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役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化学沉淀法回收锂工艺热力学研究
1
作者 李博 陈自然 +2 位作者 何旭东 张莉萍 张宇红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8-162,共5页
退役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锂资源再利用是减少环境污染、解决锂资源短缺的重要方法之一.从退役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湿法处理过程中化学沉淀法回收锂流程出发,研究了LiCl、Li_(2)SO_(4)、LiNO_(3)体系不同沉淀回收锂反应的热力学.... 退役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锂资源再利用是减少环境污染、解决锂资源短缺的重要方法之一.从退役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湿法处理过程中化学沉淀法回收锂流程出发,研究了LiCl、Li_(2)SO_(4)、LiNO_(3)体系不同沉淀回收锂反应的热力学.结果表明:在热力学角度,磷酸钠对于三种体系均有着适宜的沉淀效果;采用氟化物做沉淀剂时,氟盐要优于氢氟酸用于沉淀反应;相比于其他沉淀剂,碳酸钠用于Li_(2)SO_(4)体系沉锂效果最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锂离子电池 化学沉淀法 浸出 锂回收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去除化学镀镍废液中磷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崔作兴 杨晓杰 +1 位作者 李学田 邵忠财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6,共7页
[目的]对化学镀镍废液中的含磷物质进行正确处理和有效回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使其中的磷以羟基磷灰石(HAP)沉淀形式得以回收。研究了反应温度、初始pH及Ca/P比(指硝酸钙与废液中磷的... [目的]对化学镀镍废液中的含磷物质进行正确处理和有效回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使其中的磷以羟基磷灰石(HAP)沉淀形式得以回收。研究了反应温度、初始pH及Ca/P比(指硝酸钙与废液中磷的质量比)对磷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在温度为75℃、初始pH为12及Ca/P比为1.67的条件下处理后,化学镀镍废液的磷去除率达到了99.998%,并且所得沉淀为HAP。[结论]采用本工艺可有效去除化学镀镍废液中的磷,并且随之产生的HAP有望得以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废液 化学沉淀法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Mo-Ru钎料粉末的组织结构及钎焊性能研究
3
作者 陈南光 庄滇湘 +5 位作者 刘泽光 郑国伟 左杨 施宏宇 卢应孟 杨军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水合三氯化钌和钼酸铵在红外灯下化学共沉淀反应、通氢还原制备Mo-Ru粉末钎料。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等技术,研究粉末的形貌、成分、熔化温度、钎料与钼片、多孔钨的钎焊性能。结果表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粉末... 采用水合三氯化钌和钼酸铵在红外灯下化学共沉淀反应、通氢还原制备Mo-Ru粉末钎料。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等技术,研究粉末的形貌、成分、熔化温度、钎料与钼片、多孔钨的钎焊性能。结果表明: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粉末大部分是MoRu化合物颗粒、少量Mo、Ru单质粉末及微量SiO_(2),粉末粒度D_(80)≤6μm,熔化后与钼片及阴极多孔钨基体浸润性良好,熔化温度为1959.7~1969.6℃,与相图上MoRu共晶钎料的熔化温度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化学沉淀法 Mo-Ru钎料粉末 粉末粒度 显微组织 钎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在水质处理中的应用与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樊红梅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化学沉淀法在水质处理中的应用与优化。首先探讨了化学沉淀法的原理和常用沉淀剂,以及反应条件对沉淀效率的影响;然后列举了该方法在重金属污染处理、悬浮物去除和有机物清除等方面的应用,重点研究了pH值控制、沉淀剂选... 文章简要介绍了化学沉淀法在水质处理中的应用与优化。首先探讨了化学沉淀法的原理和常用沉淀剂,以及反应条件对沉淀效率的影响;然后列举了该方法在重金属污染处理、悬浮物去除和有机物清除等方面的应用,重点研究了pH值控制、沉淀剂选择和搅拌条件优化等策略;最后简要评述了化学沉淀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水质处理 水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沉淀法去除电解锰渣中锰和氨氮的实验
5
作者 刘健宇 沈君 +2 位作者 金艳云 程寅 宋心彤 《中国锰业》 2024年第5期15-20,共6页
为了实现电解锰渣中锰、氨氮的有效去除,研究基于化学沉淀法,选取磷酸氢二纳和氯化镁为主要化学稳定剂,氢氧化钙作为外掺剂,设计不同配比实验方案,分析不同化学稳定剂掺入质量分数、锰渣含水率和氢氧化钙掺入质量分数对锰渣浸出毒性的... 为了实现电解锰渣中锰、氨氮的有效去除,研究基于化学沉淀法,选取磷酸氢二纳和氯化镁为主要化学稳定剂,氢氧化钙作为外掺剂,设计不同配比实验方案,分析不同化学稳定剂掺入质量分数、锰渣含水率和氢氧化钙掺入质量分数对锰渣浸出毒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稳定剂掺入质量分数的增加,锰渣中锰和氨氮的浸出质量浓度降低;锰渣含水率的改变会改变锰的浸出质量浓度,但对氨氮浸出质量浓度影响不大;氢氧化钙掺入质量分数的增加使得电解锰渣稳定后锰的浸出质量浓度降低,但氨氮的去除效率下降。因此,研究最终提出采用磷化物-碱系化学稳定电解锰渣技术的稳定剂配比为3%磷酸氢二纳、3%氯化镁以及外掺2%氢氧化钙,同时控制电解锰渣含水率为24%,锰和氨氮的去除效果最优。研究结果对锰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锰除氨 化学沉淀法 电解锰渣 无害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式教学——以“化学沉淀法去除模拟废水中的重金属铜(Ⅱ)离子”为例
6
作者 张蓉 脱晓燕 毕淑娴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13期83-88,共6页
基于“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处理”这一真实问题,选取“模拟废水的重金属铜离子”为处理对象,借助化学(必修二)中学习的化学沉淀法进行项目拓展教学。通过项目任务实施,让学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感受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并通过数字... 基于“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处理”这一真实问题,选取“模拟废水的重金属铜离子”为处理对象,借助化学(必修二)中学习的化学沉淀法进行项目拓展教学。通过项目任务实施,让学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感受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并通过数字化实验仪器的探究应用,体会真实问题的解决思路与途经,增强学生对化学本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化学沉淀法 重金属离子 数字化实验仪器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沉淀法的水环境荧光有机污染物处理研究
7
作者 颜丹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260-262,共3页
应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水环境中荧光有机污染物时,采用硫酸铵((NH_(4))_(2)SO_(4))作为主要沉淀剂,加入预处理后的水样中,进行化学沉淀反应,通过静置和离心将沉淀物与水溶液分离,将调整后的水样静置沉淀1 h,以便沉淀物形成并沉淀。将形成... 应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水环境中荧光有机污染物时,采用硫酸铵((NH_(4))_(2)SO_(4))作为主要沉淀剂,加入预处理后的水样中,进行化学沉淀反应,通过静置和离心将沉淀物与水溶液分离,将调整后的水样静置沉淀1 h,以便沉淀物形成并沉淀。将形成的沉淀物经过滤器分离,并将澄清液与固体分开,获取处理后的水样,自动记录荧光强度数据,并生成荧光光谱图,注入总有机碳分析仪(TOC分析仪)中,测量样品中的有机物含量,结合荧光强度检测结果,综合评估水样的整体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运用化学沉淀法之后大部分污染物去除率都超过了80%,并且去除率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这说明基于化学沉淀法的水环境荧光有机污染物处理方法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对多种类型的荧光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水环境 荧光有机污染物 污染物处理 甲醇色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废水处理中化学沉淀法的优化与实践
8
作者 刘晖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290-292,共3页
为了提高传统化学沉淀法的沉淀效果,提出了新型化学沉淀法的反应条件和沉淀剂比例。研究首先对比了4种常见沉淀剂的沉淀效果,发现硫化钠和硫酸铝分别对重金属和悬浮物去除效果最佳。对改进化学沉淀法进行实证分析,为期2个月的废水处理... 为了提高传统化学沉淀法的沉淀效果,提出了新型化学沉淀法的反应条件和沉淀剂比例。研究首先对比了4种常见沉淀剂的沉淀效果,发现硫化钠和硫酸铝分别对重金属和悬浮物去除效果最佳。对改进化学沉淀法进行实证分析,为期2个月的废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化学沉淀法后,污染物质量浓度从120 mg/L降至52 mg/L,有害物质量浓度从45 mg/L降至18 mg/L。实践证明了改进化学沉淀法在火电厂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潜力,为火电厂废水处理提供了高效、可行的技术方案,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火电厂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养为本导向下的实验教学目标设计——以“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为例
9
作者 史靖华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24年第6期13-15,共3页
以“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实验为例,遵循分析实验任务及类型、梳理实验内容的组成、理清实验内容发展的素养、确定实验教学目标的系统化设计思路,依据“谁”通过“做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做到什么程度”来“发展什么素养... 以“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实验为例,遵循分析实验任务及类型、梳理实验内容的组成、理清实验内容发展的素养、确定实验教学目标的系统化设计思路,依据“谁”通过“做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做到什么程度”来“发展什么素养”的基本结构,设计并陈述以素养为本的实验教学目标,旨在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目标设计提供实践参考,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素养为本 化学沉淀法 实验教学 教学目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反渗透法”联合工艺处理含砷废水研究
10
作者 李德鲲 石伟 +3 位作者 丁勇 陈克发 黄国洪 何才 《大众科技》 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
含砷废水是主要的砷污染来源之一,发生砷污染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合理高效地对含砷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采用“化学沉淀法+反渗透法”联合工艺对含砷废水进行处理,既可以高效地预除砷,又可以精细化反渗透除砷,除砷... 含砷废水是主要的砷污染来源之一,发生砷污染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合理高效地对含砷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采用“化学沉淀法+反渗透法”联合工艺对含砷废水进行处理,既可以高效地预除砷,又可以精细化反渗透除砷,除砷效率较高。文章通过试验探究了“化学沉淀法+反渗透法”联合工艺处理含砷废水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选择硫化钠作为除砷剂,硫化钠用量为1g/L、pH值范围在6~7时是最佳条件,“化学沉淀法+反渗透法”联合工艺可以为高效合理地处理含砷废水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废水 化学沉淀法 RO 硫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脱除垃圾渗滤液中硫化物的研究
11
作者 张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2期0154-0157,共4页
通过小试试验研究了利用化学沉淀法脱除垃圾渗滤液中的硫化物的处理效果,考察了七水合硫酸亚铁加药量、反应时间对硫化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混凝沉淀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加入七水合硫酸亚铁:硫化物=1.5:1(摩尔比),反应时间为12... 通过小试试验研究了利用化学沉淀法脱除垃圾渗滤液中的硫化物的处理效果,考察了七水合硫酸亚铁加药量、反应时间对硫化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混凝沉淀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加入七水合硫酸亚铁:硫化物=1.5:1(摩尔比),反应时间为12 min,硫化物去除效率可达99.94%,阳离子40型PAM投加量为30 mg/L,混凝沉淀效果最好。基于小试试验结果设计了具备代表性的中试试验,渗滤液处理规模为5 m3/h,试验结果表明,当七水合硫酸亚铁:硫化物=1.5:1(摩尔比)时,硫化物去除率可以达到99.7%以上,后端采用“PAM混凝沉淀+板框压滤脱水”工艺,可将脱硫反应生成的沉淀从渗滤液中分离出来,消除渗滤液中的硫化物带来的不良影响,该方法可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前端脱除硫化物工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垃圾渗滤液 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去除造纸废水钙污染物的工程应用分析
12
作者 张晓 《华东纸业》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为进一步探究造纸废水中钙污染物的深度脱除方法,本次研究以某造纸厂废水中钙离子超标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化学沉淀法作为技术基础构建多组实验方案进行平行实验,确定按照360 mg/L的标准投加氢氧化钠进行沉淀反应是相对最为可行的技术参... 为进一步探究造纸废水中钙污染物的深度脱除方法,本次研究以某造纸厂废水中钙离子超标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化学沉淀法作为技术基础构建多组实验方案进行平行实验,确定按照360 mg/L的标准投加氢氧化钠进行沉淀反应是相对最为可行的技术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工程实际,在二沉池和中水回用系统之间增加终沉池,以实现沉淀反应,将研究投入实际工程应用。结果显示,该工艺模式能够实现将钙离子降低至100 mg/L以下的目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钙污染物 废水处理
原文传递
化学沉淀法固化/稳定化除砷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小凤 周新涛 +3 位作者 罗中秋 陶志超 郝旭涛 陈卓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10-3516,共7页
化学沉淀法利用(亚)砷酸根(AsO3^3-/AsO4^3-)与多种金属阳离子形成难溶化合物,进而实现砷的固化/稳定化,在含砷废水除砷及含砷废弃物固化方面被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在化学沉淀法固化/稳定化除砷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对不... 化学沉淀法利用(亚)砷酸根(AsO3^3-/AsO4^3-)与多种金属阳离子形成难溶化合物,进而实现砷的固化/稳定化,在含砷废水除砷及含砷废弃物固化方面被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在化学沉淀法固化/稳定化除砷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对不同低溶解度砷酸盐,包括砷酸钙(Ca-As盐)、臭葱石(FeAsO_4·2H_2O)、砷铝石(AlAsO_4·2H_2O),及含砷明矾石族矿物(砷黄钾铁矾(KFe_3(SO_4)_(2-x)(AsO_4)_x(OH)_6)、砷钠明矾石(NaAl3(SO4)2-x(AsO_4)_x(OH)_6)的砷毒性浸出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低溶解度的砷酸盐(砷酸钙、臭葱石、砷铝石)的砷浸出浓度均较高,超过5mg/L,不利于长期堆存。而砷黄钾铁矾和砷钠明矾石固溶体具有溶解度低,固砷效率高等优点,其中砷钠明矾石固溶体具有更好的中长期稳定性,在pH为5~8时,其砷浸出浓度为0.01~0.1mg/L。由此可见,利用砷钠明矾石固溶体固砷有望成为处理含砷废水和含砷废渣的一种潜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砷酸盐 固溶体 固化/稳定化 毒性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徐志高 黄倩 +3 位作者 张建东 吴延科 张力 王力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34,共4页
以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反应沉淀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MgNH4PO4·6H2O(MAP)化学沉淀法去除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9.0—10.5时水溶液中溶解态的磷主要以HPO4^2-的形式存在,... 以MgCl2·6H2O和Na2HPO4·12H2O为反应沉淀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MgNH4PO4·6H2O(MAP)化学沉淀法去除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pH9.0—10.5时水溶液中溶解态的磷主要以HPO4^2-的形式存在,并与Mg^2+和NH4^+一起发生沉淀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氨氮;pH对高浓度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去除及磷的残余的影响最大,其次是n(P):n(N),而n(Mg):n(N)和初始氨氮浓度的影响较小,优化的工艺条件为pH=9.5,n(Mg):n(N):n(P)=1.2:1:O.9,25℃下反应20min,静置30min。该工艺条件下,对初始氨氮为3880mg/L的锆铪分离中试车间的废水进行处理,其氨氮的去除率〉95%,磷的残留约1.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氨氮 磷酸铵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金红石型TiO_2粉体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5
15
作者 林元华 张中太 +1 位作者 袁方利 李晋林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0-64,共5页
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其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重视.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将ZnCO_3包覆在Ti(OH)_4沉淀上,在500℃进预焙解,使ZnCO_3转变为ZnO,Ti(OH)_4转变为H_2T... 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其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重视.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将ZnCO_3包覆在Ti(OH)_4沉淀上,在500℃进预焙解,使ZnCO_3转变为ZnO,Ti(OH)_4转变为H_2TO_3.然后溶去97%的包覆ZnO粉体,800℃焙烧,最终制得粒径约20~60nm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体.利用TEM、XBD、ICP对粉体粒子的形貌、大小、物相及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利用UV-2100S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了光学性能测试,结果此粉体对24D-400nm的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对 400- 800nm波段范围的光反射率达 9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金红石型 二氧化钛 化学沉淀法 粉体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BiVO4及其表征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萍 王焕英 +3 位作者 许保恩 次立杰 刘树彬 张星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6-720,共5页
以Bi(NO3)3.5H2O和NH4VO3为原料,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BiVO4,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粒径的影响。采用Malvem粒度分布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 以Bi(NO3)3.5H2O和NH4VO3为原料,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BiVO4,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粒径的影响。采用Malvem粒度分布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得出结论:化学沉淀法制备的钒酸铋,所得粒子粒度较小,均匀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钒酸铋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Fe/TiO_2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桂华 葛昌华 +3 位作者 潘富友 赵波 杨辉 王明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3-439,共7页
以TiCl4为钛前驱体,氨水为沉淀剂,氯化铁为掺杂离子给体,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纯的与铁掺杂的TiO2纳米光催化剂。采用XRD、差热-热重等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考察了Fe3+掺... 以TiCl4为钛前驱体,氨水为沉淀剂,氯化铁为掺杂离子给体,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纯的与铁掺杂的TiO2纳米光催化剂。采用XRD、差热-热重等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考察了Fe3+掺杂量、苯酚溶液的pH值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3+掺杂抑制了晶粒长大,细化了晶粒。Fe3+取代晶格中Ti4+的位置或进入间隙位置,引起晶格畸变。适量的Fe3+掺杂能减少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提高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在本实验条件下,Fe3+掺杂量为0.1 mol%,苯酚溶液的pH为9时,纳米TiO2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在20 W紫外灯照射下降解16 h,降解率达到8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化学沉淀法 苯酚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 被引量:177
18
作者 赵庆良 李湘中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0-92,共3页
为了有效地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的NH+4-N而避免传统吹脱法造成吹脱塔内的碳酸盐结垢问题,探讨了采用化学药剂诸如MgCl2·6H2O和Na2HPO4·12H2O或MgO和H3PO4使NH+4-N生成磷酸铵镁... 为了有效地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的NH+4-N而避免传统吹脱法造成吹脱塔内的碳酸盐结垢问题,探讨了采用化学药剂诸如MgCl2·6H2O和Na2HPO4·12H2O或MgO和H3PO4使NH+4-N生成磷酸铵镁的化学沉淀去除法.小试研究结果表明,当垃圾渗滤液中投加MgCl2·6H2O和Na2HPO4·12H2O而使Mg2+∶NH+4∶PO3-4的比例为1∶1∶1时,在最佳pH为8.5~9.0的条件下原垃圾液中的NH+4-N可由5618mg/L降低到65mg/L;另外2种药剂MgO和85%的H3PO4不如前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氨氮 沉淀 磷酸铵镁 化学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预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稳水 王继徽 +2 位作者 刘小澜 刘大鹏 蒋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96-98,共3页
以Na_2HPO_4和MgSO_4为化学沉淀剂,研究了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NH_4^+生成磷酸铵镁的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该工艺条件,氨氮的去除率高达95%以上,余磷量小于6mg/L,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氨氮 磷酸铵镁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粒子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雅娟 李春喜 王子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10,13,共4页
以硝酸铝和碳酸铵为原料 ,利用超声波与沉淀相结合的方法 ,制得了平均粒径为 (12± 2 )nm的氧化铝超细粉末。反应生成的沉淀经XRD、TG和DTA实验分析知其化学组成为NH4Al(OH) 2 CO3 ,该沉淀在 4 75K开始分解为氧化铝 ,在 12 73K几乎... 以硝酸铝和碳酸铵为原料 ,利用超声波与沉淀相结合的方法 ,制得了平均粒径为 (12± 2 )nm的氧化铝超细粉末。反应生成的沉淀经XRD、TG和DTA实验分析知其化学组成为NH4Al(OH) 2 CO3 ,该沉淀在 4 75K开始分解为氧化铝 ,在 12 73K几乎完全转化为θ Al2 O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制备 氧化铝 纳米粒子 超声波 硝酸铝 碳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