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调查研究
1
作者 陈昌来 杨舒岚 +1 位作者 方娟 谢玲芳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5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发生率、类型及原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至5月入住浙江医院心内科病房的112例高血压患者,出院后3周采用改良的用药偏差识别工具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评估其用药偏差情...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发生率、类型及原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至5月入住浙江医院心内科病房的112例高血压患者,出院后3周采用改良的用药偏差识别工具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评估其用药偏差情况。结果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偏差发生率为46.4%,以药物种类减少最为常见。在发生用药偏差的高血压患者(52例)中,患者源性用药偏差占59.6%,医源性用药偏差占21.2%,患者源性与医源性用药偏差均有的占19.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诊断数量和服药数量是用药偏差的影响因素[OR(95%CI)=1.256(1.025~1.538)、1.161(1.010~1.333),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受出院诊断数量和服药数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偏差 高血压 医院-家庭过渡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服药偏差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吴晶 张芹 +4 位作者 程婷 彭慧 刘亚琼 王媛媛 韩永红 《中国临床护理》 2025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服药偏差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综合科收治的264例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orisky...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服药偏差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综合科收治的264例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和改良版用药偏差评估工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在医院-家庭过渡期,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偏差发生率为60.61%,最主要用药偏差类型是漏服药物,其次为非规律服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数量、认知功能、服药依从性是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间发生服药偏差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服药偏差发生率较高,其服药偏差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院外服药管理措施,以降低服药偏差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共病 医院-家庭过渡期 服药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重整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管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华倩 张梦 +3 位作者 马晓雯 李敏 陈芹 朱宁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探讨药物重整干预方案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以2023年7月入院的45例病人为对照组,2023年11月入院的45例病人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药物重整干预方案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以2023年7月入院的45例病人为对照组,2023年11月入院的45例病人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药物重整方案,比较两组病人用药偏差、服药依从性、合理用药自我效能和非计划再入院率的发生情况。结果:出院2周、31 d、8周时,观察组病人用药偏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和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P<0.05),31 d非计划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重整方案可有效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发生,提高服药依从性,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重整 缺血性脑卒中 医院-家庭过渡期 用药偏差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华倩 张梦 +2 位作者 马晓雯 李敏 朱宁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并编制简易风险评分量表,为规范用药偏差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连续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蚌埠市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中出院2周的脑卒中患者400例为建模组,... 目的构建并验证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并编制简易风险评分量表,为规范用药偏差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连续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蚌埠市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中出院2周的脑卒中患者400例为建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构建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使用Hosmer-Lemeshow(H-L)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及预测效果。同法抽取基本资料匹配的210例患者进行模型外部验证,并编制用药偏差简易风险评分量表。结果建模组有245例(61.25%)发生用药偏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照护者、用药史是否完整、半年内门急诊或住院经历、长期使用药物数量、服用高风险药品、服药依从性是患者发生用药偏差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H-L检验拟合效果P=0.81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灵敏度为0.873,特异度为0.826;验证组的AUC为0.925,预测正确率为88.57%;最终编制了总分值为10分、截断值为4分、AUC为0.913的简易风险评分量表,评分量表的预测正确率为85.24%。结论构建的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可以有效预测用药偏差的发生;简易评分量表可供临床医护人员测评用药偏差高风险患者,以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发生用药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医院-家庭过渡期 用药偏差 用药安全 服药依从性 高风险药品 风险预测模型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蕾 赵雪 +1 位作者 蔡鹏 丁旭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9-1383,共5页
主要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相关概念、发生情况、评估工具、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及用药偏差的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强化老年高血压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医院-家庭过渡期 用药偏差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护理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玲莉 朱秀琴 蔡小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8-215,共8页
本文旨在介绍炎症性肠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定义并总结各种不同模式的特点和问题.同时,指出在选择护理模式时应考虑实际情况和设施条件,以满足需求和现状,并实现炎症性肠病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顺畅过渡.强调了选择高效且无间隙的护理... 本文旨在介绍炎症性肠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定义并总结各种不同模式的特点和问题.同时,指出在选择护理模式时应考虑实际情况和设施条件,以满足需求和现状,并实现炎症性肠病患者从医院到家庭的顺畅过渡.强调了选择高效且无间隙的护理模式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在医院和家庭之间建立完美的衔接,以确保炎症性肠病患者得到全面、周到的延续性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医院-家庭过渡期 护理模式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查记录表在肾移植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 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路星星 杨荆艳 +3 位作者 王振迪 许奇羚 廖佳丽 李明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复查记录表在肾移植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1日-9月30日在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并在医院门诊进行随访的病人为对照组,2021年10月1日-2022年3月31日行肾移植手术并在门诊随访的病人为试验组,从2021... 目的:探讨复查记录表在肾移植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1日-9月30日在医院接受肾移植手术并在医院门诊进行随访的病人为对照组,2021年10月1日-2022年3月31日行肾移植手术并在门诊随访的病人为试验组,从2021年10月起将自行设计的复查记录表应用于肾移植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管理中,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服药偏差发生率、门诊随访率、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结果:复查记录表应用于肾移植病人医院-家庭过渡期管理,能降低病人服药偏差发生率,提高病人门诊随访率、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P<0.05)。结论:复查记录表应用于医院-家庭过渡期管理能有效指导肾移植病人精准用药、按时随访,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习惯,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保持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肾移植病人随访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复查记录表 医院-家庭过渡期 随访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老年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郭静波 李沙沙 +4 位作者 孙丽红 杨鸯 辛晓华 田梦 杨南南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877-881,886,共6页
目的分析眼科老年患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内用药偏差发生率、偏差类型、偏差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眼科医院接受眼部手术治疗的23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出院前收集患者的一般... 目的分析眼科老年患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内用药偏差发生率、偏差类型、偏差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4月至2023年7月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眼科医院接受眼部手术治疗的23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出院前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出院后1周内,采用用药偏差评估工具、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独立用药能力评分、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235例老年患者出院后1周内用药偏差发生率为34.47%;最主要的偏差类型为“用药次数减少”,其次为“用药方法错误”。其中,患者源性用药偏差占61.28%,医源性用药偏差占38.7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方式、每日用药总频次、独立用药能力、用药依从性是眼科老年患者用药偏差的影响因素。结论眼科老年患者在出院后1周内用药偏差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重视眼科老年患者的用药偏差管理工作,积极配合药剂师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出院药物指导,确保老年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眼科 用药偏差 护理安全 医院-家庭过渡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王璐 赵齐美 +2 位作者 谢赫男 常陆 谢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9-114,共6页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7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患者的8项版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SE...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7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患者的8项版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SEAMS)及家庭关怀度指数(APGAR)问卷。出院后1周,记录患者用药偏差发生情况。分析老年CHF患者发生用药偏差的影响因素。结果 50例患者(28.09%)在出院后1周内至少发生了1项用药偏差。178例患者共发生108例次用药偏差。用药偏差发生的类型以患者源性原因为主。年龄、出院医嘱药物数量、服药依从性、家庭关怀指数是用药偏差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CHF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发生情况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龄、出院医嘱药物数量多、服药依从性差、家庭功能差患者的关注,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服药依从性 家庭关怀指数 医院-家庭过渡期 用药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健康促进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10
作者 祝紫微 王楠 首婷婷 《上海护理》 2024年第10期25-29,共5页
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健康促进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旨在为促进COPD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1-5月,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要素-环节-终末”为理论框架,基于文献检索形成函询问卷,采用德尔... 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健康促进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旨在为促进COPD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1-5月,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要素-环节-终末”为理论框架,基于文献检索形成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开展2轮专家函询并构建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选择3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3%和96.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6和0.859,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09和0.291(P<0.001)。最终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及48个三级指标的COPD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健康促进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结论 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可为临床COPD患者出院过渡期康复护理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 护理敏感指标 德尔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家庭过渡期责任护理对胃出血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艳 苏洁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过渡期责任护理对胃出血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92例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过渡期责任护理对胃出血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92例胃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医院-家庭过渡期责任护理,两组护理时间均为12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和自护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的用药依从性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7.0%(P<0.05)。两组护理后的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4.8%(P<0.05)。两组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家庭过渡期责任护理在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用药依从性及自护能力,改善总体治疗效果,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家庭过渡期 责任护理 胃出血 依从性 自护理能力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对高龄心血管病患者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娜 姚美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在高龄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对其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龄心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在高龄心血管病患者护理中对其功能性体适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龄心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上肢肌力、下肢肌力、有氧耐力、上肢柔韧性、下肢柔韧性、灵活性/平衡性的功能性体适情况,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静态心率等指标改善情况,患者运动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上下肢肌力、有氧耐力、上下肢柔韧性、灵活性/平衡性等功能性体适能指标以及BMI、FC重复最大负荷量、静态心率接近的情况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满意度分别为95%、97.50%,均高于对照组的65%、75%,P<0.05。结论针对高龄心血管病患者提倡积极应用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功能性体适能,改善预后,提高依从性,确保患者逐渐恢复,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干预 心血管疾病 功能性体适能 运动依从性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药偏差管理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魏虹 岳英 +4 位作者 张琼丹 肖莉 周红丽 胡远丽 黄友丽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7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用药偏差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5例,均予以剔除... 目的探讨用药偏差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5例,均予以剔除。两组患者均实施内分泌科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由护士主导的基于药物重整流程的用药偏差管理模式,内容包括收集、查对、修正、沟通。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用药偏差发生率,并评估用药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后2个月的用药偏差发生率为1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30%(P<0.05);试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得分为(7.10±1.2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1.28)分(P<0.05)。结论由护士主导的基于药物重整流程的用药偏差管理模式,可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用药偏差发生率,提高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药物重整 用药偏差 用药依从性 医院-家庭过渡期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源性因素对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苏子雯 王蔚云 +4 位作者 徐冬梅 刘长红 周如华 杨磊 顾则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患者源性因素对医院-家庭过渡期(简称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05例过渡期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用药偏差评估工具、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患者源性因素对医院-家庭过渡期(简称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05例过渡期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用药偏差评估工具、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SEAMS)、药物素养问卷进行电话随访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源性因素对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影响。结果405例患者中,270例发生过渡期用药偏差,发生率为66.67%;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用药偏差患者的心力衰竭病程、MMAS得分、SEAMS得分、药物素养得分与未发生用药偏差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AS得分高、SEAMS得分高、药物素养得分高是CHF患者过渡期用药偏差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41、0.922、0.541,P<0.05),且MMAS得分与用药偏差关联强度最大。结论CHF患者MMAS得分、SEAMS得分、药物素养得分是过渡期用药偏差风险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在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并制订针对性干预策略,以减少过渡期用药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用药偏差 用药差异 医院-家庭过渡期 患者源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家庭过渡期老年多重用药患者服药偏差现状调查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林博 黄欢欢 +3 位作者 肖峰 吴城妃 王瑞琪 赵庆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126,共6页
目的分析医院-家庭过渡期老年多重用药患者服药偏差现状,并探讨服药偏差与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准备度的相关性。方法以265名老年多重用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出院当天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及出院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出院后... 目的分析医院-家庭过渡期老年多重用药患者服药偏差现状,并探讨服药偏差与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准备度的相关性。方法以265名老年多重用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出院当天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及出院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出院后1周,采用服药偏差评估工具进行电话随访。结果出院后1周内服药偏差发生率为61.89%,主要偏差类型为服药种类减少(40.28%),主要偏差原因为患者源性(53.61%)。服药偏差与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准备度呈负相关(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情况、出院带药数量、住院天数、疾病数量及出院指导质量是服药偏差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医院-家庭过渡期老年多重用药患者服药偏差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对老年多重用药患者的服药偏差管理,提高出院指导质量,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多重用药 医院-家庭过渡期 服药偏差 出院指导 出院准备度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蔡顾浩 顾海燕 +2 位作者 高红 徐冠华 孙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640-4644,共5页
背景用药差异可增加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治疗效果,严重时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目前,过渡期用药的差异性研究已经成为北美地区护理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对住院患者的服药差错研究较多,而对于医院-家庭过渡期的患者服药差异性研究... 背景用药差异可增加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治疗效果,严重时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目前,过渡期用药的差异性研究已经成为北美地区护理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对住院患者的服药差错研究较多,而对于医院-家庭过渡期的患者服药差异性研究相对较少。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差异进行调查,并研究其影响因素,以期减少用药差异事件的发生。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入住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病房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出院前1 d,对患者病历进行仔细查阅,获取其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用药相关资料。出院后4周开展电话随访,使用用药差异性评估工具评估用药差异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入组172例患者,其中24例失访,最终纳入148例患者,有效访问率为86.0%。148例患者中,80例(54.0%)发生了182次用药差异,平均2.28次/人,其中服药次数减少〔73次(40.1%)〕和用药剂量减少〔37次(20.3%)〕为主要的用药差异类型;遗忘服药〔38次(20.9%)〕和出院药物教育不详细〔58次(31.9%)〕是主要的用药差异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保类型〔OR=8.606,95%CI(1.505,49.207)〕、家庭关怀指数〔OR=2.387,95%CI(1.536,3.710)〕、骨折次数〔OR=0.134,95%CI(0.041,0.444)〕、骨质疏松知识认知〔OR=0.881,95%CI(0.797,0.973)〕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发生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差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出院早期,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存在较高的用药差异,医保类型、骨折次数、家庭关怀指数、骨质疏松知识认知是其发生用药差异的影响因素。医院-家庭过渡期内医务人员需协同家属和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以减少和避免用药差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医院-家庭过渡期 用药差异 老年人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医院-家庭过渡期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尧慧燕 石红婷 董亚贤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7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医院-家庭过渡期帕金森病(P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4例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出院前1 d给予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接受为期3个月的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疗法,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1个月及3个月...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医院-家庭过渡期帕金森病(P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4例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出院前1 d给予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接受为期3个月的医院-家庭过渡期运动疗法,比较两组入院时、出院1个月及3个月后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家庭过渡期对PD患者实施运动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疗法 康复护理 医院-家庭过渡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家庭过渡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用药偏差管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滕智裕 吴娟 +2 位作者 郭晨曦 李玲 何彩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7-12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用药偏差管理效果。方法将7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不同病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用药偏差管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用药偏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的用药偏差管理效果。方法将7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不同病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用药偏差管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用药偏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药物素养及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用药偏差管理可减少医院-家庭过渡期患者用药偏差发生率,提高患者药物素养和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医院-家庭过渡期 用药偏差管理 药物素养 服药依从性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家庭过渡期康复训练对肝癌术后患者免疫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慧 邵超 杨豪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究医院-家庭过渡期康复训练对肝癌术后患者免疫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40例肝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7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医院-家庭过渡期康复训练... 目的:探究医院-家庭过渡期康复训练对肝癌术后患者免疫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40例肝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7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医院-家庭过渡期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免疫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症状/副作用、社会功能及患者自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家庭过渡期康复训练应用于肝癌术后患者可显著改善其免疫指标,改善其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医院-家庭过渡期康复训练 免疫指标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术后患者中的运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桂英 汤国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年第6期85-87,共3页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PKP术后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OVCF术后患者从医院到家庭过渡期模式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8月收治的60例OVCF行PKP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PKP术后出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OVCF术后患者从医院到家庭过渡期模式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8月收治的60例OVCF行PKP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干预。出院时及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相当(P>0.05),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OVCF行PKP术后出院患者实施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 OVCF PKP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