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及ELISA三种梅毒血清型诊断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征 区晓雯 夏勇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5-18,共4页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CMI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ELISA在梅毒抗体检测中的表现及阳性符合率,探讨化学发光检测特异性梅毒抗体S/CO的最佳诊断截断值与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抗...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CMI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ELISA在梅毒抗体检测中的表现及阳性符合率,探讨化学发光检测特异性梅毒抗体S/CO的最佳诊断截断值与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抗T.pallidum阴性标本(S/CO<1)118例、阳性标本(S/CO>=1)237例。分别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样本进行抗T.pallidum复查检测,并对TPPA阴性样本进行抗核抗体及类风湿抗体IgG检测,并分析CMIA与TPPA不相符样本的临床特征。以TPPA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CMIA与ELISA的特异性、敏感性等,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CMIA在本实验室的最佳截断值。结果:以TPPA为标准,CMI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5.6%,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9.5%和87.8%。用ROC曲线分析CMIA最佳临界值为S/CO=2.56,ROC曲线下面积达到最大为0.992。TPPA-CMIA+与TPPA-CMIA+两组的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IA+TPPA-的样本人群特点为老年人及不孕的育龄女性。结论:CMIA的临界值为2.56时,可提高本实验室的特异性。当患者有特定疾病且CMIA结果偏低时采用TPPA辅助诊断并及时沟通病史、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学诊断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HBV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HBcAb含量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周卫凤 朱宇凯 +3 位作者 严家来 杨亮 张浩 杨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4期2365-2368,共4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HBV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HBcAb含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本院确诊的HBsAg阳性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分为:<500 IU/ml组(1...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HBV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HBcAb含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本院确诊的HBsAg阳性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分为:<500 IU/ml组(16例)和≥500 IU/ml组(14例)两组。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HBcAb含量,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HBcAb含量差异。在<500 IU/ml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分析患者血清HBcAb含量与其它病毒学指标HBsAg、HBeAg相关性;同时在≥500 IU/ml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分析患者血清HBcAb含量与其它病毒学指标HBV DNA、HBsAg、HBeAg相关性。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HBV DNA高低对HBcAb含量无明显影响。在<500 IU/ml组中,患者血清HBcAb含量与HBsAg呈正相关(r=0.450,P=0.042),而与HBeAg状态无明显相关性;在≥500 IU/ml组中,患者血清HBcAb含量却与HBV DNA呈负相关(r=-0.381,P=0.046),并且与HBsAg也呈显著负相关(r=-0.582,P=0.029),但HBeAg-患者和HBeAg+患者HBcA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结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HBV≥500 IU/ml的HBV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HBcAb含量高低与HBV复制水平、HBsAg分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 肝硬化失代偿期 HBV核心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反应蛋白磁微粒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的建立
3
作者 罗梦洁 肖铎 +5 位作者 曾璇 谭楚帆 徐叶 钟志宏 刘如石 郑姣 《生命科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35-142,151,共9页
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炎症以及各种相关疾病如病毒感染、心血管疾病等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检测指标。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CRP定量免疫测定方法,将表达纯化的重组CRP作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了5株稳定分泌抗体... 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炎症以及各种相关疾病如病毒感染、心血管疾病等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检测指标。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CRP定量免疫测定方法,将表达纯化的重组CRP作为抗原免疫小鼠,获得了5株稳定分泌抗体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AS-ELISA)初步鉴定筛选的抗人CRP单克隆抗体,并分别选择mAb 9D6和mAb 9G4作为捕获抗体与检测抗体,建立用于人CRP检测的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法(chemiluminescence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最后通过测定分析临床血清CRP样本,评价CLEIA的性能。结果显示,基于9D6/9G4-AP单克隆抗体对的CLEIA测定范围为0.1767~500μg/L(可扩展至100 mg/L);所建立的CLEIA与医院采用的免疫散射比浊法(R^(2):0.9496,P<0.0001)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且Bland-Altman分析中96.36%(106/110)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范围内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初步表明,建立的分析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单克隆抗体(mAb)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AS-ELISA)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E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时小淋 吴美慧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假阳性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1—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体检、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的11 015份血清标本,均采用CMIA进行初筛,...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假阳性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1—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体检、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的11 015份血清标本,均采用CMIA进行初筛,对S/CO≥1的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复检,以TPPA为确证方法,比较不同S/CO值的CMIA与TPPA阳性标本的符合率。采用Graphpad Prism 9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MIA对梅毒的预测价值。将患者根据年龄分为<40岁组(60例)、40~65岁组(55例)和> 65岁组(26例),计算各组CMIA检测的假阳性率。结果 CMIA的阳性检出率为1.28%,TPPA的阳性检出率为1.07%。当S/CO值为1~2时,假阳性率为93.75%,当S/CO> 10时,假阳性率为1.00%。CMIA的AUC为0.973,95%可信区间(95%CI)为0.948~0.998,CMIA检测梅毒抗体的最佳截断值为4.62,诊断梅毒的敏感度为93.2%,特异度为91.3%。年龄<40岁组、40~65岁组和> 65岁组的CMIA假阳性率分别为18.33%(11/60)、7.27%(4/55)和44.44%(8/26)。结论 CMIA具有高敏感度、高自动化、高通量等特点,可以用于梅毒大规模筛查试验,但CMIA对孕妇和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需同时结合TPPA进行复检,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假阳性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应用于甲状腺功能生化检验中的有效性探讨
5
作者 杨金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34-137,共4页
探讨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在甲状腺功能生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以河北省武邑县医院50例甲状腺疾患病人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所有人都按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甲功生化检查,测定T3、T4、FT3、FT4、 TSH、 TGAb等指标的... 探讨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在甲状腺功能生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以河北省武邑县医院50例甲状腺疾患病人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所有人都按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甲功生化检查,测定T3、T4、FT3、FT4、 TSH、 TGAb等指标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TT3,TT4,FT3,FT4, TGAb的检测值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TSH数据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50例患者中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显示含甲状腺癌1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减退22例、甲状腺炎11例,观察组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甲状腺功能的疾病检出情况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在生化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可有效监测T3、FT4、TGAb等甲状腺功能状况,可以此判断患者是否罹患甲状腺疾病,帮助判断甲状腺疾病检出种类,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生化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人血清中雌三醇 被引量:8
6
作者 吴丹凝 王栩 +2 位作者 林金明 李振甲 应希堂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755-2760,共6页
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将磁性微粒子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人体血清内的雌三醇(E3)含量进行了测定.磁性微粒子分别作为固相一抗包被材料和二抗分... 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将磁性微粒子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人体血清内的雌三醇(E3)含量进行了测定.磁性微粒子分别作为固相一抗包被材料和二抗分离剂参与反应.两种方法检测雌三醇浓度的线形范围均为0.6~60ng/mL.其中,固相一抗法的批内变异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11%和15%,回收率为90%~116%,健全性系数为0.9987.二抗分离法的批内变异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8%和10%,回收率为88%~118%,健全性系数为0.9974.两种方法分别与经典板式化学发光法对比,检测人血清样本,结果相关性较好,且磁性微粒子法更为省时、简便,适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三醇 磁性微粒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人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秀琴 傅杭州 张晓俐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04-105,共2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灵的敏度。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经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选的低浓度HBsA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107例。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福建省临检中心...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灵的敏度。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经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选的低浓度HBsA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107例。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福建省临检中心提供的不同浓度HBsAg质控品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CMIA法测定灵敏度为0.05 IU/ml,ELISA法测定灵敏度为0.25 IU/ml。107例CMIA法检测阳性标本中ELISA法检出阳性88例。结论CMIA法的检测性能大大优于ELISA法,尤其是对低浓度的HBsAg检测,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 乙肝表面抗原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范婵 陈姝 龚国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8期61-64,共4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NA)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性能。方法:每天选取临床样本8份,包括门诊与住院患者,排除溶血、脂血及用药情况。分别用CMIA与ECLINA测定样本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连续测定7 d,记录检...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NA)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性能。方法:每天选取临床样本8份,包括门诊与住院患者,排除溶血、脂血及用药情况。分别用CMIA与ECLINA测定样本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连续测定7 d,记录检验结果。去除离群点,以电化学发光法为对比方法作为X轴,化学发光微粒子法为实验方法为Y轴,计算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进行偏差评估。结果:CMIA与ECLINA测定促甲状腺激素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7863X+0.0632,相关系数r2=0.9946,两种检测方法的测定值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关系(P<0.01)。两种实验方法均存在随着结果增高偏差增大现象,但均能满足临床要求。结论:ARCHITEC和ECLINA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以建立相关方程,在某一方法不能满足实验室而参考值又不能变换时可以用另一方法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 化学发光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成人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唐洁 杨渝伟 +1 位作者 王堃 喻晶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072-1076,共5页
目的建立绵阳地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测定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的成人参考区间,并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674名表观健康者、147... 目的建立绵阳地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测定血清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的成人参考区间,并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674名表观健康者、14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90例肝硬化患者及98例HCC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采用x±1.96s方式建立PIVKA-Ⅱ的参考区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IVKA-Ⅱ诊断肝炎、肝硬化及HCC的效能。结果674名表观健康者血清PIVKA-Ⅱ测定值呈近似正态分布(z=1.428,P=0.034),男、女性之间血清PIVKA-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18~30岁组、31~44岁组、45~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后各年龄组之间血清PIVKA-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数据后采用x±1.96s方式建立的参考区间为8.75~36.72 U/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HCC组血清PIVKA-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HCC组血清PIVKA-Ⅱ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01),而病毒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IVKA-Ⅱ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HC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6、0.663、0.90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7.27、29.86和40.36 U/L,敏感性分别为49.7%、52.2%和80.6%,特异性分别为75.7%、80.8%和94.5%。结论初步建立了绵阳地区CMIA检测血清PIVKA-Ⅱ的成人参考区间。PIVKA-Ⅱ在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等非肝癌患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不宜单独作为HCC标志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 参考区间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 肝细胞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技术对低风险人群HCV感染确证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邬林枫 曾劲峰 +2 位作者 孙元璋 龙洁萍 王立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301-1303,共3页
目的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CMIA)技术检测一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1)反应性样本,通过HCV核酸和蛋白检测参考标准分析CMIA在献血者HCV感染确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2例ELISA1反应性献血者血液样本补充核酸3项联检、另一种酶联... 目的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CMIA)技术检测一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1)反应性样本,通过HCV核酸和蛋白检测参考标准分析CMIA在献血者HCV感染确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2例ELISA1反应性献血者血液样本补充核酸3项联检、另一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补充试验(Western Blot法)和CMIA试验。结果 102例抗-HCV阳性献血者中,32例(31.37%,32/102)HCV RNA反应性样本,50例(49.02%,50/102)ELISA2及Western Blot均为反应性。以HCV核酸检测结果为参考标准,CMIA与之低度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s=0.395,P<0.01),Kappa检验两者一致性弱(Kappa=0.270,P<0.01)。以ELISA2及Western Blot蛋白检测结果为参考标准,CMIA与之结果高度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s=0.713,P<0.01),Kappa检验两者高度一致性(Kappa=0.674,P<0.01)。结论 CMIA作为HCV感染后蛋白标记物的检测方法,对低风险人群HCV病毒感染的确证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 重组免疫印迹试验 免疫吸附试验 丙型肝炎病毒 确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sTSH与放免法测定TSH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闻海霞 李忠萍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0期600-601,共2页
目的 比较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 (CLIA)及放射免疫法 (RIA)用于评价甲状腺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用两种方法对 5 0例正常人 (对照组 )、5 0例甲状腺性甲亢患者 (甲亢组 )及 5 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 (甲减组 )进行TSH、FT3 、FT4 、... 目的 比较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 (CLIA)及放射免疫法 (RIA)用于评价甲状腺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用两种方法对 5 0例正常人 (对照组 )、5 0例甲状腺性甲亢患者 (甲亢组 )及 5 0例原发性甲减患者 (甲减组 )进行TSH、FT3 、FT4 、TT3 、TT4 等测定。结果 对甲亢患者 ,CLIAsTSH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RIATSH则无显著性差异。对甲减患者 ,sTSH、TSH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 放射免疫 甲亢 甲减 CLIA R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CESS微粒子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测定临床应用的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云南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美国学者Yalow和Berson创立的RIA,使原先一些难以检测到的超微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致病物质获得定量分析,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标记物质的发现及使用,新的标记方法和电脑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出现... 美国学者Yalow和Berson创立的RIA,使原先一些难以检测到的超微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致病物质获得定量分析,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标记物质的发现及使用,新的标记方法和电脑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出现了各种非RIA技术,ACCESS微粒子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测定即为其中之一,它克服了RIA需防护、试剂有效期短、反应时间长、不适合单个标本及急诊随时检查的缺陷。我们经1年多的使用,将对其使用价值评价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ESS微粒子 化学发光 全自动免疫 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在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3期3502-3504,共3页
目的评价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在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的60例肝肾移植患者血液标本,并将收集的血液标本均实施CMIA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同时采用Architect i200... 目的评价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在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检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集的60例肝肾移植患者血液标本,并将收集的血液标本均实施CMIA测定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同时采用Architect i2000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对他克莫司定值质控品连续测定5d,计算他克莫司定值质控品斜率、非线性度、截距、漂移度和携带污染率。结果连续测定5d各水平质控品测定值和靶值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总不精密度(CV)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连续测定5d他克莫司质控品截距平均值为12.17,非线性度平均值为0.65,斜率平均值为7.62,漂移度平均值为0.15,携带污染率为-0.12%,斜率和截距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污染率、非线性度及漂移度和用刻度因子(中值-低值)进行校正后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5份血液标本浓度在3-20μg/L的治疗浓度范围内有281份,占83.89%。结论 CMIA在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测定中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同时性能指标也符合临床基本要求,可以作为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检测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药浓度监测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 他克莫司 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美忠 姜庆波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4期343-344,共2页
现将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CMIA)法方法学评价以及CMIA法、金标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的比较报告阐述如下。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化学发光 临床应用评价 免疫 微粒子 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M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定量测定甲胎蛋白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4-545,共2页
目的 :对磁性微珠作载体 ,化学发光与酶免疫技术相结合的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技术测定血液甲胎蛋白 (AFP)作出方法学评价 ,并对肝脏疾患者进行 AFP的测定 ,以求找到对原发性肝癌最为简捷、快速、灵敏的指标。方法 :利用 S0 -S6标准液... 目的 :对磁性微珠作载体 ,化学发光与酶免疫技术相结合的微粒子化学发光酶免疫技术测定血液甲胎蛋白 (AFP)作出方法学评价 ,并对肝脏疾患者进行 AFP的测定 ,以求找到对原发性肝癌最为简捷、快速、灵敏的指标。方法 :利用 S0 -S6标准液进行七点定标 ,以 S0标准液进行方法灵敏度测定 ,以 6种不同浓度梯度的血液标本做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的测定。同时对 5 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7例良性肝病患者血中 AFP进行测定 ,以 41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 0 .3 7ng/ ml;精密度分别为批内变异 3 .2 3 %、2 .88%、2 .3 8%、3 .45 %、4.3 2 %、4.97% ;批间变异 3 .97%、3 .46%、4.3 6%、4.1 6%、5 .3 2 %、5 .78%。样本回收率分别为 97.6%、1 0 3 .2 %、99.6%、1 0 7.3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 AF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良性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高 ,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 定量测定 甲胎蛋白 免疫酶技术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苯妥英浓度的一致性评价
16
作者 鲁静 陈岩 +4 位作者 郭美华 钱钊 曲婷 段丽娟 海鑫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CMIA)法测定癫痫间患者血浆苯妥英浓度,评价2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分别用HPLC法和CMIA法测定60例癫痫间患者血浆中苯妥英的浓度,并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测定值...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CMIA)法测定癫痫间患者血浆苯妥英浓度,评价2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分别用HPLC法和CMIA法测定60例癫痫间患者血浆中苯妥英的浓度,并对2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测定值采用双侧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并用Passing-Bablok回归法和Bland-Altman偏差图法分析,考察2种方法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 2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回归方程为Y=0.992 9X+0.143 7(R^2=0.992 6,n=60),显示2种方法相关性良好。Bland-Altman法分析表明2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良好。结论 HPLC法和CMIA法测定癫痫间患者血浆中苯妥英的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2种测定方法均可用于苯妥英浓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 色谱 高效液相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 血药浓度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HPLC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癫痫患儿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
17
作者 郭美华 陈岩 +2 位作者 钱钊 马妍妍 海鑫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3期505-509,518,共6页
目的:用HPLC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比较,评价两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分别用HPLC法和CMIA法测定230例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测定值用Passing-Bablok回归法和Bland-Altman法分析,考察... 目的:用HPLC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比较,评价两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方法:分别用HPLC法和CMIA法测定230例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测定值用Passing-Bablok回归法和Bland-Altman法分析,考察2种方法的相关性及差异。结果:HPLC法(Y)和CMIA(X)法的回归方程为Y=1.069 7 X+2.338 2(R^2=0.969,n=230),显示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Bland-Altman法分析表明两种测定方法的一致性欠佳,HPLC法测定值偏高。结论:HPLC法和CMIA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浆中丙戊酸的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一致性欠佳,且存在系统误差,在临床治疗中,两种方法不可以互换,应注意调整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 丙戊酸 血药浓度 相关性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对妊娠糖尿病伴乙肝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18
作者 齐向营 张立超 孙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对妊娠糖尿病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疑似妊娠糖尿病伴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以4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验。比较两组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对妊娠糖尿病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疑似妊娠糖尿病伴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以40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验。比较两组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及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检出情况;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对妊娠糖尿病伴乙肝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5.14±2.33)μIU/L和空腹C肽水平(1.15±0.32)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7.62±2.25)μIU/L、(1.68±0.27)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00%、62.50%、75.00%、50.00%、65.00%,均高于对照组的25.00%、22.50%、10.00%、12.50%、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疑似妊娠糖尿病伴乙肝患者,经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出妊娠糖尿病伴乙肝患者共31例,即阳性31例,阴性9例;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对妊娠糖尿病伴乙肝的诊断灵敏度为87.88%(29/33),特异度为71.43%(5/7),准确度为85.00%(34/40)。结论对妊娠糖尿病伴乙肝患者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验的诊断价值显著,其诊断准确度和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薛海玲 曾昭伟 +1 位作者 孙兰菊 常艳敏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46-50,共5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丙肝病毒抗体(HCV-Ab)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0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收集空腹促凝血,分别采用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采用RFQ-RT-PCR检测HCV RNA。529例健康查...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丙肝病毒抗体(HCV-Ab)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0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收集空腹促凝血,分别采用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采用RFQ-RT-PCR检测HCV RNA。529例健康查体者,收集空腹促凝血,分别采用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精密度试验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精密度,绘制浓度与S/CO曲线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灵敏度。特异度实验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特异度。根据719例份(190例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529例健康查体者)空腹促凝血HCV-Ab检测结果,比较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阴性、阳性一致率及总一致率。结果 190例份疑似丙肝病毒感染者中,CMIA法检测HCV-Ab阳性、阴性分别为190、0例,ELISA法分别为145、45例。529例份健康查体者标本中CMIA法检测阳性、阴性分别为0、529例,ELISA法分别为156、563例。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批内精密度水平1分别为4. 70%±0. 27%、7. 11%±0. 90%(P <0. 05),水平2分别为19. 10%±0. 59%、22. 08%±2. 22%(P <0. 05),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批间精密度水平1分别为4. 64%±0. 16%、6. 71%±0. 81%(P <0. 05),水平2分别为19. 11%±0. 48%、21. 39%±1. 67%(P <0. 05)。CMIA法检测HCV-Ab的灵敏度高于ELISA法(P <0. 05)。CMIA法与ELISA法检测HCV-Ab阴性一致率为97. 92%,阳性一致率为72. 32%,总一致率为92. 21%,两者一致率比较,χ2=4. 400,P <0. 05;CMIA与ELISA法HCV R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4. 21%和46. 32%,CMIA法的HCV RNA检测阳性率高于ELISA法(χ2=51. 045,P <0. 05)。结论与ELISA法比较,CMIA法测定HCV-Ab的精密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 丙肝病毒 丙肝病毒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在检测甲肝病毒抗体IgM中的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金燕萍 贾莉 +3 位作者 部小霞 石玉惠 王杰英 鄢盛恺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比较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检测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IgM。方法对中日友好医院349份门诊或体检患者血清(包括10份含干扰物质的血清),同时用MEIA和CMIA进行甲肝病毒抗体IgM检测,结果进... 目的比较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检测甲型肝炎病毒(HAV)抗体IgM。方法对中日友好医院349份门诊或体检患者血清(包括10份含干扰物质的血清),同时用MEIA和CMIA进行甲肝病毒抗体IgM检测,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统计。结果MEIA和CMIA检测的349份标本,两者之间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及总符合率均为100%,一致性高,统计学上无差异。同时干扰实验显示:RF因子、高血脂、重度溶血、黄疸及急性乙肝感染(HBc—IgM抗体阳性)对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检测无明显影响。结论MEIA法检测HAV抗体IgM与已荻认可批准上市的CMIA法具有临床等效性,可以用于HAV抗体IgM的检测,为临床甲型肝炎感染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 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