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评介《医学实在易》的特点及价值
被引量:
2
1
作者
郭选贤
张留超
吴毓敏
《河北中医》
2003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
医学实在易
》
书评
陈修园
中医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学实在易》学术特点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慧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7-39,共3页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的特点是由博返约 ,从浅入深 ,对疾病分类简明扼要 ,系统辨证施治 ,理法方药师古而不泥古 ,探其源通其变 ,论证阐发微奥 。
关键词
《
医学实在易
》
陈修园
学术特点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医学实在易》评述
3
作者
林慧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5-37,共3页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的特点是由博返约 ,从浅入深 ,对疾病分类简明扼要 ,系统辨证施治 ,理法方药师古而不泥古 ,探其源通其变 ,论证阐发微奥 ,切指实在之处。
关键词
《
医学实在易
》
陈修园
辨证施治
评述
清代
理法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内服复方用药规律复杂网络关联系统综述
被引量:
2
4
作者
彭希宸
李廷保
杨鹏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9期16-18,共3页
[主要目的]数据挖掘分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内服复方用药规律规律。[资料来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选择文献量及依据]纳入药物组成齐全的中药内服复方。排除药名不全的方剂、外用方剂、单味药方、未注明药物组成的方剂。[数据提...
[主要目的]数据挖掘分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内服复方用药规律规律。[资料来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选择文献量及依据]纳入药物组成齐全的中药内服复方。排除药名不全的方剂、外用方剂、单味药方、未注明药物组成的方剂。[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筛选出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通过该软件"方剂分析"功能,研究组方用药规律;"频次统计"每味药出现频次排序。"规则分析"(支持度个数45,置信度0.8)药物间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核心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相关度8,惩罚度2),挖掘组合新方。[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纳入内服复方253首,用药234味。使用频次>15的有23味药,前6位是甘草、茯苓、人参、白术、生姜、当归。药物组合出现频次前3位是"人参+甘草";"白术+甘草";"甘草+茯苓"。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4个新处方。[未来展望]运用大数据、循证医学理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发挥计算机人工智能作用,结合临床实际分析灵活应用关联规则和聚类研究得到组方规则、核心组合和新处方,能更好、更全面地继承古代名医学术思想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规律
陈修园
医学实在易
内服复方
老中医经验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
复杂网络关联
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
使用频次
循证
医学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修园辨治痛风思想探析
5
作者
张懿泽
吴方真
+5 位作者
林晓蓉
杨晓凌
赵宇杉
黄淑敏
陈思奕
赵钟文
《江苏中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64-66,共3页
痛风是以肢体游走性剧痛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疾病。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对于痛风辨治有着独到见解,其首辨痛风与痹病之别,认为痛风虽因外感风寒湿三邪所致,但以风邪为主,次辨虚实寒热。陈氏认为,痛风初期属表实证,治宜解表温里;若属虚证则...
痛风是以肢体游走性剧痛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疾病。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对于痛风辨治有着独到见解,其首辨痛风与痹病之别,认为痛风虽因外感风寒湿三邪所致,但以风邪为主,次辨虚实寒热。陈氏认为,痛风初期属表实证,治宜解表温里;若属虚证则据气血亏虚之况,分血虚证和病久所致的气血两虚证分别治疗,血虚证治宜补血活血、祛风除湿,气血两虚证治宜补益气血、祛风除湿、温里散寒。针对痛风病久之变证,陈氏则分为入络、生痰、伤阴分而论治。若痛风属热证误治,陈氏则予以疏风清热、通经活络之药。陈氏辨治痛风之思想对现代临床诊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修园
痛风
《时方妙用》
《
医学实在易
》
《
医学
从众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汗为心之液临床意义之浅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朱林平
曹旭焱
+3 位作者
李志强
孙仕润
刘长玉
杜武勋
《陕西中医》
2012年第9期1268-1268,共1页
“汗出与否”在中医临床中极受重视,清代医家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十问歌写道:“一问寒热二问汗”,其将“问汗”排在第二位,可见前人早已认识到了汗的重要性。通过询问汗之有无,可了解津液之盈亏与存亡,病性之寒热虚实和机体的阴...
“汗出与否”在中医临床中极受重视,清代医家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十问歌写道:“一问寒热二问汗”,其将“问汗”排在第二位,可见前人早已认识到了汗的重要性。通过询问汗之有无,可了解津液之盈亏与存亡,病性之寒热虚实和机体的阴阳盛衰,并直接指导临床治疗,而“心主汗液”和“汗为心之液”是中医基本理论之一,其提示心与汗液关系密切,本文就“汗为心之液”进行讨论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
医学实在易
》
中医基本理论
寒热虚实
中医临床
清代医家
阴阳盛衰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陈修园治痰饮病七法
7
作者
范蕊
辜炳锐
+1 位作者
段富津
李冀
《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2期71-72,共2页
陈修园对痰饮病的治法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提出攻逐、消导、和、补、温、清、润七法。前四法依邪正消长关系而立,后三法则根据病邪性质即寒、热、燥而确立。总结陈氏治疗痰饮病七法的特点,并通过提出相应方剂阐述其立法思想。
关键词
陈修园
医学实在易
痰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临证要诀》自序
8
作者
郭选贤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2期524-525,共2页
余宗亲中为医者素多,耳濡目染,余幼年即略知医之一二。中有名震乡里者,余曾询其学医之道,乃出其珍藏医书一册,曰熟读背诵可也。此书名《医学实在易》,乃中医歌诀名著,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该书以诗概要,易记精效,"浅""易"二字乃是...
余宗亲中为医者素多,耳濡目染,余幼年即略知医之一二。中有名震乡里者,余曾询其学医之道,乃出其珍藏医书一册,曰熟读背诵可也。此书名《医学实在易》,乃中医歌诀名著,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该书以诗概要,易记精效,"浅""易"二字乃是其亮点所在。问世以来,读其书而业医者不计其数。余曾同家族亲朋中之年龄相近者,诵读陈氏之书。其中多有熟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证
《
医学实在易
》
要诀
清代医家
藏医书
陈修园
同家族
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谈陈修园对血证理论的贡献
9
作者
孙益平
孟景春
《实用中医药杂志》
1989年第1期31-32,共2页
清代名医陈修园,福建长乐人。编著有《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等医书十六种。他编著的医书具有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特点,因而流传很广。
关键词
陈修园
时方妙用
清代名医
医学
三字经
医学
从众录
医学实在易
血不循经
福建长乐
龙雷之火
麻黄人参芍药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眩晕五字诀
10
作者
倪正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5期36-36,共1页
很多老年人都存在眩晕、头痛等症状.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提出:“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指出导致眩晕的四大原因分别为风、火、痰、上虚气陷.大家不妨从暖、减、动、补、辨五个字入手预防眩晕发作——
关键词
眩晕发作
《
医学实在易
》
老年人
陈修园
原因分
气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耳病从肺论治验案二则
11
作者
马明非
马培珍
《西部中医药》
1990年第1期36-37,共2页
耳病是涉及到各脏腑经络的整体性病变,多采用分脏论治的方法治疗。但观现今治法则多重肝肾,然笔者遵刘河间所倡“耳病治肺”法,通过反复实践,深刻体会到:对有肺经症候的耳病从肺论治,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例1:张某,男,40岁。1984年3月1...
耳病是涉及到各脏腑经络的整体性病变,多采用分脏论治的方法治疗。但观现今治法则多重肝肾,然笔者遵刘河间所倡“耳病治肺”法,通过反复实践,深刻体会到:对有肺经症候的耳病从肺论治,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例1:张某,男,40岁。1984年3月17日初诊。自诉五日前感冒,初有恶寒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肺论治
整体性病变
恶寒发热
刘河间
肺经
脏腑经络
医学实在易
大便干
医学
纲目
黄帝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话白术之妙用
12
作者
李太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白术
《
医学实在易
》
妙用
健脾除湿
风寒湿痹
陈修园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汗一定是“阳加于阴”吗
13
作者
赵厚睿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9-860,共2页
关键词
《
医学实在易
》
清代
医学
家
寒热虚实
中医临床
阴阳盛衰
临床治疗
临床意义
形成机理
原文传递
题名
评介《医学实在易》的特点及价值
被引量:
2
1
作者
郭选贤
张留超
吴毓敏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伤寒温病教研室
黄河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
出处
《河北中医》
2003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
医学实在易
》
书评
陈修园
中医古籍
分类号
R2-5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学实在易》学术特点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林慧光
机构
福建中医学院
出处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7-39,共3页
文摘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的特点是由博返约 ,从浅入深 ,对疾病分类简明扼要 ,系统辨证施治 ,理法方药师古而不泥古 ,探其源通其变 ,论证阐发微奥 。
关键词
《
医学实在易
》
陈修园
学术特点
中医
Keywords
Yixue Shizaiyi
Chen xiuyuan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R2-5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医学实在易》评述
3
作者
林慧光
机构
福建中医学院
出处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5-37,共3页
文摘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的特点是由博返约 ,从浅入深 ,对疾病分类简明扼要 ,系统辨证施治 ,理法方药师古而不泥古 ,探其源通其变 ,论证阐发微奥 ,切指实在之处。
关键词
《
医学实在易
》
陈修园
辨证施治
评述
清代
理法方药
分类号
R2-52 [医药卫生—中医学]
G23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内服复方用药规律复杂网络关联系统综述
被引量:
2
4
作者
彭希宸
李廷保
杨鹏斐
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9期16-18,共3页
基金
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立项课题(2013-ZB06)~~
文摘
[主要目的]数据挖掘分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内服复方用药规律规律。[资料来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选择文献量及依据]纳入药物组成齐全的中药内服复方。排除药名不全的方剂、外用方剂、单味药方、未注明药物组成的方剂。[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筛选出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通过该软件"方剂分析"功能,研究组方用药规律;"频次统计"每味药出现频次排序。"规则分析"(支持度个数45,置信度0.8)药物间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核心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相关度8,惩罚度2),挖掘组合新方。[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纳入内服复方253首,用药234味。使用频次>15的有23味药,前6位是甘草、茯苓、人参、白术、生姜、当归。药物组合出现频次前3位是"人参+甘草";"白术+甘草";"甘草+茯苓"。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4个新处方。[未来展望]运用大数据、循证医学理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发挥计算机人工智能作用,结合临床实际分析灵活应用关联规则和聚类研究得到组方规则、核心组合和新处方,能更好、更全面地继承古代名医学术思想及经验。
关键词
用药规律
陈修园
医学实在易
内服复方
老中医经验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
复杂网络关联
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
使用频次
循证
医学
系统综述
Keywords
medication rule
CHEN Xiuyuan(陈修园)
medical practice(
医学实在易
)
internal service compound
old Chinese medicine experience
TCM inheritance auxiliary system (V2.5)
complex network association
unsupervised entropy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lgorithm
frequency of us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systematic review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修园辨治痛风思想探析
5
作者
张懿泽
吴方真
林晓蓉
杨晓凌
赵宇杉
黄淑敏
陈思奕
赵钟文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江苏中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64-66,共3页
基金
2023年福建省引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23Y0029)。
文摘
痛风是以肢体游走性剧痛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疾病。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对于痛风辨治有着独到见解,其首辨痛风与痹病之别,认为痛风虽因外感风寒湿三邪所致,但以风邪为主,次辨虚实寒热。陈氏认为,痛风初期属表实证,治宜解表温里;若属虚证则据气血亏虚之况,分血虚证和病久所致的气血两虚证分别治疗,血虚证治宜补血活血、祛风除湿,气血两虚证治宜补益气血、祛风除湿、温里散寒。针对痛风病久之变证,陈氏则分为入络、生痰、伤阴分而论治。若痛风属热证误治,陈氏则予以疏风清热、通经活络之药。陈氏辨治痛风之思想对现代临床诊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
陈修园
痛风
《时方妙用》
《
医学实在易
》
《
医学
从众录》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汗为心之液临床意义之浅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朱林平
曹旭焱
李志强
孙仕润
刘长玉
杜武勋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省即墨市中医院
出处
《陕西中医》
2012年第9期1268-1268,共1页
文摘
“汗出与否”在中医临床中极受重视,清代医家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十问歌写道:“一问寒热二问汗”,其将“问汗”排在第二位,可见前人早已认识到了汗的重要性。通过询问汗之有无,可了解津液之盈亏与存亡,病性之寒热虚实和机体的阴阳盛衰,并直接指导临床治疗,而“心主汗液”和“汗为心之液”是中医基本理论之一,其提示心与汗液关系密切,本文就“汗为心之液”进行讨论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临床意义
《
医学实在易
》
中医基本理论
寒热虚实
中医临床
清代医家
阴阳盛衰
临床治疗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陈修园治痰饮病七法
7
作者
范蕊
辜炳锐
段富津
李冀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2期71-72,共2页
文摘
陈修园对痰饮病的治法在《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提出攻逐、消导、和、补、温、清、润七法。前四法依邪正消长关系而立,后三法则根据病邪性质即寒、热、燥而确立。总结陈氏治疗痰饮病七法的特点,并通过提出相应方剂阐述其立法思想。
关键词
陈修园
医学实在易
痰饮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5.8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临证要诀》自序
8
作者
郭选贤
机构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河南中医学院热病研究所
出处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2期524-525,共2页
文摘
余宗亲中为医者素多,耳濡目染,余幼年即略知医之一二。中有名震乡里者,余曾询其学医之道,乃出其珍藏医书一册,曰熟读背诵可也。此书名《医学实在易》,乃中医歌诀名著,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该书以诗概要,易记精效,"浅""易"二字乃是其亮点所在。问世以来,读其书而业医者不计其数。余曾同家族亲朋中之年龄相近者,诵读陈氏之书。其中多有熟背者,
关键词
中医临证
《
医学实在易
》
要诀
清代医家
藏医书
陈修园
同家族
医者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陈修园对血证理论的贡献
9
作者
孙益平
孟景春
机构
南京中医学院
指导
出处
《实用中医药杂志》
1989年第1期31-32,共2页
文摘
清代名医陈修园,福建长乐人。编著有《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等医书十六种。他编著的医书具有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特点,因而流传很广。
关键词
陈修园
时方妙用
清代名医
医学
三字经
医学
从众录
医学实在易
血不循经
福建长乐
龙雷之火
麻黄人参芍药汤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眩晕五字诀
10
作者
倪正
机构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5期36-36,共1页
文摘
很多老年人都存在眩晕、头痛等症状.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提出:“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指出导致眩晕的四大原因分别为风、火、痰、上虚气陷.大家不妨从暖、减、动、补、辨五个字入手预防眩晕发作——
关键词
眩晕发作
《
医学实在易
》
老年人
陈修园
原因分
气陷
分类号
R441.2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耳病从肺论治验案二则
11
作者
马明非
马培珍
机构
甘肃省中医院
出处
《西部中医药》
1990年第1期36-37,共2页
文摘
耳病是涉及到各脏腑经络的整体性病变,多采用分脏论治的方法治疗。但观现今治法则多重肝肾,然笔者遵刘河间所倡“耳病治肺”法,通过反复实践,深刻体会到:对有肺经症候的耳病从肺论治,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例1:张某,男,40岁。1984年3月17日初诊。自诉五日前感冒,初有恶寒发热,
关键词
从肺论治
整体性病变
恶寒发热
刘河间
肺经
脏腑经络
医学实在易
大便干
医学
纲目
黄帝内经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话白术之妙用
12
作者
李太生
机构
贵阳县人民医院
出处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白术
《
医学实在易
》
妙用
健脾除湿
风寒湿痹
陈修园
功效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5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汗一定是“阳加于阴”吗
13
作者
赵厚睿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9-860,共2页
关键词
《
医学实在易
》
清代
医学
家
寒热虚实
中医临床
阴阳盛衰
临床治疗
临床意义
形成机理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评介《医学实在易》的特点及价值
郭选贤
张留超
吴毓敏
《河北中医》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医学实在易》学术特点探析
林慧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医学实在易》评述
林慧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内服复方用药规律复杂网络关联系统综述
彭希宸
李廷保
杨鹏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陈修园辨治痛风思想探析
张懿泽
吴方真
林晓蓉
杨晓凌
赵宇杉
黄淑敏
陈思奕
赵钟文
《江苏中医药》
CAS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汗为心之液临床意义之浅析
朱林平
曹旭焱
李志强
孙仕润
刘长玉
杜武勋
《陕西中医》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谈陈修园治痰饮病七法
范蕊
辜炳锐
段富津
李冀
《中医药信息》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医临证要诀》自序
郭选贤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谈陈修园对血证理论的贡献
孙益平
孟景春
《实用中医药杂志》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防眩晕五字诀
倪正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耳病从肺论治验案二则
马明非
马培珍
《西部中医药》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浅话白术之妙用
李太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汗一定是“阳加于阴”吗
赵厚睿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