等人在数据集中引入了“触发器”的概念,该概念为关系抽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然而,目前对于触发器的应用还... 随着互联网中对话数据的不断增加,从中提取关系三元组对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各个下游任务至关重要.为了改进对话关系抽取的性能,D.Yu等人在数据集中引入了“触发器”的概念,该概念为关系抽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然而,目前对于触发器的应用还仅仅限于将其作为一个模型训练的附加任务,并未在关系三元组推理中充分利用.本文提出了一个两阶段的动态图模型,通过引入动态机制,有效地改进了现有静态构造的图注意力模型在处理关系重叠时的歧义问题.并且在动态图模型中引入了触发器节点,以便更充分地利用触发器来进行关系推理.整个模型在DialogRE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相对于基线模型,该模型在验证集上的F1值提升了2.2%,在测试集上提升了2%.并且本文对所提出的机制进行了进一步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图注意力网络 对话关系抽取 触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动态时空网络的零散整车列车工作计划编制方法研究
15
作者 王曼宁 高翔 +1 位作者 金福才 武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7,共10页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实现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的铁路零散整车运输组织关键技术,对指导铁路运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将铁路列车工作计划编制问题抽象为双层动态时空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实际,以车辆运输、列车运行和未运输惩...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实现高附加值货物运输的铁路零散整车运输组织关键技术,对指导铁路运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将铁路列车工作计划编制问题抽象为双层动态时空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实际,以车辆运输、列车运行和未运输惩罚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流量守恒、列车编组、中转改编作业时间等约束,构建了双层动态时空网络的零散整车列车工作计划编制模型,并设计了人工蜂群算法进行求解。以实际路网信息和列车运行图构建案例进行模型与算法验证,结果显示算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列车工作计划车流组合与列车运行线选线的2个关键环节,可以为列车工作计划的高效编制提供相关的辅助与决策支持,对提高零散整车运输组织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散整车 列车工作计划 动态时空网络 人工蜂群算法 车流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复杂网络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识别方法研究
16
作者 周文浩 吴炳毅 +1 位作者 李海林 王盼兮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4,共15页
识别和预见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于精准实施技术干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单一计量指标难以充分反映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丰富内涵与多维度特征。在技术跃迁理论和知识重组理论基础上,本文基于动态专利相似网络构建了一种... 识别和预见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于精准实施技术干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单一计量指标难以充分反映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丰富内涵与多维度特征。在技术跃迁理论和知识重组理论基础上,本文基于动态专利相似网络构建了一种新颖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两阶段识别方法,综合考虑了技术新颖性和技术影响力两个特征,并在982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61431项授权专利的实证研究中成功识别出3738项突破性技术创新,占比为6.085%,其中独立突破性技术和知识重组突破性技术分别占3.488%和2.596%。进一步采用主题模型提炼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并结合经济后果验证、典型技术案例、技术领域演化案例和多统计模型综合验证了识别结果的有效性与稳健性。研究成果为突破性创新相关研究提供了可行的识别框架和工具,在实践层面上为技术预见和技术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动态复杂网络 专利相似度 国际专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包创新模式下企业知识动态能力演化的系统动力学分析——基于超网络嵌入视角
17
作者 安奕全 李恩平 张真铭 《系统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6,共7页
众包模式下的价值共创已然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价值创新的通行范式,知识动态能力作为企业赢取核心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来源同样获得了学界广泛关注,然而现有文献尚未从超网络嵌入视角对二者之间多向因果联系下的协同反馈路径展开系统研究。鉴... 众包模式下的价值共创已然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价值创新的通行范式,知识动态能力作为企业赢取核心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来源同样获得了学界广泛关注,然而现有文献尚未从超网络嵌入视角对二者之间多向因果联系下的协同反馈路径展开系统研究。鉴于此,本文构建众包创新超网络嵌入与企业知识动态能力协同演化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模拟与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众包创新有助于强化企业双元学习行为并显著改善其创新绩效;超网络认知、关系及结构嵌入深度对于企业知识感知响应、整合利用及重构转变能力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众包创新战略边界拓展,市场环境政策及网络平台构建可分别从系统生态内部、外部、本部对企业知识动态子能力的提升产生正向协同。所得结论丰富了众包创新研究视角并拓展了超网络嵌入理论应用范畴,为众包类企业制定合理的竞争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包创新 网络嵌入 知识动态能力 协同演化 系统动力学
原文传递
未来复杂网络环境下动态频谱高效感知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崔翠梅 殷昌永 杨德智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4-641,共8页
动态频谱共享被认为是解决未来5G/6G复杂网络环境“频谱赤字危机”这一问题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由于5G/6G网络超密集、高异构、高动态、智能化的新特征,频谱共享发现(频谱感知)面临着海量数据获取成本高、价值密度低、检测结果不... 动态频谱共享被认为是解决未来5G/6G复杂网络环境“频谱赤字危机”这一问题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由于5G/6G网络超密集、高异构、高动态、智能化的新特征,频谱共享发现(频谱感知)面临着海量数据获取成本高、价值密度低、检测结果不准确、机会发现不充分等问题与挑战,基于机器学习的动态频谱高效感知成为电磁频谱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首先分析了电磁频谱动态共享的国家战略需求和技术挑战,然后从动态频谱信息的联合稀疏采样、协同感知、多维协同预测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提出了动态频谱高效感知的核心科学问题;最后给出了问题解决思路,为实现未来复杂无线网络频谱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使能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动态频谱共享 高效感知 多维协同预测 联合稀疏采样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自适应计算引擎的MobileNetV3网络加速器设计
19
作者 项浩斌 杨瑞敏 +2 位作者 吴文涛 李春雷 董燕 《电子技术应用》 2025年第1期8-17,共10页
现有面向高效轻量化MobileNetV3网络的加速方法通常采用高度定制的计算引擎进行模型计算,从而限制了加速器的可扩展性使其仅适用于小型网络或资源丰富的硬件平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自适应计算引擎的MobileNetV3网络加速器。首... 现有面向高效轻量化MobileNetV3网络的加速方法通常采用高度定制的计算引擎进行模型计算,从而限制了加速器的可扩展性使其仅适用于小型网络或资源丰富的硬件平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自适应计算引擎的MobileNetV3网络加速器。首先,设计了局部感知区域卷积的流水线推理架构实现特征、权重的高度并行处理和缓冲调度。其次,提出全局自适应的点卷积方法优化点卷积,并结合空间探索获得最优的参数配置以实现最大计算并行性。此外,加速器可以根据模型参数变化动态配置以适应不同场景。实验结果显示加速器推理速度为8 F/s,是现有方法速度的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并行计算 动态自适应 边缘设备 硬件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砾质荒漠植物-传粉者互作网络的春季动态
20
作者 石靖宇 祝洪波 +3 位作者 刘丹 吉乃提汗·马木提 邵长亮 黄代红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3-938,共16页
群落中开花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互利共生网络,称为传粉网络。它作为一个动态实体,物种及其互作发生着时间变化。传粉网络动态的研究对理解群落构建过程及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荒漠植物群落... 群落中开花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互利共生网络,称为传粉网络。它作为一个动态实体,物种及其互作发生着时间变化。传粉网络动态的研究对理解群落构建过程及其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荒漠植物群落传粉网络季节动态的研究较少。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北方温带荒漠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该区域具冬季寒冷漫长,春季来临晚,气温上升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导致绝大多数荒漠植物均集中在该季节迅速生长、开花来躲避酷暑,传粉昆虫种类多且活动频繁,形成的网络最为复杂,推测该区域传粉网络存在强烈的春季动态变化。为此,通过野外观测,以周为分析粒度,构建了6个春季内的周网络,从组成、连接以及结构水平上探讨该互作网络的春季动态。结果表明:(1)该砾质荒漠春季内环境温度持续升高了15.5℃。(2)该传粉网络的组成、连接和结构均表现出强烈的春季动态:开花植物及传粉者种类、传粉者相对多度、连接数、网络特化程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4月下旬(第1周),开花植物和传粉者物种数仅为3种和9种,传粉者相对多度仅为0.028,连接数仅13条,网络特化程度仅为0.45。到5月下旬(第5周),开花植物和传粉者物种数分别增加至25种和58种,且传粉者物种数始终多于开花植物;传粉者相对多度上升至0.303,连接数多达157条,网络特化程度上升至0.65;而连接度、嵌套度、植物与传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则表现出相反趋势,其中4月下旬(第1周),连接度高达0.15,嵌套度高达-3.44,植物与传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分别高达0.325、0.473。到5月下旬(第5周),连接度下降至0.05,嵌套度下降至-30.35,植物与传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下降至0.115、0.114。开花植物相对多度、模块化程度整体则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4月下旬(第1周),开花植物相对多度仅为0.002,模块化程度仅为0.16,5月底(第6周),开花植物相对多度上升至0.520,模块化程度上升至0.63。稳健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4月底(第2周)高达0.66,5月底(第6周)下降至0.15。网络各水平参数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植物物种数与传粉者物种数、连接数、模块化、网络特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连接度、嵌套度、植物和传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等。(3)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说明春季内温度的变化驱动了开花植物和传粉者物种发生改变(P<0.05),可能引起两者之间的互作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网络连接迅速变化(连接数和连接度)(P<0.001),进而导致网络结构(嵌套度、模块化程度、稳健性、植物与传粉者生态位重叠程度、网络特化程度)发生变化(P<0.05),最终驱动互作网络在春季内发生明显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砾质荒漠的环境气象因子与互作网络的组成、连接与结构均呈现出不同的动态变化,该互作网络表现出了很强的可塑性。这也可能是该砾质荒漠群落为应对恶劣环境所产生的适应机制之一,可为揭示北疆砾质荒漠传粉网络的动态及形成机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 砾质荒漠 传粉网络 春季动态 连接度 嵌套性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