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作物区域指数保险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军 曹翀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农作物区域指数保险未来应是加强天气、农业生产数据、天气指数变量和产量损失关系等减小基差风险的研究,优化天气指数保险的设计和定价,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制度 天气指数保险 农作物区域指数保险 基差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加权算术平均数形式的区域指数
2
作者 陈仁恩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9-80,共2页
谈加权算术平均数形式的区域指数厦门大学陈仁恩横向比较分析中应用的区域指数有多种编制方法,这里仅谈如何按加权算术平均数形式来进行编制的问题。大家知道,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的编制计算过程很简单。关键的是权数的设计问题。为了... 谈加权算术平均数形式的区域指数厦门大学陈仁恩横向比较分析中应用的区域指数有多种编制方法,这里仅谈如何按加权算术平均数形式来进行编制的问题。大家知道,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的编制计算过程很简单。关键的是权数的设计问题。为了阐述问题的需要,我们仍然使用约定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算术平均数 区域指数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结合荧光区域指数分析方法评估堆肥腐熟度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烽 张传存 +1 位作者 姚杰 余光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0-1415,共6页
评估堆肥腐熟度是确保堆肥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荧光区域指数分析方法快速评估菜粕和稻糠堆肥过程中的腐熟度.结果表明:菜粕和稻糠堆肥可在16 d内完成一次发酵,其中第7~14天为高温期(>50℃,共8 d);随后,堆体进... 评估堆肥腐熟度是确保堆肥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荧光区域指数分析方法快速评估菜粕和稻糠堆肥过程中的腐熟度.结果表明:菜粕和稻糠堆肥可在16 d内完成一次发酵,其中第7~14天为高温期(>50℃,共8 d);随后,堆体进入降温期,第16天降至32℃.堆肥初期(第0~6天)DOC(溶解性有机碳)、DON(溶解性有机氮)质量浓度和EC(电导率)先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堆肥高温期(第7~14天),ρ(DOC)、ρ(DON)和EC则分别迅速升至10.47 mg/L、7.52 mg/L和5.76 mS/cm.堆肥腐熟度相关指标〔即ρ(DOC)、ρ(DON)和EC〕与FRI(荧光区域指数)方法中PⅢ,n、PⅤ,n、PⅤ,n/PⅢ,n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并且具有极显著相关性(R>0.942,P<0.01);而与PⅠ,n变化趋势相反,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871,P<0.05).因此,PⅢ,n、PⅤ,n、PⅤ,n/PⅢ,n与PⅠ,n可以用于表征堆肥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固体废物 堆肥 腐熟度评估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区域指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指数评估报告(2023)
4
作者 吴旭晓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10,共8页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科学评估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实践水平是进一步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从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出发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CRITIC法对2022年我国三大区域31个省(区、市)的中国式现代化综合指...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科学评估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实践水平是进一步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从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出发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CRITIC法对2022年我国三大区域31个省(区、市)的中国式现代化综合指数及维度指数进行评估。研究发现:虽然上海和北京已经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但是我国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全国平均值只有0.385;五个维度指数均值由高到低依次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区域中国式现代化综合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指标占比达到4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实践指数 改进的CRITI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区域人居环境指数构建及其应用
5
作者 陈秋霞 杨远垚 +1 位作者 许章华 黄森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4,31,共7页
基于生态宜居和以人为本双重理念,选取区域绿度、区域热度、区域蓝度、区域亮度、区域透明度和区域起伏度等6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基于遥感的区域人居环境指数(RHEI)。以福建省为例,分季度测算其RHEI,揭示区域人居环境的时空差... 基于生态宜居和以人为本双重理念,选取区域绿度、区域热度、区域蓝度、区域亮度、区域透明度和区域起伏度等6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基于遥感的区域人居环境指数(RHEI)。以福建省为例,分季度测算其RHEI,揭示区域人居环境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福建省RHEI随着季节变化逐渐降低,呈现东南低西北高、沿海岸线向内陆上升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比较各指标的回归模型系数,发现区域蓝度对区域人居环境的影响最大,区域透明度的影响最小。由年度均值回归模型预测,未来每增加0.166单位的区域蓝度或减少0.278单位的区域热度,能提升0.1单位的人居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人居环境指数(RHEI) 遥感 主成分分析 区域治理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双控下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6
作者 彭君哲 陈竹 +4 位作者 廖爽 迟赫天 李斯吾 张浩钦 王平凡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9期264-271,共8页
正确评价社会低碳发展水平,是助力政府准确把握低碳转型趋势,科学制定政策,有序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研究聚焦碳排放双控的新形势、新要求,综合考虑碳排放双控、能耗双控、源荷低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等多维度因素... 正确评价社会低碳发展水平,是助力政府准确把握低碳转型趋势,科学制定政策,有序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研究聚焦碳排放双控的新形势、新要求,综合考虑碳排放双控、能耗双控、源荷低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等多维度因素,创新构建了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CRITIC构建了主客观综合赋权模型,对指数体系各层级的评价指标赋予权重。以湖北省为例开展验算分析,深度剖析了湖北全省、各地市及三大产业、重点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情况,实现了湖北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进程和趋势的科学评价。近年来,湖北省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绿色低碳发展态势初显;各地市指数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第一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态势稳中向好,第二产业指数上升趋势不明显,第三产业指数缓慢上升;5个重点行业中,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的指数明显高于交通运输业和工业,交通运输业则更优于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指数 绿色低碳发展评价 指标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西风指数对西北地区水汽输送及收支的指示性 被引量:62
7
作者 李万莉 王可丽 +1 位作者 傅慎明 江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4,共7页
利用1951—1999年NCEP/NCAR(2.5°×2.5°)再分析逐月资料,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和收支的平均状况.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夏季,西风气流是西北地区水汽输送的主要载体,大西洋、北冰洋、黑海和... 利用1951—1999年NCEP/NCAR(2.5°×2.5°)再分析逐月资料,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和收支的平均状况.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夏季,西风气流是西北地区水汽输送的主要载体,大西洋、北冰洋、黑海和里海是西北地区水汽输送的主要源地;西风气流输入到西北地区的大部分水汽继续向东扩散,最后从东边界输出.选择夏季,根据设计的区域西风指数研究了区域西风指数对西北地区水汽输送以及收支的指示性,经检验,区域西风指数对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和收支有良好的指示性,夏季区域西风指数异常强(弱)年份西风气流输入西北地区的水汽量大(小),同时水汽净收支大(小),有(不)利于降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风气流 区域西风指数 水汽输送 水汽辐合(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区域西风指数对中国西北地区水汽场特征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冯文 王可丽 江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1-275,共5页
利用1970—1997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设计了区域西风指数。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夏季的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发现该地区水汽平流引起的水汽输送通量散度项年际变化极小,而风场辐合(辐散)引起的水汽输送通量散度项年际变化却很大,在西... 利用1970—1997年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设计了区域西风指数。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夏季的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发现该地区水汽平流引起的水汽输送通量散度项年际变化极小,而风场辐合(辐散)引起的水汽输送通量散度项年际变化却很大,在西北地区区域西风指数较强年份风场辐合比区域西风指数较弱年份强。由此可知,西风年际变化对西北地区的风场辐合(辐散)的影响是我国西北地区水汽场年际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区域西风指数 水汽输送通量散度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区域物流指数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9
作者 闫军 王杰 徐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26,共5页
文章基于熵权和云模型理论,对区域物流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此来全面掌握该区域物流发展水平。首先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其次根据云模型的3个数字特征——Ex、En、He确定评价等级及云图,并借助x条件云发生器求出各指标在不... 文章基于熵权和云模型理论,对区域物流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此来全面掌握该区域物流发展水平。首先利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其次根据云模型的3个数字特征——Ex、En、He确定评价等级及云图,并借助x条件云发生器求出各指标在不同等级中的隶属度,最后将指标权重与隶属度进行模糊转换得到指标确定度及综合评价等级。并以甘肃省为例,对甘肃省物流指数进行综合等级评价,结果表明2010—2016年期间,甘肃省物流指数处于“差”“差”“较差”“一般”“一般”“一般”“较高”的阶梯式等级,物流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指数 云模型 综合评价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物流指数体系构建及评价实证 被引量:12
10
作者 闫军 王杰 徐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5-29,共5页
区域物流指数评价是全面掌握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构建合理的区域物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是区域物流指数评价的关键。文章综合运用R聚类、熵值法和相关系数法筛选"优化度"最高的指标来构建区域物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 区域物流指数评价是全面掌握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构建合理的区域物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是区域物流指数评价的关键。文章综合运用R聚类、熵值法和相关系数法筛选"优化度"最高的指标来构建区域物流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熵来检验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最后通过模糊物元模型对区域物流指数进行综合评价。以甘肃省为例,验证了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及指数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指数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反映中国冬季气温异常的指标——东亚区域西风指数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海山 孙照渤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8-466,共9页
分析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 ,揭示了能够较好反映中国冬季气温异常整体变化的主要空间分布 ;进一步研究了与之相对应的环流异常特征 ,结果表明中国冬季气温的异常与东亚及西伯利亚 50 0 h Pa高度场的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分析... 分析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 ,揭示了能够较好反映中国冬季气温异常整体变化的主要空间分布 ;进一步研究了与之相对应的环流异常特征 ,结果表明中国冬季气温的异常与东亚及西伯利亚 50 0 h Pa高度场的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分析传统季风指数对气温及对应异常环流特征的表现能力的基础上 ,定义了一个能够反映环流异常的东亚区域西风指数 (IEARW)。经检验 ,可以利用 IEARW来反映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最后 ,对 IEARW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气温异常 东亚区域西风指数 大气环流 地面气温 传统季风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径流指数的区域水文干旱指数构建与识别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吴杰峰 陈兴伟 +1 位作者 高路 林志东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2-289,共8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应用标准化径流指数(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SRI),进行水文干旱识别时存在的干旱等级划分及其临界值如何确定问题,构建了新的区域水文干旱指数,并应用于典型区水文干旱识别。即以东南沿海晋江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该流域... 为了进一步探讨应用标准化径流指数(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SRI),进行水文干旱识别时存在的干旱等级划分及其临界值如何确定问题,构建了新的区域水文干旱指数,并应用于典型区水文干旱识别。即以东南沿海晋江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该流域2个水文站和3个气象站1960—2006年逐月径流和降水数据,结合径流距平百分比和降水距平百分比,构建了区域水文干旱指数SHI(Standardized Hydrology Index),获得了相应的干旱等级发生频率,进而以SHI累计频率确定了区域水文干旱指数SHI各干旱等级临界值。结果表明,基于SRI和区域水文干旱指数SHI,可以较好地识别过去47 a中晋江流域发生的主要水文干旱事件,且SHI临界值较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临界值对重要水文干旱事件识别更为敏感,结果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干旱 SRI(标准化径流指数) SHI(区域水文干旱指数) 晋江流域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距离法的区域人类发展指数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晶 李晓颖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7,共7页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策机构用人类发展指数(HDI)监控和分析国家区域政策的实施力度和效果。鉴于区域差距的相对性以及HDI本身存在的缺陷,将其用于区域内部人类发展差距的分析时必然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本文借鉴空间距离法的核心思想,...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政策机构用人类发展指数(HDI)监控和分析国家区域政策的实施力度和效果。鉴于区域差距的相对性以及HDI本身存在的缺陷,将其用于区域内部人类发展差距的分析时必然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本文借鉴空间距离法的核心思想,对HDI进行方法上的改进,提出了区域人类发展指数(RHDI)。RHDI能够计算出一个区域与全国水平最小值之间和与目标值之间的客观差距,不但提高了HDI的技术质量,而且可以准确透视中国人类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通过对HDI与RHDI的全面对比分析,对中国各个地区的人类发展状况及差距给出了一个更准确的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距离法 区域人类发展指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构建及优化路径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姚鹏 叶振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87,共8页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已经开展多年,其效果引起社会各界的深度关注。为了跟踪评价区域协调发展效果,本文设计了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对2012—2015年区域协调发展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水平...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已经开展多年,其效果引起社会各界的深度关注。为了跟踪评价区域协调发展效果,本文设计了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对2012—2015年区域协调发展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二级指标来看,区域发展差距和社会协调发展水平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主要力量,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对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也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但相比之下,区域一体化水平与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趋势。基于此,本文从促进区域发展能力、深化要素跨区域流动的机制体制改革、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配套政策、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区域互动发展、创新产业转移协作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指数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五大发展理念 协调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压力指数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200
15
作者 贾绍凤 张军岩 张士锋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8-545,共8页
本文讨论和分析水资源安全的含义、水资源压力指数和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建立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水资源安全指"以可承受的价格获取足够安全的水"。国际上常用人均水资源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两个指标反映人类对水及... 本文讨论和分析水资源安全的含义、水资源压力指数和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建立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水资源安全指"以可承受的价格获取足够安全的水"。国际上常用人均水资源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两个指标反映人类对水及水相关生态的压力。但由于水资源安全是很综合的概念,包含很丰富的内涵,单用一两个水资源压力指标难以反映其内容,因此有必要建立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压力指数 水资源安全 人均水资源量 开发 利用 产水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人才发展指数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书凤 沈进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1-73,共3页
区域人才发展指数是对区域人才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文章对我国区域人才发展指数的概念和编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编制,测算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人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提出了我国区域人才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人才发展指数 指数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图像河流分割的加权指数区域能量模型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斌 吴一全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74-1181,共8页
传统主动轮廓模型很难实现精确的SAR图像河流分割。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加权指数区域能量主动轮廓模型,以精确地提取SAR图像中的河流。该模型在Chan-Vese(CV)模型能量泛函中引入了指数区域能量,能更好地衡量分割图像和原始图像... 传统主动轮廓模型很难实现精确的SAR图像河流分割。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加权指数区域能量主动轮廓模型,以精确地提取SAR图像中的河流。该模型在Chan-Vese(CV)模型能量泛函中引入了指数区域能量,能更好地衡量分割图像和原始图像的差异程度,提高模型的分割准确性。此外,利用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内像素灰度的最大绝对差取代模型中常值区域能量权重,自适应地调节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的能量比重,加速曲线运动到目标区域的边缘,获得更高的分割效率。针对实际河流SAR图像进行了分割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主动轮廓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能更快速、精确地分割SAR图像中的河流,在分割结果和分割效率两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 河流分割 主动轮廓模型 指数区域能量 最大绝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低碳发展指数建模——基于中国30省份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锋 刘传哲 +1 位作者 吴从新 张炎治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4期30-36,共7页
区域低碳发展指数对于客观度量和对比不同地区的低碳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综合空间距离法与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思路,从区域低碳经济、区域低碳能源效率、区域低碳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区域低碳发展指数模型,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200... 区域低碳发展指数对于客观度量和对比不同地区的低碳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综合空间距离法与人类发展指数的构建思路,从区域低碳经济、区域低碳能源效率、区域低碳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区域低碳发展指数模型,并运用中国30个省份2005-2011年的实际数据,对各区域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分析和地区差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低碳发展平均水平北京最高,宁夏最低;全国低碳发展水平稳中有升,但地区间的不平衡性有加剧的趋势;排名前30%的地区低碳发展差异性在缩小,排名后30%的地区之间不平衡性则逐渐趋于稳定;东部经济区的低碳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和西部;聚类结果表明,按照低碳发展水平将各地区分为高、中、低三类是比较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低碳发展指数 单位GDP能耗 低碳环境 空间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物流指数的编制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昭玺 靳志宏 《中国市场》 2009年第15期18-21,共4页
区域物流指数可以反映出该区域物流发展状况,并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区域物流的因素,确定影响区域物流指数的9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并运用拉氏指数和扩散指数方法建立区域物流指数计算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域... 区域物流指数可以反映出该区域物流发展状况,并具有一定的预警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区域物流的因素,确定影响区域物流指数的9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并运用拉氏指数和扩散指数方法建立区域物流指数计算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域物流指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指数 物流总产值 物流周转率 经济依存度 物流产业增加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干旱预警标准研究Ⅰ:基于Boltzmann函数的区域旱涝指数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威 杨杰 封国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2-442,共11页
基于区域内单站的逐日气象旱涝指数,通过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Boltzmann函数来求解某一区域在某一时间尺度下位于各个气象旱涝等级的逐日站数百分比累计概率分布,构建了可以反映区域气象旱涝强度的标准化区域气象旱涝强度指数(Regional me... 基于区域内单站的逐日气象旱涝指数,通过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Boltzmann函数来求解某一区域在某一时间尺度下位于各个气象旱涝等级的逐日站数百分比累计概率分布,构建了可以反映区域气象旱涝强度的标准化区域气象旱涝强度指数(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tensity Index,RDI)和反映区域气象旱涝空间分布状态的标准化区域气象旱涝空间分布差异指数(Regional meteorological Drought variance Index,RDVI)。以构建河南省和江苏省月尺度的RDI和RDVI指数为例说明了区域气象旱涝指数的构建方法,并验证了两个指数的有效性。对于任一区域的不同空间尺度,两个指数可以从日尺度到年尺度乃至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进行计算。通过Boltzmann函数来构建RDI和RDVI指数的方法还具有很好的拓展应用性,其他气象干旱指数也可以采用本文方法来构建区域旱涝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象旱涝强度指数 区域气象旱涝空间分布差异指数 Boltzmann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