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造影诊断消化道出血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毛健 张振岳 +3 位作者 黄永东 范亦辉 顾庆春 吕传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83-483,共1页
关键词 动脉造影诊断 消化道出血 价值 内科保守治疗 临床资料 多次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与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淑田 王瑞英 +1 位作者 仝珊 李春燕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5期401-403,共3页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常见疾病,约30%的患者因未接受恰当的治疗而死亡.而接受治疗可使病死率降至2%~8%。近年的研究表明,PE在我国并非少见,且其发病率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国内1971-1...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常见疾病,约30%的患者因未接受恰当的治疗而死亡.而接受治疗可使病死率降至2%~8%。近年的研究表明,PE在我国并非少见,且其发病率呈迅速上升的趋势。国内1971-1995年完成的尸体解剖显示70%以上的重症PE被临床医师漏诊。可见提高PE的诊断水平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早期诊断PE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通气/灌注显像 动脉造影诊断 肺栓塞 核素 动脉栓塞 常见疾病 临床医师 尸体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郑长春 李东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动脉造影诊断 冠心病患者 价值 超声心动图检查 WHO标准 目测直径法 心电图检查 临床资料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造影诊断消化道出血的价值(附7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健 张振岳 +3 位作者 黄永东 范亦辉 顾庆春 吕传国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7年第3期211-212,共2页
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常规的如X钡剂检查能够诊断消化道疾病,但不能显示出血具体部位;一般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基本不能诊断,而小肠镜尚未普及。动脉造影提供了消化道出血的另一种检查和治疗的重... 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常规的如X钡剂检查能够诊断消化道疾病,但不能显示出血具体部位;一般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基本不能诊断,而小肠镜尚未普及。动脉造影提供了消化道出血的另一种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消化道出血 动脉造影诊断 TREITZ韧带 价值 上消化道出血 钡剂检查 消化道疾病 小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强 李皓亮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882-883,共2页
关键词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动脉造影诊断 冠心病 对比分析 不稳定性心绞痛 高血压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造影 NYHA分级 症状不典型 血生化检查 高脂血症 X线胸片 心功能 糖尿病 UCG 心肌病 瓣膜病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动脉造影诊断
6
作者 张宪生 邹英华 王维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68-369,共2页
关键词 胸廓出口综合征 动脉造影诊断 手术治疗时机 动脉造影检查 临床诊断 胸廓上口 臂丛神经 手术干预 阳性结果 造影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动脉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的应用
7
作者 钟朝明 张伟 玄祖旗 《新疆医学》 2012年第2期78-81,共4页
医源性血管损伤是指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生的血管损伤,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能会危机患者生命,引发医疗纠纷。收集我院2004.7-2010.7期间因医源性血管损伤出血的患者37例,在我科行动脉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情况进行了总结,现... 医源性血管损伤是指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生的血管损伤,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能会危机患者生命,引发医疗纠纷。收集我院2004.7-2010.7期间因医源性血管损伤出血的患者37例,在我科行动脉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情况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血管损伤 动脉造影诊断 栓塞治疗 应用 医疗纠纷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比较
8
作者 马海红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动脉造影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心电图 扩张性心肌病 心肌梗死 并发高血压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阳性率低
9
作者 刘旭霞(译) 惠汝太(编审)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26-126,共1页
背景:很多指南建议应根据风险评估和无创性检查的结果决定是否进行心导管造影检查。本文分析目前美国全国疑诊为冠心病的样本,确定无创性检查的模式和导管造影检查的阳性率。
关键词 动脉造影诊断 阳性率 导管造影检查 无创性检查 冠状 风险评估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造影诊断检查操作规程
10
作者 戴汝平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6年第1期91-92,共2页
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rteriography,PA)为PTE诊断的经典参比方法。其敏感性约98%,特异性95~98%。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技术,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关键词 动脉造影诊断 肺血栓栓塞症 检查操作 规程 动脉造影 检查技术 PTE 敏感性 有创性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带成像联合支气管动脉造影诊断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婷 张杰 +3 位作者 王玉玲 裴迎华 徐敏 张晨阳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8-149,共2页
患者女,27岁,主因"反复咯血1年半"入院.既往体健.患者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曾行胸部增强CT,未能发现咯血原因.此后间断咯血,多于感染、情绪激动、咳嗽或剧烈活动后诱发.咯血量多时有几十毫升,量少时仅为痰中带血.入院前十余天... 患者女,27岁,主因"反复咯血1年半"入院.既往体健.患者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曾行胸部增强CT,未能发现咯血原因.此后间断咯血,多于感染、情绪激动、咳嗽或剧烈活动后诱发.咯血量多时有几十毫升,量少时仅为痰中带血.入院前十余天患者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在外院行气管镜检查于右中间支气管见一怒张血管,转诊至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 动脉造影诊断 反复咯血 成像 窄带 胸部增强CT 气管镜检查 情绪激动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14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瑞耕 邓淑珍 尹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5-676,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动脉造影诊断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血管炎综合征 后天性心脏病 心脏彩超
原文传递
急诊支气管动脉造影诊断内科治疗无效大咯血二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先玫 王惜群 +4 位作者 汪伟 龚方戚 夏呈森 张泽伟 李建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46-947,共2页
关键词 动脉造影诊断 内科治疗 儿科急诊 大咯血 支气管 无效
原文传递
双源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夹层并肺动脉栓塞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阿丹 郭海燕 武乐乐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91-1492,共2页
患者女,53岁,以"突发胸闷气短1小时"为主诉入院,1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劳累后加重,为求治疗就诊本院,门诊心电图:心肌缺血样改变,遂以"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收住本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230/108... 患者女,53岁,以"突发胸闷气短1小时"为主诉入院,1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劳累后加重,为求治疗就诊本院,门诊心电图:心肌缺血样改变,遂以"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收住本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230/108 mmHg,平时间断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详,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后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动脉造影诊断 动脉夹层 双源CT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硝苯地平缓释片 高血压病史 胸闷气短
原文传递
64排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栓塞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臧海英 李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2X期265-265,共1页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及内科治疗肺栓塞疗效。方法:对18例肺栓塞回顾性分析CTPA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例554支血管中223支发生肺动脉栓塞(46.2%)。54.3%肺叶以上动脉...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及内科治疗肺栓塞疗效。方法:对18例肺栓塞回顾性分析CTPA的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例554支血管中223支发生肺动脉栓塞(46.2%)。54.3%肺叶以上动脉、65.1%肺叶动脉及42.0%肺段动脉受累。肺栓塞的CTPA表现:直接征象:①腔内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充盈缺损(8.5%)、锐角附壁型充盈缺损(18.3%)、钝角附壁型充盈缺损(46.6%)及完全闭塞(19.3%)。其中中心型及锐角型充盈缺损提示急性肺栓塞,钝角型充盈缺损及完全闭塞则为慢性肺栓塞的征象;②管腔突然狭窄(9.0%)。间接征象:主动脉和(或)右侧叶问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肺少血"征、肺梗死"、马赛克"等。治疗后CTPA上肺动脉血栓部分或基本消失,肺动脉显示率显著提高,急性PE变化更明显,以中心性肺栓塞效果显著。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PA能够清楚显示PE的征象及其演变过程及治疗后效果,是诊断PE的一种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64排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重新评价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邦晗 邹旭 +1 位作者 李松 张敏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了解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ECG)改变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对375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5例中252例ECG异常,123例正常;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78例确诊为冠心病,97... [目的]了解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ECG)改变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对375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5例中252例ECG异常,123例正常;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78例确诊为冠心病,97例除外冠心病;心电图异常的252例有205例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正常的123例有73例诊断为冠心病,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sensitivity)为73.7%,特异度(specificity)为51.5%;心电图的不同改变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意义不同(P<0.001)。异常Q波的96.8%、ST段抬高的90.0%、ST段下移的83.7%诊断为冠心病。[结论]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普通体表心电图检查的价值有限,其不同导联所致的不同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意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术/诊断应用 心电描记术/诊断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与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丽君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9期1527-1528,共2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可疑冠心病患者60例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MS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CAG)。结果:60例患者左冠状动脉主干长度平均为(9.8±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可疑冠心病患者60例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MS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CAG)。结果:60例患者左冠状动脉主干长度平均为(9.8±2.2)mm。左冠状动脉直径为0.30~0.73cm,右冠状动脉直径为0.26~0.73cm。冠状动脉类型:右优势型30例,左优势型6例,均衡型24例。在60例患者中,CAG诊断阳性55例,阴性5例;MSCT诊断阳性50例,阴性10例。以CAG作为判断标准,MSCT诊断敏感性为90.9%(50/55),特异性为100.0%(5/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与评价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高,敏感性与特异性高,可合理判断冠状动脉类型与长度、直径,可成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影像学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 冠状动脉狭窄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及治疗方向探讨分析
18
作者 张琼 苗楠 +2 位作者 王建昆 张大勇 茹克亚 《新疆医学》 2006年第4期119-120,共2页
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重要的诊断方法,而冠状动脉造影目前仍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准确判断动脉狭窄的程度、部位及支数。本文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标准,对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及治疗方向进行... 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重要的诊断方法,而冠状动脉造影目前仍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准确判断动脉狭窄的程度、部位及支数。本文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标准,对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及治疗方向进行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造影诊断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治疗方 冠状动脉造影 “金标准” 冠脉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造影诊断及栓塞治疗胆道大出血5例分析
19
作者 程正位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胆道大出血 栓塞治疗 血管造影诊断 肝胆手术后 动脉造影诊断 大出血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MRA在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20
作者 李斌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9期76-77,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脑动脉瘤诊断中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情况以及诊断效果。方法:共计抽取5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动脉瘤,患者均实施CTA以及MRA检查,分别对比不同检查方... 目的:对比分析脑动脉瘤诊断中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情况以及诊断效果。方法:共计抽取5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动脉瘤,患者均实施CTA以及MRA检查,分别对比不同检查方式检查的准确率以及对动脉瘤空间位置检查的清晰度。结果:动脉瘤检查中CTA检查的实施对其诊断的准确率以及清晰度均高于MR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断中CTA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MRA,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且能够帮助诊断医师更加全面准确的掌握患者动脉瘤空间位置状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诊断中螺旋CT血管造影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