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化学学科本质的探究学习与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以工艺流程设计为例
1
作者 韩建丰 高凌蕊 《辽宁教育》 2024年第3期60-62,共3页
工艺流程设计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学科本质。教师应基于调研和教学实践,梳理学生在工艺流程设计类问题学习中的困惑,引导学生先明确工艺流程设计中蕴含的化学学科本质,再结合问题的本源性特点... 工艺流程设计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学科本质。教师应基于调研和教学实践,梳理学生在工艺流程设计类问题学习中的困惑,引导学生先明确工艺流程设计中蕴含的化学学科本质,再结合问题的本源性特点构建及应用思维模型主线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本质 学习与解决问题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思维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化学学科本质理解:意义与视角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伟 王后雄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8,共6页
理解化学学科本质,有利于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的理解。从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史入手,分析得出化学学科本质理解的三个视角,分别是化学学科价值、化学学科方法、化学学科知识。分析这三个视角本质的内涵,以及与当前化学学科... 理解化学学科本质,有利于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的理解。从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史入手,分析得出化学学科本质理解的三个视角,分别是化学学科价值、化学学科方法、化学学科知识。分析这三个视角本质的内涵,以及与当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以期为化学学科理解以及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本质 核心素养 化学 学科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学科本质理解的视角 融通教与育——以“合成氨生产的工艺条件选择”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洪清娟 《化学教与学》 2021年第2期43-46,共4页
通过合成氨生产的工艺条件科学研究发展史为线索,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发,创设真实复杂的教学情境,基于化学学科本质理解的视角,深度挖掘合成氨生产的工艺条件选择所蕴含的化学思想方法与学科价值,融入STEM教育,让学生在... 通过合成氨生产的工艺条件科学研究发展史为线索,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发,创设真实复杂的教学情境,基于化学学科本质理解的视角,深度挖掘合成氨生产的工艺条件选择所蕴含的化学思想方法与学科价值,融入STEM教育,让学生在逐步解决任务与问题过程中,学会多角度关联看待物质变化、化工条件的选择,感受理论与化工生产实际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自主建构化学工艺条件优化选择的一般思维模型,融通教与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本质理解 合成氨生产 工艺条件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哲学视域下化学学科本质体系构建及其教育意蕴
4
作者 宗国庆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5年第1期6-13,共8页
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条件与关键来源,化学学科本质理论体系对于引领我国化学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均至关重要。基于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化学哲学学科成果,建构了包含操作实在论、实践认识论、介入主义知识论、多元方法论与负责任... 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条件与关键来源,化学学科本质理论体系对于引领我国化学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均至关重要。基于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化学哲学学科成果,建构了包含操作实在论、实践认识论、介入主义知识论、多元方法论与负责任创新伦理学五大维度的化学学科本质理论体系,并从本体和工具两个方面初步探讨其化学教育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哲学 化学学科本质 理论体系 教育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促进学生对学科本质理解的初中酸碱盐教学思考
5
作者 韩建丰 高凌蕊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初中化学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突破酸碱盐教学难点,充分重视和应用酸碱盐知识体系的内涵价值,发展初中生化学思维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教师立足促进学生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分析酸碱盐教学中存... 初中化学教育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突破酸碱盐教学难点,充分重视和应用酸碱盐知识体系的内涵价值,发展初中生化学思维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教师立足促进学生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分析酸碱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前渗透”“实践活动”“开发工具”等解决策略,通过“设计核心驱动任务及评价”“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等实践,说明发展学生化学思想认识、发展化学本质对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本质 酸碱盐教学 概念图和概括单 核心驱动任务 创新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科本质视角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内容功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鹏鸽 赵艺 +1 位作者 左玉 韩红斐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84,共4页
2017年新修订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化学教学要突出化学学科本质。化学学科物质结构的核心内容是分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微粒聚集状态与物质的性质。原子轨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化学键等知识... 2017年新修订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化学教学要突出化学学科本质。化学学科物质结构的核心内容是分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微粒聚集状态与物质的性质。原子轨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化学键等知识是分析、说明、解释分子结构等核心知识的基础,单晶体X射线衍射是测定分子结构最好的方法。《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修订凸显了各部分内容的功能价值,可以帮助学生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建立观念性、统摄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学科本质 知识的功能 统摄性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学科本质 突破关键问题——以“化学反应限度的认知”探究实验教学为例
7
作者 韩建丰 高凌蕊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5年第1期42-45,共4页
以“化学反应限度的认知”探究实验教学为例,立足化学学科本质——“认识和创造物质”,通过探究实验教学,学生解决复杂性实际问题,形成“策略性知识”,拓展化学学习视角,形成化学思维。“化学平衡”教学的首个关键问题是形成“化学反应... 以“化学反应限度的认知”探究实验教学为例,立足化学学科本质——“认识和创造物质”,通过探究实验教学,学生解决复杂性实际问题,形成“策略性知识”,拓展化学学习视角,形成化学思维。“化学平衡”教学的首个关键问题是形成“化学反应限度”概念,应用探究实验教学可在“高级学习”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本质 探究实验 化学反应限度 实验创新 策略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前化学教师教学信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莹 王淑娟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43,共4页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设计职前化学教师教学信念的调查问卷,了解职前化学教师教学信念的现况,并且从性别和是否为班干部等方面分析影响职前化学教师教学信念的因素。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分析职前化学教师教...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设计职前化学教师教学信念的调查问卷,了解职前化学教师教学信念的现况,并且从性别和是否为班干部等方面分析影响职前化学教师教学信念的因素。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分析职前化学教师教学信念的类型及取向。大多数职前化学教师教学信念趋向于中间类型(建构与传统的过渡),职前化学教师教学信念的建构落后于化学课程改革设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化学教师 教学信念 化学学科本质 教师角色 学生角色 评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ience and Sensibility: A Restudy of Snow's "The Two Cultures" in The Masters
9
作者 WANG Zhe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2年第10期1621-1626,共6页
Charles Percy Snow declared his influential Rede Lecture, "The Two Cultures", in 1959. In his famous lecture, he told us that the most powerful revolutionary force in the world today is science, science is essential... Charles Percy Snow declared his influential Rede Lecture, "The Two Cultures", in 1959. In his famous lecture, he told us that the most powerful revolutionary force in the world today is science, science is essentially progressive, and the scientific culture is also a newer one. So Snow, after excluding scientific culture from the whole culture, calls the rest of the whole cultur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his opinion, scienc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humanities. All these ideas are faithfully reflected in his earlier literary work The Masters (1972b). Snow's favor toward men of sciences in the novel is self-evident. "The Masters, therefore, may be considered as a political science novel rather than as a political novel". It wa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created our sens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Two Cultures" The Masters prejudice against scientists preference for scienti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ltural Psychology: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10
作者 Austin Johnson 《Sociology Study》 2016年第1期55-61,共7页
Cultural Psychology emerged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field roughly in the 1980s/1990s. With about thirty years of momentum, this discipline has grown from little more than a special interests group to a topic to whi... Cultural Psychology emerged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field roughly in the 1980s/1990s. With about thirty years of momentum, this discipline has grown from little more than a special interests group to a topic to which multiple institutions and journals have been dedicated.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utline of the discipline of Cultural Psychology from an Americ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The pitfalls of General Psychology (research methodology, politicization, and an essentialist hermeneutic) and Anthropology (an epistemological gap in the four fields approach, psychophobia, and the role of the researcher in cultural change) are addressed, in turn. Cultural Psychology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to these pitfalls by drawing on the strengths of each discipline to address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roblems. Cultural Psychology urges for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history of its own discipline, resulting in a broader academic canon and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interdisciplinary relations within the human 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ROPOLOGY cultural psychology HISTORY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PLURAL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