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作者 丰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9期53-54,共2页
目的:探究在下肢动脉系统疾病诊断时,使用螺旋CT血管成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针对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50例下肢动脉系统疾病患者实施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同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入选的50例患者中有5种疾病,有4例为蔓状... 目的:探究在下肢动脉系统疾病诊断时,使用螺旋CT血管成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针对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50例下肢动脉系统疾病患者实施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同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入选的50例患者中有5种疾病,有4例为蔓状血管瘤,有4例患者为动脉吻合口血栓,有8例患者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5例患者为假性动脉瘤,有29例患者为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50例患者CT检查所得的资料,均和患者的临床症状符合,其诊断准确率为100.0%。结论: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发现,其能够准确的显示患者临床病变情况,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成像 下肢动脉系统疾病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螺旋CT血管成像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志刚 曹永锋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5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系统疾病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外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30例下肢动脉系统疾病患者(均经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手术确诊),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诊断资料。结果 30例下肢动脉疾病患...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系统疾病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外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30例下肢动脉系统疾病患者(均经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手术确诊),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诊断资料。结果 30例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经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为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19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例,假性动脉瘤3例,动脉吻合口血栓形成及蔓状血管瘤各2例。结论螺旋CT血管成像不仅可作为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筛查及诊断手段,而且能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准确提供病变部位、程度、性质及范围等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成像 下肢动脉系统疾病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雅医院微创介入治愈罕见复杂动脉系统疾病SISMAD
3
作者 彭晨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3年第12期6-6,共1页
近日,湘雅医院成功为1名罹患罕见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患者实施了微创介入治疗。手术采用球扩式覆膜支架系统封堵肠系膜上动脉上的破口,开通真腔,恢复了患者的血运。
关键词 微创介入治疗 湘雅医院 动脉系统疾病 肠系膜上动脉 治愈 动脉夹层 支架系统 自发性
原文传递
干细胞治疗MI和周围动脉系统疾病(PAD)
4
作者 于海宁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5年第A12期6-6,共1页
以往有关心肌梗死(MI)后数天进行祖细胞灌注治疗的积极结果使研究人员对长期心脏损伤后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德国 Goethe大学的Volker Schachinger报告了灌注骨髓源性祖细胞可能在MI后数月,甚至数年后改善心脏功能。在这个随机试验中... 以往有关心肌梗死(MI)后数天进行祖细胞灌注治疗的积极结果使研究人员对长期心脏损伤后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德国 Goethe大学的Volker Schachinger报告了灌注骨髓源性祖细胞可能在MI后数月,甚至数年后改善心脏功能。在这个随机试验中,研究人员比较了接受骨髓源性祖细胞治疗的28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治疗 MI PAD 动脉系统疾病 祖细胞 心脏损伤 血源性 心脏功能 灌注治疗 随机试验
原文传递
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 主动脉疾病诊断及治疗指南(部分)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端 张扬春 王引利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5期617-621,共5页
1介绍主动脉疾病是除外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又一大动脉系统疾病,包括主动脉瘤、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其中又包括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主动脉创伤、假性动脉瘤、主动脉破裂、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 1介绍主动脉疾病是除外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又一大动脉系统疾病,包括主动脉瘤、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其中又包括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主动脉创伤、假性动脉瘤、主动脉破裂、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炎、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以及先天性疾病包括主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疾病 欧洲心脏病学会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治疗指南 疾病诊断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动脉系统疾病 外周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主动脉扩张疾病诊治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景在平 郭明金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7年第2期67-69,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比例不断增加,据全国老龄办报告: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预计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随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比例不断增加,据全国老龄办报告: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预计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随之而来的是血管系统疾病增多,其中主动脉系统疾病具有更大的威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同道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扩张 疾病诊治 老年性 血管系统疾病 动脉系统疾病 老年人口 人均寿命 生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杜贝贝 杨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82-283,286,共3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破裂、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心脏血管的典型表现,动脉硬化作为一种全身动脉系统疾病,常同时合并肾脏血管改变.特别是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破裂、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ACS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心脏血管的典型表现,动脉硬化作为一种全身动脉系统疾病,常同时合并肾脏血管改变.特别是当前人口老龄化加速,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的ACS患者日益增多,因此,AC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更加复杂,治疗选择也更加困难.本文就CKD对ACS的进展及预后的影响、合并CKD的ACS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慢性肾脏疾病 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急性心肌缺血 动脉系统疾病 临床综合征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与眩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微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574-576,共3页
关键词 脑血管病患者 眩晕 椎-基底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系统疾病 前庭神经核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粥样硬化 常见症状 病变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云平 郭汾平 《医学信息》 2011年第7期2130-2131,共2页
脑卒中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疾病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高低,取绝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可使患者的致残率降低,极大地提高患者... 脑卒中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疾病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高低,取绝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可使患者的致残率降低,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患者 良肢位摆放 护理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 动脉系统疾病 肢体功能障碍 局部循环障碍 脑卒中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老年周围动脉硬化疾病的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小鹰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7年第11期14-14,共1页
周围动脉硬化疾病是指除了冠状动脉以外其他的动脉系统,包括颈动脉、上肢动脉和内脏动脉(内脏动脉包括腹主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的硬化疾病。这是一个范围很广的动脉系统疾病,其基础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同属一个病因。
关键词 动脉系统疾病 周围动脉硬化 防治 老年 动脉粥样硬化 内脏动脉 基础病因 肠系膜动脉
原文传递
血压(续完)
11
作者 雒树东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8期767-769,共3页
关键词 下肢血压 动脉系统疾病 临床测量 上肢血压 心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 动脉狭窄 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医“三和疗术”治疗萨病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苏德巴彦尔 乌敦高娃 +4 位作者 布和 特日格乐 乌云高娃 周青梅 图雅 《中国蒙医药(蒙)》 2013年第8期188-191,共4页
1概述脑血管疾病是脑部的动脉系统及静脉系统的各种疾病的总称。其中又以动脉系统疾病最为常见。根据其性质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第二类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及蛛网膜... 1概述脑血管疾病是脑部的动脉系统及静脉系统的各种疾病的总称。其中又以动脉系统疾病最为常见。根据其性质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第二类为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动脉系统疾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 萨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和磁共振成像在双下肢血管检查中的应用
13
作者 高晓雷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0年第11期1042-1043,共2页
关键词 下肢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CT检查 应用 动脉系统疾病 最大密度投影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病进展
14
作者 刘家志 张长凯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7年第4期14-15,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病进展辽宁锦州市脉管炎专科医院(121000)刘家志辽宁锦州市中医院外科(121000)张长凯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病近年来积累了很多经验,本文就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作一综述。1动脉系统疾病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病进展辽宁锦州市脉管炎专科医院(121000)刘家志辽宁锦州市中医院外科(121000)张长凯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病近年来积累了很多经验,本文就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作一综述。1动脉系统疾病1.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刘氏[1],运用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周围血管病 动脉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与冠心病同样危险
15
作者 李小鹰 《大众医学》 2009年第9期26-26,共1页
周围动脉疾病(PAD)是指除冠状动脉以外的其他动脉系统疾病,包括颈动脉、四肢动脉和内脏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其中,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LEAD)是最常见的周围动脉疾病,其基础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因下肢动脉狭... 周围动脉疾病(PAD)是指除冠状动脉以外的其他动脉系统疾病,包括颈动脉、四肢动脉和内脏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其中,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LEAD)是最常见的周围动脉疾病,其基础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因下肢动脉狭窄引起的跛行和坏疽是导致老年人伤残的重要原因。目前,下肢动脉硬化已被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 冠心病 周围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性疾病 动脉系统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动脉狭窄 肠系膜动脉
原文传递
颈动脉狭窄的预防——注意颈动脉狭窄的筛查及干预
16
作者 李拥军 《糖尿病之友》 2013年第2期54-54,共1页
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导致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原因之一是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后,开始注重对这一疾病的筛查和早期干预治疗。目前,美国已建成了脑卒中移动筛查网络,每年开展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约20万例,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我国... 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导致缺血性脑卒中重要原因之一是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后,开始注重对这一疾病的筛查和早期干预治疗。目前,美国已建成了脑卒中移动筛查网络,每年开展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约20万例,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我国目前仅有极少数医院能开展此类手术,北京协和医院是其中之一,年手术例数超过百台。当前迫切需要更大规模的宣传和普及,让患者、家属及卫生人员都充分认识到颈动脉系统疾病和卒中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早期筛查及干预治疗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治疗 动脉狭窄 筛查网络 动脉内膜切除手术 缺血性脑卒中 北京协和医院 动脉系统疾病 预防
原文传递
静脉血栓形成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龚伟 刘婷婷 郑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7-410,共4页
以往的观点认为静脉系统疾病与动脉血管疾病有着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即动脉和静脉的疾病分离性。但在临床T作中却观察到,患有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同时动脉系统疾病的风险亦随之升高。
关键词 疾病危险因素 静脉血栓形成 心血管 动脉血管疾病 静脉血栓性疾病 病理生理过程 静脉系统疾病 动脉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血管超声的诊断思路 被引量:8
18
作者 陆恩祥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3期1-2,共2页
关键词 手术诊断 血管超声 血管狭窄性疾病 血管闭塞性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动脉假性动脉 动脉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血管外科医师的困惑:抗凝治疗还是抗血小板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晓曦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799-802,共4页
在心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栓形成通常表现在最为关键的环节,这是导致患者就医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患者死亡和病残的直接原因。无论是在心脏的冠状动脉系统,还是在脑血管系统,以及周围血管系统的急性血管相... 在心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栓形成通常表现在最为关键的环节,这是导致患者就医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患者死亡和病残的直接原因。无论是在心脏的冠状动脉系统,还是在脑血管系统,以及周围血管系统的急性血管相关事件中,血栓形成都一定存在;而且无论是动脉系统疾病还是静脉系统的疾病,急性血管相关事件也少不了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管疾病 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 外科医师 动脉系统疾病 脑血管系统 心脑血管疾病 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美国心脏协会2005年学术大会热点透视
20
作者 于海宁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5年第24期6-7,共2页
有关E2F转录因子的双链低聚核苷酸假性诱物的研究 会议及AHA的刊物JAMA同时介绍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临床试验PREVENT-IV,该试验研究了E2F转录因子的双链低聚核苷酸假性诱物edifoligide.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 学术大会 E2F转录因子 干细胞治疗 透视 动脉系统疾病 NSAIDS 低聚核苷酸 心血管事件 死亡危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