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问题
- 1
-
-
作者
陈锡康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
出处
《经济科学》
1982年第4期69-73,共5页
-
文摘
为了确定合理的价格体系,就需要计算各种商品的价值量。在本文中我们讨论利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商品的价值量问题。本文所讨论的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的经济前提是:1.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平均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即在平均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我们在计算单位产品对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的消耗系数时,不根据个别企业的情况,而以该种商品的全社会平均消耗系数。
-
关键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
直接消耗系数
劳动消耗系数
计算方法
投入产出方法
投入产出表
生产过程
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以投入产出法计算剪刀差
- 2
-
-
作者
杨泽祥
-
机构
云南财贸学院计统系
-
出处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2年第2期38-42,共5页
-
文摘
研究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首先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剪刀差的内含,即什么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二是剪刀差的计算,即如何测定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本文是在明确计算剪刀差的基本前提后,着重探讨用投入产出法计算比值剪刀差。一、计算剪刀差的基本前提计算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首先必须弄清楚剪刀差的实质。所谓剪刀差,就是工业品价格高于其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其价值的不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工农业产品价格偏离各自的价值,
-
关键词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投入产出法
计算公式
基本前提
劳动消耗系数
完全劳动消耗
新创造价值
工业品价格
投入产出表
工农业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关于两大部类生产增长速度对比规律的探讨
- 3
-
-
作者
李华
-
出处
《现代教育管理》
1985年第5期103-111,102,共10页
-
文摘
两大部类生产增长速度对比规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了解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弄清它是否是一条伴随技术进步发生作用的贯穿于一切社会形态始终的普遍规律,对于我们确立长远时期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制定计划,无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篇中详细而周密地论证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从而确立了科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
关键词
再生产理论
活劳动消耗系数
生产资料生产
生产增长
社会总资本
规律问题
机器大工业
技术进步
两大部类比例
增长速度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在采用自动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改进经济管理
- 4
-
-
作者
艾·库波里诺夫
王金存
-
出处
《国际经济评论》
1979年第8期75-80,共6页
-
文摘
自动化管理体系的分类及其活动原则自动化管理体系,乃是在经济——数学方法和模拟、信息手段以及组织和技术手段综合体的基础上,充分地或局部地执行管理经济对象和生产过程职能的人——机器体系。它用以管理工艺流程、企业、国民经济部门,以及管理诸如计划、定价、财务、产品质量检查等经济过程。
-
关键词
分支
加盟共和国
盟员共和国
经济
自动化管理
综合技术服务
劳动消耗系数
-
分类号
F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