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崔岩 冯旺 马一茗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5-709,共5页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理论,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HP-德尔菲综合评价方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确定了评价标准并给出了相应的评分值.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郑州市201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理论,构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HP-德尔菲综合评价方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确定了评价标准并给出了相应的评分值.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郑州市201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综合评分值为2.8处于轻度超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3
2
作者 雷学东 陈丽华 +1 位作者 余新晓 王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年第3期10-14,共5页
从水资源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入手,引出了水资源安全的度量——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分析。在对当前研究中提出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内涵、特性、指标体系分析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目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从水资源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入手,引出了水资源安全的度量——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分析。在对当前研究中提出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内涵、特性、指标体系分析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目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最后指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成分分析法及应用——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邵金花 刘贤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5017-5018,5021,共3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西安市及各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主成分分析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西安市及各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主成分分析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评价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群 张和喜 《农业网络信息》 2008年第7期118-120,123,共4页
概述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现状、概念、研究方法、评价指标、度量。强调了系统研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现实意义,指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5
作者 冯旺 崔岩 杨建立 《价值工程》 2012年第21期326-327,共2页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界定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HP-德尔菲综合评价方法,具有简化以往评价过程中复杂的数学运算又能保证...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界定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HP-德尔菲综合评价方法,具有简化以往评价过程中复杂的数学运算又能保证评价结果客观性与准确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调水潜力的吉林省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佟剑杰 贺华翔 娄安宇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年第9期96-100,共5页
文章基于现状水资源禀赋条件及开发利用状况,建立了由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13项基础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引入外调水潜力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比分析了考虑外调水潜力和不考虑外调水潜力指标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估结... 文章基于现状水资源禀赋条件及开发利用状况,建立了由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13项基础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引入外调水潜力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比分析了考虑外调水潜力和不考虑外调水潜力指标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调水改变区域的供水格局,对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支撑性作用,在有外调水情况下,除四平市之外其他市(区、州)的水资源承载力均有明显提升;在有外调水支撑情况下,长春市、四平市仍然处于濒临超载状态,说明全省在战略性人口、产业布局时,应重点关注长春市、四平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该评估结果可为指导区域水资源管理、探索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管控路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外调水潜力 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