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医护协同模式的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团体正念瑜伽训练对产后抑郁初产妇抑郁症状、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华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协同模式的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团体正念瑜伽训练对产后抑郁初产妇抑郁症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抑郁初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协同模式的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团体正念瑜伽训练对产后抑郁初产妇抑郁症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抑郁初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基于医护协同模式的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团体正念瑜伽训练。比较两组抑郁症状[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干预前,两组EP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PD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医护协同模式的认知干预及团体正念瑜伽对产后抑郁初产妇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其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初产妇 医护协同模式 认知行为干预 团体正念瑜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协同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璐 张书颖 +6 位作者 温丽丽 宋姗姗 刘秀霞 高银粉 史萌 刘子霞 杨娟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7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癌症晚期姑息治疗患者231例作为观察组,另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癌症晚期姑息治疗的患者24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姑息治疗和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12月收治的癌症晚期姑息治疗患者231例作为观察组,另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癌症晚期姑息治疗的患者24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姑息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症状缓解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饮食、用药、配合治疗及日常活动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疼痛、咳嗽咯痰、恶心呕吐、便秘及睡眠障碍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入院宣教,出院指导,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沟通交流,健康宣教,主动护理,检查指导,用药指导以及整体满意度等10个方面,观察组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在癌症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协同模式 癌症晚期 姑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协同模式在临床的运用对孕产妇本人、家庭及社会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云云 包影 张文淼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6期94-97,共4页
目的将医护协同模式运用于临床,了解其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中的作用及其对孕产妇本人、家庭及社会资源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5月间在笔者医院产检、分娩的904位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456人)及对照组(448人),用医护协同... 目的将医护协同模式运用于临床,了解其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中的作用及其对孕产妇本人、家庭及社会资源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5月间在笔者医院产检、分娩的904位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456人)及对照组(448人),用医护协同的模式进行干预。结果干预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评分显示干预组心理焦虑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除产伤、新生儿重度窒息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女性孕前6个月及产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在疼痛、情感、睡眠及身体活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协同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能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率 医护协同模式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协同模式的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及女性身体机能恢复影响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李云云 包影 张文淼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4期159-160,共2页
目的将医护协同模式运用于临床,了解其对降低剖宫产率及其在女性身体机能的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产检、分娩的867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284例)及对照组(583例),用医护协同的模式进行... 目的将医护协同模式运用于临床,了解其对降低剖宫产率及其在女性身体机能的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产检、分娩的867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284例)及对照组(583例),用医护协同的模式进行干预,经阴道顺娩共558例,其中干预组阴道顺娩223例作为A组,对照组阴道顺娩335例作为B组,调查各组女性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阴道顺娩率78.5%,对照组阴道顺娩率57.5%,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孕产妇产时、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A组(P<0.05);B组产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A组产妇产后3个月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但均低于娩前12个月的评分;A组产后6个月性功能评分略高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12个月的女性性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开奶时间、恶露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情况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医护协同模式运用于临床不仅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还有利于女性身体机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协同模式 女性性功能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协同模式在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吴海梅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9期97-99,共3页
目的:探析医护协同模式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80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常规组予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析医护协同模式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80例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常规组予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医护协同模式指导下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负性情绪和疾病不确定感以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和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EORCTQLQ-C30量表中各项功能以及总体健康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增高(P<0.05);护理后研究组SDS评分、SAS评分、MUI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医护协同模式在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负性情绪和疾病不确定感,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还可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进一步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协同模式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护理论结合医护协同模式在精神疾病病人社区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凤云 石霞萍 +2 位作者 莫振萍 陈丽明 成映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10期3495-3498,共4页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对稳定期精神疾病病人回归家庭后社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某社区服务中心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建立档案的稳定期精神病病人13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档案号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8... [目的]探讨Orem自护理论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对稳定期精神疾病病人回归家庭后社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某社区服务中心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建立档案的稳定期精神病病人13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档案号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采用医护电话回访和上门访视,试验组运用Orem自护理论结合医护协同模式进行管理,为期12个月。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及12个月后分别采用重型精神疾病病人随访服务记录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估,并在6个月及12个月后收集复发率、再次住院率。[结果]干预6个月及12个月后试验组日常生活行为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躯体活动能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复发率、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自护理论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能明显提高精神病病人社区康复的效果,较常规管理模式能更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自护理论 医护协同模式 社区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前医护协同模式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及麻醉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亚青 王丽楠 刘赟 《青岛医药卫生》 2020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前医护协同模式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及麻醉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86例需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医护... 目的探讨麻醉前医护协同模式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及麻醉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86例需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医护协同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心理状态、麻醉满意度、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83.72%(P<0.05);观察组用药护理、基础护理、病历记录、麻醉专科护理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前医护协同模式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全麻患者心理状态,提升麻醉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协同模式护理 全麻 心理状态 麻醉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协同模式对肺癌患者实施院前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8
作者 刘贝 孙振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9期240-241,共2页
探讨医护协同模式对肺癌患者实施院前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开始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患者入院前开始进行健康教育,... 探讨医护协同模式对肺癌患者实施院前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开始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患者入院前开始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 结论:医护协同模式对肺癌患者的院前健康教育,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掌握度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协同模式 肺癌 院前健康教育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协同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9
作者 薛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5-8,共4页
通过对照研究探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医护协同模式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21-04月至2023-03期间因急性心肌梗死而在我院接受住院救治的AMI患者,总样本量为82例,随机以对等分配到医护协同组或常规组。常规组AM... 通过对照研究探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医护协同模式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选择2021-04月至2023-03期间因急性心肌梗死而在我院接受住院救治的AMI患者,总样本量为82例,随机以对等分配到医护协同组或常规组。常规组AMI患者在PCI术后、冠状动脉溶栓治疗后、心内科保守治疗后病情趋于平稳后,分别给予第6版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医护协助组:在医护团队密切合作分别从AMI患者运动处方、用药处方、饮食处方、控制和避免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再发的高危因素出发,提供全面护理方案。观察和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肺功能(LVEDD、LVEF、6分钟步行距离,VO2max),测量仪器为型号为Meta Lyzer 3B心肺测量仪,测量时间分别为干预后1d及出院前1d。同时观察和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总时间、日常自理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及干预期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率。结果 依据数据汇总分析可知,医护协助组AMI患者LVEDD、LVEF、6分钟步行实验,VO2max分别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住院总时间及干预期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率低于常规组,日常自理能力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医护协助组AMI患者高于常规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手术、冠状动脉溶栓治疗、心内科改善循环、利尿促排等保守治疗可以在短时间缓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症状,但降低诱发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促进残存的心肌功能重塑才是AMI慢性病常态化管理重点,医护协助模式强调团队凝集作用,通过加强医护沟通协作,为AMI患者早期康复提供无缝隙连续性护理措施,适合在临床做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协同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早期康复 心肺功能 Barthel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协同模式护理在骨科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吴婷 甘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45-148,共4页
研究麻醉前医护协同护理干预对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于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手术的骨科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 研究麻醉前医护协同护理干预对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于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全身麻醉手术的骨科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医护协同模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平均心率及血压、躁动发生情况、负性情绪以及干预后的质量评分。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平均心率、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7.50 %,低于对照组的25.00 %;干预后经比较,实验组用药干预、病例记录、基础干预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医护协同模式护理干预能够稳定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心率及血压变化,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改善负性情绪,且能提高患者的干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全身麻醉手术 医护协同模式护理干预 躁动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在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志丽 郜心怡 +4 位作者 赵欣欣 谢俊房 马倩 石云 王宝金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卵巢癌术后行首次化疗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卵巢癌术后行首次化疗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HI和PSQI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HHI评分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各维度得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PSQI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从率和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3.18%、95.46%,高于对照组的71.11%、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指导结合医护协同干预模式应用于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可调节其负面情绪、使其对生活充满希望、改善其睡眠质量、强化遵医行为,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化疗 医护协同干预模式 微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王春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183-186,共4页
探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于2023年4月,结束于2024年4月,江苏省中医院收录56例AECOPD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分2组,对照组(2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 探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于2023年4月,结束于2024年4月,江苏省中医院收录56例AECOPD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分2组,对照组(28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ESCA评分、肺功能明显提高SAS、SDS评分、SCRQL评分明显降低,结果 比较P<0.05。结论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够有效降低AECOPD患者的再住院率,家属的参与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 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肺功能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干预中的应用及效果
13
作者 严静晶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118-121,共4页
以本院收治的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探究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选对象均为确诊的肺炎患儿,入试者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23年4月-2024年4月,符合研究标准的调查主体共计78例,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入试... 以本院收治的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探究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选对象均为确诊的肺炎患儿,入试者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23年4月-2024年4月,符合研究标准的调查主体共计78例,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入试者被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分配39例,设定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肺炎相关症状消失时间经对比,用时较短的一组为观察组,测定数值和对照组展开比较,差异呈(P<0.05);护理前,测定各项肺功能水平评价指标,结果 相差不大(P>0.05),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水平各评价指标处于更高水平,和对照组展开组间测评结果可见(P<0.05);护理前,评价两组患者心理恐惧感,各评价指标经组间测评,结果 为(P>0.05),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医疗恐惧感明显降低,指标测定数值均低于护理前,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测定数值降幅更明显,差异为(P<0.05)。结论 小儿肺炎护理期间选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具有辅助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缩短临床症状消失还能够改善肺功能水平,达到减轻心理恐惧情绪的预期效果,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 小儿肺炎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患协同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毅 蔡丹霞 +1 位作者 郭燕 陈士芳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482-485,共4页
目的 探讨医护患协同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该院收治的35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接受医护患协... 目的 探讨医护患协同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6月该院收治的35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7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接受医护患协同模式干预,持续干预至出院,比较2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自我管理能力[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6 min步行距离、LVEF、AHSMSRS、ESCA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SAS、SDS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遵医率、护理满意度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患协同模式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心理状况,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患者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协同模式 心力衰竭 自我管理能力 遵医行为 自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在老年吸入性肺炎并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凡翠华 刘欣欣 岳庆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3期4398-4402,共5页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对老年吸入性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吸入性肺炎并ARDS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6例... 目的探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对老年吸入性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吸入性肺炎并ARDS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采用呼吸科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医护协同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呼吸功能、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及FEV 1/FVC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各维度评分增加,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协同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吸入性肺炎并发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老年 医护协同管理模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炎护理的过程中实施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的价值及对临床指标与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16
作者 张婷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90-0193,共4页
分析小儿肺炎患儿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差异性。方法 我们选择了10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从2023年1月到2023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命名为基础组和协同组,对不同的儿童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基础组50例为常规护理... 分析小儿肺炎患儿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差异性。方法 我们选择了10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从2023年1月到2023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命名为基础组和协同组,对不同的儿童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基础组50例为常规护理方式,协同组50例为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结果 通过对儿童小儿肺炎的护理措施的研究,我们发现,医务人员和家庭成员的协作护理比传统的护理方式要好P<0.05。结论 将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中,可以明显地提高临床护理的疗效,同时也可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减少孩子的痛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护理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结合兴趣诱导干预在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许燕玲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4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兴趣诱导共同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普宁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1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5例。两组均采取雾化吸入治疗,... 目的探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兴趣诱导共同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普宁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1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5例。两组均采取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予以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结合兴趣诱导干预。对比两组雾化吸入依从性、情绪状态、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雾化吸入总依从率比对照组高,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对比,干预后两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中积极评分提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ANAS消极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结合兴趣诱导干预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调节其情绪状态,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患儿 雾化吸入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 兴趣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患协同模式下精细化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咽喉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永波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1期2666-2668,2672,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患协同模式下精细化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和常规组(75例)。常规组接受常... 目的:探讨医护患协同模式下精细化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和常规组(7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医护患协同模式下精细化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咽喉疼痛[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NRS)评分]、心理状况[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常规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AI、BDI评分低于常规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42、5.920、5.768,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R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32,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2,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8.67%)高于常规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P<0.05)。结论:医护患协同模式下精细化护理可有效减少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协同模式 精细化护理 甲状腺手术 咽喉疼痛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患协同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谢艳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02-0105,共4页
探讨对心力衰竭患者群体开展医护患协同模式干预对患者的实际影响。方法 该次研究的患者样本来自我院接收的心力衰竭患者群体,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8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抽签,划分为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40例和应用... 探讨对心力衰竭患者群体开展医护患协同模式干预对患者的实际影响。方法 该次研究的患者样本来自我院接收的心力衰竭患者群体,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8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抽签,划分为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40例和应用医护协同模式的研究组40例,详细分析在心力衰竭患者接收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医护患协同模式的实际意义。结果 遵医情况出发比较研究组患者相对对照组更优(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更优(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对照组更优(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心功能情况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群体的治疗过程中可以选择配合医护患协同模式进行干预,有利于挺高患者的自我护理主动性,改善其心理状态和心功能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协同模式 心力衰竭 自我管理能力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丽丽 张慧苹 许旺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5期157-160,共4页
目的分析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呼吸科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医护与... 目的分析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呼吸科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家属满意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试验组责任心、沟通能力、环境、健康教育、护理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家属总满意率(97.50%)高于对照组(77.50%)(P<0.05)。试验组呼吸困难改善时间为(2.30±0.53)d、咳痰消失时间为(4.85±1.05)d、退热时间为(1.22±0.23)d、咳嗽消失时间为(5.62±1.03)d,均短于对照组的(3.80±0.76)、(6.53±2.10)、(2.33±0.56)、(7.58±2.34)d(P<0.05)。结论肺炎患儿采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良好,可提升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利于患儿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 小儿肺炎 家属满意度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