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转型——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
1
作者 陈易天 《商场现代化》 2011年第13期116-117,共2页
我国贸易市场向来有着巨大的劳动力优势,为世界各地创造着源源不断的商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充分利用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其中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一直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单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我国贸易市场向来有着巨大的劳动力优势,为世界各地创造着源源不断的商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充分利用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其中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一直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单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的分析,找出劳动力优势中已经出现或者潜在的不利因素,即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陷阱。同时考虑到我国现在社会的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本文提出了新型的知识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比较优势陷阱 知识型劳动力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供给与劳动力比较优势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丙志 石良平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85,共4页
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能否持续、如何挖掘与升华,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够实现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良性互动,强化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与升华的效应,进一步实现"公平... 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能否持续、如何挖掘与升华,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够实现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良性互动,强化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与升华的效应,进一步实现"公平与效率兼容"的效应。为此,中国政府需要结合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扮演积极的角色,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挖掘和提升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社会保障 劳动力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保障缴费、支出与劳动力比较优势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丙志 李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73-77,共5页
在短期内,社会保障对制造业企业是个负担,但对人类的发展是一项长期投资。从单位劳动成本角度看,劳动力比较优势不仅指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还包括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从经济与社会发展意义上而言,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更为关键。文章通... 在短期内,社会保障对制造业企业是个负担,但对人类的发展是一项长期投资。从单位劳动成本角度看,劳动力比较优势不仅指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还包括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从经济与社会发展意义上而言,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更为关键。文章通过对社会保障与劳动力比较优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指出,社会保障在增加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也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缴费 支出 单位劳动成本 劳动力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力比较优势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的行业数据研究
4
作者 陈海涛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07年第2期16-17,共2页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新阶段,劳动力比较优势对技术进步并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甚至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出发点及如何保持行业长期健康地...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对外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新阶段,劳动力比较优势对技术进步并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甚至阻碍了技术的进步。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出发点及如何保持行业长期健康地发展。通过廉价劳动力取得的经济利益应该投入到企业的核心部门中,如果仅仅着眼于短期利益,那么不仅企业无法长期生存下去,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也不会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比较优势 技术进步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工荒”到“民工荒”的启示——对中国劳动力在国际贸易分工中比较优势的否定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佳伟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7-138,167,共3页
自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始而形成的产业工人的阶梯形替代转化结构至20世纪90年代日益显示其内在尖锐矛盾,但这因政府和企业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发展而久被隐蔽,于是合格产业工人逐渐大量短缺,即“民工荒”现象。该现象实质是劳动力... 自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始而形成的产业工人的阶梯形替代转化结构至20世纪90年代日益显示其内在尖锐矛盾,但这因政府和企业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发展而久被隐蔽,于是合格产业工人逐渐大量短缺,即“民工荒”现象。该现象实质是劳动力结构性相对短缺,其根源正是许多经济和社会管理方面的根本缺陷,除了收入分配制度缺陷、劳动力市场监管和执法不严等原因,一个不易被注意到的主要原因却是企业超低价出口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比较优势 劳动力倾销 职业教育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的存废论争 被引量:2
6
作者 温太璞 张洁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1-113,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工资福利水平加速上升,人口老化趋势加速,不少地方频繁出现"用工荒",特别是2008年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一些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纷纷撤离中国,国内外有学者提出,中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步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工资福利水平加速上升,人口老化趋势加速,不少地方频繁出现"用工荒",特别是2008年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一些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纷纷撤离中国,国内外有学者提出,中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经济发展进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即将消失。由此引发了我国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存废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理论 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劳动成本的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巴曙松 何师元 朱伟豪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共8页
为了研究在逐渐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存在的传统优势——劳动力比较优势是否依然存在,文章比较了中国以及部分发达国家、"金砖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中8个国家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以... 为了研究在逐渐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存在的传统优势——劳动力比较优势是否依然存在,文章比较了中国以及部分发达国家、"金砖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中8个国家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单位劳动成本,得到以下结论:其一, 2005年各国的劳动生产率基数均较低,虽然中国在十年中进步较大,但其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所选取的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有一定差距,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其二,中国各产业单位劳动成本虽然在近十年来有所增加,但是与大多数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相比仍然较低,中国传统的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短时间内仍然存在,如果想继续保持,必须着力提升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劳动成本;其三,根据结构后发优势理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国将更易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其四,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三次产业之间的单位劳动成本有更大的差距,故中国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有较大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比较优势 三次产业 劳动生产率 单位劳动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比较优势原理视角下的我国社会保障供给及效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丙志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9-42,共4页
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够实现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良性互动,强化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与升华的效应,进一步实现"公平与效率兼容"的效应。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市... 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够实现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良性互动,强化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与升华的效应,进一步实现"公平与效率兼容"的效应。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为此,中国政府需要结合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扮演积极的角色,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挖掘和升华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比较优势原理 劳动力比较优势 社会保障 供给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趋势分析
9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口结构变化与就业形势研究"课题组 李建伟 钱诚 《理论导报》 2020年第10期44-46,共3页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力供给不仅增速下降,规模也开始出现减少;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升,过去长期依赖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减弱。眼下,我国...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力供给不仅增速下降,规模也开始出现减少;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升,过去长期依赖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减弱。眼下,我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外部经济环境挑战增多,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投资、消费、出口拉动增长和带动就业能力下降,给一些地区和领域的就业带来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经济环境 劳动力供给 人工成本 下行压力 长期依赖 劳动力比较优势 增速下降 出口拉动
原文传递
“经济地理”大发现与中国农民“走出去”
10
作者 王建邦 王慧婷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1-65,共5页
进入21世纪,“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面对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及法律基础充分体现在WTO的宗旨、原则及主要协议中,实际上是概括的“经济地理”大发现。充分利用它,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出路。基于WTO对农... 进入21世纪,“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面对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及法律基础充分体现在WTO的宗旨、原则及主要协议中,实际上是概括的“经济地理”大发现。充分利用它,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出路。基于WTO对农业的支持及我国可利用的空间,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市场,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及综合支持,提高竞争能力,使我国庞大而过剩的农业劳动力部分走出国门,从事资源开发和二、三产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支持与利用空间 经济地理大发现 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贸易摩擦对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长安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8,共4页
在"美国优先"的指导思想下,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意图进行贸易战,借此振兴美国制造业,为底层劳动者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贸易战争背后其实是就业战争。对中国来说,由于对美贸易依赖性较大,因而有可能对国内就业产生比较明显的... 在"美国优先"的指导思想下,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意图进行贸易战,借此振兴美国制造业,为底层劳动者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贸易战争背后其实是就业战争。对中国来说,由于对美贸易依赖性较大,因而有可能对国内就业产生比较明显的就业冲击。极端情况下,将会使我国就业岗位减少350-580万个。因此,通过谈判协商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最佳策略。而进一步扩大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减少对少数国家贸易依赖,以及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将有助于减轻贸易战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战争 贸易冲突 劳动力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经济的实质与未來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奇帆 《中国服饰》 2020年第10期8-8,共1页
自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在沿海“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和外资持续涌入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实现多年的高速增长,形成以“大进大出”为特征、以“外循环”为主要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之所以形成这一特定的增长模式,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劳动力... 自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在沿海“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和外资持续涌入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实现多年的高速增长,形成以“大进大出”为特征、以“外循环”为主要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之所以形成这一特定的增长模式,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外资引入以及欧美等国家需求的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外资引入 劳动力比较优势 经济增长模式 三来一补 拉动 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