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调控KAT3B/STING轴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学飞 武萌萌 +2 位作者 孙翔 曹利红 袁子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调控KAT3B/STING轴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复制成功的60只大鼠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益气活血化...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调控KAT3B/STING轴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复制成功的60只大鼠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高剂量组(高剂量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高剂量+2,5-己酮可可碱(DMXAA)组(高剂量+DMXAA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大鼠为Sham组。低剂量组大鼠灌胃0.2 mL 27.5 g/mL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药液,高剂量组大鼠灌胃0.2 mL 55.0 g/mL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药液,高剂量+DMXAA组大鼠灌胃0.2 mL 55.0 g/mL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药液和25 mg/kg的DMXAA,Sham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药物;除高剂量+DMXAA组外,其余组大鼠再给予等体积二甲基亚砜溶液灌胃,1 d/次,连续4周。Zea-Longa评分和网屏试验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行为学;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LDH和NGF水平和缺血侧皮层组织TNF-α、IL-6、IL-10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iNOS、Iba1、CD68、CD40、CD206、Arg-1、Cleaved caspase-3、KAT3B、STING蛋白表达。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大鼠Zea-Longa评分和网屏试验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均高于Sham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Zea-Longa评分和网屏试验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均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高剂量+DMXAA组大鼠Zea-Longa评分和网屏试验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均高于高剂量组(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大鼠NGF和IL-10水平低于Sham组,LDH、TNF-α和IL-6水平高于Sham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NGF和IL-10水平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LDH、TNF-α和IL-6水平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高剂量+DMXAA组大鼠NGF和IL-10水平低于高剂量组,LDH、TNF-α和IL-6高于高剂量组(P<0.05)。与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缺血侧皮层神经元形态有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组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中iNOS、Iba1、CD68和CD40蛋白相对表达量比Sham组高,CD206和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Sham组低(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中iNOS、Iba1、CD68和CD40蛋白相对表达量比缺血性脑卒中组低,CD206和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缺血性脑卒中组高(P<0.05);高剂量+DMXAA组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中iNOS、Iba1、CD68和CD40蛋白相对表达量比高剂量组高,CD206和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高剂量组低(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减轻神经炎症和神经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可能与抑制KAT3B/STING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 KAT3B/STING轴 小胶质细胞极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脏腑图点穴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石鹏岩 曹江涛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5期65-69,共5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脏腑图点穴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浊毒内蕴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化浊解毒方及...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脏腑图点穴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浊毒内蕴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化浊解毒方及脏腑图点穴治疗,均治疗6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IBDQ)评分和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半年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浊解毒方、脏腑图点穴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浊毒内蕴型UC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化浊解毒方 脏腑图点穴 毒内蕴型 美沙拉嗪肠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程祎睿 王艺灿 +6 位作者 刘墨熙萱 张浩锋 刘紫薇 郭榆西 贾雪梅 杜姚 杨倩 《河北医学》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0只SPF级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N)、模型组(M)、美沙拉嗪组(MS)及化浊解毒方高(HZJD-H)、中(HZJD-M)、低(HZJD-L)剂量... 目的:本研究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0只SPF级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N)、模型组(M)、美沙拉嗪组(MS)及化浊解毒方高(HZJD-H)、中(HZJD-M)、低(HZJD-L)剂量组,除N组外均采用2.5%DSS溶液复制UC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N组正常饲养,MS组予美沙拉嗪混悬液0.52g·kg^(-1)·d^(-1)灌胃,HZJD-L、HZJD-M、HZJD-H组剂量分别予化浊解毒方混悬液12.5、25、50g·kg^(-1)·d^(-1)灌胃,M组予0.9%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治疗14d。处死小鼠后,进行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组织病理学(histopathology score,HS)评分,透射电镜观察结肠黏膜组织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的MKK6、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p38MAPK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12、IL-2的含量。结果:HE染色可见各治疗组UC小鼠结肠黏膜病理表现均有改善。透射电镜结果可见各治疗组小鼠结肠黏膜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与N组比较,M组小鼠结肠组织中HS评分、MKK6、p38、p-p38/p38蛋白表达增高,血清IL-12含量增高,血清IL-2含量降低(P<0.05);与M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中HS评分、MKK6、p38、p-p38/p38蛋白表达均降低,血清IL-12含量降低,血清IL-2含量增高(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能够改善UC小鼠一般情况、组织病理状态及细胞超微结构,可能与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缓解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P38MAPK 化浊解毒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浊解毒方在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应用
4
作者 章琴 章琴音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5年第1期173-175,共3页
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是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组织凸向肠腔的良性隆起性病变,可分为单发和多发,部分可发展成恶性肿瘤,属常见的癌前病变,是结肠癌的理想预防点。其发生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40岁以上结肠息肉检出率高达22%,男性... 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是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组织凸向肠腔的良性隆起性病变,可分为单发和多发,部分可发展成恶性肿瘤,属常见的癌前病变,是结肠癌的理想预防点。其发生率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40岁以上结肠息肉检出率高达22%,男性多于女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起性病变 结肠息肉 结肠黏膜 化浊解毒方 癌前病变 结肠癌 恶性肿瘤 肠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加减中药及作用机制
5
作者 李坤峰 王彦刚 +1 位作者 郑金栋 谭茗月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54-60,112,共8页
目的基于现有数据库探寻可用于化浊解毒方加减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中药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核心病机观阐明药物在治疗胃癌前病变中的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TCMSP、TCMID、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化浊解毒方与胃... 目的基于现有数据库探寻可用于化浊解毒方加减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中药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核心病机观阐明药物在治疗胃癌前病变中的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TCMSP、TCMID、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化浊解毒方与胃癌前病变的相关靶点。将化浊解毒方无法覆盖的胃癌前病变靶点录入TCMSP、TCMID数据库中,挖掘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中药。运用Cytoscape3.7.2软件绘制网络图,并在STRING、DAVID数据库中对相关靶点进行PPI、GO和KEGG分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等软件进行中药数据分析。最后利用核心病机观阐述其理论依据。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共筛选出甘草、菊花、荜澄茄、银杏叶、延胡索等64味可用于化浊解毒方加减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中药,其可以通过理气、散瘀、补虚等把握主要病机;通过清热、解毒、利湿等兼顾核心病机,其中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木犀草素、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β-胡萝卜素等,核心靶点包括STAT3、CTNNB1、CDH1、TLR4、CD4等;涉及癌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癌症中的蛋白聚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癌症中的转录失调等通路。结论甘草、菊花、荜澄茄、银杏叶、延胡索等中药可用于化浊解毒方加减治疗胃癌前病变,这些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如槲皮素、木犀草素、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β-胡萝卜素等可能通过作用于STAT3、CTNNB1、CDH1、TLR4、CD4等靶点,调控癌症、PI3K-Akt、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癌症中的转录失调等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预测 化浊解毒方 胃癌前病变 核心病机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孙亚萍 石瑞 +3 位作者 孙玲玲 谢占维 崔怡娴 田军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09-1717,共9页
目的:基于脑肠轴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YHHJ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脑和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YHHJP低、中、高... 目的:基于脑肠轴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YHHJ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脑组织炎症因子、脑和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CAO)、YHHJP低、中、高剂量组(TCM-L/TCM-M/TCM-H)。采用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治疗3 d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HE染色观察脑和结肠组织病理形态改变,ELISA检测脑组织IL-1β、IL-6、TNF-α和血清LPS含量,生物化学法检测血清D-乳酸(D-L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ZO-1、Claudin-5和结肠组织ZO-1、Claudin-1基因表达,16S rD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和结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肠道菌群微生态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神经功能损伤加重,脑梗死面积增加,脑组织IL-1β、IL-6、TNF-α和血清LPS、D-LA含量升高,脑组织ZO-1、Claudin-5及结肠组织ZO-1、Claudin-1基因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YHHJP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和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肠道菌群微生态紊乱得到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脑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结肠组织ZO-1、Claudin-1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YHHJP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LPS、D-LA含量明显降低,脑组织ZO-1、Claudin-5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YHHJP可改善CIRI,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抑制肠道细菌代谢产物LPS、D-LA释放,增加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Claudin-1基因表达,下调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联合硝黄通络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昊 张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 观察化浊解毒方联合硝黄通络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化浊解毒方治疗,观察组给予化浊解毒方联合硝黄通络散外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 目的 观察化浊解毒方联合硝黄通络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化浊解毒方治疗,观察组给予化浊解毒方联合硝黄通络散外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血清尿酸(UA)、血沉(ESR)和炎症因子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活动受限、关节肿胀评分、血清UA、ESR、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活动受限、关节肿胀评分血清UA、ESR、IL-1、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浊解毒方联合硝黄通络散外敷可促使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化浊解毒方 湿热蕴结证 硝黄通络散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化浊解毒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浊毒内蕴证疗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慧彬 梁宇晗 +2 位作者 赵琰 郑敏 王石红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7期930-933,共4页
目的:观察参苓化浊解毒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浊毒内蕴证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组... 目的:观察参苓化浊解毒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浊毒内蕴证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苓化浊解毒方,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的水平,并观察研究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第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烧心、胃脘胀满、嗳气、倦怠乏力、口干口苦、大便黏腻的评分及中医症状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MTL、GAS水平高于对照组,CCK水平相较对照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于治疗终止后第24周末随访,在复发率方面,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化浊解毒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可能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恢复食管动力功能,达到减轻反流症状的效果,且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毒内蕴 参苓化浊解毒方 胃肠激素 焦虑自评表 抑郁自评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胃黏膜MyD88、ATF2、NF-κB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化浊解毒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
9
作者 李金萍 刘阳 李桂云 《四川中医》 2024年第9期123-127,共5页
目的:基于胃黏膜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活化复制因子2抗体(ATF2)、核因子-kB(NF-κB)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化浊解毒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治疗... 目的:基于胃黏膜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活化复制因子2抗体(ATF2)、核因子-kB(NF-κB)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化浊解毒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21年1月~2023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CAG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给予幽门螺杆菌根除三联疗法,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化浊解毒方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胃镜黏膜征象积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白细胞介素-32(IL-3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人表皮生长因子(EGF)、胃黏膜MyD88、ATF2、NF-κB蛋白表达情况,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B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88.33%vs 71.67%,P<0.05)。两组治疗2周后的胃镜黏膜征象各项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与A组比较,B组较低(P<0.05)。两组治疗2周后的血清FGF-23、IL-32、EGF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与A组比较,B组较低;两组血清CGRP水平比治疗前升高,且与A组比较,B组较高(P<0.05)。两组治疗2周后的胃黏膜MyD88、ATF2、NF-κB蛋白表达均比治疗前低,且与A组比较,B组较低(P<0.05)。B组和A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0%vs 11.67%,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加减治疗可有效减轻CAG患者胃黏膜炎症反应及胃黏膜损伤程度,分析其机制可能与其能调节胃黏膜MyD88、ATF2、NF-κB蛋白的表达有关,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化浊解毒方 胃黏膜 髓样分因子88 复制因子2抗体 核因子-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张颜伟 郭喜军 +3 位作者 赵见文 李佃贵 鄂辉 孟丹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胃黏膜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ATP)及不完全肠上皮化生(IM)癌前病变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学及幽门螺旋杆菌(Hp)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胃黏膜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ATP)及不完全肠上皮化生(IM)癌前病变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学及幽门螺旋杆菌(Hp)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化浊解毒方汤剂和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学及Hp转阴率的改变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比较,化浊解毒方组为86.67%,胃复春组为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病理学检查总有效率比较,化浊解毒方组为78.33%,胃复春组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的转阴率比较,化浊解毒方组为73.17%,胃复春组为3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浊毒理论指导下运用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疗效。其作用机制除与对抗幽门螺旋杆菌有着密切关系外,还可能与增强胃肠动力、调节免疫功能、保护胃黏膜等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β、IL-8含量及结肠黏膜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博林 赵丹阳 +6 位作者 杜朋丽 才艳茹 何芳 景璇 杨倩 胡婧楠 李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受损黏膜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和造模组45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诱导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所剩42...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受损黏膜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和造模组45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诱导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所剩42只大鼠随机分为UC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化浊解毒方组,每组14只,予相应药物灌胃,1次/d,连续灌胃14 d。观察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8含量及结肠黏膜核因子kappaB(NF-κB)m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UC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化浊解毒方组DAI评分,血清IL-1β、IL-8含量及结肠黏膜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受损的结肠黏膜组织明显改善;与美沙拉嗪组比较,化浊解毒方组对上述指标的作用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可修复UC大鼠结肠受损黏膜,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结肠黏膜NF-κB mRNA表达,降低血清促炎因子IL-1β、IL-8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方 溃疡性结肠炎 黏膜修复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8 核因子κB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志坤 李博林 +3 位作者 刘启泉 张纨 师旭亮 董林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35-2937,共3页
目的观察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予罗英化浊解毒方加减和对照组60例予胃复春,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总有效率为89.83%,对照组总有... 目的观察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予罗英化浊解毒方加减和对照组60例予胃复春,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总有效率为8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病理疗效总有效率61.02%,对照组为34.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胀痞满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症状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SF-36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PLGC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英化浊解毒方 胃癌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蛋白酶原及胃黏膜组织再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志坤 李博林 +4 位作者 刘启泉 吴云楚 董林林 张晓利 苏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240-624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PLGC)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对照)组,各20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PLGC)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对照)组,各20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后A组正常喂养;B组予蒸馏水灌胃;C组按2 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混悬液灌胃;D组按2 ml/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小剂量混悬液灌胃;E组将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PGI)及胃黏膜组织再生基因(RegI)的表达量。结果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有效改善胃黏膜肠化和异型增生(P<0.05)。小归芍大小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升高血清PGI含量(P<0.05)。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降低RegI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RegI的表达同时升高PCI的含量,逆转PL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归芍化浊解毒方 胃癌前病变 再生基因I(RegI) 胃蛋白酶原(PG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镜象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启泉 李博林 +2 位作者 王志坤 张纨 孙胜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47-1549,共3页
目的:观察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镜象的干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照组60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及肠镜象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和肠... 目的:观察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镜象的干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照组60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及肠镜象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和肠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泻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症状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黏膜充血水肿的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肠镜象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能够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理性肠镜象,治疗该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镜象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胃化浊解毒方联合维酶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疗效及对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许亚培 李博林 +7 位作者 徐伟超 杨铸锋 龙润 吴春晓 杜朋丽 才艳茹 王小天 杨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36期4018-4022,共5页
目的探讨益胃化浊解毒方联合维酶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疗效及对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河北省中医院诊治的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维酶... 目的探讨益胃化浊解毒方联合维酶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疗效及对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河北省中医院诊治的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维酶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胃化浊解毒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评分、病理组织学变量积分、胃黏膜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评分、病理组织学变量积分、胃黏膜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48/51),对照组为80.4%(41/5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胃化浊解毒方联合维酶素片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病变状态,降低胃黏膜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益胃化浊解毒方 维酶素片 KI-67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莉 任秀英 +3 位作者 牟洪香 赵玉德 刘金凤 辛华 《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化浊解毒方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化浊解毒方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胃镜病理学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Hp转阴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0%(22/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0%(18/2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p转阴率为68.0%,明显高于对照组44.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病理学检查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胃镜病理学检查有效率达到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化浊解毒方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提高患者Hp转阴率,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化浊解毒方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博林 白亚楠 +6 位作者 景璇 何芳 梁亚飞 才艳茹 杜朋丽 赵丹阳 杨倩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7期2635-2638,共4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入组病例共脱落7例,观察组3例(失访),对照组4例(失访)。符合研究方案的病例共113例,其中观察组57例,对照组56例。...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入组病例共脱落7例,观察组3例(失访),对照组4例(失访)。符合研究方案的病例共113例,其中观察组57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给予化浊解毒方(水煎服,1剂/d),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每次1 g,3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结肠镜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腹胀积分降低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0级、Ⅰ级肠镜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情感功能、全身症状、肠道症状、社会功能评分及总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全身症状、情感功能、肠道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升高(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能够有效缓解UC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镜下病理变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化浊解毒方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方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LPL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斌 刘洁 +1 位作者 王英月 曹红波 《天津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酯酶(LPL)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浊毒内蕴证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浊解毒方,8周后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酯酶(LPL)的影响。[方法]筛选符合浊毒内蕴证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浊解毒方,8周后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游离脂肪酸(FFA),以及LPL的变化。[结果]研究过程中脱落9例患者,最终完成91例,其中治疗组44例,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G、TC、LDL、FF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LPL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升高血清LPL水平影响患者脂代谢性况,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方 2型糖尿病 脂蛋白脂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白介素-1β及血清中TNF-a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启泉 杜艳茹 +3 位作者 杨卓杰 白海燕 苏芳 王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7-569,共3页
目的观察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白介素-1β及血清TNF-a影响。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全结肠镜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白介... 目的观察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白介素-1β及血清TNF-a影响。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全结肠镜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白介素-1β及TNF-a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2%、75.5%,治疗组黏膜充血水肿、黏膜溃疡、黏膜糜烂的改善率(93.5%、73.1%、84.3%)均高于对照组(82.3%、63.9%,71.9%)。两组治疗后白介素-1β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TNF-a的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肠黏膜充血水肿、黏膜溃疡、黏膜糜烂情况以及显著的降低白介素-1β及TNF-a的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 白介素-1Β TN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型胃癌前病变6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志坤 刘启泉 +3 位作者 苏芳 张晓利 王维 靳凌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9-801,共3页
目的观察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型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63例予罗英化浊解毒方;对照1组31例予三九胃泰胶囊;对照2组30例予黄连温胆汤。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型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63例予罗英化浊解毒方;对照1组31例予三九胃泰胶囊;对照2组30例予黄连温胆汤。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病理疗效均优于对照1组、2组(P<0.05);胃镜疗效:治疗组颗粒增生、血管透见及糜烂均优于对照1组、2组(P<0.05),充血水肿优于对照1组(P<0.05),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出血斑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浊毒内蕴型胃癌前病变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英化浊解毒方 毒内蕴 胃癌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