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存车条件的动车组交路计划优化方法
1
作者 牛家鑫 赵鹏 +2 位作者 乔珂 张璞 魏利亨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动车组交路计划是高速铁路运输生产计划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研究编制动车组交路计划时充分考虑夜间停放、到发线运用条件等以确保计划的可实施性。以一级检修周期为时间跨度构建动车组运用接续网络,考虑夜间存放地点、车站到发线运用、... 动车组交路计划是高速铁路运输生产计划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研究编制动车组交路计划时充分考虑夜间停放、到发线运用条件等以确保计划的可实施性。以一级检修周期为时间跨度构建动车组运用接续网络,考虑夜间存放地点、车站到发线运用、检修里程和检修时间等约束,建立以动车组使用数量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开发两阶段分支定界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动车运用所担当的列车为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动车组夜间存放地点和到发线运用合理的情况下,构建的模型相比既有人工编制方法可以有效节省动车组使用数量,同时能编制动车组车站到发线运用方案及夜间存放方案,节约铁路部门运营成本,为相关人员编制动车组交路计划提供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动车组交路计划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到发线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柔性车体-座椅-人体系统耦合振动特性
2
作者 高建敏 王谢堂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81,共15页
针对高速轻量化动车组与人体之间动力耦合振动特性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刚柔耦合理论,建立考虑动车组柔性车体与座椅及坐姿人体耦合振动响应的高速动车组柔性车体-座椅-人体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高速铁路随机轨道不平... 针对高速轻量化动车组与人体之间动力耦合振动特性研究不充分的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刚柔耦合理论,建立考虑动车组柔性车体与座椅及坐姿人体耦合振动响应的高速动车组柔性车体-座椅-人体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高速铁路随机轨道不平顺激励下人体生物力学特性对高速轻量化动车组振动特性的影响,以及车体柔性振动作用下不同座位处人体的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人体生物力学特性会增大车体某些柔性模态频率;满座工况下,基于人车耦合动力学模型得出的5 Hz频率以上的共振峰频率和横向共振峰幅值较传统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大,而垂向共振峰幅值则较传统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小;车体振动响应的1阶峰值频率明显降低,而幅值则略有增加;人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尼吸振的作用,在300 km·h^(-1)行车速度和满座工况下,人体可明显抑制车体5 Hz频率以上的高频垂向振动,而弹性车体的振动则会激发人体垂向5.25 Hz和横向2.13 Hz频率左右的固有模态,使人体在该频域下的振动能量有所增加。因此,若以车体地板振动加速度代替人体响应评估高速动车组的振动舒适性,会与真实的人体振动程度存在一定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座椅-人体耦合力学模型 人体生物力学特性 耦合振特性 轻量化车体 坐姿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VRAP的动车组吊装结构随机疲劳寿命研究
3
作者 刘晓雪 刘雨辰 +3 位作者 郭翰飞 张纪丰 程亚军 李娜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4-48,120,共6页
以IEC61373:2010提供的模拟长寿命随机振动加速度谱密度作为激励,利用基于虚拟激励法开发的适用于轨道车辆系统随机振动分析软件(RVRAP)对动车组吊装结构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并与商用分析软件计算的随机应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以IEC61373:2010提供的模拟长寿命随机振动加速度谱密度作为激励,利用基于虚拟激励法开发的适用于轨道车辆系统随机振动分析软件(RVRAP)对动车组吊装结构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并与商用分析软件计算的随机应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软件计算得到的结构关键节点随机应力响应的最大误差为12%,并且RVRAP所需时长仅为商用软件的5.4%,大幅减少了计算时间,RVRAP与三区间法的疲劳评估结果一致,证明了RVRAP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吊装结构 随机振 RVRAP 随机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效性竞争优势的高铁快运动车组物流产品设计
4
作者 熊纯 李海鹰 +2 位作者 肖云 李元凯 王莹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近年我国快递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高铁快运动车组作为快递运输新方式,具有时效性强、运量大、安全性高等优势,适合运输附加值较高且对时效性敏感的货物。为了充分发挥其时效性的优势,采用KANO模型对货物的时效性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并通过... 近年我国快递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高铁快运动车组作为快递运输新方式,具有时效性强、运量大、安全性高等优势,适合运输附加值较高且对时效性敏感的货物。为了充分发挥其时效性的优势,采用KANO模型对货物的时效性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并通过Better-Worse系数计算不同需求的重要度,进而确定了高铁快运动车组的时效性优势产品。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公路、航空运输对比分析,确定了不同时效性产品下高铁快运动车组开行的优势距离。进一步考虑对需求的吸引,确定了在“点对点”一站直达和重要节点沿途停靠2种组织模式下高铁快运动车组开行的优势距离和辐射范围。最后,以沿江高铁为例,设计了2种组织模式下不同节点间的次日达和次晨达物流产品,为沿江高铁快运动车组物流产品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快运 物流产品设计 动车组 时效性 优势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H380型动车组镍镉蓄电池老化状态研究
5
作者 左明洁 席振 +4 位作者 毕福亮 关超 代毅 向超群 于天剑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1-298,共8页
蓄电池作为高速列车关键设备之一,其老化状态的精确预估对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CRH380型动车组镍镉蓄电池老化状态在线估计困难的问题,基于镍镉电池的检修规程和健康状态指标,研究在不同温度、不同寿命条件下的电池老... 蓄电池作为高速列车关键设备之一,其老化状态的精确预估对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CRH380型动车组镍镉蓄电池老化状态在线估计困难的问题,基于镍镉电池的检修规程和健康状态指标,研究在不同温度、不同寿命条件下的电池老化状态,分析镍镉蓄电池的老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镍镉蓄电池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首先,根据镍镉电池的标准检修规程,设计试验方案;然后,对不同修程的镍镉电池进行容量测试和电压测试;最后,通过获取的试验数据分析不同条件下的老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环境温度、荷电保持时间与镍镉蓄电池的老化状态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镍镉蓄电池 老化状态 检修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惯容器弹性架悬转向架横向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祁亚运 敖鹏 +4 位作者 戴焕云 石怀龙 刘华 贺星 李慷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2,111,共9页
惯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控制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结构振动系统中,但在转向架电机悬挂中却研究较少。建立3种惯容器-刚度-阻尼(inerter-stiffness-damping, ISD)电机架悬转向架横向动力学模型,采用光滑拟合曲线模拟等效锥度,用实测轨道谱作... 惯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控制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结构振动系统中,但在转向架电机悬挂中却研究较少。建立3种惯容器-刚度-阻尼(inerter-stiffness-damping, ISD)电机架悬转向架横向动力学模型,采用光滑拟合曲线模拟等效锥度,用实测轨道谱作为转向架系统激励输入,以构架端部加速度滑移均方根综合值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通过减法平均优化器优化算法对ISD架悬参数和原有刚度-阻尼(stiffness-damping, SD)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其稳定性。结果表明,ISD串并联结构降低转向架振动响应效果最好,在新轮新轨匹配和车轮镟修后期条件下,其稳定性最佳,线性临界速度较SD结构可提升215.6 km/h。ISD三并联结构各稳定性指标略低于SD结构,而ISD三串联结构会恶化转向架横向稳定性,降低其临界速度,同时,其综合均方根和最大均方根对速度变化最敏感,不利于改善转向架横向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动车组电机弹性架悬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转向架横向稳定性 弹性架悬 惯容器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干扰下考虑空车调拨的动车组运用计划实时调整方法
7
作者 钟庆伟 庾映雪 +3 位作者 田金玉 张永祥 闫旭 彭其渊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101,共11页
研究严重干扰场景下高速铁路网络动车组运用计划实时调整问题,根据调整后列车运行图,以偏离原动车组运用计划程度最小、取消车次数量最少、动车段(所)日常库存偏离最少及空车调拨次数最少为目标,在考虑车组改编及日常检修限制等安全约... 研究严重干扰场景下高速铁路网络动车组运用计划实时调整问题,根据调整后列车运行图,以偏离原动车组运用计划程度最小、取消车次数量最少、动车段(所)日常库存偏离最少及空车调拨次数最少为目标,在考虑车组改编及日常检修限制等安全约束条件下,基于车次接续建立两阶段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第一阶段模型旨在生成多种与原动车组运用计划方案相似的可行路径集合;第二阶段模型则保证具体执行各路径动车组的一致性,以及各备选动车组与其可能执行路径之间的检修可行性。最后以郑州局集团公司所辖部分高速铁路网络为例,对提出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实现多个场景问题的求解,为严重干扰下考虑空车调拨的动车组运用计划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车组运用计划实时调整 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改编 空车调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动车组变刚度转臂节点的半主动控制
8
作者 李旭阳 代亮成 +2 位作者 池茂儒 赵明花 周荻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7,176,共9页
为抑制电力动车组运行中由异常轮轨匹配产生的车体晃动,提出一种采用半主动转臂节点代替被动式转臂节点的解决方法。设计了具有两级刚度特性的半主动转臂节点并建立其力学模型,推导了具有可变惯性通道的半主动转臂节点复刚度表达式,并... 为抑制电力动车组运行中由异常轮轨匹配产生的车体晃动,提出一种采用半主动转臂节点代替被动式转臂节点的解决方法。设计了具有两级刚度特性的半主动转臂节点并建立其力学模型,推导了具有可变惯性通道的半主动转臂节点复刚度表达式,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半主动转臂节点控制策略,建立了半主动转臂节点与车辆动力学的联合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轮轨匹配状态下半主动转臂节点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等效锥度轮轨匹配状态下,半主动转臂节点能有效衰减一次蛇行对应速度区间内车体大幅值、低频的横向振动,显著减小车体横向加速度主频处的幅值;正常轮轨匹配状态下,与搭载传统被动转臂节点的车辆相比,搭载半主动转臂节点的车辆有更优的曲线通过能力和更高的临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动车组 变刚度转臂节点 半主控制 一次蛇行 车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450动车组的牵引回流动态分布及谐波特性研究
9
作者 秦树增 杨轶轩 杨世武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0,共7页
当动车组速度提升至400 km/h,由动车组和牵引供电系统引入的牵引电流及其谐波随之变化,并以钢轨为耦合途径,干扰轨旁信号设备工作状态。为保障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营,应对信号系统的适应性和抗干扰设计给予重视。在此背景下,基于新一代... 当动车组速度提升至400 km/h,由动车组和牵引供电系统引入的牵引电流及其谐波随之变化,并以钢轨为耦合途径,干扰轨旁信号设备工作状态。为保障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营,应对信号系统的适应性和抗干扰设计给予重视。在此背景下,基于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围绕高速条件下列车追踪动态条件、动车组不同工况下的牵引电流特性及其对轨道电路设备的影响开展研究。通过建立牵引电流动态分布模型,基于潮流计算原理,提出更高运营速度条件下回流动态分布的建模和计算方法,预测高速运行时的牵引回流;通过建立牵引电机仿真模型,分析更高运营速度条件下的谐波特性,预测不同工况下动车组谐波干扰的幅值和频率分布;依据国内外现行标准,分析轨道电路设备对于牵引电流和谐波干扰的适应性,为信号设备的干扰防护和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450动车组 轨道电路 牵引电流 谐波特性 潮流计算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滚动轴承故障预测的实时性研究
10
作者 刘暾东 张馨月 +2 位作者 张泽华 吴晓敏 邵桂芳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8,208,共9页
针对动车组设备中滚动轴承故障预测实时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增强节点更新的宽度神经网络方法。首先,采用宽度神经网络的方法对预处理之后的滚动轴承原始振动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其次,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增加增强节点进行权值更新;最后,... 针对动车组设备中滚动轴承故障预测实时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增强节点更新的宽度神经网络方法。首先,采用宽度神经网络的方法对预处理之后的滚动轴承原始振动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其次,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增加增强节点进行权值更新;最后,使用宽度网络对设置滑动窗口的数据进行预测并输出最终结果。动车组模拟实验台采集的滚动轴承故障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训练时间得以缩短,预测时间控制在30 ms以内,达到实际工业设备预测要求;与传统深度学习相比,基于增强节点更新的宽度神经网络其预测准确性得以保障,且预测实时性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轴承 故障预测 宽度神经网络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磁谐振下动车组电压互感器温升特性研究
11
作者 朱蕴奇 王庆峰 +1 位作者 李相强 张健穹 《电瓷避雷器》 2025年第1期25-32,42,共9页
动车组在过分相时,车载电压互感器容易发生铁磁谐振,严重时甚至导致互感器炸裂损毁,威胁行车安全。本研究结合某型动车组电压互感器实际参数,建立了动车组电压互感器等效三维模型。利用传热学原理,基于多层圆筒壁模型计算分析等效热传... 动车组在过分相时,车载电压互感器容易发生铁磁谐振,严重时甚至导致互感器炸裂损毁,威胁行车安全。本研究结合某型动车组电压互感器实际参数,建立了动车组电压互感器等效三维模型。利用传热学原理,基于多层圆筒壁模型计算分析等效热传导系数和等效比热容等参数。通过实验测量动车组电压互感器励磁特性曲线,结合动车组电压互感器励磁特性曲线和实际工况,计算发生铁磁谐振时绕组和铁芯的发热功率。通过对动车组电压互感器进行热仿真,得到动车组电压互感器的温度场,研究发生铁磁谐振时动车组电压互感器的温升,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动车组电压互感器的热绝缘设计标准,分析了动车组电压互感器损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电压互感器 铁磁谐振 等效热传导系数 热仿真 温度场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动车组升力翼结构运动的主动控制技术
12
作者 朱彦 王成强 +3 位作者 向超群 范子寅 高世卿 王蕾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高速铁路动车组升力翼结构可以降低车辆轮轨间的摩擦阻力,减少车轮磨损。但由于高速铁路动车组的运行工况复杂多变,升力翼所承受的动态载荷在不断变化,为确保动车组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充分发挥升力翼结构的节能减阻效能,需为升... [目的]高速铁路动车组升力翼结构可以降低车辆轮轨间的摩擦阻力,减少车轮磨损。但由于高速铁路动车组的运行工况复杂多变,升力翼所承受的动态载荷在不断变化,为确保动车组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充分发挥升力翼结构的节能减阻效能,需为升力翼设计合适的控制方案。[方法]介绍了升力翼的整体结构组成,提出了升力翼结构运动的主动控制方案。其中,为底部旋转装置设计了基于位置跟踪的多变量耦合系统解耦控制算法;为攻角变换装置设计了基于LADRC(线性自抗扰控制)的交叉耦合协同控制算法;为翼尾伸缩装置设计了控制流程和到位停车电路方案。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底部旋转控制方案、攻角变换控制方案的控制效果。[结果及结论]升力翼结构运动的主动控制方案可以满足升力翼的功能需求,包括底部旋转装置的到位精度要求、攻角变换装置的同步控制要求及翼尾伸缩装置的匀速运动和到位停车要求。该方案弥补了既有控制方案的不足,提高了升力翼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动车组 升力翼 解耦控制 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动车组网侧变流器的温升特性仿真
13
作者 王成涛 韦敬 +3 位作者 韩伟 张逸飞 齐玉文 刁利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网侧变流器是高速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中的核心电气设备,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列车的安全运行。因此,有必要对高速铁路动车组网侧变流器的温升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探索温升与运行工况、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为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温度评估... [目的]网侧变流器是高速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中的核心电气设备,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列车的安全运行。因此,有必要对高速铁路动车组网侧变流器的温升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探索温升与运行工况、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为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温度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研究功率器件温升特性,构建了包括功率损耗模型和热网络模型在内的电热仿真模型。功率损耗模型用于量化功率器件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损耗情况;热网络模型则结合列车运行环境条件,模拟功率器件内部热传导和散热过程。在仿真过程中,考虑了运行工况、环境温度等多种影响因素,动态分析了功率器件的温度变化趋势及其对变流器性能的影响。[结果及结论]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电热仿真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功率器件的温升特性。该研究结果为列车实际运行中评估网侧变流器温度变化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动车组 网侧变流器建模 功率器件温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RAMS的动车组部件预防性维修策略
14
作者 伊成山 王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19,共11页
为保证动车组部件安全可靠工作,实现维修部门安全和效益目标,本文针对运行里程达到四级修后进行更换的动车组部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RAMS指标的动车组部件预防性维修策略,该策略考虑了RAMS指标对部件维修策略的影响,采用初级修、... 为保证动车组部件安全可靠工作,实现维修部门安全和效益目标,本文针对运行里程达到四级修后进行更换的动车组部件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考虑RAMS指标的动车组部件预防性维修策略,该策略考虑了RAMS指标对部件维修策略的影响,采用初级修、高级修和发生故障进行小修的维修方式,引入了役龄递减因子和故障率递增因子来描述不同维修方式的维修效果。以动车组部件的可靠度阈值为决策变量,可用度要求为约束条件,将维修性和安全性指标量化为成本和时间,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安全性风险因子和维修性损失因子对部件可靠度阈值的敏感性,并探究不同优化目标对维修策略优化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RAMS指标应用于动车组部件的维修策略后,采取较高的可靠度阈值能有效控制部件小修次数;安全性风险因子和维修性损失因子对策略优化结果具有显著影响;调整目标函数加权因子取值,可使策略具有较强的优化倾向;考虑RAMS指标预防性维修策略更具经济性,为动车组部件维修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维修 动车组部件 可靠度、可用度、维修性、安全性 可靠度阈值 层次分析法 维修成本 维修时间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车下蓄电池箱构架疲劳载荷谱研究
15
作者 景建辉 孙栋 +1 位作者 王力强 温泽峰 《铁道车辆》 2025年第1期71-81,133,共12页
随着我国高速动车组运行速度和轻量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车下设备安装结构的抗疲劳能力也面临巨大挑战,文章基于某动车组车下蓄电池箱构架开展了疲劳载荷谱研究。通过线路试验,发现蓄电池箱构架的振动加速度和动应力的主频在8~22 Hz范围,... 随着我国高速动车组运行速度和轻量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车下设备安装结构的抗疲劳能力也面临巨大挑战,文章基于某动车组车下蓄电池箱构架开展了疲劳载荷谱研究。通过线路试验,发现蓄电池箱构架的振动加速度和动应力的主频在8~22 Hz范围,推断构架发生了共振,并因此导致较高的动应力。实测线路上构架和枕梁的振幅对比IEC 61373:2010标准载荷谱出现部分超标现象。当列车运营速度高于350 km/h时,枕梁的垂向加速度部分超过标准谱,说明标准谱适合于低于350 km/h的列车速度,但如果速度更高,则有必要重新评估该标准限值。最后提出了以下建议:修改现有标准的低频和高频载荷谱覆盖范围,并根据列车运营速度对载荷谱进行分级;形成动态仿真模拟的规范化设计流程;开展系统性线路激励载荷数据收采集和分析,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实际运行条件的高速动车组载荷谱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疲劳 载荷谱 蓄电池箱构架 枕梁 IEC 6137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动车组隧道交会压力波与气动特性仿真分析
16
作者 马瑶 滕万秀 +2 位作者 余以正 王雷 梅元贵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21-128,136,共9页
基于精细化的车隧耦合湍流模型对速度400 km/h动车组隧道中央等速交会情形的压力波进行仿真分析,结合波轨迹图分析了隧道内流场特性,车体及隧道内不同测点处的压力历程特征,在进行400 km/h动车组隧道交会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400... 基于精细化的车隧耦合湍流模型对速度400 km/h动车组隧道中央等速交会情形的压力波进行仿真分析,结合波轨迹图分析了隧道内流场特性,车体及隧道内不同测点处的压力历程特征,在进行400 km/h动车组隧道交会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400 km/h动车组气动力分布及数值特征,重点分析了列车交会过程中整车及不同区域的气动阻力、气动升力和气动侧向力的平均值和最大值,结合实车试验中出现的列车头车“负升力”特征,应用计算结果进行了原理性解释,验证了气动是导致头车“负升力”增加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400 km/h动车组隧道内交会条件下的整车压力峰峰值为12 kPa左右,隧道中部气动载荷压力峰值为15.5 kPa左右。头车对整车的负升力作用最明显,头型区域最大负升力为14.7 kN,平均负升力为8.71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 km/h动车组 隧道压力波 载荷 负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为例
17
作者 颜秀珍 田华彬 +1 位作者 梁建全 李涛 《时代汽车》 202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有效地在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课程为例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当前轨道交通相关专业基础课中的思政教育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基于“动车组... 本文旨在探索如何有效地在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课程为例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当前轨道交通相关专业基础课中的思政教育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基于“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这门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案。该方案提倡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以及互动式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仿真等工具来增强教学效果。最后,文章回顾了上述方法的应用成果,并对未来进一步深化此类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轨道交通类专业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同时也为其他工程技术类学科如何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给出一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课程思政 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速铁路开行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用条件及优势研究
18
作者 王艺楠 徐利民 +1 位作者 鲍晶晶 林枫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列车具有快速、舒适、编组灵活、折返换端快等优点,可有效释放紧张线路和枢纽运输能力、优化开行结构,满足无客运专线的城市间客运提质需求;开行需符合一定的客流需求和客流偏好、设施技术条件,通过运用灵活组织... 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列车具有快速、舒适、编组灵活、折返换端快等优点,可有效释放紧张线路和枢纽运输能力、优化开行结构,满足无客运专线的城市间客运提质需求;开行需符合一定的客流需求和客流偏好、设施技术条件,通过运用灵活组织方式和存检修能力优化提升运用效率;目前在西北、西南等区域开行状况良好,动力集中动车组可适度替换城际动力分散动车组、适合开行跨境列车,可提升普速铁路客运产品供给质效、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且具有一定成本优势,对提高普速铁路市场竞争力具有运营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铁路 力集中动车组 运用条件 设施设备 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客室座椅靠背螺栓断裂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
19
作者 毕凯 贾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2,156,共6页
[目的]高速铁路动车组座椅靠背螺栓断裂,将导致靠背支撑性能失效及角度调节功能失效。检修发现,靠背螺栓断裂的发生频次较高,且断裂形式趋于一致,需要找出螺栓断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方法]对螺栓进行了化学成分检查和拉伸检... [目的]高速铁路动车组座椅靠背螺栓断裂,将导致靠背支撑性能失效及角度调节功能失效。检修发现,靠背螺栓断裂的发生频次较高,且断裂形式趋于一致,需要找出螺栓断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方法]对螺栓进行了化学成分检查和拉伸检查,以及剪切试验、硬度试验等力学性能试验,核查了螺栓自身的质量。采用金相组织和电镜扫描,对螺栓断口的宏观形貌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找出螺栓断裂的形式。最后对螺栓的服役工况理论进行了分析,确定螺栓断裂的主要原因。对既有结构进行了整改,增加辅助固定支架,以改善螺栓的受力工况。[结果及结论]螺栓断裂并非螺栓自身质量引起,其断裂为韧性疲劳断裂。悬臂结构下螺栓受不对称载荷作用产生弯曲,导致螺栓的疲劳性能较低,进而引起断裂。实施整改措施后,高速铁路动车组投入运营1年,没有再发生类似的螺栓断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车组 客室座椅 靠背螺栓 疲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电磁阀寿命在线评估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鹏 温熙圆 +3 位作者 韩朝霞 章阳 程宏明 刘每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为及时获取电磁阀的剩余寿命,在发现其性能衰退或状态异常时作出处置,文中提出了一种动车组电磁阀寿命在线评估方法。建立了寿命评估相关概念的定义和层次化的评估架构,选择了评估指标并给出了指标值及其权重的计算方法,形成了电磁阀寿... 为及时获取电磁阀的剩余寿命,在发现其性能衰退或状态异常时作出处置,文中提出了一种动车组电磁阀寿命在线评估方法。建立了寿命评估相关概念的定义和层次化的评估架构,选择了评估指标并给出了指标值及其权重的计算方法,形成了电磁阀寿命量化描述;以某型号高速检测车的电空转换电磁阀为对象开展方法验证,在电子制动控制单元内建立评估模型,实现了电磁阀寿命量化计算;结果表明:在线方法提高了电磁阀寿命评估结果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评估结果与部件功能高度相关,可据此改进制动控制方法,提升压力控制精度。评估方法具备良好的普适性,还能够应用于其他关键气动部件的寿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系统 电磁阀 在线寿命评估 层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