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区域工业发展的时空差异——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的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 |
杨林川
洪世键
成庚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5
|
|
2
|
区域工业发展水平模糊评价方法 |
崔立瑶
马玖军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3
|
天津市区域工业发展综合实力的评价方法 |
李亚力
扬长俊
刘嘉盤
李杰香
于德水
|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4
|
中国金属贫困与区域工业发展水平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 |
王强
黄健柏
丰超
朱学红
|
《矿产保护与利用》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5
|
广东紫城工业园:产城融合 产业兴县 推进区域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
无
|
《中国科技产业》
|
2020 |
0 |
|
6
|
我国区域工业发展变化趋势及对策研究 |
韩建飞
刘世磊
张文会
张凯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
2024 |
0 |
|
7
|
论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新路子 |
倪忠民
|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8
|
促进区域工业发展刍议 |
高莉
高峰
|
《企业技术进步》
|
2002 |
0 |
|
9
|
上饶要走出一条特色明显、互补性强的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新路子 |
倪忠民
|
《地方政府管理》
|
1998 |
0 |
|
10
|
《2004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研究》评述 |
赵传君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1
|
广东工业经济发展差异及异质性成因研究——基于一种回归的分解方法 |
李雪琪
熊雪如
|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
2013 |
3
|
|
12
|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
白永秀
王颂吉
|
《新丝路(下旬)》
|
2015 |
0 |
|
13
|
山东省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数据探索分析 |
魏伟
林承承
|
《经济视角》
|
2016 |
0 |
|
14
|
区域工业化政策的理论研究 |
司训练
|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0 |
0 |
|
15
|
走邵阳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
盛茂林
|
《学习导报》
|
2006 |
0 |
|
16
|
南昆铁路广西段沿线工业发展与布局问题初探 |
黎启林
陈剑国
|
《市场论坛》
|
1996 |
0 |
|
17
|
相关多样性、非相关多样性与地区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兼对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观点的拓展研究 |
李福柱
厉梦泉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9
|
|
18
|
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区域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认识与实践 |
肖翔
|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
|
2021 |
0 |
|
19
|
空间依赖性与地区工业发展:基于空间偏离-份额分析模型 |
洪世键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20
|
民国时期京津冀地区工业的发展与衰落——以耀华玻璃公司为例 |
彭博
|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