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产品工程的理论和技术 被引量:36
1
作者 钱宇 潘吉铮 +2 位作者 江燕斌 章莉娟 纪红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7-223,共7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以产品需求为导向开发满足最终使用性能的化学品成为化学工程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介绍了化学产品工程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论述了分子产品工程、配方产品工程、柔性制造过程等化学产品工程各个子领域的关键...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以产品需求为导向开发满足最终使用性能的化学品成为化学工程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介绍了化学产品工程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论述了分子产品工程、配方产品工程、柔性制造过程等化学产品工程各个子领域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理论 技术 产品导向 结构性能 分子产品工程 配方产品工程 柔性制造过程 化学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化学产品工程理念指导新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明 顾晓利 +4 位作者 罗振扬 陆小华 刘畅 杨祝红 冯新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19,共6页
介绍了化学工程新的发展方向——化学产品工程的发展,并根据化学产品工程的理念,以产品需求为导向,开发出具有介孔结构的TiO2晶须光催化材料,并面向应用,完成了产品光催化反应的装置设计和实际应用,体现了化学产品工程的一些研究方法和... 介绍了化学工程新的发展方向——化学产品工程的发展,并根据化学产品工程的理念,以产品需求为导向,开发出具有介孔结构的TiO2晶须光催化材料,并面向应用,完成了产品光催化反应的装置设计和实际应用,体现了化学产品工程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TIO2 晶须 光催化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产品工程的理论和技术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敏茹 《化工管理》 2013年第24期151-151,共1页
近年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产品需求为导向的开发逐渐成为化学工程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化学产品工程的理论作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分子产品工程、配方产品工程的关键技术也进行了研究,旨在促进化学产品工程的... 近年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产品需求为导向的开发逐渐成为化学工程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化学产品工程的理论作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分子产品工程、配方产品工程的关键技术也进行了研究,旨在促进化学产品工程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理论 技术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产品工程理念在钼酸铵生产氨溶工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建荣 《中国钼业》 2010年第2期35-37,共3页
利用化学产品工程的理念分析钼酸铵生产中氨溶的操作过程,找到了降低操作温度的方法,使生产环境得到改善,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钼酸铵 环境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产品工程的理论和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苗井 刘冰 《中国化工贸易》 2013年第7期403-403,共1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化学工程研究与发展的趋势倾向于以产品需求为导向的化学品的开发。本文主要针对化学产品工程的理论与发展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各领域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分子产品 配方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新概念:化学产品工程——访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钱宇
6
作者 李宏乾 《化工管理》 2003年第9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化学工业 产品结构 产品功能 客户需求 研究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工程学——化学反应工程的新拓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伯耿 罗英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7-340,共4页
分析了当今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正由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向产品结构与性能的多样化转变。指出化学反应工程的主要研究目标应从追求时空效率和物能利用的最大化向以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可控化方向拓展。阐述了化学产品工程研究的核心内容结构与... 分析了当今化学工业的发展趋势正由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向产品结构与性能的多样化转变。指出化学反应工程的主要研究目标应从追求时空效率和物能利用的最大化向以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可控化方向拓展。阐述了化学产品工程研究的核心内容结构与性能关系、结构的制造与表征,提出化学产品各层次形态结构的形成与稳定应成为化学反应工程研究的另一条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结构与性能关系 多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工程专业教学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粟晖 谢清若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S1期120-122,125,共4页
回顾了化学工程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面对新形势下化学工程师培养的挑战,对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实验教学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围绕产品工程教学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课程体系 创新人才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志湘 粟晖 谢清若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89-92,共4页
面对化学工业的快速变迁以及就业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地方工科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应对。在阐述化学工业的发展和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化工专业办学质量,以适应新的行业发展、市场化和继续教育等进行... 面对化学工业的快速变迁以及就业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地方工科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应对。在阐述化学工业的发展和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化工专业办学质量,以适应新的行业发展、市场化和继续教育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化学工程 化学产品工程 地方本科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材料化学品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 被引量:2
10
作者 章莉娟 聂淑瑜 +3 位作者 奚红霞 郭新东 李秀喜 钱宇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1-488,共8页
以功能聚合物载药纳米颗粒、功能环境和能源吸附材料为研究体系,依据目标性能需求设计产品结构和结构调控的思路,阐述了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分子/介观模拟和模型化等技术研究分子、聚集态纳/微结构与产品性能间定性和定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以功能聚合物载药纳米颗粒、功能环境和能源吸附材料为研究体系,依据目标性能需求设计产品结构和结构调控的思路,阐述了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分子/介观模拟和模型化等技术研究分子、聚集态纳/微结构与产品性能间定性和定量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尝试建立从分子水平和微介观尺度上揭示材料化学品结构特征的系统方法,探索功能材料化学品的定向设计和调控,形成从分子水平和微介观尺度上揭示材料化学品结构特征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聚合物材料 吸附材料 分子结构 聚集态结构 结构性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产业和技术导向的跨世纪转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宇 江燕斌 章莉娟 《广州化工》 CAS 2005年第3期1-2,8,共3页
随着产业转型、市场竞争、以及技术革命的发展,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和医药健康化学品正在逐渐替代通用化学品成为化工研究开发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论述介绍了化学产品工程的新概念,以及关键技术、应用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产品导向 化学供应链 精细化学 专用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敏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菘 罗英武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6-565,共10页
总结了初粘性、持粘和剥离强度等压敏胶产品性能与其粘弹性的关系,介绍了基于分子流变学模型来设计新型压敏胶产品的开发思路。将化学产品性能转化为材料物理性质,并建立物理性质与分子结构、材料聚集态结构模型,根据模型进行面向市场... 总结了初粘性、持粘和剥离强度等压敏胶产品性能与其粘弹性的关系,介绍了基于分子流变学模型来设计新型压敏胶产品的开发思路。将化学产品性能转化为材料物理性质,并建立物理性质与分子结构、材料聚集态结构模型,根据模型进行面向市场需求的结构设计和新产品开发,可大大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是化学产品工程的核心研究方式。此外,对最近仿壁虎"干胶"的进展也作了介绍,与现有可逆胶相比,其粘结强度大幅度提高,有望在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压敏胶 粘弹性 仿壁虎干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玉朋 田晖 +1 位作者 赵玉潮 任万忠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8期168-169,171,共3页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是化工类专业高等教育核心课程之一。然而,本课程传统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意。鉴于此,笔者通过将化学产品工程、生命周期评价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知识引入本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希冀能够为本课程...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是化工类专业高等教育核心课程之一。然而,本课程传统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新意。鉴于此,笔者通过将化学产品工程、生命周期评价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知识引入本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希冀能够为本课程综合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教学改革 化学产品工程 生命周期评价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assembly line balancing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6
14
作者 N.Barathwaj P.Raja S.Gokulra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957-3969,共13页
In 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ixed model assembly line(MMAL) is preferred in order to meet the variety in product demand. MMAL balancing helps in assembling products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in a random fashion. T... In a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ixed model assembly line(MMAL) is preferred in order to meet the variety in product demand. MMAL balancing helps in assembling products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in a random fash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aims in reducing the number of workstations, work load index between stations and within each station. As manual contribution of workers in final assembly line is more, ergonomics is taken as an additional objective function. Ergonomic risk level of a workstation is evaluated using a parameter called accumulated risk posture(ARP), which is calculated using rapid upper limb assessment(RULA) check sheet. This work i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an MMAL problem in Rane(Madras) Ltd.(India), in which a problem based genetic algorithm(GA) has been proposed to minimize the mentioned objectives. The working of the genetic operators such as selection, crossover and mutation has been modified with respect to the addressed MMAL probl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mpact over productivity and the process time of the final assembled product, i.e., the rate of production is increased by 39.5% and the assembly time for one particular model is reduced to 13 min from existing 18 min. Also, the space required using the proposed assembly line is only 200 m2 against existing 350 m2. Further, the algorithm helps in reducing workers fatigue(i.e., ergonomic frien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IZATION line balancing genetic algorithm product family assembly 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oping biology-inspired chemical engineering 被引量:2
15
作者 Xiao Dong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Biology is a rich source of great ideas that can inspire us to find successful ways to solve the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s including those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Bio-inspired chemical engineerin... Biology is a rich source of great ideas that can inspire us to find successful ways to solve the challenging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s including those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Bio-inspired chemical engineering(Bio Ch E)may be recognized as a significant branch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t may consist of,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unit operations in biological systems; 2) Process engineering principles for producing existing or developing new chemical products through living ‘devices';and 3)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cesses and equipment that ar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through mimicking(does not have to reproduce one hundred percent) the biological systems including their physical–chemical and mechanical structures to deliver uniquely beneficial performances. This may also include the bio-inspired sensors for process monitoring. In this paper, the above aspects are defined and discussed which establishes the scope of BioC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inspired chemical engineering Biology Chem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 Multiscale Biomimic Bion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aradigm-based evolu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6
作者 Alexandru Woinaroschy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53-557,共5页
A short present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evolution,as guided by its paradigms,is exposed.The first paradigm–unit operations–has emerged as a necessity of systematization due to the explosion of chemical industri... A short present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evolution,as guided by its paradigms,is exposed.The first paradigm–unit operations–has emerged as a necessity of systematization due to the explosion of chemic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t the end of 19th century.The birth in the late 1950s of the second paradigm–transport phenomena–wa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need for a deep,scienti fic knowledge of the phenomena that explain what happens inside of unit operations.In the second part of 20th century,the importance of chemical product properties and qualities has become essentially in the market fights.Accordingly,it was required with additional and even new fundamental approaches,and product engineering was recognized as the third paradigm.Nowadays chemical industry,as a huge materials and energy consumer,and with a strong ecological impact,couldn't remain outside of sustainability requirements.The basics of the fourth paradigm–sustainable chemical engineering–are now form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digms Unit operations Transport phenomena Product engineering Sustainable chemical 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工领域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发展趋势探讨 被引量:16
17
作者 邹志云 刘建友 +3 位作者 王涛 于鲁平 吴春华 郭宁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56-1460,共5页
随着国内外对化学品需求的快速变化和多样化发展,导致化学品生产模式向精细化、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转变,促使精细化工过程系统工程朝3个方面发展:一要关注产品创新的相关技术,如化学产品工程技术:二要研究实现生产过程灵活组织和调... 随着国内外对化学品需求的快速变化和多样化发展,导致化学品生产模式向精细化、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转变,促使精细化工过程系统工程朝3个方面发展:一要关注产品创新的相关技术,如化学产品工程技术:二要研究实现生产过程灵活组织和调度的技术,设计柔性生产装置及"自适应工厂",以实现对需求的快速反应;三要发展数字化工技术,研究和应用模拟仿真技术,设计和开发数字化工生产过程,更多地基于数学模型进行过程设计、试验和研究、开发,提高工艺过程的研究和设计、开发效率。首先从化学产品工程角度,讨论了产品工程与过程工程的关系,以及复杂配方产品工程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论述了按同类生产工艺在1套生产装置上生产相近的同类精细化工产品,以及按单元操作组合生产多种产品的2种精细化工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描述了标准型、模块化型、多向连接型和无管路型柔性生产装置的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基于过程模拟与仿真技术,建立多功能数字化工过程系统需要探索的过程建模、人机界面开发和数据交互等主要研究内容,论述了多功能数字化工过程系统的作用、功能及可进行的虚拟化工过程操作、运行与控制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配方产品工程 柔性生产装置 数字化工过程 过程模拟仿真
原文传递
特殊润湿性油水分离材料的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曾新娟 王丽 +3 位作者 皮丕辉 程江 文秀芳 钱宇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6,共14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油水污染日渐严重,特别是石油的泄露、有机化学品的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挽救的损害。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油水分离材料与技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特殊润湿性油水分离材料的出现,为科研人员指明了道路。本文以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油水污染日渐严重,特别是石油的泄露、有机化学品的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挽救的损害。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油水分离材料与技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特殊润湿性油水分离材料的出现,为科研人员指明了道路。本文以用于油水分离的特殊润湿性材料为研究体系;首先,对具有特殊润湿性油水分离材料的基本理论和设计理念进行分析;然后介绍了通过调控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组成制备特殊润湿性材料实现不同的油水分离效果的研究进展,并且尝试从微纳米尺度上揭示特殊润湿性材料的特征,形成从微纳米尺度上揭示油水分离用材料化学品结构特征的技术基础。最后指出了目前在油水分离用功能材料化学品这一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润湿性 油水分离 化学产品工程 微纳米尺度 结构性能关系
原文传递
天然香料纳微胶囊中间体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瑞 刘璇 纪红兵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43,共15页
作为一种中间体,天然香料纳微胶囊具有可控释放、保护活性成分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和纺织等很多领域。然而,天然香料纳微胶囊的结构与性能的不可控限制了其在高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天然香料纳微胶囊属于结构化产品,性... 作为一种中间体,天然香料纳微胶囊具有可控释放、保护活性成分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和纺织等很多领域。然而,天然香料纳微胶囊的结构与性能的不可控限制了其在高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天然香料纳微胶囊属于结构化产品,性能不仅取决于比例和组成,微观与介观结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组在化学产品工程理念的指导下,以产品需求为导向,从分子水平研究芯材与壁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天然香料纳微胶囊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通过多壁材复合技术、微流控技术与过程控制技术实现化学品的精确定制。本文综述了天然香料纳微胶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展,重点探讨用化学产品工程理念来设计、制备天然香料纳微胶囊,并对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香料 纳微胶囊 化学产品工程 中间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