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2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镜下医用胶注射硬化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冯硕旦 谭文锐 +2 位作者 何国开 陈洪朗 谭飞鸥 《大医生》 2025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研究胃镜下医用胶注射硬化用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对... 目的 研究胃镜下医用胶注射硬化用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胃镜下医用胶喷洒止血,观察组患者给予胃镜引导下于黏膜下注射医用胶硬化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情况与营养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患者转外科手术率、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与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均P<0.05)。结论 胃镜黏膜下注射医用胶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效果较好,安全性理想,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医用胶 消化性溃疡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CA医用胶联合弹簧圈三明治法栓塞脾动脉瘤17例疗效分析
2
作者 焦周阳 马志岭 +6 位作者 连冲 张林枫 孙全敬 曹辉 徐鹏 化召辉 李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氰基丙烯酸异丁酯(NBCA)医用胶联合弹簧圈三明治法栓塞脾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3年7月采用经导管注入NBCA医用胶和弹簧圈三明治法栓塞脾动脉瘤的患者17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评价栓塞成功... 目的:探讨氰基丙烯酸异丁酯(NBCA)医用胶联合弹簧圈三明治法栓塞脾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3年7月采用经导管注入NBCA医用胶和弹簧圈三明治法栓塞脾动脉瘤的患者17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评价栓塞成功率、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17例患者中男9例,女8例,年龄33~77岁;真性动脉瘤20例,假性动脉瘤2例;多发3例,单发14例;瘤体位于脾动脉近段3例,中段10例,远段9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栓塞,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3~36个月,腹部增强CT示脾动脉瘤铸型良好,未见复发、增大或破裂出血。结论:经导管NBCA医用胶联合弹簧圈三明治法栓塞脾动脉瘤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瘤 栓塞 弹簧圈 NBCA医用胶 三明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蠕医用胶贴联合耳穴按摩对防治神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便秘临床影响分析
3
作者 毕玉玲 陶春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38-0041,共4页
全面评估将肠蠕医用胶贴、耳穴按摩联合用于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对便秘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择南昌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纳入时间:2022年7月~2023年7月,纳入例数:6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成对... 全面评估将肠蠕医用胶贴、耳穴按摩联合用于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对便秘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择南昌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纳入时间:2022年7月~2023年7月,纳入例数:6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观察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加以肠蠕医用胶贴联合耳穴按摩。对两组的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便秘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BSFS、GCS得分的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的BSFS得分更高(P<0.05);两组干预后的GCS得分的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的便秘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67%、6.67%,较对照组的26.67%、30%更低(P<0.05)。结论 将肠蠕医用胶贴、耳穴按摩联合用于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中,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有利于预防或降低便秘的发生,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整体预后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蠕医用胶 耳穴按摩 神经外科 重症颅脑损伤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胶封堵针道预防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4
作者 黄清博 陈林 +4 位作者 封帆 张豪杰 李亚丹 王猛 周志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9-732,共4页
目的 观察医用胶封堵针道预防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接受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的肝占位患者,穿刺取材后均以医用胶封堵针道;观察并记录活检技术成功率、封堵成功率、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 目的 观察医用胶封堵针道预防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接受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的肝占位患者,穿刺取材后均以医用胶封堵针道;观察并记录活检技术成功率、封堵成功率、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53例均成功实施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并均获得满意取材,活检技术成功率100%(53/53)、病理诊断准确率96.23%(51/53)。以医用胶封堵穿刺针道后,49例(49/53,92.45%)无明显出血征象,4例(4/53,7.55%)少量出血、观察20 min后未见增多,封堵成功率100%(53/53)。活检后5例(5/53,9.43%)局部轻微疼痛,12例(12/53,22.64%)医用胶微移位;未见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医用胶封堵针道预防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后出血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穿刺术 活组织检查 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医用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胶在微血管减压术中颅骨固定的运用研究
5
作者 马文超 邹林波 +3 位作者 叶锋 吴小明 杨与敏 龙晓东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5期296-300,共5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MVD)手术中应用医用胶固定颅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手术中使用医用胶粘合固定颅骨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颅骨固定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共纳入19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50(14.00,47.75)月。术后...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MVD)手术中应用医用胶固定颅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手术中使用医用胶粘合固定颅骨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颅骨固定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共纳入19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50(14.00,47.75)月。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骨瓣无明显吸收及移位,固定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过敏、毒性等不良反应,其中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2例(1.01%)因三叉神经痛复发再次手术治疗,5例(2.53%)伤口脑脊液漏,1例(0.51%)伤口感染。结论医用胶应用于MVD术中颅骨固定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因其安全、廉价、简单、快速、体内不遗留异物、不影响影像学成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胶 氰基丙烯酸酯 微血管减压 颅骨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法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在下颌阻生牙拔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兰 谢永林 周欣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究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法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应用于下颌阻生牙拔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下颌阻生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5例。患者均采用超声骨... 目的 探究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法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应用于下颌阻生牙拔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下颌阻生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5例。患者均采用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法拔除患牙,对照组术中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术中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治疗。术后30 min比较两组口腔出血情况;术后24、72 h,评估患者的口腔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72 h评估两组开口受限程度;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术后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 h,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开口受限严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骨刀微创拔牙法联合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应用于下颌阻生牙拔除的治疗中,更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牙 拔牙 超声骨刀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 疼痛 干槽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术前医用胶注射定位并发症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鲁伟 杨勇 +3 位作者 陈兵 董礼文 王军 谢柏胜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1期1670-1671,1674,共3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术前医用胶注射定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79例肺结节术前医用胶注射定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既往肺病史、结节基本信息、穿刺定位情况等,分析术前医用...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术前医用胶注射定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79例肺结节术前医用胶注射定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既往肺病史、结节基本信息、穿刺定位情况等,分析术前医用胶注射定位并发症相关因素。结果79例接受术前医用胶注射定位患者,术后并发症:气胸23例,肺内出血2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气胸不同穿刺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肺内出血在病灶深度、穿刺深度、肺内穿刺深度、胶体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肺内穿刺深度(OR=2.235)、胶体直径(OR=0.11)是发生肺内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医用胶注射定位安全可靠,操作时避免反复穿刺、选取较短的穿刺路径、适当增加胶体直径可有效减少穿刺定位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医用胶注射定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医用胶喷洒止血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夏惠仪 叶惠惠 +2 位作者 王影 吴琼 麦燕贞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0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医用胶喷洒止血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拟行内镜下治疗的6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传统医用胶喷洒止血术治疗,30例)和试验组(内镜下医用胶... 目的分析内镜下医用胶喷洒止血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拟行内镜下治疗的6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以随机表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传统医用胶喷洒止血术治疗,30例)和试验组(内镜下医用胶喷洒止血术治疗,30例),观察指标包括止血效果、内镜损耗情况、72h后再出血率、治疗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内镜粘胶率以及内镜返厂维修率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内镜清洗时间明显长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72h后再出血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止血治疗总满意率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内镜下医用胶喷洒止血术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其止血治疗效果,有利于降低内镜发生粘胶以及堵塞镜头等方面的风险,减少镜头清洗时间,降低内镜返厂维修率及患者72h后再出血率,患者止血治疗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医用胶喷洒止血术 消化性溃疡 出血 疗效 内镜损耗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的价值
9
作者 陈峰 潘云雷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5期113-115,119,共4页
目的 分析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铜陵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77例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单一结节患者。根据不同定位方法分为两组,... 目的 分析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0月铜陵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77例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单一结节患者。根据不同定位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仅接受胸部CT扫描定位,观察组(39例)在CT三维重建图像基础上联合CT引导医用胶定位。比较两组结节定位的成功率、术前定位时间。结果 观察组结节定位的成功率为100.00%(39/39),高于对照组的89.47%(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0,P=0.037)。观察组术前定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CT三维重建联合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能有效提升肺小结节定位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胸腔镜手术 术前定位 CT三维重建 医用胶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的一般过程”的项目式教学--504医用胶的合成与改性
10
作者 冯柳 张贤金 薛从雄 《理科考试研究》 2024年第23期57-60,共4页
以“504医用胶的合成与改性”为项目研究主题,开展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的一般过程”的教学.学生通过完成“认识504医用胶”“合成504医用胶”“改性504医用胶”等3个项目任务,提升对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的认识,建构有机合成的思维模型,... 以“504医用胶的合成与改性”为项目研究主题,开展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的一般过程”的教学.学生通过完成“认识504医用胶”“合成504医用胶”“改性504医用胶”等3个项目任务,提升对官能团决定有机物性质的认识,建构有机合成的思维模型,形成敢于质疑、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取信息,迁移应用信息是顺利完成本项目任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医用胶 有机合成 逆合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胶与栓塞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大咯血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11
作者 蒋力平 王启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4-84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医用胶栓塞与微球栓塞在大咯血患者血管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3年4月因咯血收住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并经医用胶与微球栓塞治疗的7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医用胶... 目的对比分析医用胶栓塞与微球栓塞在大咯血患者血管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3年4月因咯血收住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并经医用胶与微球栓塞治疗的7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医用胶组39例,微球组3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止血疗效、不良反应、栓塞材料费用、血管栓塞成功率及复通情况。结果医用胶组、微球组术后止血疗效分别为显效27例(69.2%)、22例(57.9%),有效9例(23.1%)、10例(26.3%),无效3例(7.7%)、6例(15.8%),总有效率分别为92.3%、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术后胸背痛分别为8例(20.5%)、3例(7.9%),胸闷分别为2例(5.1%)、4例(13.2%),皮下血肿分别为1例(2.6%)、0,失语分别为0、1例(2.6%),经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均缓解恢复,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术中所用栓塞材料费用分别为(8605.7±4077.8)元、(10414.5±3571.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医用胶组成功栓塞责任血管204支,技术成功率为100%,高于微球组90.8%(12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用胶组复发咯血3例(7.7%),低于微球组11例(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用胶组栓塞血管无复通,微球组复通率为9.1%(1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医用胶与微球栓塞治疗大咯血患者均安全有效。医用胶与微球相比血管栓塞成功率更高,咯血复发率、血管复通率、术中所用介入栓塞材料费用更低,在大咯血介入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医用胶 栓塞微球 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运用Hook-wire与医用胶定位行胸腔镜手术切除孤立性肺小结节的效果
12
作者 郑伟 闻武 程冠球 《当代医学》 2024年第8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Hook-wire与医用胶定位方式行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孤立性肺小结节(SPN)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福州市长乐区医院收治的81例行VATS切除SP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Hook-wire与医用胶定位方式行胸腔镜手术(VATS)切除孤立性肺小结节(SPN)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福州市长乐区医院收治的81例行VATS切除SP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术前予以Hook-wire定位,观察组术前予以医用胶定位,比较两组定位和手术情况、定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病理结果。结果两组定位时间、穿刺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定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中结节切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定位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4.39%,低于对照组的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良性、非典型增生、微浸润癌、浸润性癌、原位癌、转移瘤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VATS切除SPN术前运用医用胶定位可提高定位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节省手术费用,降低定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影响病理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小结节 胸腔镜手术 医用胶定位 Hook-wire定位 并发症发生率 病理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和柠檬酸三乙酯的含量
13
作者 梅炜华 吴小红 +1 位作者 汪家升 董芳芳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目的:建立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和柠檬酸三乙酯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HP-5毛细管色谱柱;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保持2min,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80℃,保持3min;进样口温度:230℃... 目的:建立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和柠檬酸三乙酯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HP-5毛细管色谱柱;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保持2min,以10℃/min的速率升温至180℃,保持3min;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柱流速:2mL/min;进样量:1.0μL,分流比30:1。结果: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在浓度0.10~0.60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373.54589x+1.0870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准确度为98.8%~100.3%,精密度RSD为0.572%,定量限为1.20ug/mL;柠檬酸三乙酯在浓度0.02~0.12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方程为y=259.92943x-0.12898,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准确度为100.1%~100.3%,精密度RSD为1.016%,定量限为3.0ug/mL。结论:本法可用于医用胶中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和柠檬酸三乙酯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医用胶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柠檬酸三乙酯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情境开展“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专题复习——以“探秘神奇的医用胶”为主题
14
作者 周欣 乔艳冰 +1 位作者 于洪宝 李宁 《化学教与学》 2024年第21期70-73,共4页
本文针对“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的教学现状,以“探秘神奇的医用胶”为主题,通过真实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从医用胶的性能出发,探究其性质与结构,强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观念。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医用胶的性质和结... 本文针对“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的教学现状,以“探秘神奇的医用胶”为主题,通过真实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从医用胶的性能出发,探究其性质与结构,强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化学观念。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医用胶的性质和结构,深化对官能团和化学键在有机化合物及反应中的作用的理解,明确认识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反应的一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情境 主题式复习 医用胶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及穿刺针定位应用于胸腔镜肺磨玻璃结节切除术中的效果对比
15
作者 范波 熊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2938-2941,共4页
目的:对比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及穿刺针定位应用于胸腔镜肺磨玻璃结节(GGN)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GGN患者,按照术前定位方法的不同分为穿刺针组和医用胶组,每组44例,比较两组定位基本情况、手术相关情况、结节距离及... 目的:对比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及穿刺针定位应用于胸腔镜肺磨玻璃结节(GGN)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GGN患者,按照术前定位方法的不同分为穿刺针组和医用胶组,每组44例,比较两组定位基本情况、手术相关情况、结节距离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医用胶组定位用时短于穿刺针组,定位成功率高于穿刺针组(P<0.05);医用胶组手术切除病灶用时短于穿刺针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总量、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结节距脏层胸膜、斜裂/水平裂距离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医用胶组出血、气胸发生率低于穿刺针组(P<0.05),两组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胸腔镜GGN切除术患者,术前采用CT引导下医用胶定位和穿刺针定位均能达到满意定位效果,但相较而言,医用胶定位准确率更高,能有效缩短定位时间,实现结节的精准切除,且出血、气胸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医用胶定位 穿刺针定位 胸腔镜肺磨玻璃结节切除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医用胶黏剂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健雄 黄得和 +2 位作者 项云 刘俊禧 韩家辉 《绿色包装》 2024年第9期29-33,共5页
本文介绍了仿生医用胶黏剂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和分类,包括化学仿生、生物仿生和物理仿生医用胶黏剂的研究进展。其中,化学仿生医用胶黏剂包括贻贝仿生、蛞蝓仿生等;生物仿生医用胶黏剂包括纤维蛋白胶、大鲵皮肤分泌物黏合剂等;物理仿生... 本文介绍了仿生医用胶黏剂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和分类,包括化学仿生、生物仿生和物理仿生医用胶黏剂的研究进展。其中,化学仿生医用胶黏剂包括贻贝仿生、蛞蝓仿生等;生物仿生医用胶黏剂包括纤维蛋白胶、大鲵皮肤分泌物黏合剂等;物理仿生医用胶黏剂包括壁虎仿生胶黏剂、章鱼仿生胶黏剂等。相比于传统的医用胶黏剂,仿生医用胶黏剂具有形式多样、组织黏附强度高、力学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更优良等优点,故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医用胶黏剂 材料 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对智齿拔除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17
作者 余曾焱 汤应联 梁景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57-0060,共4页
探究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对拔除智齿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5月到2023年11月在我院拔除智齿患者60例(60颗牙),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各30颗牙),观察组采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处理,对照组用常规处理措施治疗,不置入医用胶原海绵。... 探究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对拔除智齿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5月到2023年11月在我院拔除智齿患者60例(60颗牙),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各30颗牙),观察组采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处理,对照组用常规处理措施治疗,不置入医用胶原海绵。评估两组治疗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拔智齿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智齿拔除后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智齿拔除后患者采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缓解患者智齿拔除后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拔牙舒适度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 智齿拔除 舒适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快速医用胶定位在肺结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彬 喻光懋 +5 位作者 赵振华 王挺 王海勇 魏德胜 曾涌 傅林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快速医用胶定位在肺结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9月~2018年4月对111例126个肺小结节术前72 h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定位,将快速医用胶注射到肺结节周边形成硬结,随后行电视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结果111例术前在CT引...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快速医用胶定位在肺结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9月~2018年4月对111例126个肺小结节术前72 h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定位,将快速医用胶注射到肺结节周边形成硬结,随后行电视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结果111例术前在CT引导下注入快速医用胶均形成硬结,定位成功率100%。结节在定位后共发生气胸15例,肺内出血5例,但均无明显不适,未特殊处理。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均探查到胶水结节,无中转开胸,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术前CT引导下快速医用胶定位肺结节方法可靠,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多发结节 定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医用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9
作者 钱坤 支修益 +4 位作者 张毅 李岩 胡牧 李京凯 沈翀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在肺部磨玻璃影和小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单纯肺部磨玻璃影(pure ground-glass opacity,p GGO)患者10例和肺孤立性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在肺部磨玻璃影和小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单纯肺部磨玻璃影(pure ground-glass opacity,p GGO)患者10例和肺孤立性小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患者15例,术前在CT引导下向病灶旁注射医用胶后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术。结果 25例病灶均定位成功,平均操作时间为(17.1±6.1)min,穿刺后出现气胸1例(4%),胸痛5例(20%),刺激性咳嗽6例(24%),手术p GGO组1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3.1±5.6)min,病理结果肺腺癌7例(70%),非典型腺瘤样增生2例(20%),子宫内膜异位1例(10%),SPN组1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0.4±5.9)min,病理结果肺腺癌9例(60%),转移癌1例(6.7%)良性结节5例(33.3%),全部手术无中转开胸及重大合并症。结论 CT引导下注射医用胶是一种安全、简便并且准确的定位方法,对胸腔镜肺部磨玻璃影和小结节的术中定位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状阴影 孤立性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医用胶 电视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钛夹联合医用胶与单用钛夹治疗双联抗血小板所致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比较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郎海波 王平 +2 位作者 陈雪 张诗琪 张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2-404,409,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下钛夹联合医用胶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所致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所致消化性溃疡出血61例,按随机数字奇、偶... 目的评价内镜下钛夹联合医用胶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所致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所致消化性溃疡出血61例,按随机数字奇、偶数分为单独钛夹治疗组和钛夹联合医用胶治疗组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2组在性别、年龄、出血量、溃疡大小、部位及Forrest分级方面无明显差异,在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种类、剂量、疗程等方面均无差异。监测术后72 h内有无再出血。结果治疗后72 h内,单独钛夹治疗组再出血率是钛夹联合医用胶治疗组的5.4倍[17.2%(5/29)vs.3.2%(1/31),χ2=1.898,P=0.168]。结论内镜下钛夹联合医用胶治疗双联抗血小板所致消化性溃疡出血与单纯应用钛夹止血相比,再出血率有降低趋势,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消化道出血 内镜治疗 医用胶 钛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