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化氢对抗化学性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及其机制 被引量:32
1
作者 廖新学 杨春涛 +6 位作者 杨战利 李建平 王礼春 黄雪 郭瑞鲜 陈培熹 冯鉴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2-1017,共6页
目的观察H2S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缺氧性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NaHS(H2S的供体)在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30 min加入培养基中,作为预... 目的观察H2S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缺氧性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NaHS(H2S的供体)在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30 min加入培养基中,作为预处理。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GSSG试剂盒检测GSSG/(GSSG+GSH)的比值;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罗丹明123(Rh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在400~800μmol.L-1浓度范围内,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36 h,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细胞存活率。在600μmol.L-1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30 min,应用400μmol.L-1NaHS可明显地抑制CoCl2对细胞的损伤作用,使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Caspase-3表达降低;并使H9C2心肌细胞内GSSG/(GSH+GSSG)比值及ROS水平明显降低,同时明显地改善MMP。结论H2S能明显地对抗化学性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此保护作用与其降低GSSG/(GSH+GSSG)比值和ROS水平,改善MMP,抑制Caspase-3活化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心肌保护 化学性缺氧 凋亡 氯化钴 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在硫化氢保护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孟金兰 兰爱平 +6 位作者 杨春涛 杨战利 王立伟 陈丽新 朱琳燕 陈培熹 冯鉴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硫化氢(H2S)保护PC12细胞对抗氯化钴(CoCl2)引起的化学性缺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在PC12细胞建立H2S预处理对抗CoCl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硫化氢(H2S)保护PC12细胞对抗氯化钴(CoCl2)引起的化学性缺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在PC12细胞建立H2S预处理对抗CoCl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术检测凋亡PC12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应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sp90的表达。结果H2S的供体400μmol·L-1硫氢化钠(NaHS)可上调PC12细胞Hsp90的表达,NaHS作用3h,Hsp90表达达最高峰,作用24h时表达恢复到基础水平;NaHS也能明显地增加CoCl2引起的Hsp90的表达上调。NaHS预处理能对抗CoCl2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Hsp90抑制剂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可拮抗NaHS预处理对Hsp90表达的上调作用,并明显地减弱H2S诱导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结论H2S能保护PC12细胞对抗CoCl2诱导的低氧损伤作用,诱导Hsp90表达上调可能是其细胞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氯化钴 化学性缺氧 热休克蛋白 细胞保护 凋亡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在硫化氢保护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孟金兰 陈雅嘉 +5 位作者 陈红 董艳芬 邢德刚 梁燕玲 兰爱平 冯鉴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PC12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该通路在H2S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处理PC12细胞诱导Akt磷酸化的水平;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PC12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该通路在H2S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处理PC12细胞诱导Akt磷酸化的水平;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应用不同浓度NaHS处理PC12细胞30 min,在50~400μmol.L-1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上调Akt磷酸化的水平,但随着NaHS浓度的增加,磷酸化Akt表达量逐渐下降;Ly294002明显抑制了NaHS对Akt磷酸化水平的上调作用。NaHS预处理可以保护PC12细胞对抗600μmol.L-1CoCl2诱导的损伤,使细胞存活率提高及细胞凋亡率降低。而在预处理前使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则明显地减弱了H2S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结论 H2S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保护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化学性缺氧 PI3K/AKT信号通路 神经保护 细胞信号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介导化学性缺氧诱导的人角质形成细胞的炎症损伤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春涛 杨战利 +8 位作者 莫利球 曾凡钦 张美芬 张辉 韩艳芳 胡芬 兰爱平 陈培熹 冯鉴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诱导永生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毒性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CoCl2处理HaCaT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诱导永生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毒性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CoCl2处理HaCaT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2 000μmol.L-1 CoCl2处理HaCaT细胞0~3 h,可上调COX-2的表达,1 h COX-2表达开始升高,2 h表达达到高峰。用0、500、1 000和2 000μmol.L-1 CoCl2处理HaCaT细胞2 h可剂量依赖性地上调COX-2的表达。2 000μmol.L-1 CoCl2处理HaCaT细胞0~8 h可时间依赖性地降低HaCaT细胞存活率,半数致死时间(LT50)在6 h左右。2 000μmol.L-1 CoCl2处理HaCaT细胞6 h可促进HaCaT细胞释放IL-6和IL-8。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明显对抗2 000μmol.L-1 CoCl2处理引起的细胞毒性及CoCl2诱导的IL-6和IL-8的释放增加。结论 COX-2介导化学性缺氧诱导的HaCaT细胞毒性及炎症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缺氧 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炎症反应 环氧化酶-2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清除剂保护心肌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 被引量:5
5
作者 魏水生 廖新学 +7 位作者 杨春涛 蔺际 杨战利 兰爱平 黄雪 王礼春 陈培熹 冯鉴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77-1981,共5页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能否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引起的损伤。方法应用化学性低氧模拟物氯化钴(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实验模型。在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60min把NA...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能否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引起的损伤。方法应用化学性低氧模拟物氯化钴(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实验模型。在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60min把NAC加入培养基中,作为预处理。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罗丹明123(Rh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谷胱甘肽试剂盒检测GSSG/(GSSG+GSH)的比值。结果600μmol/LCoCl2明显地降低细胞存活率。在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60min,应用500~2000μmol/LNAC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oCl2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使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2000μmol/LNAC能明显地对抗CoCl2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使H9c2心肌细胞内GSSG/(GSSG+GSH)的比值及ROS水平明显降低,并明显地对抗CoCl2对MMP的抑制作用。结论NAC能显著地对抗化学性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此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与其降低GSSG/(GSSG+GSH)的比值及ROS水平,改善MMP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清除剂 心肌保护 化学性缺氧 线粒体膜电位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在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孟金兰 董艳芬 +5 位作者 莫利求 杨春涛 兰爱平 杨战利 陈培熹 冯鉴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在PC12细胞对抗氯化钴(CoCl2)诱导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CoCl2处理PC12细胞不同时间,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blot法检测CoCl2诱导缺氧... 目的探讨存活素(survivin)在PC12细胞对抗氯化钴(CoCl2)诱导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CoCl2处理PC12细胞不同时间,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blot法检测CoCl2诱导缺氧与survivin表达间的量效(200~1000μmol·L-1)和时效(0~48h)关系。结果CoCl2可明显抑制PC12细胞的存活率,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应用不同浓度CoCl2处理PC12细胞24h,在200~600μmol·L-1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survivin表达,600μmol·L-1CoCl2诱导survivin表达达高峰,超过此浓度,则随着CoCl2浓度的增加,survivin表达逐渐下降,CoCl2浓度达1000μmol·L-1时,survivin基本不表达;应用600μmol·L-1CoCl2处理PC12细胞,在0~36h时间范围内,呈时间依赖性地促进PC12细胞survivin的表达,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urvivin的表达逐渐下降;加入2μmol·L-1Hsp90抑制剂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不仅可以降低600μmol·L-1 CoCl2诱导的survivin高表达,而且加重了600μmol·L-1 CoCl2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使细胞存活率降低。结论survivin表达上调可能是PC12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损伤的内在防御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钴 化学性缺氧 存活素 热休克蛋白90 PC12细胞 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 MAPK-iNOS-NO通路介导化学性缺氧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廖新学 阮经文 +7 位作者 兰爱平 王秀玉 董小变 胡芬 杨战利 王礼春 陈培熹 冯鉴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10-2414,共5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iNOS/NO)是否介导了氯化钴(CoCl2)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及p38 MAPK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化学性低氧模拟剂CoCl2处理PC1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模型。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比色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iNOS/NO)是否介导了氯化钴(CoCl2)引起的PC12细胞损伤及p38 MAPK对其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化学性低氧模拟剂CoCl2处理PC1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模型。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chest33258核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水平;Griess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基中亚硝酸盐(NO的代谢物)的浓度。结果:应用600μmol/L CoCl2处理PC12细胞24 h可使iNOS表达明显增多;应用600μmol/L CoCl2处理PC12细胞24 h和48 h可使细胞培养基里NO增多;在CoCl2损伤PC12细胞前60 min应用iNOS抑制剂L-canavanine(10μmol/L)预处理能保护PC12细胞对抗600μmol/L CoCl2引起的损伤,使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细胞数目减少;SB203580(p38 MAPK选择性抑制剂)预处理60 min可下调CoCl2引起的iNOS高表达。结论:p38 MAPK-iNOS-NO通路介导CoCl2引起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钴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刀豆氨酸 化学性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介导化学性缺氧引起的HT22海马神经元损伤和炎症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波 徐勇 +4 位作者 李祥 侯娇艳 周忠群 田绍文 旷昕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0-486,共7页
目的探讨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是否参与化学性缺氧诱导的小鼠HT22海马细胞损伤和炎症。方法采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_2)作用HT2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的细胞模型。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 目的探讨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是否参与化学性缺氧诱导的小鼠HT22海马细胞损伤和炎症。方法采用化学性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_2)作用HT22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的细胞模型。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的水平;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测定海马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LDH活性;罗丹明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双氯荧光素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600μmol·L^(-1)CoCl_2作用HT22细胞36 h可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使细胞存活率降至(52.0±2.65)%,成功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的海马细胞模型;此外,CoCl_2可引起HT22细胞的多种损伤和炎症,表现为培养液中LDH活性升高,ROS过度生成,MMP丢失以及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分泌均增多。40~100μmol·L^(-1)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共处理可抑制CoCl_2引起的HT22细胞存活率降低,其中80μmol·L^(-1)时对细胞毒性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同时,80μmol·L^(-1)Nec-1可对抗CoCl_2可引起HT22细胞的上述多种损伤和炎症。此外,CoCl_2处理HT22细胞6~48 h可促进RIP3的表达水平,Nec-1可明显抑制CoCl_2对RIP3表达的上调作用。结论坏死性凋亡介导化学性缺氧诱导的HT22海马神经元损伤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凋亡 化学性缺氧 氯化钴 HT22细胞 损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在银杏内酯和NGF预保护的化学性缺氧神经元中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顾建兰 张烨 +1 位作者 金淑仪 朱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73-74,共2页
采用原代培养胚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KCN(0.5 mmol/L)和CoCl2(125μmol/L)化学性缺氧损伤模型,Western blot分析神经元中磷酸化p38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p-p38MAPK)在不同处理的缺氧神经元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培养的神经元p-p38表达水平较... 采用原代培养胚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KCN(0.5 mmol/L)和CoCl2(125μmol/L)化学性缺氧损伤模型,Western blot分析神经元中磷酸化p38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p-p38MAPK)在不同处理的缺氧神经元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培养的神经元p-p38表达水平较低,KCN或CoCl2缺氧处理后表达略升高,预加银杏内酯(Gin,37.5μg/ml)或神经生长因子(NGF,100 ng/ml)再缺氧处理时p-p38的表达明显上调。p-p38在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剂Genistein(150μmol/L)处理的神经元中表达的变化不明显。提示Gin和NGF抗缺氧损伤作用可能与p38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 银杏内酯 神经生长因子 化学性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苷对原代培养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化学性缺氧损伤后存活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金萍 马全瑞 邝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9-733,共5页
目的:探讨肌苷对化学性缺氧损伤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存活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脑皮层OPC,随机分为四个组,即空白对照组、肌苷对照组、鱼藤酮损伤组和肌苷治疗组。肌苷治疗组是在添加肌... 目的:探讨肌苷对化学性缺氧损伤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存活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脑皮层OPC,随机分为四个组,即空白对照组、肌苷对照组、鱼藤酮损伤组和肌苷治疗组。肌苷治疗组是在添加肌苷30 min后再用鱼藤酮损伤,24 h后用MTT、PI染色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吸光值的差异、细胞死亡比率的差异和细胞凋亡比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鱼藤酮损伤组的吸光值明显下降(P<0.001)、细胞死亡比率明显增加(P<0.001)但细胞凋亡比率没有差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 mmol/L肌苷对照组的的吸光值明显下降(P<0.01);与鱼藤酮损伤组比较不同剂量肌苷治疗组的吸光值、细胞死亡比率和细胞凋亡比率均没有差异。结论:在鱼藤酮介导的化学性缺氧损伤条件下,肌苷对OPC的存活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大剂量肌苷还可损伤正常的OPC,提示大剂量肌苷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髓鞘的修复过程中可能具有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存活 化学性缺氧损伤 细胞培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抗化学性缺氧诱导的HEI-OC1听细胞内质网应激性凋亡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磊 张世平 胡亿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EDA)能否保护HEI-OC1(House Ear Institute-organ of Corti 1)听细胞对抗氯化钴(CoCl2)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性凋亡。方法用CoCl2处理HEI-OC1听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HEI-OC1听细胞的体外模型。EDA在CoCl2处...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EDA)能否保护HEI-OC1(House Ear Institute-organ of Corti 1)听细胞对抗氯化钴(CoCl2)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性凋亡。方法用CoCl2处理HEI-OC1听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损伤HEI-OC1听细胞的体外模型。EDA在CoCl2处理细胞前1h加入培养基中作为预处理。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 kit 8,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Western blot法(蛋白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ing protein 78,GRP78;或称内质网应激蛋白)及裂解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leaved caspase-12,活化形式)的表达。结果 CoCl2在100~400μmol/L浓度范围内处理HEI-OC1听细胞24h,可浓度依赖性地降低细胞活力;300μmol/LCoCl2处理HEI-OC1听细胞,可以上调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的表达、增加细胞内MDA的含量及活化caspase-12。在300μmol/LCoCl2作用HEI-OC1听细胞前,用10~40μmol/LEDA预处理1h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oCl2诱导的毒性损伤作用,40μmol/LEDA预处理1h可抑制CoCl2对GRP78表达的上调和对caspase-12的活化作用,以及CoCl2引起的MDA含量增加。结论 EDA可通过抗氧化及抗内质网应激引起的凋亡以保护HEI-OC1听细胞对抗CoCl2诱导的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化学性缺氧 内质网应激 氧化应激 凋亡 HEI-OC1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在化学性缺氧诱导毛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磊 张世平 胡亿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在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2)诱导听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oCl2处理HEI-OC1听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耳蜗外毛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在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2)诱导听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oCl2处理HEI-OC1听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耳蜗外毛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 kit 8,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SP70的蛋白表达。结果:在150-750μmol/L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的CoCl2处理听细胞24 h可引起明显的细胞毒性,使细胞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300μmol/L CoCl2作用听细胞30-240 min可时间依赖性地上调HSP70的蛋白表达。HSP70抑制剂槲皮素(quercetin,Quer)可在蛋白水平下调CoCl2引起的听细胞内HSP70表达增加。Quer通过抑制HSP70的表达可加重CoCl2诱导的听细胞缺氧性损伤。结论:适应性HSP70表达增加可保护听细胞对抗缺氧诱导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化学性缺氧 听细胞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挥发油对化学性缺氧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罗慧英 杨焕 +2 位作者 刘渊 李思 邱瑞玉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当归挥发油对化学性缺氧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及当归挥发油高、低剂量组),灌胃给药7 d后,于最后1次给药2 h后腹腔注射亚硝酸钠800 mg/kg,记录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检测脑... 目的初步探讨当归挥发油对化学性缺氧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及当归挥发油高、低剂量组),灌胃给药7 d后,于最后1次给药2 h后腹腔注射亚硝酸钠800 mg/kg,记录各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检测脑组织中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和乳酸(LD)含量,并测定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EAA)谷氨酸(Glu)、天冬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及甘氨酸(Asp)的含量。结果当归挥发油可显著延长化学性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增强Na+-K+-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降低LD,Glu,GABA以及Gly含量,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对Asp无明显影响。结论当归挥发油能明显降低缺氧小鼠脑组织中EAA含量,并改善能量代谢,从而发挥对化学性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挥发油 化学性缺氧 脑损伤 能量代谢 兴奋性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化学性缺氧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烨 朱俐 金淑仪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研究 NGF对化学性缺氧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胚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KCN急性缺氧损伤模型 ,观察系列实验指标 :利用 MTT比色法观察 NGF(10 0 ng/ ml)对缺氧神经细胞的作用 ;检测细胞外液 L DH释放量以观察 NG... 目的 :研究 NGF对化学性缺氧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胚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KCN急性缺氧损伤模型 ,观察系列实验指标 :利用 MTT比色法观察 NGF(10 0 ng/ ml)对缺氧神经细胞的作用 ;检测细胞外液 L DH释放量以观察 NGF对缺氧神经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光镜、透射电镜观察 NGF对缺氧神经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 :NGF能改善细胞形态 ,提高缺氧神经细胞的活力 ,降低 L DH释放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细胞培养 化学性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总内酯对化学性缺氧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烨 朱俐 +1 位作者 金淑仪 顾建兰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 :研究银杏总内酯对化学缺氧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胚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氰化钾急性缺氧损伤模型 ,观察系列实验指标 :(1)利用四甲基偶氮唑比色法观察银杏总内酯 (37.5 μg/ m l)对缺氧神经细胞的作用 ;(2 )... 目的 :研究银杏总内酯对化学缺氧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胚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氰化钾急性缺氧损伤模型 ,观察系列实验指标 :(1)利用四甲基偶氮唑比色法观察银杏总内酯 (37.5 μg/ m l)对缺氧神经细胞的作用 ;(2 )检测细胞外液乳酸脱氢酶释放量以观察银杏总内酯对缺氧神经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3)光镜、透射电镜观察银杏总内酯对缺氧神经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 :银杏总内酯能改善细胞形态 ,提高缺氧神经细胞的活力 ,降低乳酸脱氢酶释放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总内酯 神经细胞培养 化学性缺氧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对CoCl_2诱导的化学性缺氧神经元HIF-1α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顾建兰 金淑仪 朱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48-50,共3页
以CoCl2诱导的原代培养胚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缺氧模型,Western blot分析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元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的影响。发现正常培养的神经元HIF-1α、p-ERK表达水平较低,CoCl... 以CoCl2诱导的原代培养胚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缺氧模型,Western blot分析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元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的影响。发现正常培养的神经元HIF-1α、p-ERK表达水平较低,CoCl2缺氧处理后表达升高;单独NGF处理或预加NGF再缺氧处理时两者表达均明显上调;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后两者表达下调,NGF能阻止这种抑制作用;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抑制剂Genistein处理能下调HIF-1α的表达,NGF不能阻止这种抑制作用;Genistein处理后p-ERK表达无变化,预加NGF则表达水平上调。认为NGF抗缺氧损伤作用可能与HIF-1α、p-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氯化钴 化学性缺氧 低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化学性缺氧对大鼠海马CA_1区神经元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勇峰 李红戈 +1 位作者 黄振秀 孙圣刚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间隔时间多次化学性缺氧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分析对照组(A组)、3硝基丙酸(3NPA)连续给药组(B组)、3NPA间隔给药组(C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 目的研究不同间隔时间多次化学性缺氧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分析对照组(A组)、3硝基丙酸(3NPA)连续给药组(B组)、3NPA间隔给药组(C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B组较A、C组有显著增加(均P<0.05),而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Bcl2蛋白免疫反应强度C组较A、B组增强非常显著(均P<0.001),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连续多次应用小剂量3NPA可使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加,间隔多次应用小剂量3NPA对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蛋白表达 海马CA1区 神经元凋亡 化学性缺氧 大鼠 免疫组化技术 3-硝基丙酸 间隔时间 标记技术 方法应用 表达情况 反应强度 保护作用 显著性 小剂量 B组 C组 对照组 药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性缺氧对大鼠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佳 于波 关付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97-898,906,共3页
目的研究化学性缺氧对大鼠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被随机分为对照组、胰岛素组、叠氮钠(特异性细胞色素C氧化酶抑制剂)模拟的化学性缺氧组,然后利用差速离心及蔗糖密度梯度分离出细胞... 目的研究化学性缺氧对大鼠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被随机分为对照组、胰岛素组、叠氮钠(特异性细胞色素C氧化酶抑制剂)模拟的化学性缺氧组,然后利用差速离心及蔗糖密度梯度分离出细胞膜和细胞内膜,再用Western-Blot法分别测定膜组分中Glut4的表达量。结果同对照组相比,胰岛素组、化学性缺氧组大鼠心肌细胞膜上Glut4表达量均显著增加,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Western-Blot法测定平均灰度值:对照组为(26·8±2·3),胰岛素组为(61·1±3·8),化学性缺氧组为(47·2±1·5);而细胞内膜Glut4含量相应下降(P<0·05),提示心肌细胞发生了Glut4转位。结论胰岛素和缺氧可诱导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Glut4发生不同程度的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大鼠 化学性缺氧 Glut4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化学性缺氧小鼠能量代谢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慧英 程体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 :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化学性缺氧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通过注射NaNO2 造成小鼠急性化学性缺氧 ,记录小鼠存活时间 ,用ATPase、LD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脑组织中Na+ K+ ATPase、Ca2 + ATPase和乳酸 (LD)含... 目的 :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化学性缺氧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通过注射NaNO2 造成小鼠急性化学性缺氧 ,记录小鼠存活时间 ,用ATPase、LD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脑组织中Na+ K+ ATPase、Ca2 + ATPase和乳酸 (LD)含量 ,比较两药对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 :两药均可延长化学性缺氧小鼠存活时间 ,增强Na+ K+ ATPase。Ca2 + ATPase活力 ,降低LD含量 ,其中大剂量甘西鼠尾草注射液较大剂量丹参注射液更能增强Na+ K+ ATPase活力 ,而小剂量的甘西鼠尾草注射液在增强Ca2 + ATPase活力上较小剂量的丹参注射液作用更强 ;在降低缺氧小鼠脑组织LD含量方面 ,两药作用基本相似。结论 :丹参注射液和甘西鼠尾草注射液对缺氧小鼠的能量代谢均有改善作用。两药均可延长缺氧小鼠存活时间 ,降低脑组织LD含量 ,提高ATPase活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急性化学性缺氧 NA^+-K^+-ATPASE CA^2+-ATPASE 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钴诱导心肌细胞化学性缺氧HIF-1α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石朔 王利华 +4 位作者 郭睿 张敏 苗莹 张淼 李彪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5期532-53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氯化钴(CoCl2)对H9C2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诱导化学性缺氧的最佳浓度和时间。方法:用100、300、600、900、1200μmol/L的CoCI2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分别于12、18、24、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氯化钴(CoCl2)对H9C2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诱导化学性缺氧的最佳浓度和时间。方法:用100、300、600、900、1200μmol/L的CoCI2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分别于12、18、24、36、48h用Hoechst33342细胞核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CCK-8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确定最佳诱导浓度600μmol/L后,分别于0、3、6、9、12、18、24、36、48h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确定最佳诱导时间后,用蛋白印迹法检测100、300、600、900、1200μmol/L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12h后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600~1200μmo1/L浓度范围内,CoCl2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9C2心肌细胞的存活。600μmol/LCoCl2诱导12h后H9C2心肌细胞产生明显凋亡.诱导12~48h范围内.12h时H9C2心肌细胞表达的HIF-1α蛋白最高:100~1200μmoI/LCoCl2诱导H9C2心肌细胞12h.其中600μmol/LCoCl2诱导时H9C2心肌细胞表达的HIF-α蛋白最高。结论:CoCl2诱导H9C2心肌细胞化学性缺氧的最佳浓度为600μmol/L.此时最佳时间为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钴 化学性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Α H9C2心肌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