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动脉炎病毒GL蛋白主要抗原域的表达及间接ELISA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8
1
作者 梁成珠 曹瑞兵 +3 位作者 魏建超 朱来华 陈溥言 高宏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6-440,共5页
在分析马动脉炎病毒GL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设计一对引物克隆GL蛋白一段抗原性较好的抗原域编码基因。将克隆的基因插入pET-32a的BamHⅠ和XhoⅠ之间构建了GL蛋白主要抗原域原核表达载体pET-GL1。将pET-GL1质粒转化BL(21)宿主菌后,对培养... 在分析马动脉炎病毒GL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设计一对引物克隆GL蛋白一段抗原性较好的抗原域编码基因。将克隆的基因插入pET-32a的BamHⅠ和XhoⅠ之间构建了GL蛋白主要抗原域原核表达载体pET-GL1。将pET-GL1质粒转化BL(21)宿主菌后,对培养和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实现了EAV GL蛋白主要抗原域的高效表达。免疫印迹试验表明获得的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应用His.Bind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EAV-GL1蛋白,以纯化的重组GL1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马动脉炎病毒抗体的iGL1-ELISA。结果表明,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9.65μg/mL,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80,阳性标准初步定为:待检血清OD490>0.4,且待检血清OD490/阴性血清OD490>2。应用iGL1-ELISA对马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iGL1-ELISA与病毒中和试验的符合率达到94.1%,与国外同类试剂盒的符合率达到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GL蛋白 主要抗原域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RT-PCR检测马动脉炎病毒 被引量:4
2
作者 梁成珠 杨松 +4 位作者 高宏伟 朱来华 蔡梅红 王谦滨 陈溥言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选取马动脉炎病毒 (EAV )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开放阅读框 7(ORF7)序列 ,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 Taq Man探针 ,利用一步法的实时定量 RT- PCR来定量检测 EAV。使用含有选定检测序列的克隆标准品做标准曲线 ,证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出含有 5 (4.77... 选取马动脉炎病毒 (EAV )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开放阅读框 7(ORF7)序列 ,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 Taq Man探针 ,利用一步法的实时定量 RT- PCR来定量检测 EAV。使用含有选定检测序列的克隆标准品做标准曲线 ,证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出含有 5 (4.77)个 RNA分子 ,即可从组织培养液 (TCF)中检出一般含有 5 PFU/μL 病毒拷贝。对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马疱疹病毒无交叉反应 ,特异性好。用疫苗用种毒 (Bucyrus标准株 )肌肉注射于马驹后 ,定量 RT- PCR比病毒分离试验更能灵敏地检出呼吸道排出的病毒。对 4 5 6份临床鼻腔分泌物样品检测 ,定量 RT- PCR检出 6份阳性 ,而病毒分离只检出 2份阳性。一步法实时定量 RT- PCR检测样品中的 EAV,在快捷、准确、方便和高通量方面优于细胞培养病毒分离的检测方法 ,可以作为检测马病毒性动脉炎 (EV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实时RT-PCR TAQMAN探针 定量检测 病毒动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华南、华中、东北和西北地区马动脉炎病毒(EAV)感染马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红梅 侯玉杰 +4 位作者 时成龙 郭巍 胡兰 赵立平 相文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11期54-56,共3页
马病毒性动脉炎(EVA)是一种由马动脉炎病毒(EAV)引起马属动物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传播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马业及赛马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本试验应用纯化EAV全病毒为抗原建立EAV-IgG间接ELISA方法与西班牙INGEZIM-ARTERITIS试剂盒... 马病毒性动脉炎(EVA)是一种由马动脉炎病毒(EAV)引起马属动物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传播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马业及赛马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本试验应用纯化EAV全病毒为抗原建立EAV-IgG间接ELISA方法与西班牙INGEZIM-ARTERITIS试剂盒分别检测华南、华中、东北和西北地区共计383份马血清样品。其结果为:华南地区赛马动脉炎阳性率为26%,华中地区赛马动脉炎阳性率为0,东北地区役用马动脉炎阳性率为8.26%,西北地区役用马动脉炎阳性率为7.55%。鉴于此,有必要加强EVA检测,掌握EVA在我国分布,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本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马 役用马 动脉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动脉炎病毒N蛋白基因GST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杜建 王志亮 +2 位作者 宋厚辉 金宁一 张念祖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9期50-54,共5页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马动脉炎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ORF7,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构建成重组质粒pMD18-N,在上海生物工程公司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核衣壳蛋白基因序列与EAV NC-002532株的同源性为99%。表明ORF7是EAV基因组内的保守序...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马动脉炎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ORF7,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构建成重组质粒pMD18-N,在上海生物工程公司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核衣壳蛋白基因序列与EAV NC-002532株的同源性为99%。表明ORF7是EAV基因组内的保守序列,将ORF7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GEX-6P-N,用pGEX-6P-N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诱导表达后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克隆在谷胱苷肽硫转移酶(GST)下游的核衣壳蛋白基因与GST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GST-N分子质量约为40 ku,为马动脉炎病毒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核衣壳蛋白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动脉炎病毒实时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松 梁成珠 +2 位作者 高宏伟 刘永华 陈溥言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5期32-35,共4页
选取马动脉炎病毒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开放阅读框7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利用一步法的实时定量RT-PCR来定量检测马动脉炎病毒。分别使用马动脉炎病毒的总RNA和含有选定检测序列的克隆标准品做扩增曲线,两曲线斜率之差小于0... 选取马动脉炎病毒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开放阅读框7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利用一步法的实时定量RT-PCR来定量检测马动脉炎病毒。分别使用马动脉炎病毒的总RNA和含有选定检测序列的克隆标准品做扩增曲线,两曲线斜率之差小于0.1,证明两者的扩增效率相同,可用选定检测序列的克隆标准品对马动脉炎病毒进行定量检测。该方法敏感,快速,准确,且无交叉污染,能满足海关及检疫部门对马动脉炎病毒快速、准确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定量检测 动脉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动脉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韦祖樟 袁世山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4-408,共5页
关键词 病毒分子生物学 动脉炎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VIRUS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动脉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杜建 王志亮 +2 位作者 陈继明 金宁一 张念祖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0,共3页
根据已报道的马动脉炎病毒基因组保守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对影响PCR扩增因素的筛选,成功地从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出约200bp的片段,与理论设计值(204bp)大小一致。而正常的RK-13、BHK-21和Vero细胞和同为动脉炎病... 根据已报道的马动脉炎病毒基因组保守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对影响PCR扩增因素的筛选,成功地从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扩增出约200bp的片段,与理论设计值(204bp)大小一致。而正常的RK-13、BHK-21和Vero细胞和同为动脉炎病毒科的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作为对照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出10-4个TCID50的病毒含量,说明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检测方法 动脉炎病毒 RT 呼吸道综合征 Vero细胞 TCID50 核苷酸序列 病毒基因组 PCR扩增 敏感性试验 病毒感染 病毒含量 设计值 猪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动脉炎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杜建 王志亮 +3 位作者 赵永刚 宋厚辉 金宁一 张念祖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5年第3期323-325,共3页
The gene of nucleocapsid protein of Equine arteritis virus was amplified from PMD-18-T plasmid with equine arteritis virus ORF7 sequence by PCR. The PCR product was sequenced as well as purified and digested with EcoR... The gene of nucleocapsid protein of Equine arteritis virus was amplified from PMD-18-T plasmid with equine arteritis virus ORF7 sequence by PCR. The PCR product was sequenced as well as purified and digested with EcoR I and Xho I, then directly cloned into the prokaryotic vector pET32a. Consequently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constructed, designateds pET32a-N. PET32a-N was transformed into the host cell BL21(DE3) and the expression procedure was optimized including cultivated temperature, optional induction concentration and time of IPTG.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nucleocapsid protein can be expressed efficiently with 0.8mmol/L IPTG and 4 hour induction. The resulting Trx-N 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 was identified to be consisted of 34 kDa protein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It indicated that the recombinant fusion protein could be used as antigen of diagnostic assay for detecting antibo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核衣壳蛋白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马动脉炎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世华 戚亭 +9 位作者 郭巍 李红梅 王贵宾 刘翠云 仇铮 田志革 王征 卢刚 潘佳亮 相文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27-829,共3页
为制备抗马动脉炎病毒(EAV)衣壳蛋白(N)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重组N蛋白,纯化后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两株能够稳定分泌抗EAV N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MAbs亚型鉴定为IgG1,轻链为κ链。Wes... 为制备抗马动脉炎病毒(EAV)衣壳蛋白(N)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通过原核表达重组N蛋白,纯化后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两株能够稳定分泌抗EAV N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MAbs亚型鉴定为IgG1,轻链为κ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这两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MAb均能够识别EAV。EAV N蛋白MAb的制备,为EAV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核衣壳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动脉炎病毒大囊膜蛋白和膜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建 王志亮 +2 位作者 宋厚辉 金宁一 张念祖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参考GenBank收录的马动脉炎病毒(EAV)读码框大囊膜蛋白基因 ORF5、膜蛋白基因ORF6的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引物,对EAV的这两种主要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 RT PCR;将扩增产物克隆于pUC18通用载体,对重组质粒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基因测... 参考GenBank收录的马动脉炎病毒(EAV)读码框大囊膜蛋白基因 ORF5、膜蛋白基因ORF6的核苷酸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引物,对EAV的这两种主要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 RT PCR;将扩增产物克隆于pUC18通用载体,对重组质粒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基因测序,证实克隆片段的可靠和准确性。测序结果,ORF5目的片段包含768 bp,编码25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ORF6目的片段包含489 bp,编码16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EAV NC 002532标准毒株比较,ORF5、ORF6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1%和99.4%;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6.9%和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大囊膜蛋白基因 膜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动脉炎病毒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祖樟 袁世山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根据马动脉炎病毒(Equine arteritis virus,EAV)Bucyrus株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EAV特异引物,进而应用RT-PCR技术分6段扩增了EAV全基因组cDNA。将扩增的各个cDNA重叠片段PE124、PE631、PE1854、PE5191、PE61107、PE97Q分别克隆到载体PC... 根据马动脉炎病毒(Equine arteritis virus,EAV)Bucyrus株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EAV特异引物,进而应用RT-PCR技术分6段扩增了EAV全基因组cDNA。将扩增的各个cDNA重叠片段PE124、PE631、PE1854、PE5191、PE61107、PE97Q分别克隆到载体PCR BluntⅡ-TOPO中,建立了EAV初级cDNA克隆。在扩增5′末端时,引入NotⅠ酶切位点和T3启动子序列;在基因组3′末段PolyA尾引入XhoⅠ酶切位点,后者供cDNA模板的线性化之用。将扩增片段在PCR BluntⅡ-TOPO中依次连接,最后亚克隆到质粒pBluescriptⅡKS(+)中,获得了EAV全长基因组cDNA克隆pWEAV。核酸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2 704个核苷酸,与EAVBucyrus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9.1%;全长基因组中有104个核苷酸发生突变,相应地导致编码区内34个氨基酸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全长CDNA克隆 感染性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炎病毒属病毒的传染性cDNA克隆及其作为疫苗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恩茂 宋卫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10期I0001-I0005,共5页
作者根据病毒反向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动脉炎病毒的基因结构和亚基因mRNA的合成,就动脉炎病毒传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及基因工程操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利用传染性cDNA克隆作为工具,构建出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
关键词 传染性克隆 动脉炎病毒 反向遗传学 疫苗载体 动脉炎病毒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动脉炎病毒主要结构蛋白基因酵母工程菌的构建及鉴定
13
作者 杜建 王志亮 +2 位作者 宋厚辉 金宁一 张念祖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构建马动脉炎病毒读码框ORF5、ORF6、ORF7主要结构蛋白基因全长片段的克隆载体及汉逊酵母穿梭载体,并获得重组工程菌,为下一步酵母表达重组目的蛋白奠定基础。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病毒核酸中扩增ORF5、ORF6和ORF7读码框的全长基... 目的:构建马动脉炎病毒读码框ORF5、ORF6、ORF7主要结构蛋白基因全长片段的克隆载体及汉逊酵母穿梭载体,并获得重组工程菌,为下一步酵母表达重组目的蛋白奠定基础。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病毒核酸中扩增ORF5、ORF6和ORF7读码框的全长基因,产物回收后分别与PUC18和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DH5αE.coli,经氨苄筛选及测序,建立克隆载体PUC18-GL、PUC18-M和PMD18T-ORF7;以构建的克隆载体为模板,用重新设计的引物构建了汉逊酵母分泌性穿梭载体,然后电转化至汉逊酵母基因组中。结果:所有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均出现目的片段,测序结果证实正确,目的基因ORF5、ORF6与酵母重组成功。结论:构建了含有目的基因ORF5、ORF6的重组酵母工程菌,为实现分泌表达目的蛋白,进而研制病毒亚单位疫苗及诊断试剂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结构蛋白基因 克隆 汉逊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动脉炎病毒大囊膜糖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瞬时表达
14
作者 杜建 王志亮 +1 位作者 金宁一 张念祖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将马动脉炎病毒大囊膜糖蛋白基因GL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VAX1-GL,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构建是正确的,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其转染BHK-21细胞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在体外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转染的细胞表面观察到... 将马动脉炎病毒大囊膜糖蛋白基因GL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VAX1-GL,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构建是正确的,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其转染BHK-21细胞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在体外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转染的细胞表面观察到绿色荧光,证明基因得到了表达,而对照则无绿色荧光,本研究为马动脉炎基因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大囊膜糖蛋白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动脉炎病毒GP5蛋白主要抗原域的表达及鉴定
15
作者 侯玉杰 时成龙 +4 位作者 相文华 郭巍 李红梅 赵立平 胡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1,共4页
在分析EAV-GP5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设计一对引物扩增GP5蛋白的主要抗原域编码EAV-GP5 79~330 bp。将扩增基因插入pET-30aBamHⅠ和HindⅢ间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GP5。将pET-GP5质粒转入BL21(DE3)宿主菌并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实现马动脉... 在分析EAV-GP5蛋白抗原性的基础上,设计一对引物扩增GP5蛋白的主要抗原域编码EAV-GP5 79~330 bp。将扩增基因插入pET-30aBamHⅠ和HindⅢ间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GP5。将pET-GP5质粒转入BL21(DE3)宿主菌并优化诱导表达条件,实现马动脉炎病毒EAV-GP5蛋白主要抗原域的高效表达。重组pGP5经纯化制备兔抗pGP5免疫血清,经免疫印迹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证实所得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GP5蛋白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动脉炎病毒膜蛋白基因截短型的克隆及其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的表达
16
作者 杜建 王志亮 +2 位作者 宋厚辉 金宁一 张念祖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185,共5页
   根据马动脉炎病毒膜蛋白(M)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 1 对引物,从 pUC 18 M质粒中扩增出截短的膜蛋白M基因片段。对该片段及 pGEX 6P 1 载体双酶切并连接,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 6P Mt。将此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宿主菌,对...    根据马动脉炎病毒膜蛋白(M)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了 1 对引物,从 pUC 18 M质粒中扩增出截短的膜蛋白M基因片段。对该片段及 pGEX 6P 1 载体双酶切并连接,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 6P Mt。将此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宿主菌,对培养条件及诱导表达条件等影响表达的因素进行了优化;诱导后菌体裂解物经 SDS PAGE分析发现,在约 34 ku处出现了 1条特异性的蛋白条带,其分子质量与预期的M截短蛋白的分子质量相符,并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变化,在诱导后4 h达到高峰。结果表明,膜蛋白 M基因截短型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膜蛋白基因 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检测马动脉炎病毒方法的建立
17
作者 杨松 梁成珠 +1 位作者 高宏伟 陈溥言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5-118,共4页
为建立快速、敏感、准确的马动脉炎病毒检测方法,笔者选取病毒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ORF7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分别使用马动脉炎病毒的总RNA和含有选定检测序列的克隆标准品进行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绘制扩增曲线,两曲线斜率之差小... 为建立快速、敏感、准确的马动脉炎病毒检测方法,笔者选取病毒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ORF7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分别使用马动脉炎病毒的总RNA和含有选定检测序列的克隆标准品进行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绘制扩增曲线,两曲线斜率之差小于0.1,证明两者的扩增效率相同,可用选定检测序列的克隆标准品对马动脉炎病毒进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检测 REAL-TIME TAQMAN RT-PCR 动脉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马疱疹病毒1型、马动脉炎病毒、马流感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雪竹 加尔肯 +8 位作者 刘建华 胡月 孙佳琪 王旭蕾 车传忠 郑学功 贾钦瑞 祖力亚江·阿不都热合曼 冉多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98-1002,共5页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马疱疹病毒1型(EHV-1)、马动脉炎病毒(EAV)、马流感病毒(EIV)的感染现状和特点,本研究采集该地区676份马血清样品,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上述病毒的血清抗体的检测,采用统计学...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马疱疹病毒1型(EHV-1)、马动脉炎病毒(EAV)、马流感病毒(EIV)的感染现状和特点,本研究采集该地区676份马血清样品,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上述病毒的血清抗体的检测,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地区、年龄、性别及品种马的EHV-1、EAV、EIV的抗体阳性率。结果显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马群EHV-1、EAV、EIV及EHV-1+E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35%(266/676)、0(0/676)、40.53%(274/676)、24.85%(168/676)。其中,南山景区、乌鲁木齐县、达坂城区马群感染EHV-1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44%(72/162)、57.89%(88/152)、66.67%(52/78),显著高于新市区16.00%(32/200)和米东区26.19%(22/84)(p<0.05);米东区、南山景区、乌鲁木齐县、达坂城区马群感染EI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00%(58/84)、57.00%(57/162)、47.37%(95/152)、41.03%(32/78),显著高于新市区16.00%(32/200)(p<0.05);1岁以内马驹EHV-1、EIV及EHV-1+EIV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0.00%(20/40)、77.50%(31/40)、32.50%(13/40),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的马(p<0.05)。10岁以上马EHV-1、EIV及EHV-1+EIV抗体阳性率最低,分别为26.05%(31/119)、33.61%(40/119)、14.29%(17/119);母马感染EHV-1、EI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4.21%(58/107)、67.29%(72/107),显著高于公马36.56%(208/569)、35.50%(202/569)(p<0.05);本地品种哈萨克马EHV-1、EIV及EHV-1+EIV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4.95%(200/364)、54.67%(199/364)、35.71%(130/364),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的马(p<0.05)。除混血马外,其它品种的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EIV感染;伊犁马EIV和EHV-1+EIV抗体阳性率最低,均为9.09%(2/22),显著低于其它品种的马(p<0.05);不同地区、年龄、性别及品种的马EHV-1、EIV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为该地区这3种马传染病的研究和防控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疱疹病毒 马流感病毒 动脉炎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动脉炎病毒Eva Gree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月 戚亭 +2 位作者 胡哲 关平原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43-947,共5页
为建立马动脉炎病毒(EAV)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对针对EAV Bucyrus株ORF7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EAV的Eva Green荧光定量RT-PCR(q RT-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02拷贝/μL^107拷贝/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为建立马动脉炎病毒(EAV)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对针对EAV Bucyrus株ORF7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EAV的Eva Green荧光定量RT-PCR(q RT-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02拷贝/μL^107拷贝/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量为101.5TCID50/m L病毒,敏感性为常规RT-PCR的100倍,与其他马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组内及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此外,采用该方法测定了EAV Bucyrus株及其拯救病毒ic EAV感染RK-13细胞后的复制动态,并与TCID50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ic EAV与其亲本病毒接种RK-13细胞后,0 h测定病毒TCID50及拷贝数分别为103.33TCID50/m L(104.65拷贝/2μL)和103.50TCID50/m L(104.70拷贝/2μL);60 h时,细胞病变达到100%,ic EAV及其亲本病毒的TCID50及拷贝数分别为105.67TCID50/m L(107.0拷贝/2μL)和105.57TCID50/m L(106.98拷贝/2μL),两株病毒在RK-13细胞内的复制效率相似。本研究建立的Eva Green q RT-PCR方法可以为细胞培养物中EAV的检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QRT-PCR EVA Green 病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炎病毒PRRSV和EAV的Nsp4蛋白对mTANK蛋白的降解
20
作者 吴磊 袁旭 +3 位作者 洪锦璇 陈叶 李训良 宋中宝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5-681,共7页
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马动脉炎病毒(EAV)等动脉炎病毒的Nsp4蛋白在病毒免疫逃逸中的作用,通过免疫沉淀和质谱技术筛选到与Nsp4互作的宿主蛋白mTANK.将pCAGGS-PRRSV-Nsp4-Flag、pCAGGS-EAV-Nsp4-Flag质粒分别与pCAGGS-m... 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马动脉炎病毒(EAV)等动脉炎病毒的Nsp4蛋白在病毒免疫逃逸中的作用,通过免疫沉淀和质谱技术筛选到与Nsp4互作的宿主蛋白mTANK.将pCAGGS-PRRSV-Nsp4-Flag、pCAGGS-EAV-Nsp4-Flag质粒分别与pCAGGS-mTANK-HA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发现Nsp4可特异性降解mTANK.为了进一步揭示其中的机制,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凋亡途径抑制剂Z-VAD-FMK、溶酶体抑制剂NHCl和自噬抑制剂3-MA分别处理共转染的细胞,发现这些抑制剂处理并不影响Nsp4对mTANK的降解作用,随后构建了PRRSV Nsp4(E39、E64、E118)和EAV Nsp4(E39、E65、E120)的酶活性突变体质粒.将突变体质粒分别与pCAGGS-mTANK-HA质粒共转染后发现,Nsp4蛋白酶活性缺失后无法降解mTANK.进一步研究发现,mTANK降解产生的片段分别位于30和25~30 ku附近.综上,PRRSV和EAV的Nsp4蛋白可通过其3C样蛋白酶活性特异性切割宿主蛋白mTA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动脉炎病毒 NSP4 mTANK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