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史写作的空间维度--兼谈区域文学史写作的合法性 |
李伟
魏巍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
|
逻辑荒谬的省籍区域文学史 |
方维保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4 |
6
|
|
3
|
试析中国区域文学史的现状及意义——兼谈北京区域文学史 |
张泉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4
|
明清区域文学史研究的价值、局限及走向——以近年来地域文学史撰著为中心 |
李圣华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5
|
区域文学史研究的新创获——评《福建文学发展史》 |
程章灿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6
|
城市区域文学史的建构何以可能——以民国苏州、南京为中心 |
金钰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
2023 |
0 |
|
7
|
为区域文学史一辩 |
张泉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8
|
台湾区域文学史书写的兴起 |
刘小新
|
《华中学术》
|
2019 |
0 |
|
9
|
直面当下与瞻望未来——《江西当代文学史(1978—2018)》研讨会综述 |
杨兆昕
李洪华
|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区域女性文学史”的写作实践及理论建构 |
王春荣
蒋尧尧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1
|
试论文学史研究的三种类型及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
王向远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2
|
文化取向与空间定位──重庆文学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
谭桂林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1999 |
3
|
|
13
|
学术眼光与历史意识的融合——评朱小平《现代湖南女性文学史》 |
季水河
刘中望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4
|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三大议题——全国第三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述要 |
凌孟华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5
|
《雷雨》最早的演出时间和地点考略——兼与《上海现代文学史》的作者商榷 |
周桂华
|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不如改称“巴渝文学史” |
熊宪光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7
|
重庆文学、地域文学与文学史 |
李怡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8
|
历史脉络与人文内涵的相得益彰——彭斯远《重庆儿童文学史》片析 |
李禹阶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9
|
中国文学史的类型与功能(上) |
罗漫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2
|
|
20
|
民族精神的烛照──评《东北现代文学史论》 |
查振科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