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9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能化合物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与发展
1
作者 王泽山 庞爱民 +1 位作者 何金选 雷晴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从提升固体推进剂能量的技术途径出发,通过提高燃烧反应放热量、热能转化效率、固含量与燃烧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固体推进剂对含能氧化剂、含能黏合剂、金属燃料和含能增塑剂的结构性能需求。与炸药需求不同,固体推进剂含能组分的发展策... 从提升固体推进剂能量的技术途径出发,通过提高燃烧反应放热量、热能转化效率、固含量与燃烧效率等方面,分析了固体推进剂对含能氧化剂、含能黏合剂、金属燃料和含能增塑剂的结构性能需求。与炸药需求不同,固体推进剂含能组分的发展策略更注重化合物的有效氧含量、氢元素含量、质量生成焓等性能。贯通适用于固体推进剂的含能化合物的高通量设计、合成与应用评价研发流程,挖掘并突破CHNO类含能化合物的潜力与分子体系的局限性,加速新型含能化合物的研发效率是固体推进剂含能化合物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含能化合 氧化剂 黏合剂 燃料 增塑剂 比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催化溴化苄与磺酰肼的偶联反应合成砜类化合物
2
作者 刘娜 孟云艳 +2 位作者 刘子秀 徐建斌 樊保敏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6-354,共9页
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和精细化学品中,由于砜骨架的存在,其在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和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该论文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溴化苄与磺酰肼偶联制备砜类化合物的方法,以CuI为催化剂,TBHP为氧化剂,K_(2)CO_(3)为碱,在室... 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和精细化学品中,由于砜骨架的存在,其在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和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该论文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溴化苄与磺酰肼偶联制备砜类化合物的方法,以CuI为催化剂,TBHP为氧化剂,K_(2)CO_(3)为碱,在室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偶联产物砜,产率最高可达85%.该方法具有底物适用性好、收率良好至优秀、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为砜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合成了24个砜类化合物,产物结构均经过^(1)H NMR和^(13)C NM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反应 砜类化合 碘化亚铜 溴化苄 磺酰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基质对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3
作者 董翊 姜阳 +3 位作者 于瑞祥 高艳秋 任逸尘 魏王慧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用氮气稀释含有丙酮、异丙醇、正己烷、乙酸乙酯、苯等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混合标准气体制备标准吸附管系列,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并绘制工作曲线,以考察空气、二氧化碳、甲醇基质对低、中、高含量上述5种VOCs测定的... 用氮气稀释含有丙酮、异丙醇、正己烷、乙酸乙酯、苯等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混合标准气体制备标准吸附管系列,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并绘制工作曲线,以考察空气、二氧化碳、甲醇基质对低、中、高含量上述5种VOCs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5种VOCs的质量在不同范围内和对应的定量离子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300~1.00 ng,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2.1%~5.7%;除甲醇基质中低含量丙酮和异丙醇的回收率大于200%外,3种基质中不同含量的5种VOCs的回收率均在90.0%~110%内,推测残留在检测器中的甲醇影响了与甲醇保留时间接近的丙酮和异丙醇的电离,导致离子强度增大,回收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管采样 热脱附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有机化合 基质影响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白酒中20种吡嗪类化合物
4
作者 王娜 沈毅 +6 位作者 庄园 程伟 罗森 张亚东 刘子轩 刘冰 高红波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7,共8页
本研究采用直接进样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测定白酒中20种吡嗪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10种香型不同品牌白酒中的吡嗪类化合物进行测定。该方法在0.01~10.0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在0.998 3~0.999 ... 本研究采用直接进样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测定白酒中20种吡嗪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10种香型不同品牌白酒中的吡嗪类化合物进行测定。该方法在0.01~10.0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在0.998 3~0.999 7的范围内,检出限在0.16×10^(-3)~3.25×10^(-3) mg/L范围内,不同浓度条件下的加标回收率在81.26%~113.13%之间,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42%~4.98%之间。10种香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吡嗪类化合物在酱香型白酒中含量最高,质量浓度范围为2.63~16.88 mg/L,其次是芝麻香型和兼香型。该方法与气相色谱-质谱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及灵敏度,适用于不同香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白酒 吡嗪类化合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GC-MS/MS测定复杂基质底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及处理效果初探
5
作者 朱帅 沈亚婷 +4 位作者 潘萌 贾静 杨志鹏 曹建华 王玉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304,共15页
德克隆类物质在污泥样品中以痕量水平(ng/g级)存在,加之污泥基质复杂,对污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分析带来极大挑战。鉴于此,本文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与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相结合,测定污水处理厂底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 德克隆类物质在污泥样品中以痕量水平(ng/g级)存在,加之污泥基质复杂,对污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分析带来极大挑战。鉴于此,本文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与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相结合,测定污水处理厂底泥中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底泥样品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在线净化的方法,以丙酮-正己烷(1∶1,V/V)作为提取溶剂,在120℃温度和1500W功率条件下,该方法能够高效地从基质复杂的底泥样品中提取出德克隆类化合物,提取回收率超过80%。样品提取后,利用石墨化碳黑(GCB)和乙二胺基-N-丙基(PSA)固相萃取柱进一步净化,可有效地去除色素、脂类和非极性干扰物,减少基质干扰。借助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针对目标化合物的特定离子对进行选择性监测,排除其他干扰离子的影响,从而实现了对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准确定量。该方法在5~4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8,检出限为0.017~0.040ng/g。在低、中、高三个浓度水平底泥基质中,德克隆类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8%~99.5%、86.2%~104.8%、91.2%~106.1%,相对标准偏差(RSD)<7%。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底泥样品的检测,在11个污水处理厂底泥中均检出德克隆类化合物,且含量较高(31.4~195.6ng/g)。底泥中顺式德克隆(syn-DP)异构体比例的平均值f_(syn)=0.27,低于德克隆(DP)产品的f_(syn)值,这是由于底泥对反式德克隆(anti-DP)的吸附性更强,或底泥中的顺式德克隆(syn-DP)优先发生了生物降解。初步比较了11个污水处理厂采用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处理底泥中德克隆化合物的效果,与活性污泥法水处理相比,采用A2/O工艺处理的德克隆类化合物的浓度显著降低,f_(syn)值显著增高,但其影响机制仍待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克隆化合 污泥 微波辅助提取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污水处理厂 顺式德克隆(syn-DP)异构体比例(f_(sy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斌 冯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人类的呼出气体中蕴含丰富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其种类可达数千种之多。除外界空气携带进入体内的VOCs外,绝大部分的VOCs来自于人体代谢以及人体内微生物的代谢。所以呼出气VOCs携带了大量人体内部的信息,这些信息类似于个体代谢... 人类的呼出气体中蕴含丰富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其种类可达数千种之多。除外界空气携带进入体内的VOCs外,绝大部分的VOCs来自于人体代谢以及人体内微生物的代谢。所以呼出气VOCs携带了大量人体内部的信息,这些信息类似于个体代谢状况的呼出气物质的“指纹”,从而使其有潜力成为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的理想工具。近年来大量关于疾病和呼出气VOCs的研究展示出有价值的结果。人体内诸多疾病均和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具有密切关联,氧化应激反应同样会产生大量VOCs通过肺部排出,这成为了监测疾病的一个新的窗口。今后利用呼出气VOCs分析开展针对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的检测和诊断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将从呼出气VOCs的概念、采集、检测、临床应用以及VOCs和疾病的关系5个方面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 肿瘤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啶核苷类化合物GY005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和在大鼠体内的粪尿排泄实验研究
7
作者 陶乐 李玉江 +4 位作者 路博华 梁炳玉 彭有梅 郭晓河 董黎红 《化学研究》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嘧啶核苷类化合物GY005对KM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尿液和粪便中化合物GY005的浓度,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排泄行为。每个时间段的尿液样本通过量筒量得体积并记录,粪便收集后立即称重得到样本湿... 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嘧啶核苷类化合物GY005对KM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尿液和粪便中化合物GY005的浓度,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排泄行为。每个时间段的尿液样本通过量筒量得体积并记录,粪便收集后立即称重得到样本湿重并记录,样品置于-80℃待测,选用特非那定作为内标检测。结果显示,一次给小鼠经口灌服化合物GY005(5.0 g·kg^(-1)),所有动物均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化合物GY005在4~4000μg·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所建立方法简单易操作、准确性好、精密度高,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也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化合 急性毒性 尿 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8
作者 沙赟颖 刘竺云 +3 位作者 刘明源 周琳 钮晓淑 杨珊珊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65-69,74,共6页
以取代苯甲酰肼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7种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并采用1H NMR和13C NMR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醚菌酯为阳性对照,测定所有化合物对西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ium f. sp. Niveum)、番茄早疫病原菌(Alternaria sola... 以取代苯甲酰肼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7种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并采用1H NMR和13C NMR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醚菌酯为阳性对照,测定所有化合物对西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ium f. sp. Niveum)、番茄早疫病原菌(Alternaria solani)、烟草赤星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玉米弯孢病原菌(Curvularia lunata)、苹果炭疽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南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bulbigenum)、苹果腐烂病原菌(Valsa mali)、水稻稻瘟病原菌(Pyricularia oryza)、苹果轮纹病原菌(Physalospora piricola)9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7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A11的活性最高,对除西瓜枯萎病原菌外的8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高于醚菌酯,其EC50均小于醚菌酯。对活性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引入-F和-Me活性基团,相应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 合成 植物病原真菌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质联用法测定腌制鱼中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一测多评研究
9
作者 雷军 胡悦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05,215,共6页
目的:建立气质联用法结合QuEChERS法和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技术检测腌制鱼中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并对采用的一测多评法进行研究。方法:样品经优化后的QuEChERS法提取和净化后,采用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技术进行二次净化。试验对QuEChERS方法... 目的:建立气质联用法结合QuEChERS法和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技术检测腌制鱼中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并对采用的一测多评法进行研究。方法:样品经优化后的QuEChERS法提取和净化后,采用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技术进行二次净化。试验对QuEChERS方法进行了优化,对基质效应、样品溶液的稳定性和方法耐受性进行了试验,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试验以NDMA为参照对象,建立了其余6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一测多评校正方法。结果:经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净化后,可有效除去大部分杂质,降低基质效应,提高灵敏度。校正因子分别为f_(NMEA/NDMA)=6.7369、f_(NDEA/NDMA)=0.6679、f_(NDPA/NDMA)=0.2399、f_(NDBA/NDMA)=1.1532、f_(NPIP/NDMA)=0.7289、f_(NPYR/NDMA)=0.7103,且稳定性较好。方法学验证表明,7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2~0.29μg/kg;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NDMA 101.0%~107.5%,2.5%~3.9%;NMEA 102.0%~108.4%,2.8%~4.0%;NDEA 101.6%~109.0%,2.6%~3.9%;NDPA 103.1%~107.4%,1.9%~4.0%;NDBA 103.7%~107.7%,1.7%~3.8%;NPIP 104.7%~107.5%,2.3%~3.7%;NPYR 101.4%~106.4%,2.2%~3.8%。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方法稳定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腌制鱼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N-亚硝胺类化合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中酚类化合物的代谢转化、风味贡献及健康功效研究
10
作者 孙金沅 闫如毓 孙宝国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8,21,共9页
白酒中的酚类化合物对白酒的风味塑造及其潜在的健康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白酒中的酚类化合物包括黄酮、酚酸和单宁等,源自酿酒原料本身及其在酿造过程中经历的微生物代谢和化学反应,不仅为白酒带来了独特的风味,还具有抗氧化、抗... 白酒中的酚类化合物对白酒的风味塑造及其潜在的健康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白酒中的酚类化合物包括黄酮、酚酸和单宁等,源自酿酒原料本身及其在酿造过程中经历的微生物代谢和化学反应,不仅为白酒带来了独特的风味,还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可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应用现代仪器分析结合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人员已能够识别多种白酒中的酚类化合物、追踪它们的代谢路径,并了解它们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为深入理解白酒复杂的化学构成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白酒中酚类化合物的健康功效,尤其是4-甲基愈创木酚和4-乙基愈创木酚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以及香兰素、丁香酚、阿魏酸和麝香草酚等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这些研究结果为白酒可能具有的健康功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酚类化合 代谢组学技术 风味贡献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淡水鱼中23种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
11
作者 杨雪丽 王猛 +3 位作者 杨亚磊 罗文涛 田家磊 李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265-275,共11页
目的建立一种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淡水鱼中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3类23种全氟及多... 目的建立一种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同时测定淡水鱼中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3类23种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的分析方法。方法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质谱检测参数,并考察了提取溶剂及固相萃取柱填料对样品加标回收率和净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样品前处理及仪器条件。淡水鱼样品经2%甲酸/乙腈提取后,采用去磷脂PPR Pro小柱净化,以5 mmol/L甲酸铵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通过C_(18)反相色谱柱分离目标物;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检测,稳定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23种PFASs目标物在0.5∼10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80),检出限为0.030~0.170μg/kg,定量限为0.100~0.567μg/kg,方法回收率为72.9%~111.0%,相对标准偏差为3.0%~17.5%(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精密度好,适用于淡水鱼中23种全氟烷基羧酸、全氟烷基磺酸及多氟调聚磺酸的快速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 淡水鱼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应用
12
作者 江涛 张帅 《陶瓷》 2025年第2期49-53,63,共6页
Mo-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陶瓷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可以将Mo-Al金属间化合物与陶瓷相复合制备Mo-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Mo-Al金属间化合物... Mo-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陶瓷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可以将Mo-Al金属间化合物与陶瓷相复合制备Mo-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Mo-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笔者叙述Mo-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等,并叙述了Mo-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对Mo-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Al金属间化合 陶瓷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研究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应用现状分析
13
作者 江涛 张帅 《陶瓷》 2025年第1期9-13,81,共6页
Zr-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可以将Zr-Al金属间化合物与陶瓷相复合制备Zr-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Zr-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 Zr-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可以将Zr-Al金属间化合物与陶瓷相复合制备Zr-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Zr-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优良的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等。笔者叙述Zr-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并叙述Zr-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Zr-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Al金属间化合 陶瓷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研究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固载芳亚胺环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和催化性能
14
作者 李友亮 《石化技术》 2025年第1期28-30,共3页
系统探讨固载有机金属Rh催化剂对环形亚胺底物的催化性能。通过合成对氯苯甲醛的安息香,并进一步合成环形磺酰亚胺,为后续催化反应提供底物。随后,通过硅烷化反应将氨基引入二氧化硅表面,并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总悬浮微粒(TsDPENCp)*固... 系统探讨固载有机金属Rh催化剂对环形亚胺底物的催化性能。通过合成对氯苯甲醛的安息香,并进一步合成环形磺酰亚胺,为后续催化反应提供底物。随后,通过硅烷化反应将氨基引入二氧化硅表面,并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将总悬浮微粒(TsDPENCp)*固定在二氧化硅表面,最终制备出硅烷化二氧化钛负载钯催化剂(SiO_(2)-TsDPENCp*Rh)催化剂。在环形磺酰亚胺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SiO_(2)-TsDPENCp*Rh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通过系统优化反应条件,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SiO_(2)-TsDPENCp*Rh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优异的对映选择性、良好的非对映选择性,为不对称催化反应提供稳定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固载芳亚胺环金属化合 合成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HS-SPME-GC-MS方法表征香菇不同成熟阶段的关键挥发性化合物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振山 许贺然 +4 位作者 夏榕嵘 李昀婷 王娅飞 潘松 辛广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2,共9页
通过优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香菇不同成熟阶段挥发性化合物,并采用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 通过优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香菇不同成熟阶段挥发性化合物,并采用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1.0 g香菇样品在50℃提取25 min,解吸3 min;在香菇不同成熟阶段共鉴定出71种挥发性化合物,不同成熟阶段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PLS-DA和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筛选出18种挥发性化合物,可作为区分香菇不同成熟阶段的挥发性生物标志物;OAV结果表明,有16种挥发性化合物为香气活性化合物,其中,1-辛烯-3-醇、3-辛醇、1-辛烯-3-酮、3-辛酮、苯乙醛、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2,3,5-三硫杂己烷和1,2,4-三硫杂环戊烷同时满足VIP>1和OAV≥1,是香菇不同成熟阶段最重要的差异挥发性化合物。本研究为探究香菇成熟过程中香气形成机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成熟阶段 香气 挥发性化合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adori化合物分布特征判别不同烤烟的产地
16
作者 贺佩 刘文霖 +5 位作者 庞雪莉 邱军 赵廷春 梁贵林 赵瑞娟 叶定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7-305,共9页
【目的】为了解不同产地烤烟Amadori化合物构成特点,并验证基于Amadori构成特征进行烤烟产地判别的可行性。【方法】采用HPLC-MS/MS测定烤烟中11种Amadori化合物,结合Fisher判别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产地烤烟中Amadori化合物组分构... 【目的】为了解不同产地烤烟Amadori化合物构成特点,并验证基于Amadori构成特征进行烤烟产地判别的可行性。【方法】采用HPLC-MS/MS测定烤烟中11种Amadori化合物,结合Fisher判别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产地烤烟中Amadori化合物组分构成和含量分布特征;通过卷烟加香试验和香韵特色评价,验证了6种代表性Amadori化合物的风味贡献作用特征。【结果】不同产地烟叶中含量优势Amadori化合物种类构成相同,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各Amadori化合物的优势产地不同。Fru-Pro、Fru-Ala和Fru-Asn占Amadori总量的80%左右,四川烟叶中Amadori化合物总量最高,陕西、湖南和安徽烟叶中Amadori化合物含量较低。4种代表性Amadori化合物(Fru-Pro、Fru-Glu、Fru-Gly和Fru-Asn)可增加卷烟香韵丰富度、细腻感和柔和度,降低枯焦气、刺激性和干燥感。Fru-Pro、Fru-Phe、Fru-Asn、Fru-Glu分别在果甜、花香、烘焙香和焦香香韵具有积极贡献作用。基于Amadori化合物分布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可实现不同产地烤烟烟叶的有效区分;Amadori化合物与香型风格呈现较好的关联性,具有蜜甜香、清甜香和清甜蜜甜特征的贵州、四川、福建产地烟叶的Amadori化合物分布特征相似,具有醇甜香特征的湖南、陕西、江西、安徽烟叶具有相似的Amadori化合物,而具有蜜甜焦香风格的山东烟叶中Amadori化合物构成独具特色。【结论】本研究能为卷烟产品叶组配方以及基于Amadori化合物累积调控的烤烟香型风格彰显提升研究提供重要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DORI化合 烤烟 HPLC-MS/MS 产地鉴别 感官评价 风味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标志大米的品质指标及挥发性化合物分析与评价
17
作者 王琴 周昌艳 +4 位作者 赵晓燕 李晓贝 李旭娇 江政辉 张艳梅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5,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地理标志大米的品质差异,本研究通过分析外观、营养、蒸煮食味等18个品质指标及挥发性化合物,对9种地理标志大米进行品质评价。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性值,鉴定出大米的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为2-... 为研究不同地理标志大米的品质差异,本研究通过分析外观、营养、蒸煮食味等18个品质指标及挥发性化合物,对9种地理标志大米进行品质评价。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性值,鉴定出大米的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为2-乙酰基-1-吡咯啉、己醛、庚醛、辛醛、壬醛、反-2-辛烯醛、己醇、1-辛烯-3-醇、庚醇。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从东北和其他地理标志大米中筛选出了42个差异挥发性化合物,包括25个烃类和17个与香气相关的醇、酮、醛、酯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与直链淀粉、食味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与米粉的糊化特性呈显著相关;蛋白质与醛类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烃类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9种地理标志大米划分为3大类,第1类为东北的5种地理标志大米,品质特征为垩白粒率和蛋白质量分数低,直链淀粉质量分数高,糊化温度低,米饭硬而有弹性,挥发性化合物中醛类、醇类、酮类含量占比较高;第2类为原阳大米与小站稻,特点为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质量分数适中,挥发性化合物总量最高(627.7μg/kg),且烃类含量最高(269.6μg/kg);第3类为南方的射阳和崇明大米,具有直链淀粉质量分数低,胶稠度大,糊化温度高,米饭软而黏的品质特征,其烃类含量适中(159.4μg/kg)。本研究较为系统地评价了9种地理标志大米中品质指标和挥发性化合物的差异,可为不同地理标志大米的品质评价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大米 品质评价 挥发性化合 多元统计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类型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以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18
作者 王纪如 王旋 +3 位作者 刘成栋 周慧慧 麦康森 何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44,共12页
为研究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类型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生长性能以及糖脂代谢的影响,实验设计了4种含有不同类型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蔗糖、β-葡聚糖、淀粉)的等氮等能饲料,选取体质量为(7.03±0.15)g的大菱鲆幼鱼,进行为期... 为研究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类型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生长性能以及糖脂代谢的影响,实验设计了4种含有不同类型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蔗糖、β-葡聚糖、淀粉)的等氮等能饲料,选取体质量为(7.03±0.15)g的大菱鲆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测定了大菱鲆的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全鱼常规组成、形体、肝脏切片组织形态、血清生化、糖原含量、糖代谢、脂代谢、能量代谢等指标。研究表明:淀粉组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蔗糖组和葡萄糖组(P<0.05),葡萄糖组的饲料系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相比,淀粉组和β-葡聚糖组的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提高(P<0.05)。葡萄糖组肝脏切片脂滴面积占比较其他3组显著增加(P<0.05)。相较于其他组,葡萄糖组的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总胆固醇及肝糖原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蔗糖组肌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蔗糖组的葡萄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基因相对表达量较其他3组显著上调(P<0.05),而葡萄糖组的1,6-二磷酸果糖酶和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葡萄糖组和蔗糖组的脂肪酸合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脂酰辅酶A氧化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β-葡聚糖组和淀粉组(P<0.05)。β-葡聚糖组和淀粉组的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1、二氢硫辛酰胺琥珀酰转移酶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葡萄糖组和蔗糖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与葡萄糖、蔗糖等结构简单的碳水化合物相比,大菱鲆幼鱼对淀粉、β-葡聚糖等结构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更强。在本实验条件下,淀粉是饲料中最适合大菱鲆幼鱼生长的碳水化合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碳水化合 生长 血清生化 糖脂代谢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加工方法对咖啡豆风味化合物和感官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肖克 翟慧楠 +2 位作者 胡荣锁 于鑫欣 董文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初加工处理方法对阿拉比卡咖啡理化特性、风味和感官特性的影响。通过电子鼻和感官分析评价不同初加工咖啡样品的感官风味,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初加工方法进行区分,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初加工方法与产生的风...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初加工处理方法对阿拉比卡咖啡理化特性、风味和感官特性的影响。通过电子鼻和感官分析评价不同初加工咖啡样品的感官风味,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初加工方法进行区分,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初加工方法与产生的风味化合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理化指标方面,不同初加工方法对咖啡样品的总可滴定酸度(TA)、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和pH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湿法加工(CS)的pH最高。初加工方法对咖啡样品中的生物碱、绿原酸和有机酸等风味化合物含量影响较大,干法处理Ⅰ(GA)的咖啡因含量最高(12.32 mg/g DW),蜜处理Ⅰ(MA)拥有最高的葫芦巴碱含量(3.71 mg/g DW),湿法加工(CS)导致咖啡样品具有最低的绿原酸含量和最高的有机酸含量。此外,电子鼻结果显示,不同初加工方法制备的咖啡香气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相较于人工评测,电子感官分析可以更有效地对不同初加工方法进行区分。该研究结果明晰了不同初加工方法对咖啡的化学组成及感官风味的影响,对咖啡风味品质提升及对优质产品的筛选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比卡咖啡 初加工处理 理化特性 风味化合 电子感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天然产物酚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防污性能研究
20
作者 林心蕊 董苗 +4 位作者 郑迪文 盛宏伟 陈俊华 薛行华 杨建新 《涂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
采用酚酸类化合物与卤代烃反应,制备出一系列具有良好防污性能的酚酸酯类仿天然产物防污剂。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仪(1H NMR)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合成的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该化合物分别进行了抑藻、抑菌性测试及实海挂板... 采用酚酸类化合物与卤代烃反应,制备出一系列具有良好防污性能的酚酸酯类仿天然产物防污剂。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仪(1H NMR)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合成的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该化合物分别进行了抑藻、抑菌性测试及实海挂板防污性测试。结果表明:这8种化合物对旋链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及小球藻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藻率高达90%)且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珊瑚弧菌的抑菌测试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效果。此外,选取6种酚酸酯类化合物作为防污剂,与树脂及助剂混合制备防污涂料。经过实海挂板试验,其中4种化合物展现出良好的防污效果。制备的苯甲酸型酚酸酯类化合物比肉桂酸型酚酸酯类化合物的防污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类防污剂 酚酸酯类化合 抑菌 抑藻 海洋防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