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钢铁工业体力劳动的工效学分析
1
作者 陆德懋 《人类工效学》 1995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对中国钢铁工业中有代表性的18个企业,14个生产系统,563个工种,共2154名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状况进行了分析。调查的对象为19~50岁的男性工人,用测量肺通气量的办法,计算工人的能量消耗,按中国国家标准《体力... 本文对中国钢铁工业中有代表性的18个企业,14个生产系统,563个工种,共2154名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状况进行了分析。调查的对象为19~50岁的男性工人,用测量肺通气量的办法,计算工人的能量消耗,按中国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83)的测定方法对冶金工业中的原料生产系统,冶炼生产系统,轧制生产系统、耐火、焦化、烧结、碳素等辅助生产系统,以及机修、动力、运输、建筑安装等工作领域的劳动状况进行了工效学分析。用平均劳动时间率、平均能量代谢率、劳动强度指数及劳动强度级别等4项通用指标进行了工效学评价。最后按照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劳动分级准则,对中国钢铁工业体力劳动状况进行了对比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钢铁工业 体力劳动 工效学分析 劳动强度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