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0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疆阿尔泰山地区融雪期季节冻土冻融状态研究
1
作者 张晓慧 汤萃文 +3 位作者 张伟 沈永平 贺斌 毛炜峄 《冰川冻土》 2025年第1期71-84,共14页
积雪是北疆地区季节冻土冻融循环的主要控制因素,季节冻土又通过改变浅层土壤的冻融相态来影响积雪融水的下渗,但该地区消融季浅层土壤的冻融状态并不清楚,致使难以从机理层面准确评估积雪和冻土协同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作用。为此,本研究... 积雪是北疆地区季节冻土冻融循环的主要控制因素,季节冻土又通过改变浅层土壤的冻融相态来影响积雪融水的下渗,但该地区消融季浅层土壤的冻融状态并不清楚,致使难以从机理层面准确评估积雪和冻土协同对土壤水分的调节作用。为此,本研究基于1961—2011年阿尔泰山地区6个气象站点的积雪与冻土地面监测数据,应用高斯模型和玻尔兹曼模型进行分析,在划分多雪年、少雪年和正常年的基础上,分析了北疆地区积雪和季节冻土的基本特征,详细探讨了消融期浅层土壤的冻融状态。结果表明,该地区各站点的多年平均积雪持续期为123.2 d,多年平均最大雪深为29.7 cm;季节冻土多年平均冻结期为150.9 d,平均最大冻结深度为120.3 cm。总体上,积雪呈现增加趋势,主要表现为雪深的增加;而冻土则呈现退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冻结期缩短和最大冻结深度减少。不同类型积雪年冻土融化结束时间和积雪消融结束时间的对比分析显示,70%的多雪年和60.5%的正常年冻土融化结束时间分别比积雪消融结束时间早8.2 d和5.5 d;而少雪年冻土融化结束时间则比积雪消融结束时间晚13.2 d。总体上,所有站点的结果表明,随着积雪的增加,消融期季节冻土处于融化状态的概率也将显著增加,积雪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能力增强,这将导致积雪融水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延长,积雪-冻土的这种协同机制将显著影响积雪融水的入渗并改变积雪水文的产汇流过程,使更多的积雪融水补给土壤,并加强融雪水与地下水的交换,有利于干旱区积雪融水的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阿尔泰山 积雪融水 季节冻土 冻融状态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北疆文化:历史逻辑、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2
作者 吕文利 孙晓晨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6,F0003,共8页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北疆大地上的多种文化汇聚交融而成的,是近年来内蒙古着力打造的特色文化品牌。作为一种柔性力量,北疆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凝练各民族共享共创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符号,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北疆大地上的多种文化汇聚交融而成的,是近年来内蒙古着力打造的特色文化品牌。作为一种柔性力量,北疆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凝练各民族共享共创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符号,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实践。同时,北疆文化是我国边疆研究与新时代发展需求不断适应、密切结合的产物,是对区域文化的有益探索,能够推动中国边疆学的理论创新与话语建构。新的历史形势下,应加强文化戍边,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与区域实践特点,推动北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北疆文化研究阐释与学术资源整合,加快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过硬的北疆文化研究队伍,并以此不断推进内蒙古文化强区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重要支撑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文化 内蒙古地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戍边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在逻辑——基于“北疆文化”建设视域
3
作者 乔德中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6-39,共4页
文化建设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至关重要。“北疆文化”是内蒙古特有的文化标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北疆文化”建设离不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北疆... 文化建设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至关重要。“北疆文化”是内蒙古特有的文化标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北疆文化”建设离不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北疆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当前,推进“北疆文化”建设,以“北疆文化”建设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理基础、以“北疆文化”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北疆文化”建设赋能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际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北疆文化” 内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牧骑在北疆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策略
4
作者 吴晨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乌兰牧骑,这一源自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深处的文化工作队,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成为北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本文回顾了乌兰牧骑的历史沿革,对其在北疆文化传承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指出乌兰牧... 乌兰牧骑,这一源自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深处的文化工作队,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成为北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本文回顾了乌兰牧骑的历史沿革,对其在北疆文化传承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指出乌兰牧骑当前面临着专业人才流失、经费与设施不足、传承与创新失衡等挑战。并提出构建人才强队、拓宽筹资渠道、平衡传承与创新等策略,以期为乌兰牧骑推动北疆文化的持续繁荣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牧骑 北疆文化 传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高校图书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策略
5
作者 袁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年第8期66-68,共3页
“北疆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根脉上一体演进发展的边疆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内蒙古高校图书馆在弘扬北疆文化中有着地方文献资料、地理位置、影响力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弘扬“北疆文化”?本文从加强文化各界的... “北疆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根脉上一体演进发展的边疆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内蒙古高校图书馆在弘扬北疆文化中有着地方文献资料、地理位置、影响力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充分发挥图书馆职能、弘扬“北疆文化”?本文从加强文化各界的协作交流、建设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色数据库、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建立“北疆文化展览中心”等方面做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文化 图书馆 优势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鲜食葡萄园成本分析与机艺融合发展
6
作者 刘静 鲍健 《落叶果树》 2025年第1期79-81,共3页
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葡萄种植面积72.6万hm^(2)(1089万亩),葡萄总产量1400多万t。其中,鲜食葡萄产量1162万t,占葡萄总产量的83%左右。2020年新疆葡萄产量305.6万t,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21.3%,全国排名第一。2021年新疆葡萄栽培面积12.3... 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葡萄种植面积72.6万hm^(2)(1089万亩),葡萄总产量1400多万t。其中,鲜食葡萄产量1162万t,占葡萄总产量的83%左右。2020年新疆葡萄产量305.6万t,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21.3%,全国排名第一。2021年新疆葡萄栽培面积12.3万hm^(2)(185万亩),葡萄产量326.97万t,其中鲜食葡萄产量200余万t,较2020年增加了21.37万t,同比增长6.99%。鲜食葡萄产量和面积均居全国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葡萄 葡萄产量 葡萄园 北疆 机艺 成本分析 栽培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地区农田防护林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对策
7
作者 李长生 吴桂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074-077,共4页
新疆北疆地区的光热水土资源独特,非常适合发展农林牧业。农田防护林除了可以抵御自然灾害之外,还能够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防护林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产量,同时还能够对农田生态环境进行改... 新疆北疆地区的光热水土资源独特,非常适合发展农林牧业。农田防护林除了可以抵御自然灾害之外,还能够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防护林不仅可以提高农业产量,同时还能够对农田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如果农田防护林工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植被稀疏,生态功能会明显减退,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规划,对林带布局与树种结构进行优化,不断提高新疆北疆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发展建设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新疆北疆地区农田防护林的发展现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地区 农田防护林 发展现状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诚信基石 铸就北疆梦
8
作者 杨丽静 田孟 《文化产业》 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北疆文化的基因中蕴含着深厚的诚信传统,这一特质不只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推动北疆社会进步、铸就内蒙古现代化新篇章的内生动力。诚信作为北疆文化的基础,维系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为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传承和弘... 北疆文化的基因中蕴含着深厚的诚信传统,这一特质不只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推动北疆社会进步、铸就内蒙古现代化新篇章的内生动力。诚信作为北疆文化的基础,维系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为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传承和弘扬北疆文化的诚信精神,对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北疆地区的全面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绵延几千年的北疆文化孕育于传统文化之中,并持续弘扬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生动力 可持续发展 诚信精神 精神支撑 全面现代化 北疆 传承和弘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技术交易中心建设研究
9
作者 成晓建 《石河子科技》 2025年第1期66-68,共3页
北疆技术交易中心建设,主要是促进克拉玛依及北疆区域的技术交易和围绕技术交易进行的科技服务和其他配套服务活动。根据《克拉玛依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规划,克拉玛依将充分发挥各类科技资源优势,以提升科... 北疆技术交易中心建设,主要是促进克拉玛依及北疆区域的技术交易和围绕技术交易进行的科技服务和其他配套服务活动。根据《克拉玛依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规划,克拉玛依将充分发挥各类科技资源优势,以提升科技创新效率为主线,以应用需求为主导,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主动力,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市场要素、创新交易模式、完善服务功能,把克拉玛依打造成为具有区域特点、行业特色的技术交易市场和科技服务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技术交易 技术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北疆地区“迁徙”之文化含义
10
作者 香莲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7-10,共4页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广袤的草原地带,他们逐水草而居,依赖自然草场的季节性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迁徙”。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反映了对社会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还塑造了他们对北方地区社会文化的深刻认知,并形成了频繁交往交流交融的群体...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活在广袤的草原地带,他们逐水草而居,依赖自然草场的季节性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迁徙”。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反映了对社会环境变化的敏感性,还塑造了他们对北方地区社会文化的深刻认知,并形成了频繁交往交流交融的群体。我国北方地区“迁徙”文化内涵丰富多样,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深刻的社会文化现象,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迁徙”和“游牧”有本质的区别,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本文通过分析《蒙古秘史》有关“迁徙”方面的历史内容,研究古代蒙古族社会历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地区 “迁徙”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北疆文化传播力的中国画产学研用模式研究
11
作者 韩卓娜 《丝网印刷》 202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剖析了数字赋能在中国画教学与北疆文化传播中的内在逻辑和价值定位。提出了利用数字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利用大数据进行传播效果评估以及建设数字平台促进协同合作等策略。
关键词 中国画 北疆文化 产学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地区大型山地光伏电气施工技术研究——以尼勒克某项目为例
12
作者 唐勇 孙浩杰 +2 位作者 张玉龙 李丹 孙航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4期142-144,共3页
北疆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光照资源充沛,有得天独厚的光伏发电优势,具备巨大的能源发展潜力。论文以尼勒克地区大型山地光伏项目为背景,对山地光伏电气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探讨了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防雷接地、直流侧电缆、箱式变... 北疆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光照资源充沛,有得天独厚的光伏发电优势,具备巨大的能源发展潜力。论文以尼勒克地区大型山地光伏项目为背景,对山地光伏电气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探讨了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中防雷接地、直流侧电缆、箱式变压器与组串式逆变器以及集线电路安装施工技术,总结出了大型山地光伏项目的建设和施工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光伏项目 电气施工技术 北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文艺创作与传播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瑞芳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3-37,共5页
北疆文化是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北疆文化,重点剖析了北疆文化视域下北疆文艺的创作和传播路径,以此进一步丰富北疆文化的内涵,促进北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北疆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北疆文化是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北疆文化,重点剖析了北疆文化视域下北疆文艺的创作和传播路径,以此进一步丰富北疆文化的内涵,促进北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北疆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中发出内蒙古声音、注入内蒙古元素、贡献内蒙古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文化 北疆文艺 创作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文化助推北疆安全治理探析
14
作者 杨馨瑜 拓俊杰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7-32,共6页
北疆文化作为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精神标识,对于促进民族交往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北疆安全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北疆文化的现实价值在安全治理层面主要体现在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支撑,以及... 北疆文化作为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精神标识,对于促进民族交往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北疆安全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北疆文化的现实价值在安全治理层面主要体现在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支撑,以及助力内蒙古持续建设模范自治区等领域。在北疆文化的推动下,当前北疆安全治理在政治安全、思想安全、基层安全、边防安全、生态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现实成效。北疆文化与北疆安全治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未来内蒙古地区可以继续从坚守北疆文化根基,加固北疆安全治理屏障;担负北疆文化使命,点燃北疆安全治理热情;激发北疆文化活力,创新北疆安全治理思路三个方面着手,持续推进北疆文化品牌的建设,助力北疆安全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文化 北疆安全 北疆安全治理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地区春大豆规模化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恒斌 战勇 +3 位作者 曾凯 赵靓 张祥池 苏鑫 《大豆科技》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提高单产、提升种植效益、实施大面积规模化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是促进北疆地区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北疆地区多年多点大豆规模化高产实践经验,对大豆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种植密度、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水肥管... 提高单产、提升种植效益、实施大面积规模化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是促进北疆地区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北疆地区多年多点大豆规模化高产实践经验,对大豆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种植密度、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水肥管理等进行总结,提出适宜北疆地区春大豆规模化单产5250 kg/hm2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旨在提升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水平、提高大豆产量,助力北疆地区大豆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地区 春大豆 规模化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文化的历史根基与演进历程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丰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1,共8页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形成、发展和壮大的演进历程与中华文明总体进程基本同步。红山文化与北朝民歌《敕勒歌》印证了北疆文化的源远流长。历史上北疆各族统治者对中华正统和“大一统”的执着追求显示了北疆文化...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形成、发展和壮大的演进历程与中华文明总体进程基本同步。红山文化与北朝民歌《敕勒歌》印证了北疆文化的源远流长。历史上北疆各族统治者对中华正统和“大一统”的执着追求显示了北疆文化的内聚性,推动了北疆文化发展壮大和融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北疆文化中的形成与演变为北疆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传统奠定了历史基础。北疆文化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深刻认识和把握北疆文化的历史根基与演进历程,有助于推动北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边疆地区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奠定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文化 历史根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聚性 大一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绿洲农业区气象干旱指数的确定及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燕 王雪姣 +2 位作者 张新 易正炳 赵雁君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气象干旱指数是衡量农业干旱程度的指标之一。选取降水距平百分率P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SPI和SPEI构建的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nSPEI 4种气象干旱指数,利用北疆绿洲农业区1961—2020年的气象数据,进行相关... 气象干旱指数是衡量农业干旱程度的指标之一。选取降水距平百分率P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SPI和SPEI构建的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nSPEI 4种气象干旱指数,利用北疆绿洲农业区1961—2020年的气象数据,进行相关性、回归拟合、不同等级干旱频率分布分析,选出符合实际的干旱指数,进而分析研究区的气象干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PA的干旱标准低估了干旱程度,SPI对温度上升引起的干旱加剧不敏感,SPEI计算蒸散发选用的Thornthwaite方法会高估温度对干旱的影响,nSPEI克服了SPI和SPEI的不足,对研究区的适用性最优。(2)近60年,研究区气象干旱随时间呈波动性变化特征。进入21世纪以来,春、夏季表现为湿—干变化,秋季表现为弱的干—湿变化;春、夏季干旱由弱增强、秋季略减弱;以全局性干旱为主,春季局域性干旱增多,夏、秋季局域性干旱减少;春季特旱多,夏季重旱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对比分析 北疆绿洲农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疆文化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树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6,共10页
北疆文化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是内蒙古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的地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北疆文化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是内蒙古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的地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并且毫不偏离这条主线。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内蒙古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区情,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北疆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主线和总纲地位;北疆文化的传承发展也为内蒙古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情感支撑和精神纽带,两者相辅相成。中国历代王朝和地方政权的北疆治理与内蒙古地区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推动了北疆文化的传承发展。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内蒙古自治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眼于完成好“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蒙古篇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北疆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高丹草品种在新疆北疆地区的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19
作者 朱昊 张荟荟 +2 位作者 张学洲 阿斯娅·曼力克 王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4,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丹草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3个冀草系列高丹草品种(冀草5号、冀草2号、冀草8号)的株高、干鲜比、草产量等指标,并利用灰色关联法进行了生产性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3个品种在北疆地... 为筛选出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丹草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了3个冀草系列高丹草品种(冀草5号、冀草2号、冀草8号)的株高、干鲜比、草产量等指标,并利用灰色关联法进行了生产性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3个品种在北疆地区的生育期可将冀草5号、冀草2号、冀草8号分别划分为早、中、晚熟品种。冀草5号的株高最高,为325.30 cm,冀草2号的草产量最高,其鲜草产量为127 556.19 kg/hm^(2),干草产草量可达30 613.49 kg/hm^(2)。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冀草2号>冀草5号>冀草8号。说明冀草2号高丹草更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北疆地区 生产性能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象干旱指数在北疆绿洲农业区适用性分析
20
作者 张燕 肖风劲 +2 位作者 张新 王超 白昀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72-177,共6页
选取北疆绿洲农业区11个气象站1961—2020年的数据,按月尺度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P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K指数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5种干旱指数,通过比较这些指数的相关性、不同等级的干旱发生频率以... 选取北疆绿洲农业区11个气象站1961—2020年的数据,按月尺度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PA)、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K指数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5种干旱指数,通过比较这些指数的相关性、不同等级的干旱发生频率以及在典型干旱年份的识别能力,分析各指数在该区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PA和SPI对降水亏缺有敏感的反应,但对温度的关联较弱,未充分考虑增温对干旱的影响;MCI与温度和降水的关联均较弱,倾向于低估重旱和特旱;SPEI和K指数与温度和降水均有较好的关联,但K指数过多地报告中度至重度干旱,而SPEI则全面考虑了温度和降水对干旱的综合影响,其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由于SPEI计算蒸散发采用的Thornthwaite方法可能高估了温度对干旱的影响,在降水显著偏少、温度偏差较小的情况下,SPI的监测结果可能比SPEI更为严重,因此,建议结合SPI使用,以弥补这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指数 月尺度 适用性 北疆绿洲农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