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向峰 梁瑛 +1 位作者 杨京华 高明哲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明确肺栓塞患者肺泡气 动脉血氧分压差P(A a)O2 变化的影响因素 ,探讨P(A a)O2 等血气指标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对 4 7例肺栓塞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肺栓塞面积、原有心肺疾患、诊断间隔 )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 明确肺栓塞患者肺泡气 动脉血氧分压差P(A a)O2 变化的影响因素 ,探讨P(A a)O2 等血气指标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对 4 7例肺栓塞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肺栓塞面积、原有心肺疾患、诊断间隔 )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 74 %的患者 ( 35例 )动脉血氧分压 (PO2 )低于 80mmHg ,85% ( 4 0例 )患者P(A a)O2 高于正常 ,经多元回归方程筛选出P(A a)O2 的影响因素为肺栓塞面积、性别、年龄。在肺栓塞诊断中 ,P(A a)O2 具有较PO2 更高的敏感性 ,影响肺栓塞患者P(A a)O2 的因素为肺栓塞面积、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肺栓塞 相关分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秦榛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24期4427-4428,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我科1年来收治的30例老年COPD患者的血气分析进行研究。结果:P(A-a)O2在发作期与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A-a)O能敏感反映患...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我科1年来收治的30例老年COPD患者的血气分析进行研究。结果:P(A-a)O2在发作期与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A-a)O能敏感反映患者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吸入复合全麻下体外循环对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的影响
3
作者 刘颖 高鸿 《贵州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873-876,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PB)对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68例。CPB时间均在300min以内,阻断时间均在180min以下。其中,男性33例,女性35例;年龄在0~18岁的32例,19~60岁3...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PB)对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68例。CPB时间均在300min以内,阻断时间均在180min以下。其中,男性33例,女性35例;年龄在0~18岁的32例,19~60岁36例;行缺损修补手术的42例,瓣膜置换手术的26例。使用异丙酚和七氟醚静吸复合全麻,于CPB前10min和CPB后10min取患者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CPB前后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按照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分组比较CPB前后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有无明显改变以及CPB前后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差值与CPB时间和阻断时间是否相关。结果68例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CPB前和CPB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前和CPB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差值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无相关性,但是随CPB时间和阻断时间的延长而差值增大。结论静吸复合全麻下,CPB时间在300min以内,阻断时间在180min以下,对患者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没有明显影响,对肺换气功能也没有明显影响。但随着CPB尤其是阻断时间的延长,CPB前后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的差值可能会增大,从而引起肺换气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体外循环时间及阻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血乳酸联合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水平对脓毒症儿童早期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旭东 刘杨 +2 位作者 古恩琼 林创杰 林明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6期53-62,共10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LAC)联合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_(2))水平对脓毒症儿童早期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脓毒症儿童153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非危重组(n=89)...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LAC)联合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_(2))水平对脓毒症儿童早期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脓毒症儿童153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非危重组(n=89)和危重组(n=64);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73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儿童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指标,分析LAC和PA-aDO_(2)与各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脓毒症患儿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52)和存活组(n=10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曲线拟合和阈值效应分析确定LAC和PA-aDO_(2)水平的阈值效应;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者及联合指标对脓毒症患儿死亡的预测效能。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影响因素建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予以验证评价。结果脓毒症患儿的LAC和PA-aD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P<0.05)。患儿的LAC水平与PA-aDO_(2)呈正相关,且二者均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降钙素原(PCT)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氧合指数(OI)呈显著负相关(P<0.05)。LAC、PA-aDO_(2)、PCT及APACHEⅡ评分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57、1.169、1.066、1.152,P<0.05),而乳酸清除率(LCR)为保护因素(OR=0.596,P<0.05)。曲线拟合发现随着LAC和PA-aDO_(2)水平的升高,患儿的死亡概率呈上升趋势。LAC联合PA-aDO_(2)预测脓毒症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预测价值显著高于LAC和PA-aDO_(2)单独预测(P<0.05)。基于前述影响因素构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Nomogram预测模型,经验证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准确性及有效性均较好。结论LAC和PA-aDO_(2)水平可有效反映脓毒症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均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早期评估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动脉血乳酸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动脉-ETCO_(2)差值、校正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及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程相阁 常晓铁 +1 位作者 文博 宋宝珠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2年第5期241-245,300,共6页
目的探讨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ifference,PA-aO_(2))、动脉-ETCO_(2)差值(Arterial-ETCO_(2)Difference,PaCO_(2)-PETCO_(2))、校正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危... 目的探讨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ifference,PA-aO_(2))、动脉-ETCO_(2)差值(Arterial-ETCO_(2)Difference,PaCO_(2)-PETCO_(2))、校正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危险分层及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黄河三门峡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CCU)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98例,记录入院后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tatus Score,APACHEII)、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呼吸氧合指标、凝血、心肌酶等重点实验室指标,根据入院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48例)、中危组(32例)及高危组(18例),比较三组PA-aO_(2)、PaCO_(2)-PETCO_(2)、校正D-二聚体变化,依28 d内生存状态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 regression model)分析影响APE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PA-aO_(2)、PaCO_(2)-PETCO_(2)、校正D-二聚体及联合指标对APE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PA-aO_(2)、PaCO_(2)-PETCO_(2)、校正D二聚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30例,存活组68例,28 d病死率为30.6%(95%CI 25.7~38.4%),死亡组的PA-aO_(2)、PaCO_(2)-PETCO_(2)、校正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A-aO_(2)、PaCO_(2)-PETCO_(2)、校正D-二聚体是APE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HR:2.33、1.75、1.54,均>1,P<0.05);PA-aO_(2)、PaCO_(2)-PETCO_(2)、校正D-二聚体联合指标测定对APE患者预后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46(95%CI:0.880~0.981),灵敏度:86.67%,特异度:89.31%,约登指数:0.764,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APE患者PA-aO_(2)、PaCO_(2)-PETCO_(2)、校正D-二聚体三者水平的变化反映病情的程度及预后,三者联合指标检测对28 d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危险分层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动脉-ETCO_(2) 校正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检测在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洪霞 黄妮雯 +1 位作者 毕红英 唐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肺泡动脉血氧分应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ifference,PA-aDO2)检测在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治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研究肺泡动脉血氧分应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ifference,PA-aDO2)检测在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治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2例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的72名志愿者纳入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氧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I)、一秒用力呼气容相/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io,FEV1/FVC)、最大通气量(maximum ventilation volume,MW)、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PaO2/FiO2)、PA-aDO2],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行化痰、抗感染、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通气14 d后依据脱机情况分为亚组Ⅰ(n=38)及亚组Ⅱ(n=34),对比两组患者FEV1、FEV1/FVC、MVV、PaO2/FIO2、PA-aDO2水平差异,最后以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PA-aDO2与FEV1、FEV1/FVC、MVV、PaO2/FIO2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性别、年龄、BMI、SBP、DBP、ALT、AS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FEV1/FVC、MVV、PaO2/Fi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aD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Ⅰ FEV1、FEV1/FVC、MW、PaO2/FiO2水平显著高于亚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Ⅰ PA-aDO2水平显著低于亚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PA-aDO2与FEV1、FEV1/FVC、MVV、PaO2/FiO2呈现出负相关,均有(P<0.05)。结论PA-aDO2与FEV1、FEV1/FVC、MVV、PaO2/FiO2关系密切,在机械通气治疗肺部感染致ARDS时应当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肺部感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在肺尘埃沉着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_(2))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40例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具备相同粉尘接触条件的... 目的探究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_(2))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40例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具备相同粉尘接触条件的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A-aD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并绘制ROC曲线,分析PaO_(2)、PaCO_(2)和A-aDO_(2)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的Pa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aCO_(2)和A-aD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EV1、FV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尘埃沉着病患者PaO_(2)、PaCO_(2)、A-aDO_(2)的AUC和灵敏度分别为:0.788及86%、0.863及87%、0.873及98%。结论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A-aDO_(2)的AUC及灵敏度均高于PaCO_(2)和PaO_(2),早期监测A-aDO_(2)指标有助于早期确诊肺尘埃沉着病,评估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判断疾病的进展和预后,从而及时治疗肺尘埃沉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肺尘埃沉着病 肺功能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检测在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8
作者 孙丹 钱鹏 高勇才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4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_(2))检测在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7月至2023年2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32例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行体检健康的32... 目的分析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_(2))检测在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0年7月至2023年2月河南省职工医院收治的32例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行体检健康的32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PA-aD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比较观察组不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不同预后患者的PA-aDO_(2)、FEV1、MVV;采用Pearson法分析PA-aDO_(2)、FEV1、MVV与APACHEⅡ评分、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A-aDO_(2)高于对照组,FEV1、MVV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APACHEⅡ评分≥40分、20~40分、<20分者的PA-aDO_(2)依次降低,FEV1、MVV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存活患者PA-aDO_(2)低于死亡患者,FEV1、MVV高于死亡患者(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PA-aDO_(2)与FEV1、MVV呈负相关(r=-0.67、-0.66,P均<0.05),PA-aDO_(2)与APACHEⅡ评分、预后死亡呈正相关(P<0.05),FEV1、MVV与APACHEⅡ评分、预后死亡呈负相关(P<0.05)。结论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的PA-aDO_(2)较高,依据PA-aDO_(2)可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并可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部感染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原文传递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牛慧霞 司丽英 +3 位作者 常志霞 邵毅 赵晓英 郭志梅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发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1月于河北省中医院住院的62例BP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BPD未合...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发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1月于河北省中医院住院的62例BP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BPD未合并PH组24例,BPD合并PH组38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孕母资料和临床特征,分析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lveolar artery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gradient,P_(A-a)O_(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D-二聚体(D-Dimer,DD)、主肺动脉/降主动脉内径(main pulmonary artery/descending aorta diameter,rPDA)、右心房内径(right atrial diameter,RA)、右心室内径(right ventricular diameter,RV)、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左心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meter,LV)等指标对BPD患儿是否合并PH的预测能力。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BPD合并PH组胎龄低于BPD未合并PH组[(27.89±1.13)周与(29.49±1.81)周,t=-3.760,P<0.001)]、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比例低于BPD未合并PH组[34.21%(13/38)与62.50%(15/24),χ^(2)=4.354,P=0.042)]、机械通气时间长于BPD未合并PH组[276(123,462)h与69(12,175)h,Z=-3.573,P<0.001]。BPD合并PH组P_(A-a)O_(2)、BNP、DD、rPDA、LV、RA均高于BPD未合并PH组,OI低于BPD未合并PH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_(A-a)O_(2)(OR=0.988,95%CI:0.979~0.997)、rPDA(OR=0.000,95%CI:0.000~0.577)、RA(OR=0.366,95%CI:0.167~0.803)能够预测患儿BPD合并PH的发生(P值均<0.05)。rPDA≥1.105、P(A-a)O2>225.000 mmHg、RA≥20.550 mm时,可以预测BPD患儿发生PH,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0.747、0.747。结论P_(A-a)O_(2)、rPDA、RA对预测BPD患儿合并PH有意义,临床中需要密切关注BPD患儿这些指标,并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以减少或减轻BPD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主肺动脉/降主动脉内径 右心房内径 动脉高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的变化
10
作者 姚艳敏 王宝利 +2 位作者 王希柱 宋巧凤 刘春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年第12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抗凝与溶栓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方法选用1998年1月至2006年7月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48例,既往均无心肺疾患。其中15例进行了溶栓治疗,33例低分子肝素抗凝。对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A-a)O_2在溶栓前后变... 目的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抗凝与溶栓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方法选用1998年1月至2006年7月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48例,既往均无心肺疾患。其中15例进行了溶栓治疗,33例低分子肝素抗凝。对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A-a)O_2在溶栓前后变化显著(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P(A-a)O_2)可作为早期诊断肺栓塞及溶栓后的再通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急性肺栓塞 溶栓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性肺通气和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郑浏璞 王良荣 +1 位作者 赵喜越 林丽娜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性肺通气和氧合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应用止血带的下肢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上止血带前10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治疗组则在相同时间内静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性肺通气和氧合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应用止血带的下肢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上止血带前10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治疗组则在相同时间内静滴乌司他丁溶液(0.6×104 U/kg)100 mL。分别于上止血带前0 h、松止血带后2 h、6 h、24 h取血测血气记录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和氧合指数(OI)值。结果:对照组在2 h,6 h,24 h时点PA-aO2差值较0 h时点的明显增大(P<0.01),治疗组各时点组内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6 h时点的差值增大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OI值各组变化与PA-aO2相反。而两组PaCO2值在2 h都有升高(P<0.01),在6 h,24 h时点恢复,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乌司他丁预处理能改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肺泡的通气功能和氧合功能,对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再灌注损伤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感染患者动静脉血气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邬海苏 柳开忠 +3 位作者 邱骏 柳杰铭 黄剑 汪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研究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性期动静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科四年来收治的47例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动脉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肺泡气一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和中心... 目的研究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性期动静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科四年来收治的47例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动脉及中心静脉血气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肺泡气一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在疾病急性期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疾病缓解后P(A—a)O2值下降,ScVO2值有所升高;而在疾病恶化时两者与急性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a)O2及ScVO2能敏感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动静脉血气分析联合监测可以有效判断疾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感染 感染性休克 血气分析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灌注扫描在肝肺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附3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吉刚 李春林 +1 位作者 王惠吉 王海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94-395,共2页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以肝功能不全,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上升和肺内血管扩张为三大主征的综合征.及早诊断HPS并采取相应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很大的帮助.有报道认为99mTc-MAA肺灌注扫描是诊断肝肺综合征的...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是以肝功能不全,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上升和肺内血管扩张为三大主征的综合征.及早诊断HPS并采取相应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很大的帮助.有报道认为99mTc-MAA肺灌注扫描是诊断肝肺综合征的一种方法,并利用99mTc-MAA肺灌注扫描显示肝肺综合征组肺外分流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1].现将我们遇到的3例HPS患者分析如下,以期进一步提高对HPS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诊断 肝肺综合征 肺灌注扫描 99mTc-MAA pulmonary 动脉血氧分压差 肺内血管扩张 肝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肺综合征肝移植治疗回顾与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凌 杨锦林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872-874,共3页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肝移植治疗 PULMONARY 慢性肝脏疾病 动脉血氧分压差 KENNEDY 肺内血管扩张 继发性肝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肺综合征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成山(综述) 赵晓晏(审校)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3-177,共5页
肝肺综合征(HPS)是指在慢性肝病门脉高压的基础上肺内血管异常扩张诱导产生的动脉血氧合缺陷,气体交换障碍、低血氧血症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目前认为,HPS主要与肺内毛细血管扩张和分流形成有关。本文对血液分流:肺内... 肝肺综合征(HPS)是指在慢性肝病门脉高压的基础上肺内血管异常扩张诱导产生的动脉血氧合缺陷,气体交换障碍、低血氧血症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目前认为,HPS主要与肺内毛细血管扩张和分流形成有关。本文对血液分流:肺内分流、门肺分流和胸膜分流;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障碍及血管活性物质:肺内-氧化氮、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d和乙酮可可碱改变等因素在HPS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旨在为探讨HP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肺综合征 氧合缺陷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抗凝与溶栓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艳敏 王希柱 +1 位作者 宋巧风 李会菊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70-971,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抗凝与溶栓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方法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48例,其中15例行溶栓治疗(溶栓组),33例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抗凝组),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溶栓组治疗前后肺泡气-动脉血氧... 目的观察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抗凝与溶栓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方法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48例,其中15例行溶栓治疗(溶栓组),33例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抗凝组),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溶栓组治疗前后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a)O_2可作为早期诊断肺拴塞及溶栓后再通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溶栓 抗凝
原文传递
肺血栓栓塞症的辅助检查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春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09年第13期465-466,共2页
动脉血气分析是筛选肺栓塞的有效方法。肺血管床堵塞15%-20%时可出现低氧血症,发生率约76%。PaO2≥90mmHg(1mmHg=0.133kPa)罕见,80%的PTE患者PaO2≤80mmHg,PaO2〉80mmHg不能除外PTE;93%的患者有低碳酸血症;86%-95%有肺... 动脉血气分析是筛选肺栓塞的有效方法。肺血管床堵塞15%-20%时可出现低氧血症,发生率约76%。PaO2≥90mmHg(1mmHg=0.133kPa)罕见,80%的PTE患者PaO2≤80mmHg,PaO2〉80mmHg不能除外PTE;93%的患者有低碳酸血症;86%-95%有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差(PA2a-O2)增大,后二者正常可能有助于排除较大的肺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辅助检查 动脉血氧分压差 动脉血气分析 PAO2 低碳酸血症 低氧血症 肺血管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不同输液方案对肺保护的作用
18
作者 刘家鹏 杨进斌 韩建阁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18-82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输液方案对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晶体液输注组和5%白蛋白输液组,每组35例。记录不同时间点[术中切皮前(T1);出... 目的:探讨不同输液方案对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7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晶体液输注组和5%白蛋白输液组,每组35例。记录不同时间点[术中切皮前(T1);出手术室前(T2);出重症监护室(T3)]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术中出入量、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5%白蛋白输注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输液量、红细胞使用量及失血量低于晶体液输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时,5%白蛋白输注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低于晶体液输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应用5%白蛋白注射液能明显改善A-aDO2值,减少术中液体应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肺保护 室间隔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的肺保护作用研究
19
作者 王华 徐新根 殷凤珍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3年第3期45-47,共3页
目的 :体外循环中 ,血液与异物表面直接接触 ,导致许多炎性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形成及释放 ,形成的肺损伤是手术患者的一个重要而危险的并发症。本文总结了CPB中应用抑肽酶进行肺保护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 :2 0 0 1年 1月至 11月 ,... 目的 :体外循环中 ,血液与异物表面直接接触 ,导致许多炎性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形成及释放 ,形成的肺损伤是手术患者的一个重要而危险的并发症。本文总结了CPB中应用抑肽酶进行肺保护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 :2 0 0 1年 1月至 11月 ,在本院施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手术中应用抑肽酶的患者作为研究组 ,未用抑肽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麻醉诱导时、体外循环结束时的气道压力 (Paw)、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A a)DO2 ]、两组患者回病房后的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前、前中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而研究组患者体外循环结束时的气道压力和肺泡 动脉血氧分压差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 (P <0 0 5 ) ,预示着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受到的损伤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显著减少 (P <0 0 5 ) ,说明研究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比对照组患者恢复得快。结论 :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抑肽酶 ,充分发挥其血液麻醉作用 ,可有效减轻肺损伤 ,促进术后恢复 ,取得良好的肺保护效果 ,而且简便易行、安全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肽酶 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手术 肺功能 动脉血氧分压差 机械通气 二尖瓣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PEEP)对于截石位开腹手术患者肺泡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蕾 徐振东 +2 位作者 余琼 朱伟强 张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研究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截石位开腹手术的全麻患者肺泡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采取截石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PEEP=0 cmH2O,n=20)和B组(PEEP=10 cmH2O,n=20);另选20例采取仰... 目的研究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截石位开腹手术的全麻患者肺泡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采取截石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PEEP=0 cmH2O,n=20)和B组(PEEP=10 cmH2O,n=20);另选20例采取仰卧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比较3组患者在不同时点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的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A组和B组在摆放体位后30 min PaO2出现下降,两组的氧分压变化百分比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百分比与C组相比差异都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与A组相比,B组在加用10 cmH2O的PEEP后60 min,PaO2明显上升、P(A-a)DO2显著下降。结论截石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肺泡氧合,而逐级上调PEEP值至10 cmH2O可以在不影响循环稳定的同时改善肺泡氧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石位 呼气末正压(PEEP) 动脉血氧分压(PaO2)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