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江秀娟 徐艳 +1 位作者 危正林 侯俊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CBRS)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0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肥胖血压正常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1例作为正常组。比... 目的探讨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CBRS)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0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肥胖血压正常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1例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CBRS、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观察组均按指南给予相关治疗3个月,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控制良好亚组(n=148)与控制不良亚组(n=54),对比两亚组临床特征、CBRS,分析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的相关性,评价CBRS、BMI、收缩压、舒张压对血压控制的预测价值及CBRS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结果观察组CBRS低于对照组、正常组,对照组CBRS低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BMI高于正常组,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P<0.05);控制不良亚组BMI、收缩压、舒张压高于控制良好亚组,CBRS低于控制良好亚组(P<0.05,P<0.01);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r=-0.672、-0.710、-0.695,P<0.05)。CBRS、BMI、收缩压、舒张压联合预测血压控制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以最佳截断值为界将CBRS分为低值与高值,CBRS低值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风险是CBRS高值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7.143倍。结论肥胖型高血压患者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控制不良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血压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症 人体质量指数 血压 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 相关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心肌梗死大鼠死亡率及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润峰 高连如 +5 位作者 张宁坤 李霞 胡大一 高文根 魏毅东 邢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588-590,共3页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FNS)对心肌梗死(MI)大鼠死亡率及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①MI组,仅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②FNS组,预先FNS1h再予以LAD结扎;③小脑顶核毁损组,毁损小...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FNS)对心肌梗死(MI)大鼠死亡率及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①MI组,仅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②FNS组,预先FNS1h再予以LAD结扎;③小脑顶核毁损组,毁损小脑顶核5d后FNS1h,再行LAD结扎;各组又分MI后1、28d两个亚组。另设假手术组(n=8)。LAD结扎1、28d后,连续监测存活大鼠血压,测定BRS,并计算28d累积死亡率。结果①FNS组总死亡率明显低于MI组或小脑顶核毁损组(P<0.05)。②LAD结扎1d、28d后,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或小脑顶核毁损组大鼠BRS均明显降低(P<0.01);与MI组比较,FNS组大鼠BRS明显增加(P<0.01);小脑顶核毁损组与MI组B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FNS减少MI大鼠死亡率。②FNS可恢复MI大鼠受损的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③FNS减少MI后大鼠死亡率可能与其改善BR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顶核 电刺激 心肌梗死 死亡率 动脉压力感受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芎归滴丸对选择性去窦弓神经大鼠动脉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书英 刘卫 +3 位作者 俞惠琴 赵晓民 高允生 苏定冯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29-331,共3页
目的 :观察芎归滴丸对选择性去窦弓神经大鼠动脉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用动态血压监测方法监测清醒的选择性去窦弓神经大鼠的动态血压 ,并用苏定冯改良的Smyth方法测定其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的改变。结果 :芎归滴丸明显改善... 目的 :观察芎归滴丸对选择性去窦弓神经大鼠动脉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用动态血压监测方法监测清醒的选择性去窦弓神经大鼠的动态血压 ,并用苏定冯改良的Smyth方法测定其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的改变。结果 :芎归滴丸明显改善去窦弓神经大鼠的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结论 :芎归滴丸可纠正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归滴丸 选择去窦弓神经大鼠 动脉压力感受反射敏感 缺血心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和外源性NO对大鼠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调节(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宁钢民 杨晓玲 +1 位作者 李海燕 郑筱祥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91-396,共6页
目的研究内源性和外源性一氧化氮 (NO)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不同作用。方法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 (PE ,30 μg·kg- 1 ) ,改变大鼠血压 ,诱发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分别静脉注射硝普钠 (SNP ,1 0 .2 μg·kg- 1 )和L 精氨酸 (L A... 目的研究内源性和外源性一氧化氮 (NO)对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不同作用。方法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 (PE ,30 μg·kg- 1 ) ,改变大鼠血压 ,诱发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分别静脉注射硝普钠 (SNP ,1 0 .2 μg·kg- 1 )和L 精氨酸 (L Arg ,2 5mg·kg- 1 )以产生外源性和内源性NO ,静脉注射L NAME( 1 0mg·kg- 1 )抑制内源性NO的产生 ,并估测NO的产生或抑制对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状态比较 ,L Arg使大鼠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 (Gmax)和血压 -心率拟合曲线斜率τ显著下降 [Gmax=- 1 .469± 0 .1 2 0beats/(min·mmHg)vs. - 0 .664± 0 .0 80beats/(min·mmHg) ,P <0 .0 1 ;τ =0 .0 86±0 .0 0 5vs .0 .0 4 9± 0 .0 0 7,P <0 .0 5 ]。SNP尽管也引起了上述参数的减小 ,但作用不显著。与L Arg和SNP的作用相反 ,L NAME导致了Gmax和τ的上升 ,但变化不显著。结论内源性和外源性NO对压力感受器反射的作用不同 ,内源性NO可能抑制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自主神经系统 动脉 压力反射 敏感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压力反射敏感性的降低和大动脉压力感受器的功能
5
作者 王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98-2098,共1页
关键词 压力反射敏感 心肌梗死 动脉压力感受器 死后 动脉收缩压 心动周期 实验动物 B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变化对兔注食前后血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卢水焕 邓泽熙 +4 位作者 詹球 刘学员 赵蕾 廖立 何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6期41-44,48,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CA)导致的兔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变化,及其对注食前后血压的影响。方法17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A组(普通喂养)、B组(高脂喂养)、C组(高脂喂养+单侧手术)和D组(高脂喂养+双侧手术);其中A组2只...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CA)导致的兔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变化,及其对注食前后血压的影响。方法17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A组(普通喂养)、B组(高脂喂养)、C组(高脂喂养+单侧手术)和D组(高脂喂养+双侧手术);其中A组2只,其余每组5只,喂养8周。C组、D组均于喂养1周后行右侧颈动脉内膜气体干燥术,D组再于5周后行左侧手术。喂养前和喂养结束称重并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喂养结束后,记录4组兔注食前及注食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计算平均动脉压(MAP)、BRS。术后取颈动脉段做病理观察。结果喂养结束时,B组、C组、D组的TG、TC、LDL-C均高于A组(P<0.05),C组、D组体重分别较各自喂养前增加(P<0.05),B组、C组、D组的TG、TC、LDL-C较喂养前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经气体干燥术的颈总动脉至窦部段形成CA病变。4组兔注食前及注食后的BR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食前D组HR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注食后D组SBP、DBP、MAP均较注食前下降,C组MAP较注食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D组注食前后SBP、MAP变化均与BRS相关(P<0.05)。结论双侧CA与注食后血压降低相关,可能与双侧CA导致的BRS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压力感受器敏感 进食后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动脉压力感受器对钌红反应的敏感性差异
7
作者 赵海燕 黄海霞 +3 位作者 刘萍 张思韬 钮伟真 王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40-645,共6页
目的研究钌红对压力感受器不同纤维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感受器纤维类型的关系。方法制备家兔离体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采用颈动脉窦窦内外双重灌流,钳制窦内压同时记录窦神经细束(含少量纤维)放电,然后应用Spike2软件分析... 目的研究钌红对压力感受器不同纤维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感受器纤维类型的关系。方法制备家兔离体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采用颈动脉窦窦内外双重灌流,钳制窦内压同时记录窦神经细束(含少量纤维)放电,然后应用Spike2软件分析,获得单纤维放电的信息。结果在20μmol/L钌红作用下,根据对钌红的反应,可将窦神经压力感受纤维分为钌红敏感纤维和钌红不敏感纤维2类。进一步分析发现这2类纤维的电生理特点分别与C类和A类压力感受器相对应。结论窦神经中存在对钌红反应不同的2类纤维,可能分属A类纤维和C类纤维,提示这2类压力感受器的机-电换能机制可能存在某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压力感受器 钌红 钌红敏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对肾性高血压兔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
8
作者 谢陪俐 刘乃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74,共4页
孤离颈动脉窦.记录腰交感神经活动.研究前列腺素对肾性高血压兔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环加氧酶抑制剂消炎痛可使正常动物窦反射明显减弱,而对高血压动物却无明显作用。提示内源性前列腺素对正常动物窦反射起增... 孤离颈动脉窦.记录腰交感神经活动.研究前列腺素对肾性高血压兔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环加氧酶抑制剂消炎痛可使正常动物窦反射明显减弱,而对高血压动物却无明显作用。提示内源性前列腺素对正常动物窦反射起增强作用,而在高血压动物,这种作用缺失。②与正常动物相同.外源性前列环素(PGI2)也使高血压动物窦反射明显增强,提示高血压动物动脉压力感受器对前列腺素的反应性仍保持正常,内源性前列腺素对高血压动物窦压力感受器反射无明显调制作用,主要可能由于内源性前列腺素(如PGI2)缺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 高血压 动脉 压力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用各种降压药治疗时血压变异性、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与靶器官损害 被引量:2
9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自发高血压大鼠 血压变异 靶器官损害 反射敏感 压力感受器 降压药 治疗 用药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治奎 胡申江 +4 位作者 郑霞 王国彬 孙坚 夏强 沈岳良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评价黄芪的降压效应及其在降压过程中对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9只,采用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共8周。并连续定时观察血压变化,8周后测定BRS,并比较用药各组与不用药... 目的:评价黄芪的降压效应及其在降压过程中对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19只,采用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共8周。并连续定时观察血压变化,8周后测定BRS,并比较用药各组与不用药组血压、BRS的差异。结果:未用药组SHR血压自第3周开始升高(P<0.01),而给药的各组SHR血压无变化;经黄芪处理后的各组SHR的BRS明显比自然饲养的SHR高(P<0.01或P<0.05)。结论:黄芪可以改善SHR的B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自发高血压大鼠 压力反射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应激下自发性压力感受器-心率反射反应性的评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军 张立藩 +3 位作者 张荣 罗海宁 徐蜀宣 纪桂英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47-351,共5页
为探讨重力应激下自发性压力感受器 -心率反射反应性的评定方法 ,观察了 1 0人+65°头高位倾斜 (HUT)与 8人 -6.67kPa下体负压 (LBNP)作用下 ,以及 1 5人 1 6d-6°头低位卧床期间BRS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HUT与LBNP作用期间 ,尽... 为探讨重力应激下自发性压力感受器 -心率反射反应性的评定方法 ,观察了 1 0人+65°头高位倾斜 (HUT)与 8人 -6.67kPa下体负压 (LBNP)作用下 ,以及 1 5人 1 6d-6°头低位卧床期间BRS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HUT与LBNP作用期间 ,尽管血压反应有所不同 ,但自发性BRS值均显著减小 (P <0 .0 1 ) ,卧床第 1 6d时平均自发性BRS值也显著减小 (P <0 .0 5)。说明该方法可用于评定重力应激下压力感受器 -心率反射反应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身负压 压力感受器 失重 心率反射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易化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爽 范振中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6-302,共7页
在27只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麻醉大鼠,观察了腺苷(adenosine,Ado)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以 Ado(125μmol/L)隔离灌流大鼠左侧颈动脉窦区时,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左下方移位,曲线最大斜率(PS)... 在27只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麻醉大鼠,观察了腺苷(adenosine,Ado)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以 Ado(125μmol/L)隔离灌流大鼠左侧颈动脉窦区时,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左下方移位,曲线最大斜率(PS)由0.37±0.02增至0 55±0.02kPa/KPa(P<0.001),反射性血压下降幅度(RD)由5.53±0.12增至7.76±0.36KPa;阈压(TP)、平衡压(EP)和饱和压(SP)则分别从8.60±0.27,12.53±0.30和23.69±0.15下降至5.63± 0.11kPa,10.89±0.29KPa和20.18±0.55KPa(P<0.01-0.001 )。其中RD,PS和TP的变化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2)用腺苷选择性 A1受体拮抗剂(8-cyclopentyl-l,3-dipropylianthene,0.134mmol/L)预处理后,Ado的上述反射效应即被阻断。(3)先给予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10μmol/L)亦可取消腺苷对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 Ado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有易化作用,这一作用似与腺苷A1受体介导的KATP通道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动脉 压力感受器 反射 平均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乔怀宇 黄国明 +5 位作者 涂小文 徐劲松 夏国际 黄勇 揭继焘 宋景春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情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血糖,用倾斜方法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BRS=(最低血压时RR间期-基础RR间期)/(最低血压-基础血压),用袖带对肱动脉加压后放气,测定肱动脉内...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情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血糖,用倾斜方法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BRS=(最低血压时RR间期-基础RR间期)/(最低血压-基础血压),用袖带对肱动脉加压后放气,测定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的方法代表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结果(1)高血压病患者的BRS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6.9±7.3vs13.9±3.6)ms/mmHg,P<0.01],亦明显小于肾性高血压组[(6.9±7.3vs12.2±6.2)ms/mmHg,P<0.01];高血压病BRS有随着高血压分级增高而下降趋势,1级患者BRS大于3级患者[(10.2±4.0vs5.4±4.8)ms/mmHg,P<0.01],2级患者BRS大于3级患者[(7.6±2.4vs5.4±4.8)ms/mmHg,P<0.01];(2)高血压病伴高脂血症患者BRS小于高血压病不伴高脂血症组[(2.2±4.7vs7.2±6.4)ms/mmHg,P<0.01];(3)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BRS相关(r=0.565,P<0.01),肾性高血压组内皮舒张功能与BRS相关(r=0.573,P<0.05),正常对照组内皮舒张功能与BRS相关(r=0.610,P<0.05)。结论(1)BRS功能降低可能是高血压病发病原因之一;(2)降脂治疗可通过升高BRS,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3)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BRS有关,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改善B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压力感受器敏感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侧脑室内注射组胺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影响及其中枢机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国卿 周希平 黄伟秋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0-496,共7页
在 5 0只麻醉的大鼠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 (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根据所得ISP 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观察侧脑室注射 (i c v )组胺 (HA)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CSR)的影... 在 5 0只麻醉的大鼠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 (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根据所得ISP 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观察侧脑室注射 (i c v )组胺 (HA)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CSR)的影响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如下 :( 1)i c v HA ( 10 0ng)导致ISP MAP关系曲线显著上移 ,ISP和增益 (Gain)关系曲线中部明显下移 ,反射参数中阈压 (TP)、饱和压 (SP)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 (ISPGmax)值增大 ,MAP反射变动范围 (MAPrange)及反射最大增益 (Gmax)减小。 ( 2 )预先i c v H1受体拮抗剂氯苯吡胺 (CHL ,5 μg)或H2 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 (CIM ,15 μg) ,可明显减弱HA的上述效应 ,CIM的这种减弱作用不如CHL的显著。 ( 3 )预先同时i c v CHL和CIM (分别为 5和 15 μg) ,能完全取消HA的效应。 ( 4)预先向孤束核 (NTS)内注射CHL ( 0 5 μg)或CIM ( 1 5 μg) ,对HA效应的影响与i c v CHL或CIM后的相类似 ,但NTS内注射CHL或CIM后i c v HA所致的TP变化表现明显下降。以上结果提示 ,侧脑室给HA使CSR产生快速重调定 ,反射敏感性下降 ,功能受抑 ;其机制是通过中枢HA受体介导 ,H1受体的作用比H2 受体更为明显 ;下丘脑 NTS的HA能通路可能是HA调节CSR的下行通路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侧脑室 注射 组胺 动脉压力感受反射 中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血压和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琼 刘永明 +6 位作者 高俊杰 邵春林 沈智杰 陈铁军 郭蔚 王英杰 王肖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1381-1384,共4页
目的研究四逆汤方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血压和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5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假手术组(B组)、四逆汤组(S组)、四逆汤+培哚普利组(SP组)、培哚普利组(P组)共5... 目的研究四逆汤方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血压和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5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假手术组(B组)、四逆汤组(S组)、四逆汤+培哚普利组(SP组)、培哚普利组(P组)共5组,每组10只。术后4周开始灌胃,以假手术组为空白对照组,培哚普利组为阳性药物对照组,药物干预8周。用尾动脉仪连续动态测量大鼠左前肢血压。干预后8周通过股动脉插管,股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观察大鼠BRS、血压变化。结果造模后4周,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收缩压均显著增高(P<0.001)、舒张压增高不明显(P>0.05),其中四逆汤组、四逆汤+培哚普利组舒张压增高(P<0.05)。药物干预后4周,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汤组、四逆汤+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组收缩压均明显降低(P<0.001),舒张压虽无明显降低,但与造模后血压相比有所下降(P<0.05)。药物干预后8周,与前一时间点血压相比,各组血压均无进一步降低(P>0.05)。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汤组、四逆汤+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组BRS明显上升(P<0.001)。结论四逆汤可改善腹主动脉缩窄大鼠的血压,可增加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压力反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缩窄 四逆汤 压力反射敏感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束核组胺能受体参与应激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重调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国卿 沈新娥 +2 位作者 孙万平 周希平 邹容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38-740,共3页
目的 探讨孤束核 (NTS)组胺 (HA)能受体是否影响应激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CSR)的重调定。方法 应激一周的大鼠 ,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 (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 ,求得ISP... 目的 探讨孤束核 (NTS)组胺 (HA)能受体是否影响应激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CSR)的重调定。方法 应激一周的大鼠 ,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 (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 ,求得ISP MAP关系曲线及特征参数 ,观察NTS注射不同HA受体拮抗剂对CSR的影响。结果 应激导致ISP MAP关系曲线显著全面上移 ,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调定点和最大增益时ISP值增大 ,MAP反射变动范围及最大增益减小 ;NTS内注射H1或H2 受体拮抗剂 (氯苯吡胺 ,CHL ,0 5 μg或西咪替丁 ,CIM ,1 5 μg) 2 0min内均可明显减弱应激对CSR的上述改变 ,CIM减弱作用不如CHL ;NTS内注射CHL或CIM后 ,均不能使应激的CSR水平完全恢复到相应的非应激对照水平。结论 应激引起CSR重调定 ,反射敏感性下降 ;部分机制可能是激活中枢HA能系统 ,NTS的H1和H2 尤其H1受体在应激引起CSR重调定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丘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动脉 HA NTS 孤束核 组胺 压力感受反射 CSR 氯苯 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血压药对清醒高血压大鼠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卫 宋建华 +2 位作者 赵志春 单争争 苏定冯 《中国药师》 CAS 1999年第3期115-116,共2页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对清醒的二肾一夹(2KIC)高血压大鼠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Smyth方法测BRS。结果:2KIC高血压大鼠的BRS显著降低,服用普萘洛尔和卡托普利能改善BRS,而硝苯地平没有这一作用... 目的:观察普萘洛尔、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对清醒的二肾一夹(2KIC)高血压大鼠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Smyth方法测BRS。结果:2KIC高血压大鼠的BRS显著降低,服用普萘洛尔和卡托普利能改善BRS,而硝苯地平没有这一作用。结论:这对预测抗高血压药能否改善高血压的预后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萘洛尔 硝苯地平 高血压 压力感受 反射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探讨针刺人迎穴降压机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婕 孟智宏 +1 位作者 申鹏飞 冯晓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81-187,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大鼠双侧人迎穴对血压、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RS)和中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从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ABR)角度探讨其降压机制。方法DSI植入术后,将18只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单纯针... 目的观察针刺大鼠双侧人迎穴对血压、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RS)和中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从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ABR)角度探讨其降压机制。方法DSI植入术后,将18只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单纯针刺组及电针组各6只,6只Wistar大鼠为空白对照组。单纯针刺组只针刺大鼠双侧人迎穴,不作任何手法;电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1 min,留针20 min;空白及模型对照组与以上两组采用同样方法抓取固定,不予其他任何干预。采用DSI植入系统收集4组干预前及每日干预后连续30 min血压值;分别在干预前及最后一次干预后测算2次BRS。处死大鼠,取延髓,分别进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指标检测。结果单纯针刺组干预后第14、21、28天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与干预前对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SBP干预后第7天、DBP干预后第14天可见明显下降(P<0.05),其后均呈持续下降趋势,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8天两组间对比,电针组SBP下降幅度更大(P<0.05),DB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针刺组、电针组的BRS_(PE)、BRS_(SNP)干预后与干预前对比,均可见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单纯针刺组、电针组分别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延髓及血清中AngⅡ水平、延髓内AT1R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可见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阳性细胞表达也可见明显减少;电针组对血清中AngⅡ、延髓内AT1R的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更明显,与单纯针刺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能有效降低大鼠血压,电针对SBP更敏感;能提高动脉压力感受的迷走和交感反射敏感性;还能有效降低延髓内ACE-AngⅡ-AT1的整体水平。其降压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中枢RAS活性,从而改善ABR功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高血压 针刺 人迎穴 动脉压力感受反射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素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彤 陈爽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9-242,共4页
在 2 3只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麻醉大鼠 ,观察了链霉素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结果如下 :(1)以链霉素 (10 0 μmol/L)隔离灌流大鼠左侧颈动脉窦区时 ,压力感受器反射机能曲线向左下方移位 ,曲线最大斜率 (PS)由 0 40± 0... 在 2 3只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麻醉大鼠 ,观察了链霉素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结果如下 :(1)以链霉素 (10 0 μmol/L)隔离灌流大鼠左侧颈动脉窦区时 ,压力感受器反射机能曲线向左下方移位 ,曲线最大斜率 (PS)由 0 40± 0 0 1kPa降至 0 33± 0 0 1kPa (P <0 0 0 1) ,血压反射性下降 (reflexdecrease ,RD)幅度由 6 2 2±0 13kPa降至 5 0 2± 0 11kPa (P <0 0 0 1) ,阈压 (TP)、平衡压 (EP)和饱和压 (SP)则分别从 8 2 7± 0 2 5 ,12 71± 0 2 1和 2 4 41± 0 14kPa增至 10 33± 0 32 (P <0 0 1) ,13 33± 0 30 (P <0 0 1)和 2 6 11± 0 2 8kPa (P <0 0 1)。其中RD ,PS和TP的变化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2 )应用腺苷隔离灌流大鼠颈动脉窦区 ,引起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易化 ;在用链霉素预处理后 ,此易化效应不仅完全被阻断 ,且可使反射效应小于应用腺苷前的对照值。以上结果表明 ,链霉素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动脉 压力感受器反射 平均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感受性反射在疼痛调控中的机制及临床应用
20
作者 崔雀玄 车璐 许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4,共7页
压力感受性反射是自主神经系统维持心血管稳态的重要机制,其与疼痛调控亦存在密切关系。压力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BRS)是定量评估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指标,BRS下降与疼痛敏感性上升存在相关性,在疼痛风险预测、治疗效果... 压力感受性反射是自主神经系统维持心血管稳态的重要机制,其与疼痛调控亦存在密切关系。压力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BRS)是定量评估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指标,BRS下降与疼痛敏感性上升存在相关性,在疼痛风险预测、治疗效果评估中应用前景广阔。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激活压力感受性反射,近年来在急慢性疼痛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压力感受性反射在疼痛调控中的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概述,以期为探索调节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疼痛治疗手段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感受反射 自主神经 疼痛 迷走神经刺激 压力反射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