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可见光谱研究β-环糊精与β-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冯光炷 卢奎 李和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99-1102,共4页
用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结果表明 ,3 2 5个 β 环糊精分子与 1个分子 β 胡萝卜素依据范德瓦尔斯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发生包结作用 ,生成稳定的包结物 ,包结物和 β 环糊精的红外光谱也显示包结物的... 用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包结作用 ,结果表明 ,3 2 5个 β 环糊精分子与 1个分子 β 胡萝卜素依据范德瓦尔斯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发生包结作用 ,生成稳定的包结物 ,包结物和 β 环糊精的红外光谱也显示包结物的形成和存在。包结物适宜的制备条件为 :β 环糊精与 β 胡萝卜素的摩尔比为 3 2 5∶1,主客体溶液的浓度比为 12∶1;包结温度 30℃ ;反应时间 2h。用可见 紫外光谱测定的包结物的包结常数为 9 4 6× 10 11L·mol-1,包结物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Β-胡萝卜素 包结作用 紫外-可见光谱 动力学特性 分子构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谱法研究β-环糊精与卵磷脂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谢文磊 徐卫河 冯光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07-709,共3页
不同摩尔配比的 β 环糊精 /卵磷脂的甲醇 水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固体包结化合物的元素分析结果表明 ,约 2分子的 β 环糊精和 1分子的卵磷脂依据范德华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等发生包结作用 ,生成了稳定的包结化合物。
关键词 Β-环糊精 卵磷脂 包结作用 紫外光谱 超分子包结化合物 范德华力 疏水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1-萘酚、2-萘酚与瓜环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娅 牟兰 +2 位作者 薛赛凤 陶朱 祝黔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20-1825,共6页
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瓜环与1-萘酚、2-萘酚的相互作用,考察了pH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萘酚、2-萘酚与六元、七元瓜环都不发生作用,而与八元瓜环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1的稳定包结配合物。用荧光法测定1-萘... 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瓜环与1-萘酚、2-萘酚的相互作用,考察了pH对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萘酚、2-萘酚与六元、七元瓜环都不发生作用,而与八元瓜环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1的稳定包结配合物。用荧光法测定1-萘酚、2-萘酚与八元瓜环包结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4.2×104L.mol-1和1.6×104L.mol-1,紫外光谱法测定的稳定常数为4.2×104L.mol-1和5.4×104L.mol-1;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1-萘酚、2-萘酚与八元瓜环发生包结作用,形成稳定包结物,而在强碱性条件下不发生包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萘酚 光谱法 包结作用 pH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研究对-二甲氨甲基-杯[8]芳烃与二苯胺磺酸钠包结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志兵 李来生 +1 位作者 王宇晓 吴宇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1-593,共3页
用荧光法研究了水溶性对- 二甲氨甲基- 杯-[8]芳烃与二苯胺磺酸钠的相互作用。发现当对-二甲氨甲基- 杯[8]芳烃加入到二苯胺磺酸钠溶液时,二苯胺磺酸钠的荧光峰发生了明显的蓝移,荧光增强,可能的作用机理是二苯胺磺酸钠中的磺酸根与对-... 用荧光法研究了水溶性对- 二甲氨甲基- 杯-[8]芳烃与二苯胺磺酸钠的相互作用。发现当对-二甲氨甲基- 杯[8]芳烃加入到二苯胺磺酸钠溶液时,二苯胺磺酸钠的荧光峰发生了明显的蓝移,荧光增强,可能的作用机理是二苯胺磺酸钠中的磺酸根与对-二甲氨甲基-杯[8]芳烃中带正电的氮原子之间有较强的静电作用,二苯胺磺酸钠进入了对-二甲氨甲基- 杯[8]芳烃的疏水空腔。同时研究了几种有机溶剂对包结物的荧光强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胺磺酸钠 杯[8]芳烃 氨甲基 荧光法 包结作用 作用机理 相互作用 荧光增强 静电作用 荧光强度 有机溶剂 水溶性 氮原子 磺酸根 包结 溶液 正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化学分析法研究碱性染料与β-环糊精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中慧 潘景浩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89-892,共4页
采用单扫描极谱法考察了 β 环糊精对 15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碱性染料在不同支持电解质中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用“电流法”测定了包结常数 ;比较了不同主客体分子之间的包结作用 ,探讨了包结物在形成过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碱性... 采用单扫描极谱法考察了 β 环糊精对 15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碱性染料在不同支持电解质中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用“电流法”测定了包结常数 ;比较了不同主客体分子之间的包结作用 ,探讨了包结物在形成过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碱性染料环糊精包结物的形成受支持电解质 ,染料分子的结构类型及亲水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而体积相适为包结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分析法 碱性染料 Β-环糊精 包结作用 单扫描极谱法 超分子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与十四烷氧基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魏西莲 桑青 +1 位作者 尹宝霖 孙得志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用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十四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R14TAC)的包结作用。研究发现,R14TAC溶液的表面张力随β-CD加入量的增加而升高,最大可接近水的表面张力值。β-CD与R14TAC主要形成... 用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十四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R14TAC)的包结作用。研究发现,R14TAC溶液的表面张力随β-CD加入量的增加而升高,最大可接近水的表面张力值。β-CD与R14TAC主要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结物。实验体系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 )与β-CD的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14TAC/β-CD的包结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Van tHoff方程计算了包结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看来此包结过程的驱动力主要由熵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十四烷氧基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包结作用 季铵盐 包结常数 热力学参数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与β-环糊精包结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亚刚 吾满江.艾力 +2 位作者 文彬 樊莉 马莉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433-436,共4页
采用 UV-91 0 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分别测定了共轭亚油酸与 β-环糊精在四种溶剂正己烷、水、甲醇、乙醇中 2 0 4~ 2 60 nm范围内的吸光度 ,发现 :乙醇是较为理想的溶剂 ;即使 β-CD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极其微小 ,共轭亚油酸与β-CD... 采用 UV-91 0 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分别测定了共轭亚油酸与 β-环糊精在四种溶剂正己烷、水、甲醇、乙醇中 2 0 4~ 2 60 nm范围内的吸光度 ,发现 :乙醇是较为理想的溶剂 ;即使 β-CD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极其微小 ,共轭亚油酸与β-CD所形成包结物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也有较为显著的增加 ;β环湖精对长链脂肪酸的包结能力在甲醇中有一定选择性 ;在水中 β-环糊精对共轭亚油酸有较强的增溶作用 ,有利于乳液的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结作用 紫外光谱法 共轭亚油酸 Β-环糊精 吸光度 增溶作用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谱研究β-环糊精衍生物与α-环己基扁桃酸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国丽 唐课文 +1 位作者 黄可龙 易健民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1-85,共5页
用紫外光谱分别研究了在水溶液和50%乙醇水溶液两种不同介质中,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1)、羟乙基β-环糊精(HE-β-CD2)和甲基β-环糊精(Me-β-CD3)与α-环己基扁桃酸(CHMA)形成的包结物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主客体的包结比为1∶1,... 用紫外光谱分别研究了在水溶液和50%乙醇水溶液两种不同介质中,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1)、羟乙基β-环糊精(HE-β-CD2)和甲基β-环糊精(Me-β-CD3)与α-环己基扁桃酸(CHMA)形成的包结物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主客体的包结比为1∶1,在水溶液中,三种主体的包结能力均较弱,其包结能力的强弱顺序为:3>2>1。而在50%乙醇水溶液中,主客体包结物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并且三种主体的包结能力强弱顺序发生改变,依次为: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环己基扁桃酸 Β-环糊精衍生物 包结作用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葫芦[7]脲与6-巯嘌呤和腺嘌呤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小英 李来生 +1 位作者 方奕珊 陈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1,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分别研究了葫芦[7]脲(CB[7])对6-巯嘌呤(6-MP)和腺嘌呤(ADP)的包结作用。实验考察了时间、pH值以及温度对荧光强度和包结作用的影响,利用Benesi-Hildebrand方程分别计算出6-MP和ADP与CB[7]的包结常数。结果表明:酸度对体... 采用荧光光谱法分别研究了葫芦[7]脲(CB[7])对6-巯嘌呤(6-MP)和腺嘌呤(ADP)的包结作用。实验考察了时间、pH值以及温度对荧光强度和包结作用的影响,利用Benesi-Hildebrand方程分别计算出6-MP和ADP与CB[7]的包结常数。结果表明:酸度对体系的包结有明显的影响。在pH值为8.0和2.0左右时,6-MP和ADP分别具有稳定和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随着CB[7]浓度的增大,体系的荧光强度都有明显增强,包结作用迅速(小于5 min)。实验得出CB[7]与6-MP和ADP的包结比均为1∶1,在298 K时的包结常数分别为3.6797×102L·mol-1和2.2033×102L·mol-1。通过热力学参数的变化,探讨了维系包结物稳定性的主要作用力。CB[7]是葫芦脲家族中水溶性最强的主体分子,作为一种安全低毒的药物载体极具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6-巯嘌呤 腺嘌呤 包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6-三甲氧基β-环糊精与氢醌及半醌包结作用的NMR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殷开梁 徐端钧 徐元植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1-235,共5页
报道了水溶液中主体2,3,6-三甲氧基β-环糊精与客体氢醌及半醌阴离子自由基包结作用的核磁共振研究.研究表明,氢醌容易进入主体的疏水腔中发生包结作用,该包结作用伴随着主体甲氧基质子化学位移的显著变化;而半醌与2,3,... 报道了水溶液中主体2,3,6-三甲氧基β-环糊精与客体氢醌及半醌阴离子自由基包结作用的核磁共振研究.研究表明,氢醌容易进入主体的疏水腔中发生包结作用,该包结作用伴随着主体甲氧基质子化学位移的显著变化;而半醌与2,3,6-三甲氧基β-环糊精的包结现象则不明显,甲氧基质子的化学位移几乎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氧基 Β-环糊精 包结作用 NMR 氢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飞燕 纪明慧 +2 位作者 舒火明 韦吉崇 郑莹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56-59,81,共5页
用电导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包结作用.研究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与β-CD形成包结物,当体系中β-CD浓度增加时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加,实验体系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与β... 用电导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包结作用.研究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与β-CD形成包结物,当体系中β-CD浓度增加时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加,实验体系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与β-CD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旋光法测得十二烷基硫酸钠与β-CD可以形成摩尔比为1∶1型的稳定包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Β-环糊精 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 包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衍生物对α-苯丙酸包结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新宇 松丽涛 +1 位作者 唐课文 苗家兵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1,共5页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系列β-环糊精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和甲基-β-环糊精)对α-苯丙酸的包结作用,考察了不同β-环糊精衍生物对不同存在状态的α-苯丙酸的包结行为。结果说明,α-苯丙酸与β-环糊精衍生物形成的包...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系列β-环糊精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和甲基-β-环糊精)对α-苯丙酸的包结作用,考察了不同β-环糊精衍生物对不同存在状态的α-苯丙酸的包结行为。结果说明,α-苯丙酸与β-环糊精衍生物形成的包合物的包合比为1∶1,三种主体环糊精的包结能力强弱顺序为:羟乙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适合包结分子状态的α-苯丙酸,而不易包结离子状态的α-苯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苯丙酸 Β-环糊精衍生物 紫外光谱法 包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二甲氨甲基-杯[8]芳烃与1-萘酚-4-磺酸钠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志兵 李来生 +2 位作者 王宇晓 刘旭 吴宇梅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0-255,共6页
用荧光法研究了水溶性对-二甲氨甲基-杯[8]芳烃与1-萘酚-4-磺酸钠(简称SNS)包结反应,研究表明这种包结物属于一种外式包结,而不同于β-环糊精内式包结物,静电作用是两者包结作用的主要驱动力。同时测定了包结物的形成常数,通过对实验数... 用荧光法研究了水溶性对-二甲氨甲基-杯[8]芳烃与1-萘酚-4-磺酸钠(简称SNS)包结反应,研究表明这种包结物属于一种外式包结,而不同于β-环糊精内式包结物,静电作用是两者包结作用的主要驱动力。同时测定了包结物的形成常数,通过对实验数据图解,发现它们之间形成了1:1的包结物,其包结常数为1.6×104L·mol-1。并研究了溶液pH值、常见的一元醇和表面活性剂对该包结物形成及荧光性质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它们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法 包结作用 水溶性杯芳烃 芳烃 1-萘酚-4-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谱研究β-环糊精衍生物对R/S-扁桃酸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课文 张国丽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47-50,共4页
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系列β-环糊精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1、羟乙基β-环糊精2和甲基β-环糊精3)时R/S-扁桃酸的包结作用,考察了各β-环糊精衍生物浓度对包结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扁桃酸与各β-环糊精衍生物形成的包合物的包结比... 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系列β-环糊精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1、羟乙基β-环糊精2和甲基β-环糊精3)时R/S-扁桃酸的包结作用,考察了各β-环糊精衍生物浓度对包结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扁桃酸与各β-环糊精衍生物形成的包合物的包结比为1:1,三种主体环糊精的包结能力强弱顺序为:1>2>3,对于同一主体而言,R-扁桃酸比S-扁桃酸易于被包合,且Ks/KR的顺序与K值的次序有所差别:2>1>3。同时,以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主体研究了客体扁桃酸的存在形态对包结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适合包结中性扁桃酸分子,不宜包结扁桃酸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酸对映体 Β-环糊精衍生物 包结作用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葫芦[7]脲对百草枯的包结作用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涛 胡青大 +2 位作者 吕明明 任冬雪 魏晓琳 《化工管理》 2015年第10期124-125,共2页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葫芦[7]脲与百草枯的包结作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发现百草枯的荧光强度将随着葫芦[7]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最大发射峰的位置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蓝移。利用荧光光谱法、量子化学计算包结常数的方法,研究了水...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葫芦[7]脲与百草枯的包结作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发现百草枯的荧光强度将随着葫芦[7]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最大发射峰的位置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蓝移。利用荧光光谱法、量子化学计算包结常数的方法,研究了水溶液中葫芦[7]脲与百草枯之间的包结行为,探讨了葫芦[7]脲与百草枯的包结机理。相关的结果表明葫芦[7]脲与百草枯之间形成1:1的包结络合物。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12—1.23μgmL-1,检出限低至0.014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百草枯 包结作用 稳定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差谱技术研究β-环糊精与环辛二烯的包结作用
16
作者 郑培清 杨敏 +1 位作者 童林荟 鲁润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77-1277,共1页
关键词 红外差谱技术 Β-环糊精 环辛二烯 包结作用 超分子 主客体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β-环糊精与神经递质的包结作用
17
作者 张其平 王南平 +2 位作者 詹文毅 谢峰 陈霞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49-752,共4页
以甲基橙为探针 ,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 β-环糊精与不同神经递质分子 (多巴胺、去甲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异丙基肾上腺素 )的作用 ,并通过竞争包结法测定了 β-环糊精和不同神经递质分子形成包结物的包结常数 。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谱法 Β-环糊精 神经递质 包结作用 甲基橙 分子结构 超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包结作用
18
作者 纪明慧 舒火明 +3 位作者 李华明 王崇太 吴家驹 陈丽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91-296,共6页
用电导率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21H46NCl)的包结作用.研究表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与β-CD形成包结物,当体系中β-CD浓度增加时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加,实验... 用电导率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21H46NCl)的包结作用.研究表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与β-CD形成包结物,当体系中β-CD浓度增加时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加,实验体系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与β-CD的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用紫外光谱测得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21H46NCl)与β-CD主要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结物,并计算包结物体系的包结常数和包结过程的热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Β-环糊精 电导率法 表观临界胶束浓度 包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低聚糖——β-环糊精与环辛二烯包结作用的研究
19
作者 郑培清 高海翔 +1 位作者 童林荟 鲁润华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9-260,303,共3页
制备了 β-环糊精与顺 ,顺 -1 ,5 -环辛二烯及顺 ,顺 -1 ,3 -环辛二烯 2种固体包结物。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 (TGA,DTG)方法对 2种固体包结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顺 ,顺 -1 ,5 -环辛二烯及顺 ,顺 -1 ,3 -环辛二烯能和 ... 制备了 β-环糊精与顺 ,顺 -1 ,5 -环辛二烯及顺 ,顺 -1 ,3 -环辛二烯 2种固体包结物。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 (TGA,DTG)方法对 2种固体包结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顺 ,顺 -1 ,5 -环辛二烯及顺 ,顺 -1 ,3 -环辛二烯能和 β-环糊精形成 1∶ 1包结复合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顺-1 5-环辛二烯 顺-1 3-环辛二烯 包结 包结作用 热稳定性 超分子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对分子型体和离子型体2-萘酚及喹啉包结作用的研究
20
作者 巫淼鑫 郑用熙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0-14,共5页
通过研究β-CD与离子型体2-萘酚和质子化喹啉混合物的核磁氢谱及β-CD与分子型体和离子型体2-萘酚包结物的解离常数后,认为β-CD易包结不带电荷和带负电荷的客体,不易包结带正电荷的客体。并且认为离子型体2-萘酚以轴... 通过研究β-CD与离子型体2-萘酚和质子化喹啉混合物的核磁氢谱及β-CD与分子型体和离子型体2-萘酚包结物的解离常数后,认为β-CD易包结不带电荷和带负电荷的客体,不易包结带正电荷的客体。并且认为离子型体2-萘酚以轴向方式包结在β-CD空腔内,同时与β-CD细口端的伯羟基形成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2-萘酚 喹啉 包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