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勘探“电磁炮”提升勘探精度
1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2期18-18,共1页
2025年1月22日记者从东方物探装备服务中心了解到,东方物探公司“绿色勘探‘电磁炮’——可控脉冲激发源的开创者”项目,斩获中国石油第三届创新大赛总决赛创意项目一等奖。这标志着公司在绿色勘探激发源研发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提升勘... 2025年1月22日记者从东方物探装备服务中心了解到,东方物探公司“绿色勘探‘电磁炮’——可控脉冲激发源的开创者”项目,斩获中国石油第三届创新大赛总决赛创意项目一等奖。这标志着公司在绿色勘探激发源研发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提升勘探精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大赛 勘探精度 激发源 电磁炮 服务中心 东方物探 研发领域 绿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复杂断块区提高滚动勘探精度和效益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梁星如 杜新江 +1 位作者 李博 黄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6-39,共4页
冀中地区滚动勘探开发实践证明,要在复杂断块区进一步提高勘探精度和勘探效益、实现老区增储上产,关键在于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应用变速成图技术。高分辨率及全三维地震资料目标精细处理技术、复杂断块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和低电阻油层... 冀中地区滚动勘探开发实践证明,要在复杂断块区进一步提高勘探精度和勘探效益、实现老区增储上产,关键在于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应用变速成图技术。高分辨率及全三维地震资料目标精细处理技术、复杂断块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和低电阻油层识别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对于精细描述潜山顶面构造形态、提高潜山和断块勘探精度、发现新的含油层系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冀中地区应用这些技术,“九五”前三年仅在老油田内部就新增石油地质储量2000×104t以上,同步建成产能超过40×104t。图4(梁星如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区 滚动勘探精度 断块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面波勘探精度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家富 段永康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3-338,共6页
分析了影响面波勘探精度的主要因素 ,针对计算面波相速度的精度问题 ,讨论了常用测量台间面波相速度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并提出通过测量台间格林函数进行相位校正 ,以得到两台之间的精确相位。以合成的高频理论地震图作为记录信... 分析了影响面波勘探精度的主要因素 ,针对计算面波相速度的精度问题 ,讨论了常用测量台间面波相速度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并提出通过测量台间格林函数进行相位校正 ,以得到两台之间的精确相位。以合成的高频理论地震图作为记录信号 ,并在理论地震图上叠加了 2 0 %的随机噪声 ,利用这些方法分析理论信号 ,数字实验表明 :在相干频率范围内 ,格林函数方法能够精确测量台间相速度 ,而互相关法和窄带通滤波互相关法所得结果较为离散。以此方法对一个排列的实测地震面波信号进行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 勘探精度 相速度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川西海相地震勘探精度采集方法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涂远艮 李华科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17-423,371,共7页
由于川西地区海相地层埋藏深度较深,储层厚度较薄,目前采集资料分辨率无法满足勘探要求。这里总结了其它地区高精度勘探经验,展示了川西地区海相地层进行高精度勘探方法探索效果,包括激发、接收、观测系统方法试验效果,并结合该区的地... 由于川西地区海相地层埋藏深度较深,储层厚度较薄,目前采集资料分辨率无法满足勘探要求。这里总结了其它地区高精度勘探经验,展示了川西地区海相地层进行高精度勘探方法探索效果,包括激发、接收、观测系统方法试验效果,并结合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进行了吸收衰减分析,解释高精度勘探方法探索应用效果。通过方法探索和原因分析,得出了通过"小道距、高覆盖次数"的高精度地震勘探提高资料信噪比,从而提高川西海相地层勘探精度的结论,为今后川西地区海相地层地震勘探提供了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勘探 分辨率 吸收衰减 激发接收 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星”地震成像技术使石油勘探精度更高更准
5
《大众科技》 2011年第3期4-4,共1页
我国科学家经多年努力,近期自主研发成功一种质量和效率更高的地震成像系统,为更准更快地石油勘探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地震成像技术 石油勘探 勘探精度 成像系统 自主研发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高分辨地震勘探提高初期采区勘探精度
6
作者 施家贺 《河北煤炭》 1996年第1期55-57,共3页
运用高分辨地震勘探提高初期采区勘探精度冀蔚矿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施家贺(河北蔚县075700)1矿区概况蔚县矿区位于河北省蔚县境内壶流河北岸涌泉庄、白草一带,东西长24km,南北宽11km,面积264km2。为全隐蔽华北... 运用高分辨地震勘探提高初期采区勘探精度冀蔚矿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施家贺(河北蔚县075700)1矿区概况蔚县矿区位于河北省蔚县境内壶流河北岸涌泉庄、白草一带,东西长24km,南北宽11km,面积264km2。为全隐蔽华北型侏罗系煤田,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地震勘探 采区 初期采区 勘探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小断块地区地震勘探精度的方法研究”通过验收
7
作者 胡宏 《小型油气藏》 2006年第3期18-18,共1页
今年6月21日,江苏油田承担的“提高小断块地区地震勘探精度的方法研究”项目,顺利通过了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验收。
关键词 勘探精度 通过验收 地震 断块 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油田 科技开发 中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密度电法勘探精度探讨
8
作者 徐伊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9年第5期00199-00200,共2页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在方法技术上有较大进步的电法勘探新技术。其原理与常规电阻率法完全相同,但其优势在于设计和技术实施上,高密度电法观测系统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自动控制理论。高密度电法相比于常规的电阻率法,通过一次性布...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一种在方法技术上有较大进步的电法勘探新技术。其原理与常规电阻率法完全相同,但其优势在于设计和技术实施上,高密度电法观测系统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自动控制理论。高密度电法相比于常规的电阻率法,通过一次性布设大量可自由组合的电极,一次可完成多种装置的数据采集工作,可得到更多的地电信息,从而极大提高了野外探测工作的效率,进而使电法勘探也能像地震勘探一样使用覆盖式的测量方式,使其拥有比常规电阻率法单点移动测量方式更加优异的特点。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原理,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勘探精度 实例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裂隙构造在地质找矿中的勘探深度与精度提升
9
作者 刘尚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012-015,共4页
节理裂隙构造在地质找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发育程度直接影响矿体的形态、规模、荒料率及矿石质量。本文基于甘肃省金塔县残丘地饰面用花岗岩矿的详查报告,探讨了节理裂隙构造在地质找矿中的基础作用,并提出了提升勘探深度与精度的策... 节理裂隙构造在地质找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发育程度直接影响矿体的形态、规模、荒料率及矿石质量。本文基于甘肃省金塔县残丘地饰面用花岗岩矿的详查报告,探讨了节理裂隙构造在地质找矿中的基础作用,并提出了提升勘探深度与精度的策略。通过优化勘探技术手段、细化勘探工程间距、引入先进勘探技术及加强数据分析和处理,本文成功提升了节理裂隙构造的勘探精度,为矿床资源量估算、开采方案优化及开采风险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裂隙 地质找矿 勘探深度 勘探精度 花岗岩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炮”提升勘探精度
10
作者 赵楠 熊一同 《中国石油石化》 2025年第3期89-89,共1页
不久前,东方物探公司"绿色勘探'电磁炮'——可控脉冲激发源的开创者"项目斩获中国石油第三届创新大赛总决赛创意项目一等奖.这标志着东方特探公司在绿色勘探激发源研发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提升勘探精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创新大赛 勘探精度 激发源 电磁炮 研发领域 东方物探 开创者 绿色
原文传递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复杂地区的应用——以鹤煤矿区为例
11
作者 杨骁 范应光 +2 位作者 周永波 张戈 陈云峰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5年第1期144-152,共9页
鹤煤矿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常规地震勘探存在采集困难、信噪比低、精细地质体解释误差大等问题。基于以上,在鹤煤矿区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结合地质资料取得主要认识和成果:①采用高密度观测系统及适宜参数可改善单炮记录数据质量... 鹤煤矿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常规地震勘探存在采集困难、信噪比低、精细地质体解释误差大等问题。基于以上,在鹤煤矿区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结合地质资料取得主要认识和成果:①采用高密度观测系统及适宜参数可改善单炮记录数据质量,采用GM Seismic(GMseis)层析静校正、叠前多域多方法噪声压制等技术可提高分辨率及信噪比,采用全三维精细解释系统可提升断层等地质体成像精度;②于区内解释3条背斜、4条向斜,于区内外解释二_(1)煤底板断层64条、新生界底界断层23条;③查明了区内二1煤层赋存情况,预测了二1煤层中部厚、南北薄的厚度变化趋势。本文验证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在鹤煤矿区勘探的有效性和先进性,为鹤煤矿区后续安全、科学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揭示了该方法在相近复杂地区具有进一步推广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三维地震勘探 复杂地区 GMseis层析静校正 鹤煤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型铀矿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砂体识别关键技术研究——以松辽盆地HLJ地区为例
12
作者 宁媛丽 李金鑫 +3 位作者 赵威 王若雯 朱圣伟 杨晓柳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156-1167,共12页
随着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到勘探阶段,需要精细刻画目标层砂体,查明砂体连通性。针对砂岩型铀矿目标层沉积具有砂-泥互层、砂体连续性差和规模小等特点,基于松辽盆地HLJ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探索形成一套砂体识别关键技术... 随着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到勘探阶段,需要精细刻画目标层砂体,查明砂体连通性。针对砂岩型铀矿目标层沉积具有砂-泥互层、砂体连续性差和规模小等特点,基于松辽盆地HLJ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探索形成一套砂体识别关键技术。首先,应用包括叠前噪声压制、组合反褶积和叠前时间偏移等保真保幅高分辨处理技术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然后,通过测井资料岩石物理分析确定区分砂-泥岩的岩性敏感参数;最后,基于确定的岩性敏感参数(电阻率),应用多参数岩性反演技术精细刻画目标层砂体,处理解释的各环节共同构成砂体识别的关键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证明,对于砂-泥岩薄互层且砂-泥岩波阻抗存在叠置的情况,该方法能够提高砂体识别精度,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三维地震勘探 砂岩型铀矿 砂体识别 保真保幅高分辨率处理 多参数岩性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小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大森 杨册 +3 位作者 曾宪军 勾丽敏 姚庆旺 胡童颖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78-2685,共8页
本文针对常规二维地震探测和传统油气三维地震探测均无法满足水合物高分辨率勘探和矿体精细描述的需求的问题,研发了一套高精度小三维地震采集系统,以及与之匹配的小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和施工技术方法。经过多次海试不断改进优化,最终形... 本文针对常规二维地震探测和传统油气三维地震探测均无法满足水合物高分辨率勘探和矿体精细描述的需求的问题,研发了一套高精度小三维地震采集系统,以及与之匹配的小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和施工技术方法。经过多次海试不断改进优化,最终形成一套满足深水浅层水合物矿体高精度、高分辨率成像需求的天然气水合物小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并在生产工区完成满覆盖50 km^(2)的三维地震采集作业。该技术采集数据质量高,具有更高的空间采样率,叠加剖面在横向、纵向分辨率上相对常规三维地震都有显著提升,在300 m以浅地层细节刻画能力更强,成像清晰度优。该技术的研发打破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核心技术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勘查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精度小三维地震勘探系统 清晰成像 天然气水合物精细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田高精度勘探开发背景的录井技术需求与对策研究
14
作者 王少杰 刘摇摇 白苏苏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19期106-108,共3页
随着油田高精度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录井技术作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针对当前录井技术在油田高精度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录井技术在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降低勘探成本、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率等方面的... 随着油田高精度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录井技术作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针对当前录井技术在油田高精度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录井技术在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降低勘探成本、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录井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总的来说,录井技术在高精度勘探开发中的应用,需要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应用效果,以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同时,录井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与油气勘探开发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发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精度勘探 录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地震勘探解释精度、分辨率的新方法—DDM方法
15
作者 王文祥 杨武洋 吴频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4期614-622,共9页
 DDM(Depth DensityMethod)方法是将地震时间剖面直接反演成深度、密度剖面的一种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在几千米的勘探深度范围内,该方法可以使地震勘探的精度由相对精度用绝对精度来表示;使分辨率由十几米提高到2~3米;从深度、密度剖面...  DDM(Depth DensityMethod)方法是将地震时间剖面直接反演成深度、密度剖面的一种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在几千米的勘探深度范围内,该方法可以使地震勘探的精度由相对精度用绝对精度来表示;使分辨率由十几米提高到2~3米;从深度、密度剖面中,地质人员可以解释出地层的岩性,时代、砂体的厚度、沉积旋回、沉积粒序,几米、十几米的断层和褶皱.本文主要简介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地质解释的原则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M—密度—深度法 地震道 勘探精度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三维地震在泌阳凹陷北部复杂断块群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永华 罗家群 +3 位作者 田小敏 胡东海 朱景修 李连生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3期280-283,共4页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构造破碎,圈闭面积小,油藏埋深70~1200 m.为了得到断层和地质层位信息齐全的地震资料,从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设计了基于模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采用新工艺解决了古河道和河床区激发接收条件差的问题...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构造破碎,圈闭面积小,油藏埋深70~1200 m.为了得到断层和地质层位信息齐全的地震资料,从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设计了基于模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采用新工艺解决了古河道和河床区激发接收条件差的问题,采用小道距、小线距、小偏移距和小炮线距技术解决了大规模障碍区浅层信息不全的问题;采用精细速度分析和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提高了成像精度.剖面上断层清楚、信息丰富;采用三维可视化、面块切片和相干体分析等技术,搞清了断裂系统和断层的空间展布;采用综合评价技术,评价了有利含油气圈闭。通过以上技术的应用,目的层主频由原来的35 Hz提高到70~80 Hz.分辨出10 m左右的断层和单砂层.发现和落实了面积大于0.05 km2的小断鼻、断块和地层不整合圈闭.部署了15口预探井.有13口井钻遇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复杂断块 精度三维地震勘探 采集 处理 解释 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与探讨——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大型页岩气田勘探实践为例 被引量:27
17
作者 陈祖庆 杨鸿飞 +4 位作者 王静波 郑天发 敬朋贵 李苏光 陈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0,共12页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成藏模式与北美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储层厚度普遍较薄且保存条件复杂,常规的二维、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难以精细刻画泥页岩层的构造特征并准确反映优质泥页岩的分布规律,因而影响了页岩气水平井井位部署的成功率...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成藏模式与北美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储层厚度普遍较薄且保存条件复杂,常规的二维、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难以精细刻画泥页岩层的构造特征并准确反映优质泥页岩的分布规律,因而影响了页岩气水平井井位部署的成功率。要想在中国南方海相沉积区获得页岩气商业产能,就必须实施面向岩性勘探的三维高精度地震勘探,准确描述页岩气"甜点"的分布情况。因此,针对四川盆地东南部涪陵焦石坝地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三维高精度地震采集观测系统的设计应该具备宽方位、小道距、高覆盖、纵横向覆盖均匀、适中排列的特点,以满足页岩气勘探对构造解释、岩性解释以及裂缝预测的需要。基于该思路,2013年在该区实施的首个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对焦石坝大型页岩气田的发现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四川盆地海相优质泥页岩从志留系到寒武系呈多层系发育的特点,可以实施页岩气立体勘探的策略,充分挖掘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中所包含的浅、中、深地层的油气信息,全面扩大勘探成果,以平衡页岩气勘探开发高昂的上游成本,持续推动该区页岩气高效勘探开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东南部 海相 焦石坝大型页岩气田 精度三维地震勘探 立体勘探 “甜点”预测 油气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栋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6期865-867,813,共4页
胜利油田自1997年首次实施高精度地震采集,目前已形成从高精度采集、高精度处理到高精度解释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并在岩性、地层及潜山等各类复杂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胜利油田近几年高精度地震勘探中应用的关键技术... 胜利油田自1997年首次实施高精度地震采集,目前已形成从高精度采集、高精度处理到高精度解释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并在岩性、地层及潜山等各类复杂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胜利油田近几年高精度地震勘探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地震勘探 数据采集 资料处理 综合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7
19
作者 赵殿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5-435,共11页
历史上物探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油气储量的快速增长,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必将成为推动国内油气储量又一次大幅增长的主要技术手段。回顾田家地区第一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史例,阐述其历史地位,说明田家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的勘探思... 历史上物探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油气储量的快速增长,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必将成为推动国内油气储量又一次大幅增长的主要技术手段。回顾田家地区第一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史例,阐述其历史地位,说明田家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的勘探思想一直影响着胜利油田以及中国石化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轨迹。分析了中国石化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的发展水平,综述了其应用现状和应用效果。针对当前隐蔽油气藏、海相碳酸盐岩、山前带三大领域的勘探需求,提出了继续优先推广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积极开展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先导试验和配套处理、解释技术创新研发的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田家地区 应用现状分析 应用效果分析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中央海盆高精度地震勘探揭示的大陆漂移过程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光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3-306,共14页
南海的形成和演化得到了广泛研究,前人提出了超过5种成因模式,当前流行是海底扩张模式,但它难以合理解释南海洋壳上的洋中脊跳跃和南海中央海盆上的大陆残片。本文首先基于南海中央海盆中的两条高精度地震勘探剖面,在深入剖析洋壳的分... 南海的形成和演化得到了广泛研究,前人提出了超过5种成因模式,当前流行是海底扩张模式,但它难以合理解释南海洋壳上的洋中脊跳跃和南海中央海盆上的大陆残片。本文首先基于南海中央海盆中的两条高精度地震勘探剖面,在深入剖析洋壳的分层结构基础上,对这两条地震勘探剖面进行了新的构造地质解释。然后通过伸展构造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地幔上涌和陆壳重力滑移双驱动大陆漂移模型,最后深入研究了南海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结果说明,南海的形成是一种“构造挤出+主动漂移”模式。构造挤出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成的欧亚东南缘微陆块大规模被动挤出,而主动漂移是微陆块在被挤出后发生了主动裂解漂移。南海中央海盆上残留的地震反射特征,是微陆块主动漂移后造成的海底被扩张现象。并进一步恢复了南海演化过程中周边陆块的运动演化历史。所提出的新模式能够合理解释南海的洋中脊跳跃现象及大陆残片的成因机制。新大陆漂移模型为板块运动提供了一个新的动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中央海盆 南海成因 精度地震勘探 动力机制 大陆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