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6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激励式护理策略联合认知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自我效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桂霞 金晓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应用目标激励式护理策略联合认知干预对其自我效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应用目标激励式护理策略联合认知干预对其自我效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目标激励式护理策略+认知干预,两组均持续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GSE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GSES评分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激励式护理策略联合认知干预对aSAH患者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并进一步改善其神经、认知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激励式护理策略 认知干预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铁离子、水通道蛋白4水平与术后脑积水形成关系研究
2
作者 孟发财 郭宝瑞 李英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铁离子、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与术后脑积水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aSAH患者150例,根据术后1个月是否形成脑积水将患者分为脑积水组(43例)和非脑积水组(107例)。...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铁离子、水通道蛋白4(AQP4)水平与术后脑积水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aSAH患者150例,根据术后1个月是否形成脑积水将患者分为脑积水组(43例)和非脑积水组(10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不同时间血清铁离子、AQP4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AH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围手术期血清铁离子、AQP4水平对aSAH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预测价值。采用交互作用系数γ分析血清铁离子、AQP4的交互作用对aSAH患者脑积水形成的影响。结果:脑积水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非脑积水组,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例高于非脑积水组(均P<0.05)。脑积水组术后3、7 d血清铁离子、AQP4水平高于非脑积水组(均P<0.05)。术前GCS评分、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3 d血清铁离子、术后7 d血清铁离子、术后3 d血清AQP4、术后7 d血清AQP4为aSAH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术后3、7 d血清铁离子和AQP4联合预测aSAH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两者术后3、7 d单独预测的AUC(均P<0.05)。铁离子高水平与AQP4高水平在aSAH患者脑积水形成中呈正向交互作用,为次相乘模型。结论:aSAH继发脑积水患者术后血清铁离子、AQP4水平升高,是患者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影响因素,对脑积水形成具有一定预测效能,两者同时高水平表达在脑积水形成中呈正向交互作用,可增加脑积水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铁离子 水通道蛋白4 脑积水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
3
作者 杨正刚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9期18-21,26,共5页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根据治疗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根据治疗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在常规治疗+持续腰大池引流基础上,试验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治疗,2组均用药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1、2周后脑血管痉挛程度,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学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06%vs.76.47%,χ^(2)=4.610,P=0.032)。治疗1周后,2组无痉挛、轻度痉挛、重度痉挛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度痉挛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14.71%vs.38.24%,χ^(2)=4.836,P=0.028);治疗2周后,试验组无痉挛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55.88%vs.26.47%,χ^(2)=6.071,P=0.014),中度痉挛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0 vs.20.59%,χ^(2)=5.733,P=0.017),2组轻度痉挛、重度痉挛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较治疗前增加,对比剂达峰时间、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较治疗前缩短,且试验组增加/缩短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S-100钙结合蛋白B、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较于维拉帕米,尼莫地平联合持续腰大池引流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更为显著,可减轻患者脑血管痉挛程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避免脑损伤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尼莫地平 手术治疗 持续腰大池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HIF-1α、E-cadherin表达水平及与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4
作者 麦浩坚 张力 +2 位作者 李华晓 刘裕浩 张猛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及与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50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及与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50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90d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n=94)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n=56)。收集所有入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治疗前血清HIF-1α、E-cadherin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HIF-1α、E-cadherin对aSAH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评估效能,应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aSAH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HIF-1α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E-cadherin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HIF-1α、E-cadherin评估aSAH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832(0.787-0.877)、0.769(0.719-0.819),两者联合评估的AUC(95%CI)为0.922(0.877-0.967)。预后不良组脑血管痉挛、改良Fisher分级为Ⅲ级、Hunt-Hess分级为Ⅲ级的患者占比及高血压史人数和GC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血管痉挛(OR=2.050,95%CI:1.254-3.353),Hunt-Hess分级为Ⅲ级(OR=2.354,95%CI:1.346-4.115),血清HIF-1α≥127.33 pg/mL(OR=3.374,95%CI:1.659-6.859),血清E-cadherin≤168.26 ng/mL(OR=2.954,95%CI:1.624-5.370)是aSAH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SAH患者的血清HIF-1α和E-cadherin表达水平与介入治疗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1Α E-钙黏蛋白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病人早期分级活动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5
作者 邹宗颖 厉春林 +2 位作者 余小燕 董治兵 王倩云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0,共6页
目的:构建神经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病人早期方案并验证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收治的10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作为对照组,给予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常... 目的:构建神经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病人早期方案并验证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收治的10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作为对照组,给予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常规护理。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0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作为干预组,实施基于循证方法制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术后早期活动分级、评估与运动方案。比较两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长、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长、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早期分级活动方案实施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神经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病人早期分级活动方案是可行的,能够有效促进神经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病人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活动 应用效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的影响
6
作者 万腾 吴晓凡 李靖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aSAH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手术方法...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aSAH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46例,观察组(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46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及sICAM-1、sVCAM-1、HMGB1水平变化,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并评估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2.03±14.97)min、(18.73±4.41)d均短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47.92±34.21)min,术后住院时间(23.35±4.15)d(均P<0.05);术后观察组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HMGB1、sICAM-1、s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知期预后良好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手术耗时短、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免疫状态影响小,并可明降低血清HMGB1、sICAM-1、sV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栓塞术 可溶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可溶细胞间黏附因子-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转归关系研究
7
作者 黎莎 张占伟 +2 位作者 胡烨 胡潘 廖若夷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FR)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术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SAH患者87例。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术后转归情况,并将... 目的:探讨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AFR)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术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SAH患者87例。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术后转归情况,并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56例)和转归不良组(31例)。检测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计算AFR。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以及术前GCS评分、AF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性SAH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GCS评分、AFR对动脉瘤性SAH患者术后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转归不良组年龄大于转归良好组(P<0.05)。转归不良组原发性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Ⅳ-Ⅴ级、改良Fisher分级Ⅲ-Ⅳ级、术后肺部感染以及术后脑出血比例高于转归良好组(均P<0.05)。转归不良组术前GCS评分、AFR水平低于转归良好组(均P<0.05)。原发性高血压病史、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术后肺部感染、术后脑出血、术前GCS评分、术前AFR为动脉瘤性SAH患者术后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术前GCS评分、AFR以及两者联合预测动脉瘤性SAH患者术后3个月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0.867、0.926,且联合检测的AUC更高(均P<0.05)。结论:术前GCS评分、AFR是动脉瘤性SAH患者术后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且能够预测患者术后转归情况,两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比值 术后转归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SII与迟发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赵玉林 杨涛 +4 位作者 董延瑞 崔振奋 常雷军 郭铁柱 王向东 《牡丹江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2-56,86,共6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发病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发病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223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SAH后DCI发生情况分为DCI组71例和非DCI组152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比较两组间SII的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分析SII预测价值。结果DCI组与非DCI组的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s,WBC)、中性粒细胞计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淋巴细胞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SI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改良Fisher分级(Ⅲ~Ⅳ级)(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P<0.05)和SII升高(P<0.05)是D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SII预测aSAH后DC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95%CI:0.693~0.835,P<0.05)。入院时SII较高的患者,急性脑积水和DCI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结论SII的早期升高可独立预测aSAH患者D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迟发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前白蛋白比值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9
作者 邓卫宁 李景源 +3 位作者 孙强 张小岗 朱润梅 周柯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25年第2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前白蛋白(PA)比值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两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及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aSAH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前白蛋白(PA)比值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两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及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a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结果显示,37例患者发生CVS(纳入CVS组),其余83例未发生CVS(纳入非CVS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及入院时血清CysC、PA水平,计算CysC/P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ysC/PA对aSAH患者并发CVS的评估价值,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aSAH患者并发CVS的影响因素。结果CVS组患者CysC、CysC/PA高于非CVS组,PA低于非CVS组(P<0.05)。CysC、PA及CysC/PA评估aSAH患者并发CVS的AUC(95%CI)分别为0.749(0.704~0.799)、0.806(0.756~0.856)、0.912(0.867~0.957)。CVS组患者Fisher分级为Ⅳ级、Hunt-Hess分级为Ⅲ~Ⅳ级、高血压、高脂血症人数高于非CVS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isher分级Ⅳ级(OR=2.776,95%CI:1.387~5.556)、Hunt-Hess分级Ⅲ~Ⅳ级(OR=2.347,95%CI:1.372~4.015)、CysC≥2.29 mg/L(OR=2.654,95%CI:1.273~5.534)、PA<127.74 mg/L(OR=2.555,95%CI:1.441~4.528)、CysC/PA≥1.47(OR=4.175,95%CI:1.998~8.723)是aSAH患者并发CV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ysC/PA比值升高与aSAH患者并发CVS密切相关,有望作为评估aSAH患者CVS风险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胱抑素C 前白蛋白 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脑积水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建立
10
作者 邵正群 王瑶 +3 位作者 路华 李征 陈慧 常晗晓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aSAH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访3个月后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n=38...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aSAH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访3个月后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n=38)和非脑积水组(n=92)。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对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预测价值。结果脑积水组年龄≥60岁、糖尿病史、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9分、Hunt-Hess分级Ⅲ-Ⅳ级、Fisher分级Ⅲ-Ⅳ级、有脑出血破入脑室、有脑室外引流、有颅内感染所占的比例均大于非脑积水组,D-二聚体、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红细胞(RBC)水平均高于非脑积水组,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低于非脑积水组(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806,95%CI:1.327-2.456)、Hunt-Hess分级(Ⅲ-Ⅳ级)(OR=1.846,95%CI:1.354-2.516)、脑出血破入脑室(OR=3.019,95%CI:1.939-4.702)、颅内感染(OR=2.581,95%CI:1.717-3.879)、D-二聚体水平升高(OR=2.550,95%CI:1.693-3.841)、脑脊液RBC水平升高(OR=2.487,95%CI:1.657-3.731)、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低(OR=0.416,95%CI:0.279-0.621)是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12(95%CI:0.761-0.863)。列线图模型预测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95%CI:0.826-0.932),特异度为67.44%,灵敏度为91.15%。结论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Hunt-Hess分级、脑出血破入脑室、颅内感染、D-二聚体、脑脊液RBC、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aSAH患者并发脑积水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影响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中引入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11
作者 贺红叮 侯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引入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基本属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研究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结果 定向,记...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引入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基本属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研究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结果 定向,记忆,注意力,记忆和语言的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系统护理干预对ASAH患者的护理具有显着效果,值得广泛的临床应用。生活质量评分,如身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或身体状况,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表4)。结论 对于动脉瘤、动脉瘤亚临床出血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护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系统护理干预 认知功能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12
作者 张萌 张贞 +3 位作者 金小敏 李蒙 邓剑平 杨小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25年第2期26-31,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9例a... 目的分析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9例a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介入术后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26分,n=82]和认知功能正常组(MoCA评分≥26分,n=12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对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9分、Hunt-Hess分级(Ⅲ~Ⅳ级)、Fisher分级(Ⅲ~Ⅳ级)、动脉瘤最大直径≥5 mm、有脑室引流比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D-二聚体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OR=2.059,95%CI:1.461~2.901)、入院时GCS<9分(OR=0.429,95%CI:0.294~0.626)、Hunt-Hess分级(Ⅲ~Ⅳ级)(OR=2.729,95%CI:1.777~4.192)、LDL-C升高(OR=2.489,95%CI:1.672~3.706)、D-二聚体升高(OR=3.080,95%CI:1.959~4.844)是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876(95%CI:0.823~0.929)。列线图模型预测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826~0.932),特异度为68.15%,灵敏度为92.45%。结论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高血压、入院时GCS评分、Hunt-Hess分级、LDL-C、D-二聚体,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aSAH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术治疗老年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作者 韦总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09-012,共4页
探讨高龄颅内动脉瘤合并 SAH后介入栓塞术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拟选取本院住院的老年颅内动脉瘤合并 SAH病人50名,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25例行开颅夹闭术患者归纳为对照组,25例行介入栓塞术患者归纳为研究组,比... 探讨高龄颅内动脉瘤合并 SAH后介入栓塞术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拟选取本院住院的老年颅内动脉瘤合并 SAH病人50名,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25例行开颅夹闭术患者归纳为对照组,25例行介入栓塞术患者归纳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炎症因子水平,血液动力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反应程度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炎症反应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血液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人颅内动脉瘤合并 SAH进行介入栓塞干预,可以调整炎症因素,改善血液动力学,改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介入栓塞术 血流动力学 因子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L联合GCS评分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
14
作者 王晶晶 赵新斌 +1 位作者 郭笑颜 张立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联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预测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aSAH患者105例,根据其出院6个月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障碍组(54例)和正常组(51例...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联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预测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aSAH患者105例,根据其出院6个月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障碍组(54例)和正常组(51例)。比较两组的年龄、Hunt-Hess量表评分、改良Fisher量表评分、GCS评分和ASL参数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和决策分析曲线评价各风险因素判断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结果出院6个月后54例(51.43%)认知功能障碍。障碍组的年龄、Hunt-Hess量表评分和改良Fisher量表评分均高于正常组,GCS评分、同侧局部脑血流量(rCBF)值和rCBF比值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Forward LR法)分析结果显示对年龄、Hunt-Hess量表评分、改良Fisher量表评分、同侧rCBF值和对侧rCBF值调整后GCS评分高和rCBF比值高均是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CBF比值+GCS评分判断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高于rCBF比值和GCS评分,MAE值和MSE值低于rCBF比值和GCS评分。rCBF比值+GCS评分判断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净收益在绝大部分阈值范围内均高于rCBF比值和GCS评分。结论rCBF比值和GCS评分高提示aSAH患者出院6个月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降低。rCBF比值联合GCS评分对于判断aSA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认知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与并发症及功能障碍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鸣 李冰洁 +2 位作者 梅利平 赵军 周昊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的Hunt-Hess分级与并发症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95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Hunt-HessⅠ~Ⅲ级纳入...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的Hunt-Hess分级与并发症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95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Hunt-HessⅠ~Ⅲ级纳入低级别组(86例),Ⅳ~Ⅴ级纳入高级别组(10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量表评分、并发症及主要功能障碍,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unt-Hess分级与脑积水(OR 2.850、95%CI 1.560~5.206),运动功能障碍(OR 3.522、95%CI 2.026~6.121),语言功能障碍(OR 1.928、95%CI 1.062~3.500),意识障碍(OR 3.662、95%CI 1.558~8.607),吞咽障碍(OR 2.383、95%CI 1.248~4.550)呈正相关;与年龄(OR 0.970、95%CI 0.945~0.996),继发脑梗死(OR 0.414、95%CI 0.227~0.754),Fugl-Meyer平衡评分(OR 0.890、95%CI 0.818~0.968),ADL评分(OR 0.983、95%CI 0.971~0.994)呈负相关。结论:Hunt-Hess高级别组的患者脑积水的发生比率更高,整体功能障碍更重,年轻患者的存活率更高;但Hunt-Hess级别高低,患者均有认知障碍的风险,应注意及时筛查并进行个体化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HUNT-HESS分级 并发症 功能障碍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联合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非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娆娆 郭科航 +10 位作者 卜克 王璐 徐瑞华 王明珠 丁一芮 段文文 刘贤良 翟萌萌 张强 郑亚绘 秦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Ⅱ)对非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108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标...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Ⅱ)对非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108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08例非老年aSAH患者中预后不良组48例,预后良好组6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CRP、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SⅡ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sher分级、CRP、SⅡ是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与SⅡ预测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9.9%、60.0%、0.874和95.8%、63.3%、0.881,二者联合预测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72.9%、95.0%、0.911。结论升高的CRP与SⅡ是非老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非老年 C反应蛋白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致急性脑积水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武涛 黄志刚 +1 位作者 孙涛 吕海欣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764-2767,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SAH)致急性脑积水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0例a SAH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出院6个月后均采用改良的Ra...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SAH)致急性脑积水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0例a SAH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出院6个月后均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m 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将出院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25例作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的85例作为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直径、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分流依赖性脑积水、迟发性脑缺血、颅内出血等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 SAH后急性脑积水出院6个月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直径、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分流依赖性脑积水、迟发性脑缺血、颅内出血的占比分别为60.00%、68.00%、64.00%,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23.53%、29.41%、25.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流依赖性脑积水、迟发性脑缺血、颅内出血均是影响a SAH后急性脑积水出院6个月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 SAH致急性脑积水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预后状况良好,分流依赖性脑积水、迟发性脑缺血、颅内出血均是影响aSAH致急性脑积水患者出院6个月后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 脑积水 改良的Rankin量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BL、HRG、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和预后的关系
18
作者 沈晨 施巍 +2 位作者 张元杰 杨治荣 程华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富组氨酸糖蛋白(HRG)、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95例行介入栓塞... 目的探讨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富组氨酸糖蛋白(HRG)、白细胞介素(IL)-23/IL-17炎症轴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195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aSAH患者,根据术后第4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是否发生CVS及严重程度分为无CVS组(126例)、轻度CVS组(18例)、中度CVS组(39例)和重度CVS组(12例)。比较4组术前及术后3 d血清MBL、HRG、IL-23、IL-17水平。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的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137例)和预后不良组(5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BL、HRG、IL-23、IL-17水平及其联合应用模型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95例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CVS发生率为35.38%。术后3 d,轻、中、重度CVS组血清MBL、IL-23、IL-17水平高于无CVS组,其中重度CVS组高于中度CVS组,中度CVS组高于轻度CVS组(P<0.05);轻、中、重度CVS组血清HRG水平低于无CVS组,其中重度CVS组低于中度CVS组,中度CVS组低于轻度CVS组(P<0.05)。术后3 d,4组血清MBL、IL-23、IL-17水平高于术前,血清HRG水平低于术前(P<0.05)。预后良好组动脉瘤直径≥6 mm、动脉瘤个数>1个、手术时间>24 h、Hunt-Hess分级Ⅲ/Ⅳ级、术后CVS患者例数占比及术后3 d血清MBL、IL-23、IL-17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术后3 d血清HRG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直径≥6 mm、Hunt-Hess分级Ⅲ/Ⅳ级、术后CVS、术后3 d MBL、IL-23、IL-17水平升高及HRG水平降低均是导致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3 d血清MBL、HRG、IL-23、IL-17这4项指标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4项指标联合应用的预测模型效能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53)。结论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血清MBL、IL-23、IL-17水平升高及HRG水平下降可导致CVS发生风险增加,且与aSAH患者介入栓塞术后的预后不良有关。上述指标对aSAH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栓塞术 脑血管痉挛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富组氨酸糖蛋白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急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19
作者 张龙 揣瑞宇 +2 位作者 王桂林 田宇 杨大为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9期999-1008,共10页
目的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并发急性脑积水(acute hydrocephalus,AHC)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4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的临床... 目的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并发急性脑积水(acute hydrocephalus,AHC)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4年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将aSAH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发生AHC分为AHC组和非AHC组,训练集用于构建AHC风险预测模型,验证集用于验证AHC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验证风险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果共纳入1062例aSAH患者,其中324例患者发生AHC,发生率为30.51%。训练集、验证集分别有患者744、3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60岁[OR=3.067,95%CI(1.710,5.499)]、破入脑室[OR=7.039,95%CI(3.792,13.068)]、Fisher分级为IV级[OR=3.371,95%CI(1.335,8.514)]、Hunt-Hess分级为IV级[OR=6.198,95%CI(2.218,17.324)]和高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OR=1.746,95%CI(1.581,1.928)]是aSAH患者发生AH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动脉瘤位于前循环[OR=0.397,95%CI(0.199,0.790)]是aSAH患者发生AHC的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95%CI)分别为0.950(0.932,0.967)和0.969(0.955,0.982);校准曲线显示“预测AHC概率”和“实际AHC概率”吻合;决策曲线均提示AHC风险预测模型临床净获益高于“全部”临床净获益。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年龄≥60岁、破入脑室、Fisher分级与Hunt-Hess分级为IV级和高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aSAH患者AHC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构建的AHC预测模型可为早期识别AHC提供便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破入脑室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出血量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20
作者 陈磊 赵迪 +4 位作者 薛贵生 张伟航 焦建伟 赵照 贺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696-701,共6页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发病后的神经功能缺失与aSAH出血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多使用基于CT影像评估的改良Fisher分级来评估aSAH的出血量。本研究拟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建立可能影响aSAH出血量的相关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通...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发病后的神经功能缺失与aSAH出血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多使用基于CT影像评估的改良Fisher分级来评估aSAH的出血量。本研究拟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建立可能影响aSAH出血量的相关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通过模型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预防疾病。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55例aSAH患者,以回顾分析的方法收集相关临床数据,统计可能导致aSAH出血量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包括人口信息学因素、既往病史、院前血压水平和动脉瘤影像结构的相关特点等。剔除数据缺失的部分病历后,共有150例有效数据纳入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分析,得出AUC,并用特征重要性排名分析影响动aSAH出血量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团队使用一种机器学习方法-极度梯度提升树(XGBOOST),在aSAH样本中选择了14种可能影响出血量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aSAH患者出血量的评判采用改良Fisher分级为作为因变量,用机器学习预测后得出受试者工作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4。结论利用XGBOOST中特征重要性排序得出,年龄是最强的危险因素,说明年龄对动脉瘤患者出血量的影响可能较大,动脉瘤体颈比、动脉瘤最大横径、患者院前血压中的舒张压、动脉瘤瘤颈长度、患者院前血压中的收缩压和脉压等因素被认为是重要特征。患者院前血压中的舒张压与改良Fisher分级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使用机器学习有助于临床医生识别aSAH高危患者,具备疾病的诊疗与预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出血量 危险因素 XGBOOST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