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瘘内镜诊疗一例
1
作者 刘文非 张盟 +4 位作者 李相林 张小丹 方军 赵秋 陈燕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4-65,共2页
患者,女,57岁,2021年6月8日因“胰腺术后怀疑十二指肠瘘”收入我科。患者2020年7月外院体检发现胰体尾占位,随访半年后复查胰管较前扩张,遂于2021年1月8日行腹腔镜下胰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检结果示胰腺假性囊肿。1月26日出院后3天内先... 患者,女,57岁,2021年6月8日因“胰腺术后怀疑十二指肠瘘”收入我科。患者2020年7月外院体检发现胰体尾占位,随访半年后复查胰管较前扩张,遂于2021年1月8日行腹腔镜下胰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病检结果示胰腺假性囊肿。1月26日出院后3天内先后两次无明显诱因腹痛伴恶心呕吐入院,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检查结果均正常,CT、MRI胰胆管成像(MRCP)示胰腺体尾部肿胀,胰尾包裹性积液由4.0 cm×3.0 cm(图1A)增大至5.4 cm×4.4 cm(图1B);外院置入鼻肠管,每日鼻饲能全素1瓶;并先后两次行胰腺囊性病变腹腔置管引流术(引流淡黄色液体> 500 ml/d);外院治疗期间持续带管、对症处理,但腹腔-胰腺囊肿引流量多、十二指肠瘘长期不愈、营养供给差,遂于2021年6月收入我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瘘 内镜诊疗 口闭合
原文传递
胆囊十二指肠瘘并发胆石性肠梗阻的诊疗分析
2
作者 夏吉鹏 崔云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73-877,共5页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CDF)并发胆石性肠梗阻(GI)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2016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9例CDF并发G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平均年龄73.1岁,男女比例为1∶8.5,其中合...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CDF)并发胆石性肠梗阻(GI)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2016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9例CDF并发G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平均年龄73.1岁,男女比例为1∶8.5,其中合并冠心病12例,糖尿病8例,高血压5例,脑梗死4例。15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1例行单纯小肠切开取石术,3例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术,1例行部分小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主要并发症为腹腔感染(4例),切口感染(2例),4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后结石自发排出。19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患者。结论:CDF并发GI以老年女性患者为主,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可及时诊断并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CDF并发GI患者应尽早进行外科干预,在遵从基本治疗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化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十二指肠瘘 胆石性肠梗阻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并发十二指肠瘘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诗翰 夏士博 陆清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81-83,100,共4页
患者,女性,57岁,因“腹部不适伴黑便7d,呕血、发现腹主动脉瘤3 d”于2021年11月29日急诊入院。患者7 d前出现腹部不适,自行服用多潘立酮片后解黑便,3 d前突然出现呕血、腹痛,量约1000 ml,已于外院确诊为腹主动脉瘤破裂、主动脉-十二指... 患者,女性,57岁,因“腹部不适伴黑便7d,呕血、发现腹主动脉瘤3 d”于2021年11月29日急诊入院。患者7 d前出现腹部不适,自行服用多潘立酮片后解黑便,3 d前突然出现呕血、腹痛,量约1000 ml,已于外院确诊为腹主动脉瘤破裂、主动脉-十二指肠瘘。患者急诊入院时已休克,意识淡漠,体温37.9℃,查体脐周可触及搏动性肿块,大小约8 cm×8 cm,有压痛。术前主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示:①腹主动脉局限性夹层,累及左肾动脉;②腹主动脉下段动脉瘤,腔内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瘘 血管腔内治疗 搏动性肿块 腹主动脉瘤破裂 多潘立酮片 左肾动脉 脐周 意识淡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继发主动脉十二指肠瘘诊治1例
4
作者 钱昊 李振振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389-391,394,共4页
患者,男性,72岁,因“反复黑便、呕血1月余”于2024年4月8日入院。患者1个月多前因反复解黑色成形或稀烂便,伴呕血、腹胀、头痛、乏力、精神行为异常而在消化内科就诊,病程中患者血红蛋白在45~89 g/L波动,胃超声造影示浅表性胃炎,予输血... 患者,男性,72岁,因“反复黑便、呕血1月余”于2024年4月8日入院。患者1个月多前因反复解黑色成形或稀烂便,伴呕血、腹胀、头痛、乏力、精神行为异常而在消化内科就诊,病程中患者血红蛋白在45~89 g/L波动,胃超声造影示浅表性胃炎,予输血、止血、抑酸护胃、调脂、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后出院,院外规律口服抗脑缺血、降压、抑酸护胃等药物。1周前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急诊入院,血红蛋白35 g/L,考虑“上消化道出血”收入消化内科。患者有长期吸烟、饮酒史;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前列腺增生病史;5年前因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行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3年前因EVAR术后移植物感染行超声引导下经皮AAA瘤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入院体检示贫血貌,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膨隆,触软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35 g/L;粪便隐血阳性;急诊CT示支架周围附壁血栓形成。患者反复解黑便、呕血,血红蛋白明显下降,入院后即刻予禁食、补液、输血等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胃炎 附壁血栓 十二指肠瘘 腹膨隆 粪便隐血 周前 腹主动脉瘤 抗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8
5
作者 秦贤举 陈问谭 张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600-602,共3页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发生机制、病理改变、诊断方法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年间收治的 1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经手术证实和治疗。 10例继发于胆囊炎、胆囊结石 ;1例为溃疡病所致 ,...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发生机制、病理改变、诊断方法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年间收治的 1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经手术证实和治疗。 10例继发于胆囊炎、胆囊结石 ;1例为溃疡病所致 ,仅 1例于术前确诊。 9例痊愈 ,2例死亡 ,均死于术后腹腔严重感染。结论 胆囊十二指肠瘘大多继发于胆囊炎和胆囊结石 ,多伴有胆囊萎缩、周围粘连明显等病理情况。X线检查、钡餐、ERCP等对诊断较有价值。治疗原则是切除胆囊、清除结石、切断瘘管、修补十二指肠瘘口 ,并根据情况探查胆总管或行胆肠内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十二指肠瘘/诊断 /治疗 十二指肠瘘/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会师术病例分析
6
作者 吴云芳 李平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0期52-54,共3页
总结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瘘(CDF)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会师术的手术配合过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内瘘ERCP困难插管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思路.GIF-Q260J胃镜前端安装透明帽从十二指肠瘘口逆向将导丝送... 总结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瘘(CDF)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会师术的手术配合过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内瘘ERCP困难插管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思路.GIF-Q260J胃镜前端安装透明帽从十二指肠瘘口逆向将导丝送入胆总管内,逆向抽离导丝,使导丝可从狭窄下段的十二指肠乳头穿过,留置导丝另一端于胆总管内,从而完成插管,进行胆道扩张,顺利放置支架引流.患者术后感染指标与直接胆红素指标均下降,顺利出院.选择GIF-Q260J胃镜行ERCP会师术,可勉强越过十二指肠球部狭窄段,利用瘘口逆向插管会师术为CDF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患者提供独特的治疗思路,医生与护士紧密配合,根据患者术中的情况随时评估调整手术方案,同时也需要医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及准确地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会师术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狭窄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斌 王群伟 +1 位作者 潘凯华 高玮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14-717,共4页
目的 在一般人群中,胆囊十二指肠瘘发生率低,术前诊断困难.胆囊十二指肠瘘在治疗方面有一定争议,该文就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治疗作一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平均年龄55岁(25~72岁).所有... 目的 在一般人群中,胆囊十二指肠瘘发生率低,术前诊断困难.胆囊十二指肠瘘在治疗方面有一定争议,该文就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治疗作一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平均年龄55岁(25~72岁).所有患者术前分别行B超、胃镜、PTC、ERCP和CT检查,均开腹手术.结果 17例既往有胆道疾病史,10例发现胆结石,3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PTC或胃镜发现异常造影剂分流或胆汁流,术前通过PTC或胃镜分别诊断1例.18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和引流并关闭瘘口.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 B超示胆道积气时,患者术前应行胃镜、PTC、ERCP等检查.术中探查在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时起重要作用,可避免漏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正确的处理方法,有利于提高胆囊十二指肠瘘的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囊十二指肠瘘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瘘ERCP回顾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年丰 张阳德 +4 位作者 刘恕 龚连生 申宏 石定 乔进鹏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ERCP 十二指肠瘘 胆总管 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胃肠道造影剂超声造影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 被引量:6
9
作者 裴峰 刘玉祥 +3 位作者 章菲菲 李娜 姜绪平 顾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23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前常规超声检查怀疑并发胆囊十二指肠瘘,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口服胃肠道造影剂动态观察有无胆囊十二指肠瘘,并与手术结果对照。...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23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前常规超声检查怀疑并发胆囊十二指肠瘘,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口服胃肠道造影剂动态观察有无胆囊十二指肠瘘,并与手术结果对照。超声造影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的标准是动态观察可见造影剂经瘘口进入胆囊。结果 23例患者中,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剂动态观察可见18例患者十二指肠内造影剂经瘘口进入胆囊,手术证实均有胆囊十二指肠瘘;未见造影剂进入胆囊者5例,手术证实有胆囊十二指肠瘘的2例、无胆囊十二指肠瘘的3例。结论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口服胃肠道超声造影剂动态观察的方法简易可行、无创、准确性较高,是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胆囊十二指肠瘘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11
10
作者 龚建平 周永碧 韩本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 :总结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 :从 1981年 1月至 1998年 9月共收治胆总管十二指肠瘘 (CDF) 79例 ,68例接受各种手术治疗 ,其中行胆肠吻合术 46例 ,胆道探查术 11例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 8例 ,胃大... 目的 :总结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 :从 1981年 1月至 1998年 9月共收治胆总管十二指肠瘘 (CDF) 79例 ,68例接受各种手术治疗 ,其中行胆肠吻合术 46例 ,胆道探查术 11例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 8例 ,胃大部切除 3例。其它 11例行保守治疗。结果 :79例CDF可分为 3种类型。Ⅰ型 :瘘口距十二指肠乳头 2cm以上 ,共 5例。Ⅱ型 :瘘口距十二指肠乳头 1 5cm以内 ,共 2 9例。Ⅲ型 :瘘口在十二指肠纵形皱襞上 ,共 4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 68例患者中 ,5 7例愈后良好 ;11例术后仍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 ,其中 5例再次行胆总管 空肠吻合术后症状缓解。保守治疗的 11例患者中 ,5例效果较好 ,6例有长期慢性右上腹痛或反复发作的胆管炎存在。结论 :胆结石、医源性胆管损伤是造成CDF的重要原因 ,ERCP是诊断CDF的主要方法 ;胆管 空肠吻合术是治疗CDF的主要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 外科手术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患者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强 卢茂松 +1 位作者 张天华 冯春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534-3535,共2页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特指十二指肠与胆总管之间形成的病理性瘘道,常为胆道手术术中处理不当所致,由于此病常与胆石症并存,临床常容易单纯诊断为胆石症或胆囊炎而误诊或漏诊。手术切除胆囊或行取石术后患者可能依然有腹痛、发热等感染症状,...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特指十二指肠与胆总管之间形成的病理性瘘道,常为胆道手术术中处理不当所致,由于此病常与胆石症并存,临床常容易单纯诊断为胆石症或胆囊炎而误诊或漏诊。手术切除胆囊或行取石术后患者可能依然有腹痛、发热等感染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腹膜后感染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 十二指肠瘘 胆道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合并胆总管十二指肠瘘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招焱 刘丽 +2 位作者 张才全 李凡 杨庆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86-1388,1392,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胆总管十二指肠瘘(choledochoduodenal fistula,CDF)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胰腺癌合并CD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胰腺癌并发CDF的原因,诊断及治疗。结果9例患者中误诊者6例,占66.7%;同时合并胆石症者6例,... 目的探讨胰腺癌合并胆总管十二指肠瘘(choledochoduodenal fistula,CDF)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胰腺癌合并CD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胰腺癌并发CDF的原因,诊断及治疗。结果9例患者中误诊者6例,占66.7%;同时合并胆石症者6例,占66.7%。9例患者中行手术探查者6例,其中仅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占全组11.1%。全组随访1~14个月,非根治术者中位生存期为3.6个月。结论胰腺癌合并CDF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仍取决于早期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 误诊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低张增强在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何斌 龚洪翰 +1 位作者 陈业媛 周战梅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张增强扫描对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价值,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方法:对9例CT平扫高度怀疑胆囊十二指肠瘘的病人,进行螺旋CT低张增强扫描,然后利用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出诊断,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张增强扫描对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价值,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方法:对9例CT平扫高度怀疑胆囊十二指肠瘘的病人,进行螺旋CT低张增强扫描,然后利用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出诊断,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例病人中,螺旋CT能直接发现瘘口者6例,未发现瘘口者3例中,2例发现结石掉入肠道;1例高度怀疑胆囊十二指肠瘘,经手术确诊。结论:螺旋CT能较好的发现胆囊十二指肠瘘,低张增强扫描能很好地显示瘘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十二指肠瘘 螺旋CT 低张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十二指肠瘘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永红 王爱萍 +1 位作者 徐钧 吕云福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6期364-365,共2页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十二指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胆囊-十二指肠瘘6例报告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鹏 徐小东 +3 位作者 黄海云 王斌 马云涛 蔡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十二指肠瘘的疗效。 方法 腔镜下分离胆囊底部,经胆囊穿刺胆系造影,观察解剖路线和胆囊与临近器官的关系,发现内瘘,镜下关闭瘘口,腹腔引流、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 结果 连续 32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十二指肠瘘的疗效。 方法 腔镜下分离胆囊底部,经胆囊穿刺胆系造影,观察解剖路线和胆囊与临近器官的关系,发现内瘘,镜下关闭瘘口,腹腔引流、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 结果 连续 32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囊-十二指肠内瘘 6例,全部镜下解剖、关闭瘘口成功,无术后出血和十二指肠胆汁漏。 结论 腔镜术中常规胆系造影,有助于发现胆囊-十二指肠瘘,熟练的镜下解剖、关闭瘘管技术加辅助治疗,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十二指肠瘘 术中胆道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十二指肠瘘13例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俭 安宁 杨训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资料。结果最具有诊断依据的是:病史、B超、X线片、纤维胃镜和ERCP。外科治疗切除病变胆囊,取净结石和修补十二指肠瘘口、恢复胆道引流通畅。结论本病...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临床资料。结果最具有诊断依据的是:病史、B超、X线片、纤维胃镜和ERCP。外科治疗切除病变胆囊,取净结石和修补十二指肠瘘口、恢复胆道引流通畅。结论本病发病少见,临床症状体征不具有特异性,术前特殊检查、术中仔细探查、选择恰当的术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治疗原则是切除病变的胆囊、切断瘘管、修补瘘口、酌情胆管探查、T管引流、保持胆道通畅,同时解除消化道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症 十二指肠瘘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胆囊十二指肠瘘33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淼 张云 +2 位作者 鱼海峰 张楷 蒋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4期325-326,共2页
胆囊十二指肠瘘是胆内瘘的一种,是胆囊慢性疾病的并发症,误诊漏诊率较高,术前诊断率很低,常在手术中发现。汇总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2001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33例该类患者,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13例,女20例;... 胆囊十二指肠瘘是胆内瘘的一种,是胆囊慢性疾病的并发症,误诊漏诊率较高,术前诊断率很低,常在手术中发现。汇总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2001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33例该类患者,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61岁。病程5个月~2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瘘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腹腔镜治疗 被引量:8
18
作者 索运生 肖宏 尹思能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847-84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胆囊十二指肠瘘(cholecystoduodenal fistul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1992年3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共实施27例腹腔镜治疗胆囊十二指肠瘘手术,于腹腔镜下发现内瘘并修补瘘口。结果2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胆囊十二指肠瘘(cholecystoduodenal fistul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1992年3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共实施27例腹腔镜治疗胆囊十二指肠瘘手术,于腹腔镜下发现内瘘并修补瘘口。结果2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90±30)min,术后平均住院5.2d,无术后出血、十二指肠瘘等并发症,亦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48个月,无十二指肠狭窄、梗阻发生。结论腹腔镜治疗胆囊十二指肠瘘安全、可行,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术中对胆囊周围粘连仔细地分离、检查和熟练的腹腔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十二指肠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艳华 刘彬 +2 位作者 王拥军 吴咏冬 张澍田 《胃肠病学》 2017年第10期638-640,共3页
病例:患者男性,61岁,主因"间断腹痛、黑便1月余,再发5 d"于2017-04-02入院。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脐周痛,多次解黑便,每次量约100~500 m L,并出现晕厥,约5 min后意识转清,无头痛、胸痛,无四肢抽搐,无呕血。患者就诊于... 病例:患者男性,61岁,主因"间断腹痛、黑便1月余,再发5 d"于2017-04-02入院。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为脐周痛,多次解黑便,每次量约100~500 m L,并出现晕厥,约5 min后意识转清,无头痛、胸痛,无四肢抽搐,无呕血。患者就诊于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红斑/渗出性胃炎;腹部CT检查示贲门部黏膜强化较明显,胃窦壁水肿,动脉硬化,腹主动脉中段局部溃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 胃肠出血 主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手术后致十二指肠瘘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树琦 伍冀湘 +1 位作者 王于夫 陈亭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9-702,共4页
目的研究胃、十二指肠外科手术后致肠瘘的处理经验。方法收集1985—09—2009—05北京安贞医院外科因胃、十二指肠手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的病例22例,对其发生原因、并发症、治疗方法和经验、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十二指肠瘘... 目的研究胃、十二指肠外科手术后致肠瘘的处理经验。方法收集1985—09—2009—05北京安贞医院外科因胃、十二指肠手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的病例22例,对其发生原因、并发症、治疗方法和经验、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十二指肠瘘发生后患者分别有1—5个并发症,主要为腹腔感染和由感染引起的心、肺、肝、肾、肠道功能衰竭及胰腺炎、胰瘘和结肠瘘。本组患者平均住院69d,接受23~238d(平均69d)营养支持治疗。其中单纯肠外营养(PN)3例,单纯肠内营养(EN)3例,16例行PN+EN联合支持。22例中治愈16例,瘘口自然愈合14例,2例后期经手术愈合。6例死于感染导致的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和急性肝衰竭。结论胃、十二指肠手术后发生的十二指肠瘘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残端处理或穿孔修补不当,急诊手术后易于发生。控制瘘后腹腔感染和适当的营养支持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严重感染造成的脏器功能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瘘 空肠输入袢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