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小玲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7期282-283,共2页
目的:提高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的护理水平,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为3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对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目的:提高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的护理水平,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为32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取石术治疗,对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术前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打消其心理顾虑;术中默契地配合医生;术后进行饮食指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腹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护理工作的配合下,ERCP联合EST的成功率达90%。结论:ERCP联合EST取石术是诊治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方法,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对操作成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石术 总管结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朱琪麟 王良晶 +1 位作者 程秀琴 史肖华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7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和观察组(行ERC... 目的:分析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和观察组(行ERCP),各45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逆行管造影 腹腔总管探查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总管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彦 王国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90-292,共3页
胆总管结石为临床多见胆道系统疾病,目前伴随医疗技术、十二指肠镜和治疗器械不断发展,对临床胆总管结石患者多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结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手术(EST),其优势为对患者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逐渐成了患... 胆总管结石为临床多见胆道系统疾病,目前伴随医疗技术、十二指肠镜和治疗器械不断发展,对临床胆总管结石患者多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结合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手术(EST),其优势为对患者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逐渐成了患者首选疗法[1],特别是胆囊切除术以后胆总管结石者,但患者术后结石的高复发率又对ERCP与EST技术发展产生了限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总管结石者 道系统疾病 经内逆行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高复发率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总管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胆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附305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苏洋 吴硕东 +1 位作者 孔静 田雨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62-64,共3页
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胆道外科重要诊治手段之一.由此衍生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v,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 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胆道外科重要诊治手段之一.由此衍生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v,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术等在胆道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收集自2003年1月到2008年5月利用ERCP诊治胆道疾病305例资料.现将诊治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逆行 管造影 疾病诊治 道外科 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下鼻管引流 道疾病 ER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大卫 傅继宁 《中国农村卫生》 2016年第10X期12-12,14,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24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24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研究组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残留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结石残留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于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囊切除术 十二指肠逆行管造影 肝外管结石 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玉宝 邓予 罗云藩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LC+ERCP,n=56)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LC+ERCP,n=56)及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n=68),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及结石残留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117.4±16.7 min与98.6±14.7 min),术中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48.2±18.7 m L与180.2±49.5 m L),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5.8±2.1 d与11.7±4.1 d),术后卧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16.4±3.5 h与29.8±5.7 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13.4±5.1 h与16.9±6.2 h),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与9.4%),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急性胰腺炎及胆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C联合ERCP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具有微创、恢复快、疗效可靠等特点,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结石 腹腔囊切除术 十二指肠逆行管造影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的护理
7
作者 朱红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3期2035-2036,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8例在数字胃肠机下行ERCP及EST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特别是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68例...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8例在数字胃肠机下行ERCP及EST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特别是手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68例患者在数字胃肠机下行ERCP及EST均康复出院。结论 ERCP及EST是诊断和治疗各种胰胆管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和护理对手术操作成败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壶腹 结石 外科学 内窥检查 管造影 内窥逆行 护理 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永平 候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期68-68,7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LC联合ERCP治疗,对照组采用L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LC联合ERCP治疗,对照组采用L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感染和结石残留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联合ERCP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结石残留、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肝管结石 腹腔囊切除术 十二指肠逆行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术后不同时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涌 杨兴建 +5 位作者 康欣 张炳印 陈茜 徐琳 胡毅 赵良松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1789-179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术后不同时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方法将6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32例及对照组33例,研究组患者ERCP/EST...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术后不同时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方法将6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32例及对照组33例,研究组患者ERCP/EST术后当天行LC术,对照组患者ERCP/EST术后1~4 d行LC术,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LC术中出血量、LC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LC术后第1天血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淀粉酶、ALT及TBIL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结石清除率、LC术中出血量、LC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C术后第1天WBC、血淀粉酶、ALT及TBIL水平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研究组hs-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CP/EST术后当天行LC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结石 总管结石 行内逆行管造影 腹腔囊切除术 下括约肌切开石术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与腹腔镜胆道手术治疗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勇 沈章义 +2 位作者 张平 龚勇 荣愈平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74-377,共4页
目的:对比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取石与腹腔镜胆道手术(LBDEL)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查阅分析2012年12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手术治疗的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患者29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RCP组和LBDEL组,术中根据... 目的:对比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取石与腹腔镜胆道手术(LBDEL)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查阅分析2012年12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手术治疗的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患者29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RCP组和LBDEL组,术中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术前的选择切除或保留胆囊、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或行T管引流,比较两种术式及LBDEL组内的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有94例患者为ERCP组;243例患者为LBDEL组。对比ERCP组与LBDEL组中保留胆囊且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患者,ERCP组(54.3%)的残余结石率高于LBDEL组(21.2%),且术后发生肝损伤和胰腺炎上要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开始耐受下床时间、发生胆瘘等并发症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BDEL组中都选择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患者有203例,对其是否保留胆囊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选择保留胆囊的患者(31.9%)结石复发残余率比切除胆囊的患者(7.8%)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恢复情况、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DEL组中保留胆囊的患者共有197例,对比其中胆总管一期缝合和放置T管的患者,选择胆总管行一期缝合的结石复发率(24.01%)比放置T管引流的患者(17.1%)要高,而且在术后并发胰腺炎上也高于放置T管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BDEL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较低并发症,但其各有特点,在选择具体手术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经内逆行管造影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腹腔道探查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乳酸、组氨酸脱羧酶和降钙素原水平预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后胆道感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耀庭 王艳良 武晓勇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4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D-乳酸、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预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 and 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术后胆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 目的探究血清D-乳酸、组氨酸脱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HDC)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预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 and 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术后胆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择期行ERCP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胆道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7例(发生胆道感染者)与未感染组81例(未发生胆道感染者),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1d血清D-乳酸、HDC及PCT水平,分析血清D-乳酸、HDC及PCT水平对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10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术后发生胆道感染者27例,胆道引流液样本共检出3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66.67%(24/36),大肠埃希菌17株、铜绿假单胞菌6株、阴沟肠杆菌1株;革兰氏阳性菌占比33.33%(12/36),屎肠球菌7株、粪肠球菌5株。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36.11%。感染组患者年龄>65岁、多次插管、胆道手术治疗史及引流时长>3d占比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多次插管、胆道手术治疗史均是造成患者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两组术前血清D-乳酸、HDC及PCT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染组患者术后血清D-乳酸、HDC及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血清D-乳酸、HDC均与PCT水平呈正相关(r=0.409、0.661,P<0.05)。三者联合预测术后胆道感染的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敏感度为81.48%、特异性为75.31%。结论ERCP取石术后患者血清D-乳酸、HDC及PCT水平对胆道感染手术并发症有较高预测价值,针对具备胆道感染高危因素患者,临床可通过联合检测术后血清D-乳酸、HDC及PCT水平预估患者胆道感染发生可能性,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乳酸 组氨酸脱羧酶 降钙素原 胰管逆行造影石术 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2
作者 俞学军 陈方志 张举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外肝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选择...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外肝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均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而观察中的患者采用LC联合ERCP的微创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其整个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中专开腹比例以及术后并发症,以及结石残留的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分析。然后对其术后卧床时间、整体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记录。结果两组患者整个的手术过程中其手术指标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是其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观察组中的患者其上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结石残留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起来没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主要有术后出血、急性胰腺炎、胆漏以及术后感染等情况,但是就发生率来讲两组相比不具有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虽然对手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但是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囊切除术 十二指肠逆行管造影 肝外管结石合并囊结石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帆 周东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5-678,共4页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在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襄阳市中心医院拟行ECRP的患者90...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在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襄阳市中心医院拟行ECRP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阿芬太尼+鼻导管低流量吸氧,B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阿芬太尼+HFNC,C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艾司氯胺酮+HFNC。统计3组患者丙泊酚、阿芬太尼或艾司氯胺酮总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记录3组患者入手术室(T1)、麻醉诱导完成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5 min(T4)、手术结束时(T5)、进入麻醉恢复室时(T6)、进入麻醉恢复室10 min(T7)、进入麻醉恢复室20 min(T8)、出恢复室时(T9)生命体征(HR、MAP、SPO_(2)、 PTCCO_(2))变化。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刻3组患者生命体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5时刻A、B两组患者HR、MAP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5时刻A组的PTCCO_(2)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联合HFNC可以减少ERCP手术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不影响患者苏醒时间而且可以减少呼吸循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高流量湿化氧疗 十二指肠逆行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段明翠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4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用于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为临床上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被确诊为恶性胆道梗阻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有17例,女... 目的探讨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用于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为临床上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被确诊为恶性胆道梗阻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有17例,女有13例,对所有患者采用ERCP术将导丝插入患者因恶性肿瘤而导致的胆道梗阻部位并超过梗阻部位,扩张其狭窄部分,然后推送导管把引流支架推送至胆道狭窄部位,其两端均超过狭窄段1 cm以上,治疗患者的梗阻性黄疸。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插管成功,有3例患者插管不成功,其插管成功率为90.00%(27/30);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黄疸逐渐消退、皮肤瘙痒等症状也逐渐消失或减轻。术后半个月内检测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发现其下降50%以上,血清总胆红素在40μmol/L左右,患者经过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治疗其肝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恶性胆道梗阻通过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内镜下胆道内置放支架,能有效治疗患者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道梗阻 纤维十二指肠逆行管造影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8
15
作者 谷化剑 郭宇廷 +4 位作者 韩民 喻超 陈自力 潘耀振 孙诚谊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10例肝内胆管结石位于Ⅰ和Ⅱ级肝管与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10例肝内胆管结石位于Ⅰ和Ⅱ级肝管与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BDEL)联合激光碎石术,术中胆管一期缝合或放置T管,比较两种术式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1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结石残余率为31.82%,其中ERCP组(51.06%)残余结石率高于LBDEL组(17.46%)(P<0.05),术后恢复LBDEL组优于ERCP组。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结石残余率为8.20%,其中ERCP组(3.68%)残余结石率低于LBDEL组(11.63%)(P<0.05);术后恢复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LBDEL组胆漏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ERCP组;腹腔感染、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穿孔方面ERCP组发生率高于LBDEL组。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时出现2例消化道穿孔导致死亡。结论 LBDEL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但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ERCP优势不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LBDEL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可保持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该项技术易于普及到基层医院,令广大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管结石 总管结石 经内逆行管造影术(ERCP)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腹腔道探查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改进C管技术联合术后十二指肠镜下取石治疗急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铃福 辛春艳 +6 位作者 王立新 侯纯升 凌晓锋 王港 崔龙 徐智 修典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4-297,共4页
急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急诊胆石症目前主要采用十二指肠镜下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ctomy,LC),尤其对于术前胆总管直径较细的患者。十二指肠镜取石过程中内镜逆行胰... 急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急诊胆石症目前主要采用十二指肠镜下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ctomy,LC),尤其对于术前胆总管直径较细的患者。十二指肠镜取石过程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插管失败率较高[1]。C管技术即经胆囊管胆道引流术,主要用于替代T管的引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结石合并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 逆行管造影 总管直径 石治疗 T管 endoscopic 急腹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树英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8年第5期336-337,共2页
胆系和胰系的内窥镜治疗是肝胆外科中较有发展的领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v,ERCP)是胆胰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目前ERCP的成功率已大大提高,并发症显著减少.ERCP在胆胰疾... 胆系和胰系的内窥镜治疗是肝胆外科中较有发展的领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v,ERCP)是胆胰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目前ERCP的成功率已大大提高,并发症显著减少.ERCP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胆道取石术、胆道引流术是治疗性ERCP中应用最多的术式,在胆胰疾病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随着该技术的不断进步,单纯诊断性的ERCP逐渐被治疗性的ERCP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管造影 疾病 治疗性ERCP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内窥治疗 石术 道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治疗胆胰疾病227例报告
18
作者 樊献军 耿协强 +4 位作者 张力峰 陈辉 谭黄业 江航 黄波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5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应用十二指肠镜及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胰疾病的效果。方法: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以十二指肠镜经乳头开口插入圈套器取石、取蛔虫;对胆胰疾病,行EST前应做胆胰管逆行造影(ERCP),以了解胆胰病变情况在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括... 目的:应用十二指肠镜及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胰疾病的效果。方法: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以十二指肠镜经乳头开口插入圈套器取石、取蛔虫;对胆胰疾病,行EST前应做胆胰管逆行造影(ERCP),以了解胆胰病变情况在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括约肌开口插入弓状切开刀治疗。结果:经十二指肠镜直接套取蛔虫66例,共取出蛔虫78条,行EST后用取石篮取蛔虫32例,取出蛔虫16例,7例取虫失败,改剖腹手术治疗。结论:通过纤维十二指肠镜及乳头括约肌切开是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亦是微创治疗的方法之一,此法安全、可靠、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疾病 十二指肠 治疗 乳头括约肌切开 纤维十二指肠 逆行造影 病变情况 手术治疗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技术在胆胰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72例
19
作者 李临海 毛静熙 +3 位作者 李胜宏 余少明 田军 陈训如 《云南医药》 CAS 200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十二指肠 治疗 经内逆行管造影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张学平 张海森 何文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3期1973-1975,共3页
目的分析双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内... 目的分析双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观察组行双镜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石取净率,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2年内结石复发率及二次手术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腹痛腹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中转开腹率、ERCP转LTCBDE率、结石取净率与术后1年、2年结石复发率及二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LC与LC+LTCBDE均具有较高的结石取净率,ERCP+LC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而LC+LTCBDE术后腹部不适感低,两种方式术后并发症风险与结石复发率、二次手术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结石 总管结石 腹腔囊切除术 总管探查石术 逆行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