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岭-大别中央造山系南缘勉略古缝合带的再认识——兼论中国大陆主体的拼合 |
张国伟
程顺有
郭安林
董云鹏
赖绍聪
姚安平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33
|
|
2
|
秦岭造山带勉略缝合带构造变形与造山过程 |
李三忠
张国伟
李亚林
赖绍聪
李宗会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78
|
|
3
|
秦岭勉(县)略(阳)缝合带及南秦岭地块的变质动力学研究 |
李三忠
赖绍聪
张国伟
李亚林
程顺有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5
|
|
4
|
秦岭勉略缝合带组成与古洋盆演化 |
李亚林
李三忠
张国伟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2 |
38
|
|
5
|
秦岭勉略缝合带两期韧性剪切变形及其动力学意义 |
李亚林
张国伟
王成善
李三忠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6
|
|
6
|
秦岭-大别勉略缝合带湖北随州周家湾变质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赖绍聪
张国伟
董云鹏
|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7
|
|
7
|
川北九寨沟地区隆康熔结凝灰岩锆石LA-ICP-MSU-Pb年龄--勉略古缝合带西延的证据 |
秦江锋
赖绍聪
张国伟
第五春荣
李永飞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8
|
西秦岭南缘勉略构造带主要地质特征 |
裴先治
张国伟
赖绍聪
李勇
陈亮
高明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93
|
|
9
|
秦岭勉县-略阳地区的构造混杂岩及其意义 |
李亚林
张国伟
王成善
李三忠
方维萱
伊海生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7
|
|
10
|
南秦岭勉略构造带高压基性麻粒岩变质作用及其锆石U-Pb年龄 |
梁莎
刘良
张成立
杨永成
杨文强
康磊
曹玉亭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9
|
|
11
|
南秦岭勉略带铧厂沟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林振文
秦艳
周振菊
岳素伟
曾庆涛
王立新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7
|
|
12
|
西秦岭勉略带陆内构造变形研究 |
陈虹
胡健民
武国利
高卫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9
|
|
13
|
南秦岭勉略带两河弧内裂陷火山岩组合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赖绍聪
张国伟
杨瑞瑛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4
|
|
14
|
秦岭勉略带康县-高川段现今结构与岩片性质 |
李三忠
赖绍聪
张国伟
李亚林
李宗会
|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
2001 |
11
|
|
15
|
南秦岭勉略蛇绿构造混杂带辉长辉绿岩类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赖绍聪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05 |
4
|
|
16
|
南秦岭构造带内早古生代碱基性岩浆活动:古特提斯洋裂解的证据 |
陈虹
田蜜
武国利
胡健民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0
|
|
17
|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勉略构造带与勉略缝合带 |
张国伟
董云鹏
赖绍聪
郭安林
孟庆任
刘少峰
程顺有
姚安平
张宗清
裴先治
李三忠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26
|
|
18
|
秦岭-大别-苏鲁印支造山带连接枢纽的形成时代--来自宁陕断裂带同构造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的限定 |
李源
许志琴
裴先治
张健
赵佳楠
张岚
武勇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9
|
秦岭略阳—白水江地区双向推覆构造及形成机制 |
李亚林
张国伟
李三忠
姚安平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
20
|
南秦岭略阳干河坝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任小华
金文洪
王瑞廷
侯俊富
钱壮志
刘莉霞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7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