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创兹宏会永矢勿替”:民国前期的北京教育会(1912—1928) |
张印举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从希望到失望——北京教育界与1922年的北京政局 |
何树远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3
|
整合资源 开拓创新 突出特色 畅快服务——全面推进北京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
申军霞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4
|
权威重塑与派系博弈:章士钊与北京教育界 |
娄岙菲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5
|
推进战略转型 践行科学发展——北京教育学院“十一五”发展纪实 |
李方
马效义
汤丰林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1
|
|
6
|
老舍与京师学务局及北京教育会关系初探 |
吴永平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7
|
深化高等教育综改 助力北京新发展——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桑锦龙 |
王俊
郭伟
|
《世界教育信息》
|
2015 |
1
|
|
8
|
以新的理念透视入世后北京教育发展 |
时龙
|
《前线》
|
2002 |
1
|
|
9
|
积60年厚德 成学院精神——纪念北京教育学院建院60周年 |
刘枫耘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0
|
坚持内涵发展 提高北京教育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
马宪平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1
|
《北京教育丛书》与北京教育学院的不解情缘 |
姚幼钧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2
|
奥运背景下的北京教育发展与改革 |
张鹏
张梅青
|
《社科纵横》
|
2004 |
0 |
|
13
|
信息技术培训要与教学需求紧密结合——专访北京教育学院信息与远程教育学院陈捷副院长 |
卢秋红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13 |
1
|
|
14
|
北京教育学院职工摄影协会作品展示 |
于晓雅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5
|
北京教育学院在教师资格认定中的功能定位 |
渠素彬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6
|
坚守“学员本位” 彰显培训价值——感悟北京教育学院的培训专业特质 |
刘枫耘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更新观念—刍议北京教育台的办台理念 |
胡妙德
|
《中国广播》
|
2002 |
0 |
|
18
|
利用课程资源 提高语文素养——访北京教育学院苏立康教授 |
桑哲
|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2005 |
2
|
|
19
|
探索培训规律 提高中小学校长专业化水平——北京教育学院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回顾与展望 |
汤丰林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0
|
“国培计划”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在北京教育学院开班 |
李海燕
|
《体育教学》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