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5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强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一个农村劳动力价值低估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1
作者 徐春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8,共14页
马克思的劳动强度平均数阶梯思想和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为识别不同地区的劳动强度提供了方法指引。将劳动强度纳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中,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和PVAR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域劳动强度均值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平均数阶梯”... 马克思的劳动强度平均数阶梯思想和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为识别不同地区的劳动强度提供了方法指引。将劳动强度纳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中,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和PVAR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各省域劳动强度均值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平均数阶梯”特征。在全样本层面,不仅经济增长对劳动强度有显著的正向冲击,而且劳动强度脉冲响应曲线对经济增长的冲击也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特征且贡献程度约为1.7%。在东部地区,劳动强度增长率能显著影响经济增长,且贡献程度为3.8%左右;但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则能促使劳动强度增长率显著上升,且其贡献程度仅为东部地区的1/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强度 区域经济增长 劳动力价值 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对工作时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素娟 雷婷婷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114,共8页
文章基于劳动价值理论,运用中国城镇生活的面板数据,测量了我国城镇居民劳动力价值水平及其实现程度,并实证分析了工资水平、劳动力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对工作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劳动者的工资和劳动力价值量在不断增长;60%的中低收... 文章基于劳动价值理论,运用中国城镇生活的面板数据,测量了我国城镇居民劳动力价值水平及其实现程度,并实证分析了工资水平、劳动力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对工作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劳动者的工资和劳动力价值量在不断增长;60%的中低收入群体无法充分实现劳动力价值;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相差悬殊;中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劳动力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对工作时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收入群体的劳动力价值及其实现程度与劳动时间则没有显著相关性;我国劳动力价值的低程度实现诱发劳动者超时工作。由此提出基于劳动力价值实现的超时劳动的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 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 工作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框架的开放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顺铃 赵国艮 朱贵平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11期155-158,共4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部分学者对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框架提出不同看法。文章结合现代劳动力价值形成过程的特点和对几种典型观点的分析,考察了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其开放性,从而得出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部分学者对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框架提出不同看法。文章结合现代劳动力价值形成过程的特点和对几种典型观点的分析,考察了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其开放性,从而得出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理论框架是经得起时代考验,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理论框架 现代劳动力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损害补偿的理论界定与现实对策研究——基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琳 刘诚洁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70,共10页
在人类健康饱受威胁的当下,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健康损害进行补偿,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将健康因素引入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继而构建健康劳动力价值理论,是分析健康损害补偿问题的科学框架。基于健康劳动力价值理论,健... 在人类健康饱受威胁的当下,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健康损害进行补偿,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将健康因素引入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继而构建健康劳动力价值理论,是分析健康损害补偿问题的科学框架。基于健康劳动力价值理论,健康损害补偿,其实质是对现实劳动力价值与健康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差额进行补偿,其根本宗旨在于保障健康劳动力的再生产,其具体内容包括对过去、当前、未来的健康损害进行分类补偿。目前,中国健康损害补偿的范围和力度均不断提升,但仍不充分,为此应从减少健康损害、保障累积性和即时性健康损害补偿、提升未来性健康损害补偿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劳动力健康损害的科学补偿机制,以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战略 健康劳动力价值 健康损害补偿 劳动力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施斌 张德利 +1 位作者 彭宜佳 黄超平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65-68,共4页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就是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劳动力价值为尺度,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市场交换获取劳动报酬的分配方式。劳动力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生活资料、教育培训消耗等部分,还要包括学习性劳动的消耗。按劳...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就是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劳动力价值为尺度,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市场交换获取劳动报酬的分配方式。劳动力价值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生活资料、教育培训消耗等部分,还要包括学习性劳动的消耗。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价值分配 学习性劳动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价值理论的几个矛盾和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学安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3,共3页
已有劳动力价值理论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商品价值构成理论以及劳动力市场实践都表现出种种矛盾和问题。承认生产劳动力的活劳动形成劳动力的新价值,就能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 商品价值 劳动力价值 劳动力价值构成 生产劳动力的活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该提升的中国劳动力价值——以“中国制造”与日韩国际竞争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宋立瑛 刘雅文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5年第6期85-87,共3页
入世以来,我国的一些出口企业不断遭遇反倾销的困扰,为什么会这样呢?国内有一种声音,认为社会责任国际SAI(1)推行的SA8000(2)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是西方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而制定的标准。实际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劳动力价... 入世以来,我国的一些出口企业不断遭遇反倾销的困扰,为什么会这样呢?国内有一种声音,认为社会责任国际SAI(1)推行的SA8000(2)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是西方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而制定的标准。实际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劳动力价值低廉是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优势,但这一优势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污点。必须让企业懂得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为了维护“中国制造”的形象,应该提升中国劳动力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 反倾销 SA8000 劳动力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增长视域下劳动力价值的理性回归 被引量:3
8
作者 关娜 吕立志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1,共4页
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人们对于增长理念的认识逐步深入,针对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容性增长理念应运而生。实现权利机会的平等、收入分配的公平,不仅为包容性增长铺平了道路,也为劳动力价值的理性回归奠定了基础。在经济持续健康增... 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人们对于增长理念的认识逐步深入,针对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包容性增长理念应运而生。实现权利机会的平等、收入分配的公平,不仅为包容性增长铺平了道路,也为劳动力价值的理性回归奠定了基础。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前提下,以公平合理的制度为保障,通过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的多管齐下,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将逐渐惠及全体民众,劳动者获取的劳动力价值不仅同其自身劳动相符,也同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劳动力价值 发展成果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对劳动力价值形成作用新探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永正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18,共6页
教育现代化产生了“与时俱进”的劳动力价值形成方式:劳动力价值并不完全由生活资料价值决定,受教育者支出的隐含劳动形成劳动力的新价值。这就使得商品的新价值的形成过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知识化劳动力的培养过程中“隐含劳动”的... 教育现代化产生了“与时俱进”的劳动力价值形成方式:劳动力价值并不完全由生活资料价值决定,受教育者支出的隐含劳动形成劳动力的新价值。这就使得商品的新价值的形成过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知识化劳动力的培养过程中“隐含劳动”的支出先期凝结成劳动力价值,另一部分是这种知识化劳动力的使用过程中活劳动的支出当期凝结成商品的价值,这两部分活劳动的支出统一形成商品的全部新价值。商品价值形成的趋势是,商品价值的越来越大的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形成。人力资本的实质就是这种隐含劳动的累积。人力资本增长就是劳动力价值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劳动力 劳动力价值 价值形成 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隐含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价值仍是公租房租金确定的基础——兼论公租房退出机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顾书桂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23,共6页
在对公租房的经济地位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公租房租金市场化的实质仍是土地财政,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公租房介于商品房和廉租房之间,针对有一定市场支付能力但政府或无能力或无意愿填补其缺口的中等偏下收入消费者。由于... 在对公租房的经济地位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公租房租金市场化的实质仍是土地财政,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公租房介于商品房和廉租房之间,针对有一定市场支付能力但政府或无能力或无意愿填补其缺口的中等偏下收入消费者。由于商业租赁成本超过商业购买成本,公租房租金市场化的实质是通过制造无效供给,推脱住房保障责任,维护土地财政的既得利益。将劳动力价值作为公租房租金确定的基础,才能真正发挥公租房的住房保障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租房 租金市场化 劳动力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劳动力价值构成理论的再认识 被引量:8
11
作者 谭运进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构成理 马克思 美国 商品价值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劳动与劳动力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学安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1-23,共3页
学习劳动与劳动力价值张学安理论界流行的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三个要素是:维护劳动者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子女养育费;形成复杂劳动力所必需的教育培训费。这几个决定劳动力价值要素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仅凭这几个要素解释不了复... 学习劳动与劳动力价值张学安理论界流行的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三个要素是:维护劳动者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子女养育费;形成复杂劳动力所必需的教育培训费。这几个决定劳动力价值要素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仅凭这几个要素解释不了复杂劳动力价值大于投入的教育培训费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劳动 劳动力价值 劳动经济 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理论思考——基于劳动力价值构成及其实现的视角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少克 袁溥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37,共8页
从劳动力价值构成及其实现的角度思考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问题,要关注的不单是为费用扣除的设置寻找理论依据,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设置应该能够促进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因而,费用扣除的设置不但要考虑将劳动力价值构成的要素包括在内,还... 从劳动力价值构成及其实现的角度思考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问题,要关注的不单是为费用扣除的设置寻找理论依据,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设置应该能够促进劳动力价值的实现。因而,费用扣除的设置不但要考虑将劳动力价值构成的要素包括在内,还要考虑将劳动力价值价格化,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同时,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与个人应税所得额决定因素的重合也说明,将个人发展因子如教育费用等进行税前扣除,不但有助于劳动力价值的实现,也不会损害个人所得税财政收入筹集的功能。这些理论的思考只有通过诸如有规范的费用扣除范围、弹性的宽免制度等,才能从实践的角度捍卫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费用扣除 劳动力价值 税收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定劳动力价值数量的一种思路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明远 乔于桐 《集宁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1-9,共9页
在形成弱势群体的原因中 ,劳动力的价格被压低到它的价值以下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所以 ,探索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途径必然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 ,尤其是其中有关劳动力价值的数量界定问题。在经济学说史上 ,马克思虽然对劳动力价值的数量... 在形成弱势群体的原因中 ,劳动力的价格被压低到它的价值以下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所以 ,探索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途径必然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 ,尤其是其中有关劳动力价值的数量界定问题。在经济学说史上 ,马克思虽然对劳动力价值的数量给予了科学的界定 ,但由于其理论的发展还处在较为抽象的层次上 ,有许多影响劳动力价值数量的具体因素还尚未考虑 ,界定的结果自然与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立足于现实 ,对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价值的数量界定提出了新的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价格 弱势群体 数量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对农民工工资的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胜利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共5页
系统阐述了包含一般的、平均的劳动力价值构成及其变化界限、工资变动等方面内容的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乡镇企业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工资的形成机理,初步估量了2004年中国农民工在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试图探究... 系统阐述了包含一般的、平均的劳动力价值构成及其变化界限、工资变动等方面内容的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以此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乡镇企业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工资的形成机理,初步估量了2004年中国农民工在不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试图探究农民工工资低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农民工工资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力价值 农民工 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和农民工工资 被引量:6
16
作者 肖延方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1,共4页
根据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和工资理论,我国劳动力市场是雇主需求主导的垄断型竞争市场,导致农民工工资过低,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多种不利影响。应采取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调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培育并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等措施,为提... 根据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和工资理论,我国劳动力市场是雇主需求主导的垄断型竞争市场,导致农民工工资过低,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多种不利影响。应采取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调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培育并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等措施,为提高农民工工资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政府干预 农民工工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价值的形成和转移及其代际关系——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中的若干难点探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志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5,160,共8页
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把直接为劳动力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服务的劳动定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对马克思关于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的继承和发展。一代人的劳动力生产全过程包括成长时期和就业时期。劳动力价值由成长时期消耗的养育费和就业... 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把直接为劳动力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服务的劳动定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对马克思关于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的继承和发展。一代人的劳动力生产全过程包括成长时期和就业时期。劳动力价值由成长时期消耗的养育费和就业时期需要的生活费构成,通过测算社会平均养育费和社会平均生活费可以计量劳动力价值。当劳动力作为商品被用于生产其他商品时,它的价值会转移给新产品,这实质上就是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转化为生产以它为要素的其他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组成部分。在劳动力商品化条件下,一般产品价值由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劳动力转移的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构成。劳动力价值还会发生代际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劳动 社会平均养育费 转移 代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价值理论与中国劳动收入分配公正:一个多层视角的解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伍旭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9-145,共7页
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包括价值决定的国家、市场与劳动者三个维度,本质规定与历史形式两个层面。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理论,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中国劳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症结之所在。现阶段中国劳动收入分配不公正,既有劳动力价值... 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包括价值决定的国家、市场与劳动者三个维度,本质规定与历史形式两个层面。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理论,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中国劳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症结之所在。现阶段中国劳动收入分配不公正,既有劳动力价值形成与实现过程中的国家层面原因,也有市场和劳动者个人方面的因素。国家在实现分配公正方面应该大有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劳动力价值理论 劳动收入 分配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力价值——从劳动力再生产角度的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沁夫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3-34,共2页
劳动力价值不仅包括生活资料价值等部分 ,还应该包括生活资料等消费过程中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展自身能力的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高素质的劳动力具有高价值的原因在于大量的这种活劳动的累积。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再生产 劳动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必要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宫希魁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3-55,共3页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开放劳动力市场,承认劳动力是商品的必然逻辑结果。关于这点,目前人们的认识,还有不少疑惑,很有必要在理论上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和说明。 一、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经典作家所设想的...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开放劳动力市场,承认劳动力是商品的必然逻辑结果。关于这点,目前人们的认识,还有不少疑惑,很有必要在理论上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和说明。 一、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经典作家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模式,现在显然还不存在。现实中的按劳分配,必须与市场机制相吻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解决相互联系的三个难题:一是把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二是把劳动者的个别劳动时间还原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三是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价值化、货币化。要解决这三个难题,单靠哪个社会中心和局部主体都无济于事,而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市场过程才能奏效。在这一系列转化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分配 劳动力合理流动 按劳分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 同质的劳动 所有制形式 实现形式 劳动力市场 分配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