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9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广西百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1
作者 史官清 戴俊 刘娟 《中国高校科技》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必须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亟需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支撑。通过分析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内涵、要素构成以及多要素的协动关系,描摹政产学研用一体化... 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必须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亟需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支撑。通过分析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内涵、要素构成以及多要素的协动关系,描摹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区域创新体系运行图。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是兼具区域平衡与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空间,在主体、资源、环境等三类要素上均存在发展差距。因此提出缩差距、补短板、疏堵点、促发展的若干策略,以期支撑试验区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创新体系 差距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型区域创新体系:框架体系与构建路径——以天津市为例
2
作者 马虎兆 王梦瑶 +1 位作者 王方 郭海轩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5,共11页
区域创新体系既是理论框架,也是政策分析工具。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学术界提出一系列新的创新理论,科技创新出现了众多新范式,因此,构建一个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新框架成为当前创新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梳理提炼... 区域创新体系既是理论框架,也是政策分析工具。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学术界提出一系列新的创新理论,科技创新出现了众多新范式,因此,构建一个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新框架成为当前创新发展的重要命题。本文梳理提炼了当前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揭示了新质生产力要求下的区域创新体系演进发展新趋向,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新框架,并基于服务链接机制、平台链接机制、金融链接机制、制度链接机制、应用链接机制、条件链接机制,构建了“三层六链两通”新框架。同时基于新框架,以天津市为例,提出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思路建议,设计出“六个连接度”的构建路径,以加快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新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体系(RIS)的网络结构 被引量:30
3
作者 王子龙 谭清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分析,提出区域创新网络结构是把区域创新的主体要素和对象要素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是区域创新的合理构建形式.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机构是创新技术供需双方的纽带;地方... 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分析,提出区域创新网络结构是把区域创新的主体要素和对象要素有机结合的有效载体,是区域创新的合理构建形式.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机构是创新技术供需双方的纽带;地方政府是区域政策创新的主体.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的重要功能是保持区域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网络结构 中介机构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自立自强视域下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赵菁奇 金露露 张文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运用VIKOR方法评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运用VIKOR方法评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自2016年以来呈逐年递增趋势;影响各省市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的因素不同,R&D经费支出对上海市有影响,创新平台对江苏省影响最大,研发机构—企业协同创新影响浙江省创新体系效能,对安徽省而言则是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文章为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找到了着力点,并对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长三角区域 效能建设与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域开放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5
作者 傅晋华 王雅利 李跟强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5,共9页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开放创新是其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创新取得显著进展,但是在创新主体国际化、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开放型创新制度构建等方面依然面临较大问题,对自由贸...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开放创新是其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开放创新取得显著进展,但是在创新主体国际化、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开放型创新制度构建等方面依然面临较大问题,对自由贸易港区域开放创新体系的理论认识不足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一般区域开放创新体系不同,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域开放创新体系更强调国际化导向,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实现跨境自由便利流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创新制度体系,最终目标是切实提升创新体系的开放性。新时期,海南自由贸易港应加快完善区域开放创新体系,推动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创新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开放创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充分发挥政府创新主体作用,在若干重点领域提升创新制度开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创新 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开放创新体系 海南自由贸易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6
作者 王天亮 杨雪冰 姜洋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1期153-155,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科研院所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式、发展路径也应有所调整。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处于新发展阶段的省属科研院所的发展前景进行准确定义,同时结合相关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科研院所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式、发展路径也应有所调整。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处于新发展阶段的省属科研院所的发展前景进行准确定义,同时结合相关研究客观分析省属科研院所的优劣势,为省属科研院所未来发展规划了三条可行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省属科研院所 区域创新体系 产业共性技术 差异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体系研究——基于“一干多支,五区共兴”发展战略的思考
7
作者 于代松 高珊红 刘琳鑫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6-84,共9页
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结合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共兴”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利用熵权法评估四川省各市(州)的创新能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四川省创新协同网络进行分析,探究了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研究结... 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结合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共兴”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利用熵权法评估四川省各市(州)的创新能力,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四川省创新协同网络进行分析,探究了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是四川省的创新高地,成都平原整体的创新能力显著强于其他四区,存在明显的断层现象;四川省的创新能力呈现出“中心—边缘”的空间格局,成都市的极点效应辐射范围仅在成都平原内,未能同整个四川的创新系统融合;遂宁、南充、自贡等地的中介作用效果不佳,创新辐射的承接效果较差,未能有效带动四川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提出要建立成都平原与各区间完备的创新互动机制;强化成都辐射,重视中心节点的承接作用;立足区域特点,促进特色发展;促进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实现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评价 区域协同创新网络 区域协同体系 社会网络分析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校地合作平台构建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基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案例研究
8
作者 傅方正 周谷平 《科教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34-53,共20页
研究型大学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校地合作平台,是研究型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举措,也是构建完善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的重要路径。校地合作平台资源投入大、要素配置方式多、运行体制机制新,其在优化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 研究型大学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校地合作平台,是研究型大学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举措,也是构建完善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的重要路径。校地合作平台资源投入大、要素配置方式多、运行体制机制新,其在优化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对于支撑构建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还有待探索。文章在梳理校地合作平台内涵特征的基础上,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为案例,基于区域创新系统与平台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剖析其发展定位、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总结校地合作平台建设发展的经验启示,探讨校地合作平台支撑构建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的实践路径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战略型创新体系 校地合作平台 可持续发展 科创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导向视角下提升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治理之路
9
作者 贾春香 《今日科苑》 2024年第9期54-62,共9页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在中观层次的延伸和体现,国家创新战略目标实现依赖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发挥。基于问题导向,系统梳理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从创新环境、创新生态和创新绩效方面分析阻碍效能发挥的因素,借鉴国内先进...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在中观层次的延伸和体现,国家创新战略目标实现依赖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发挥。基于问题导向,系统梳理内蒙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从创新环境、创新生态和创新绩效方面分析阻碍效能发挥的因素,借鉴国内先进经验,提出优化环境、生态协同、需求出发的针对性建议,以期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整体效能 问题导向 创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体系视角下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绩效评价
10
作者 喻海飞 林群庚 +1 位作者 喻如钰 王艺联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是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改革发展政策的主要抓手。构建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绩效评价体系,采用组合赋权-TOPSIS法,以辽宁省2022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为例进行绩效评...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是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改革发展政策的主要抓手。构建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绩效评价体系,采用组合赋权-TOPSIS法,以辽宁省2022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为例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第一,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益指标对引导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具有显著影响;第二,制造业综合得分位列第一,产出数量、产出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指标得分均位于前列;第三,各行业的综合得分情况呈现区域优势行业、高关注度行业得分明显优于区域劣势行业、低关注度行业得分的特点。根据研究结论,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推行绩效闭环管理体制、强化经费监督检查、强优势补短板挖潜力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 绩效评价 组合赋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天开高教科创园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
11
作者 华强 赵绘存 《求知》 2025年第2期30-33,共4页
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强调,“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加强科创园区建设”“加强与北京的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用好... 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强调,“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等优势”“加强科创园区建设”“加强与北京的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用好天津科教资源禀赋,推动天开园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是全市建设区域创新策源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资源 区域创新 资源禀赋 科创园 体系融合 高教 主动融入 创新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燃强城发展“科技引擎” 在构建高质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上先行突破 被引量:1
12
作者 赖颖 《今日科技》 2024年第2期40-4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对当前及未来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对当前及未来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也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自立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关键核心技术 科技创新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自贸港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研究
13
作者 吴春桃 吴亚琴 《南海学刊》 2024年第4期9-21,共13页
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必然要求,需要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区域内生产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构成的能够极大促进区域创新活动的区域性组织体系。海南自贸港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 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必然要求,需要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区域内生产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构成的能够极大促进区域创新活动的区域性组织体系。海南自贸港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体系目前处于要素聚集阶段中后期、体系成型阶段中初期,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基于区域创新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秉持开放创新理念发展区域创新体系,从注重人才培引质效,着重强主体、拔尖端;壮大培优创新主体,提升技术创新能级;培育高新技术龙头产业,打造创新名片;发展科技服务产业,培育创新服务能力;丰富创新金融渠道,建立创新金融体系;补齐运行机制短板,构建开放创新文化等方面,推进海南自贸港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自贸港 高新技术产业 区域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体系视角下数据要素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14
作者 边作为 《中国电子商务》 2024年第11期21-24,共4页
文章首先对创新体系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展开分析,其次对数据要素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最后重点探析数据要素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体系 数据要素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15
作者 韦秋月 《科技经济市场》 2024年第2期134-136,共3页
新时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目标。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广西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诸多... 新时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目标。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区域经济创新能力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广西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本研究分析了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需求变化,并探讨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对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且基于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构建路径和改革措施,旨在促进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发展和提升,更好地发挥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力推进产业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
16
作者 翁伟荣 《今日科技》 2024年第5期26-27,共2页
思考深一度产业为本、科技为先、人才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2024年中央... 思考深一度产业为本、科技为先、人才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部门作为促进产业、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关键主体之一,面对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就要理清未来产业发展脉络,捋得清楚才能搭上发展的快车。尤其是所有县(市、区)都是山区26县的丽水,更要抢抓机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产业变革 抢抓机遇 区域创新体系 产业创新 新兴产业 协同发展 集体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安大略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毕亮亮 施祖麟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8-133,共6页
安大略地区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和知识密集型经济发展方式,对试图从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发展的地区有借鉴作用。本文分析RIS行动参与者的演变进程及行为特点,归纳其发展成败、挑战和策略,为我国发展提供经验。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ris) 政策 产业 教育 创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的知识流动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余以胜 赵浚吟 +1 位作者 陈必坤 赵蓉英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63,共5页
文章首先概述了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动的内涵与研究现状,指出创新主体才是知识流动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然后基于创新主体的角度,分析了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动因以及各主体在知识流动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再... 文章首先概述了区域创新体系中知识流动的内涵与研究现状,指出创新主体才是知识流动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然后基于创新主体的角度,分析了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动因以及各主体在知识流动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表示以及信息传递这一信息链过程来详细探讨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过程。最后提出了影响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主体 知识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蒋兴华 张征 +1 位作者 邓飞其 陈炤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4-36,共3页
本文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构建了区域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系统模型,分析了各要素的系统功能,阐述了区域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体系的运行过程,并就区域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系统的构建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蒋兴华 万庆良 +1 位作者 邓飞其 陈炤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50,共5页
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构建区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系统模型,分析了各要素的系统功能,阐述了区域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及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过程,并从市场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风险决策机制等多方面就区域产业... 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构建区域产业技术自主创新系统模型,分析了各要素的系统功能,阐述了区域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及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过程,并从市场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风险决策机制等多方面就区域产业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 自主创新 创新体系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