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护理干预改善肿瘤患者睡眠质量的有益尝试
1
作者 李军玲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年第7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现况,提出高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肿瘤科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的100人为对照组,采用PSQI评分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评分,对比两组睡眠质量是否存在差异;针对睡眠障碍的肿瘤患者采用...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现况,提出高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肿瘤科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的100人为对照组,采用PSQI评分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评分,对比两组睡眠质量是否存在差异;针对睡眠障碍的肿瘤患者采用优化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睡眠质量是否有所改善。结果两组受试者对比PSQI评分,研究组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00例住院肿瘤患者中,39例PSQI≥7,为睡眠障碍患者,对比睡眠障碍发生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障碍患者经过优化护理措施干预后,PSQI明显降低(P<0.05)。结论住院肿瘤患者比健康人群睡眠质量差,采用优化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改善睡眠障碍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指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肺消积解郁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中良 周文超 +1 位作者 陈虹 沈小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3,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养肺消积解郁方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并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NSCLC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以化疗为基础治疗。观察用药4周后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Karnofsky评分变... 目的:观察养肺消积解郁方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并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NSCLC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以化疗为基础治疗。观察用药4周后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Karnofsky评分变化,并对其中26例伴有睡眠障碍患者用匹斯堡睡眠指数(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估,观察治疗前后PSQI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结果:用药4周后中药组的SDS及HAMD得分分别为(48.88±7.44)和(8.12±2.89),明显低于对照组(54.24±3.71)和(11.62±1.89)(均P<0.05);中药组抑郁治疗有效率82.4%,明显高于对照组42.8%的有效率(P=0.017);中药组治疗后PSQI总分(10.21±1.58),明显低于治疗前(15.36±5.05)(P=0.001);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8.3%,对照组为5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36);治疗组中位疾病PFS为(8±0.69)个月,对照组(5±0.67)个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郁情绪状态影响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缩短了晚期NSCLC的中位PFS,促进了NSCLC患者的化疗耐药。养肺消积解郁方能够有效缓解NSCLC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或缓解抑郁情绪对PFS的影响或延缓抑郁可能导致的过早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抑郁症 抑郁自评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匹斯堡睡眠指数 无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肺解郁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抑郁38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中良 朱伟嵘 沈小珩 《江苏中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养肺解郁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并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晚期NSCLC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例。2组均以化疗为基础治疗,治疗组服用养肺解郁方。观察4个化疗周期前后汉密尔顿(HAMD... 目的:观察养肺解郁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并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晚期NSCLC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例。2组均以化疗为基础治疗,治疗组服用养肺解郁方。观察4个化疗周期前后汉密尔顿(HAMD)、Karnofsky、匹斯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变化及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MD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抑郁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生活质量提高、稳定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中位PFS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养肺解郁方能够有效缓解晚期NSCLC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减轻或缓解抑郁情绪来减轻抑郁状态对晚期NSCL中位PFS的影响,延缓抑郁可能导致的过早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抑郁症 养肺解郁方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匹斯堡睡眠指数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子午流注治疗仪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娜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40-40,共1页
目的将腕踝针与子午流注治疗仪相结合后对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在2018年6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睡眠障碍门诊的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腕踝针联合子午流注治疗仪治疗组和腕踝针治疗组... 目的将腕踝针与子午流注治疗仪相结合后对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在2018年6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睡眠障碍门诊的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腕踝针联合子午流注治疗仪治疗组和腕踝针治疗组,而后使用PSQL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治疗疗效和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子午流注治疗仪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子午流注治疗仪 睡眠 匹斯堡睡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痰解郁方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修丽娟 魏品康 +2 位作者 赵颖 陆烨 孙大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0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观察消痰解郁方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观察肿瘤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55例,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观察用药4周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并对其中36例伴有睡眠障碍患者用匹斯堡睡眠指... 目的观察消痰解郁方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观察肿瘤伴有抑郁情绪的患者55例,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观察用药4周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并对其中36例伴有睡眠障碍患者用匹斯堡睡眠指数(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估,观察治疗前后PSQI变化。结果用药4周后中药组的SDS及HAMD得分分别为44.8±8.4和10.3±4.7,明显低于对照组52.7±5.4和14.8±4.3(P均<0.05);中药组治疗后PSQI总分9.4±4.5,明显低于治疗前14.5±3.2(P=0.002)。结论消痰解郁方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抑郁症 睡眠障碍 抑郁自评量表 汉密尔顿他评量表 匹斯堡睡眠指数
原文传递
我国孕妇孕早、中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6
6
作者 蔡姝雅 冯雅慧 +8 位作者 王雅文 吴散散 湛永乐 马帅 沈忠周 石英杰 陈云利 马良坤 江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1-715,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孕妇孕早、中期睡眠质量和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孕妇睡眠质量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CPWCS)孕早、中期孕妇数据。问卷调查获取一般人口学特征、怀孕意向、健康相关行... 目的了解我国孕妇孕早、中期睡眠质量和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孕妇睡眠质量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CPWCS)孕早、中期孕妇数据。问卷调查获取一般人口学特征、怀孕意向、健康相关行为、抑郁和睡眠质量信息。描述孕早期、孕中期睡眠质量并比较其在不同人群特征下的分布情况,logistic回归探究孕早、中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618名孕妇,孕早、中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8.2%和28.7%;13.0%的孕妇在孕早、中期持续存在睡眠障碍,15.2%的孕妇睡眠质量下降。睡眠质量差、入睡时间长、存在睡眠障碍、日间困倦是我国孕妇睡眠的主要问题。孕早期规律饮食(OR=0.75,95%CI:0.62~0.92)、孕期在业(OR=0.84,95%CI:0.71~0.99)是孕妇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孕妇年龄≥30岁(OR=1.19,95%CI:1.03~1.37)、孕早期被动烟草暴露(OR=1.18,95%CI:1.02~1.36)、抑郁症状(OR=2.25,95%CI:1.95~2.61)是孕妇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我国孕妇孕早期、孕中期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部分孕妇存在孕早、中期睡眠质量下降或持续存在睡眠障碍的情况。关注高龄孕妇、鼓励孕妇规律饮食、减少被动吸烟,减轻抑郁症状可能有助于孕妇睡眠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孕早期 孕中期 睡眠质量 匹斯堡睡眠指数自评量表
原文传递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9
7
作者 何迎雪 丛琳 杜怡峰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8,共8页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与认知、精神行为、生活能力及护理负担的关系。方法收集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阿尔茨海默病33例患者病历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等评估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和...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与认知、精神行为、生活能力及护理负担的关系。方法收集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阿尔茨海默病33例患者病历资料,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等评估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和生活能力,采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艾泼沃兹嗜睡量表(ESS)进行评估,将各量表得分进行相关分析。根据PSQI得分将患者分组,比较有无睡眠障碍的两组患者各量表得分情况。结果 PSQI量表中各类型的睡眠障碍在AD患者中均有发生,发生率最高的依次为睡眠干扰(57.6%)、睡眠效率减低(54.5%)、日间功能障碍(51.5%)。PSQI得分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与CDR得分呈正相关。AD患者睡眠质量、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得分与MMSE得分呈负相关。定向力、即刻记忆、绘图等与PSQI得分呈负相关。AD患者中有睡眠障碍的较无睡眠障碍的CDR得分高,MMSE得分低。精神症状中,妄想、情感淡漠、食欲/进食障碍与睡眠障碍有相关性。有睡眠障碍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护理负担量表得分高于无睡眠障碍患者。结论 AD患者普遍出现各种类型的睡眠障碍,此类患者的睡眠障碍与其痴呆程度、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症状等密切相关,相对应的护理负担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障碍 日间嗜睡 睡眠质量指数 艾泼沃兹日间嗜睡量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