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排浦中心渔港换水通道布置对水交换的影响
1
作者
李醒
丁磊
+2 位作者
曾起召
熊玉章
王刚
《水运工程》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以排浦中心渔港建设项目为例,利用平面二维水动力和水交换数学模型,通过2种基本换水通道的不同组合,探究换水通道平面布置形式对水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布置通道1有利于加快1 000 t渔船泊位前的水交换,但会迟滞其左侧泊位前沿特别是...
以排浦中心渔港建设项目为例,利用平面二维水动力和水交换数学模型,通过2种基本换水通道的不同组合,探究换水通道平面布置形式对水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布置通道1有利于加快1 000 t渔船泊位前的水交换,但会迟滞其左侧泊位前沿特别是防波堤堤根附近水体的半交换周期;仅布置通道2有利于提高防波堤堤根附近的水交换效率;2种换水通道同时布置有利于增强中型渔船停泊区及各泊位前沿整体的水交换能力,同时提高防波堤堤根附近水交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水通道
水
交换
半交换周期
数值模拟
排浦中心渔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山湾建港前后水体交换能力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8
2
作者
蒋昌波
李媛
+1 位作者
官志鑫
邓斌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6,共6页
铁山湾是北部湾东北部较大的海湾,水深条件好,可用岸线长。为研究铁山湾建港工程前后湾内的水体交换能力,文章建立了平面二维的水动力模型以及平面二维对流—扩散模型,率定后水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运用二维对流—扩...
铁山湾是北部湾东北部较大的海湾,水深条件好,可用岸线长。为研究铁山湾建港工程前后湾内的水体交换能力,文章建立了平面二维的水动力模型以及平面二维对流—扩散模型,率定后水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运用二维对流—扩散模型计算了湾内不同区域的水体半交换时间,模拟结果表明:铁山湾的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工程前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29天,海域的水体交换能力主要受铁山湾潮汐作用的影响。铁山湾潮汐作用较强,潮差较大,且铁山湾口门开阔,这都为铁山湾的水体交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工程后铁山湾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42天,工程前后铁山湾水体半交换时间仅相差13天,说明工程方案对铁山湾水体交换能力无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山湾
水体
交换
建港工程方案
半交换周期
潮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抱式港池水体交换与改善措施研究
被引量:
17
3
作者
张玮
王国超
+2 位作者
刘燃
陈祯
唐磊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1,共5页
环抱式港池既有防浪挡沙的优势,也有港区内外水体交换不畅的不足。以规划中的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为例,利用对流扩散模型,模拟计算潮流作用下环抱式港池水体半交换周期,研究探讨改善港池水质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动力条件...
环抱式港池既有防浪挡沙的优势,也有港区内外水体交换不畅的不足。以规划中的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为例,利用对流扩散模型,模拟计算潮流作用下环抱式港池水体半交换周期,研究探讨改善港池水质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港池水体半交换周期的主要因素,包括作用的潮型和港池位置;工程措施的效果取决于其对水动力条件的改善程度和水体交换量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抱式港池
港池水质
半交换周期
对流扩散模型
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黎安港纳潮量及海水交换规律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蒋增杰
方建光
+3 位作者
张继红
顾志峰
王巍
王爱民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61-264,共4页
利用Nortek AquadoppTM水流剖面仪对黎安港口门处的潮流情况进行了28 h的垂直剖面连续观测,结合潮位历史资料,分析了黎安港的潮汐特征,计算了该港的纳潮量,同时,以盐度作为标准物质,计算了海水半交换周期.结果表明:黎安港潮汐类型属于...
利用Nortek AquadoppTM水流剖面仪对黎安港口门处的潮流情况进行了28 h的垂直剖面连续观测,结合潮位历史资料,分析了黎安港的潮汐特征,计算了该港的纳潮量,同时,以盐度作为标准物质,计算了海水半交换周期.结果表明:黎安港潮汐类型属于全日潮型,涨落潮历时基本相等,涨潮平均流速小于落潮平均流速;黎安港的平均纳潮量约为5.65×106m3,海水半交换周期约为20.50 d.由于黎安港的海水半交换周期长,泻湖内的生态平衡非常脆弱,因而易受外源和养殖自身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潮量
半交换周期
黎安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IKE3模型的珠江口水体交换研究
被引量:
16
5
作者
黄少彬
李开明
+1 位作者
姜国强
陆俊卿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8期134-140,共7页
根据珠江口地质地貌特征,分析河口范围内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特点,结合前人对河口湾水体交换原理及其应用的相关研究,提出适合于珠江口水体交换研究的计算方法,并利用MIKE3模型建立珠江口河口八大口门到外海伶仃洋的三维水动力模型,在...
根据珠江口地质地貌特征,分析河口范围内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特点,结合前人对河口湾水体交换原理及其应用的相关研究,提出适合于珠江口水体交换研究的计算方法,并利用MIKE3模型建立珠江口河口八大口门到外海伶仃洋的三维水动力模型,在一个月的模拟与验证下,利用模拟结果,计算出珠江口水体交换的时间,分析河流流量、外海潮汐与珠江口水体交换的相关性,并与同类河口水体交换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影响珠江口水体交换时间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水体
交换
半交换周期
珠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抱式港区水体交换能力数值研究——以闸坡渔港为例
被引量:
6
6
作者
黄宗伟
邓斌
+1 位作者
蒋昌波
刘晓建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4,共9页
环抱式港池的水体交换能力强弱对港池的水质有重要影响,水体交换通道是改善港池水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闸坡渔港防波堤改造工程为例,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方法,在潮流数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平面二维对流-扩散数学模型,开...
环抱式港池的水体交换能力强弱对港池的水质有重要影响,水体交换通道是改善港池水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闸坡渔港防波堤改造工程为例,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方法,在潮流数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平面二维对流-扩散数学模型,开展闸坡渔港扩建前后水体交换能力数值模拟研究,评估工程前后港内水体半交换周期和水体交换率。研究结果表明,闸坡渔港的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工程前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29 h,工程后闸坡渔港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04 h。工程后洲仔峡防波堤被改为涵洞式桥梁,使渔港与外海形成了水体交换通道,增加了港池内外水体相互作用和水体交换量,相应的水体交换能力增强。而港池外的两个水产养殖区域由于与外海相连,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工程前后该区域水体交换能力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交换
半交换周期
数值模拟
闸坡渔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抱式港池水体交换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韩卫东
张玮
+2 位作者
陈祯
刘博雅
曹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8-265,共8页
环抱式港池的主要问题是水体交换能力较弱,设置水体交换通道是改善港池水质的有效方法。以连云港的两个港区为例,建立潮流和对流扩散模型,研究环抱式港区设置水体交换通道对于水质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进潮量是提高港区水体交换能力的...
环抱式港池的主要问题是水体交换能力较弱,设置水体交换通道是改善港池水质的有效方法。以连云港的两个港区为例,建立潮流和对流扩散模型,研究环抱式港区设置水体交换通道对于水质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进潮量是提高港区水体交换能力的决定因素;进潮占优的通道对港区水体交换效果的改善优于出潮占优的通道;通道与口门处潮位过程的涨潮潮差是影响进潮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抱式港池
水体
交换
通道
水体
半交换周期
进潮占优通道
潮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FVCOM模型的海州湾纳潮量和水交换能力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张鹏
张瑞瑾
+2 位作者
黄靖茗
盛昭君
王松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3-151,共9页
基于非结构化网格FVCOM海洋数值模式,开边界以8大主要分潮调和常数作为驱动,建立了海州湾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利用潮位潮流资料对流场进行了验证,计算了海州湾纳潮量。在水动力模型基础上耦合对流扩散模型,分别对海州湾的欧拉余流场、...
基于非结构化网格FVCOM海洋数值模式,开边界以8大主要分潮调和常数作为驱动,建立了海州湾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利用潮位潮流资料对流场进行了验证,计算了海州湾纳潮量。在水动力模型基础上耦合对流扩散模型,分别对海州湾的欧拉余流场、保守物质浓度分布特征、半交换周期以及滞留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州湾整体欧拉余流较弱,表现为沿岸大、湾内小,并且存在余流涡旋。在大、中和小潮时期,纳潮量分别为3.8×10^(9) m^(3)、3.0×10^(9) m^(3)、1.9×10^(9) m^(3);整体半交换周期为72 d,离湾口越近,水交换能力越强。相同距离下,岚山区水交换能力最强,连云区次之,赣榆区最差。在对海州湾开发利用过程中,应结合纳潮量、半交换周期以及滞留时间分布,合理排污,充分利用海洋的自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FVCOM
纳潮量
半交换周期
滞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江济太”工程对太湖水体交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2
9
作者
胥瑞晨
逄勇
+1 位作者
胡祉冰
朱天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5-382,共8页
为了探究“引江济太”工程对太湖水体的交换范围及能力的影响,本研究耦合对流扩散及水体交换模型,依据不同流量与常规风场共设置10种工况,对太湖水体的交换区域及交换周期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流量是影响水体交换率的主要因素,200m...
为了探究“引江济太”工程对太湖水体的交换范围及能力的影响,本研究耦合对流扩散及水体交换模型,依据不同流量与常规风场共设置10种工况,对太湖水体的交换区域及交换周期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流量是影响水体交换率的主要因素,200m^3/s下贡湾的半交换周期与常规风场联系不大,稳定在8~9d左右;(2)常规风场对局部交换区域的空间分布有着明显影响,在北风和西北风条件下,太湖水体的交换区域主要集中在东湖区,东风和东南风条件下,太湖水体的交换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湖区;(3)为降低长江水体对太湖水质的不利风险,“引江济太”工程引水时间/方案应结合太湖区域气象预报,尽量选择在以东风或者东南风为主的条件下进行引水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交换
半交换周期
数值模拟
望虞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升环抱式港池水交换能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0
作者
施逸辰
高飞
张长宽
《水道港口》
2018年第5期556-562,共7页
针对环抱式港池的水质恶化问题,就国内外现存的多种提升港池水体交换的工程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港池水体污染物浓度与港池容积、港池水体交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提升港池水体交换量是降低污染物浓度的最重要对策;其次,...
针对环抱式港池的水质恶化问题,就国内外现存的多种提升港池水体交换的工程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港池水体污染物浓度与港池容积、港池水体交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提升港池水体交换量是降低污染物浓度的最重要对策;其次,改善港池水流状况、促进港池水体混合亦是降低港池内污染物浓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考虑泥沙对策的基础上,采用海水交换型防波堤等利用自然水动力条件实现自港池外向港池内单方向海水流入的技术,是提升港池水体交换量,改善港池水质的技术方向。同时,通过行政法规掌控码头、船舶等的排污量,也是绿色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抱式港池
海水
交换
型防波堤
半交换周期
穿港流
水体
交换
通道
纳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汕头港外拦沙堤建设前后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的数值模拟
11
作者
黄广灵
邱静
+1 位作者
黄本胜
郭晓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20,共6页
为了研究汕头港外拦沙堤建设前后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建立了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以及平面二维对流扩散模型,率定后水动力各要素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运用二维对流扩散模型计算了工程前后洪、枯季情况下的水体半交换时间,结果表明:榕...
为了研究汕头港外拦沙堤建设前后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建立了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以及平面二维对流扩散模型,率定后水动力各要素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运用二维对流扩散模型计算了工程前后洪、枯季情况下的水体半交换时间,结果表明: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工程前枯季榕江河口的水体半交换时间为373 h,洪季为58 h;拦沙堤建设以后,汕头港出海航道水域的潮差、平均流速均有所减小,水体交换能力稍有减弱,枯季水体半交换时间为376 h,洪季为59 h。工程前后枯、洪两季榕江河口水交换时间分别相差3 h和1 h,说明拦沙堤的建设对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江河口
拦沙堤
水体
交换
半交换周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场湾水交换能力计算与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杨青莹
杨万康
+2 位作者
潘冲
宋泽坤
叶钦
《海洋技术学报》
2018年第6期54-58,共5页
花场湾为海南岛北部的一个半封闭海湾,随着周边工程的建设,湾内水质有所恶化。基于MIKE21软件建立了花场湾海域的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对花场湾的纳潮量及水交换特征进行了研究,模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纳潮量占花场湾固...
花场湾为海南岛北部的一个半封闭海湾,随着周边工程的建设,湾内水质有所恶化。基于MIKE21软件建立了花场湾海域的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对花场湾的纳潮量及水交换特征进行了研究,模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纳潮量占花场湾固有水容量的比例较大,说明花场湾受湾外水动力影响较为显著,具有良好的水交换特性,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然后采用保守物质扩散方法来定量分析花场湾的水交换周期,得到花场湾的半交换周期大约为3 d,15 d后基本完成了全部水交换,保守物质浓度随涨落潮过程呈现波动变化。该研究为花场湾的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场湾
MIKE21
纳潮量
保守物质
半交换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横琴岛中心沟规划水系水体交换效果模拟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朱嵩
龙晓飞
+1 位作者
王华
朱金和
《人民珠江》
2014年第5期20-22,共3页
横琴岛中心沟规划水系为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网水系,水系内存在多个相互连通的环路,水动力条件差异较大。部分区域水体交换能力较差,容易导致局部的污染蓄积。为了掌握水系在外江潮汐影响条件下水动力水质变化规律,采用DELFT SOBEK软件对...
横琴岛中心沟规划水系为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网水系,水系内存在多个相互连通的环路,水动力条件差异较大。部分区域水体交换能力较差,容易导致局部的污染蓄积。为了掌握水系在外江潮汐影响条件下水动力水质变化规律,采用DELFT SOBEK软件对水闸联合调度条件下的中心沟规划水系进行了水动力水质数值模拟,获得了非稳态浓度推移过程和水体半交换周期等指标,为水系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网
数学模型
水体
交换
半交换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钦州湾水交换的数值研究
14
作者
李快
孙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1年第9期20-21,23,共3页
污染物在钦州湾的停留时间对水质的恶化有明显的影响,为了了解钦州湾的水动力情况和水交换能力,建立了一个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并将水动力模型与对流扩散模型耦合,模拟钦州湾的水体交换情况,并通过水体半交换周期指标,对钦州湾的水体交...
污染物在钦州湾的停留时间对水质的恶化有明显的影响,为了了解钦州湾的水动力情况和水交换能力,建立了一个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并将水动力模型与对流扩散模型耦合,模拟钦州湾的水体交换情况,并通过水体半交换周期指标,对钦州湾的水体交换能力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钦州湾潮流属于不规则全日潮,潮流总体上呈南北往复流;钦州湾水交换能力较强,水体平均半交换周期为23.2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湾
水
交换
二维水动力模型
对流扩散模型
半交换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二维耦合模式在“胶莱运河”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15
作者
王佳
江毓武
万振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51,共7页
运用一、二维耦合模型,考虑季节性风生海流和潮流的作用,对开凿胶莱运河改善渤海水质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海水半交换周期和运河的净流量为衡量的主要指标,进行四种运河规模的模拟实验,评估各种开渠规模治污的效益。模拟结果显示,...
运用一、二维耦合模型,考虑季节性风生海流和潮流的作用,对开凿胶莱运河改善渤海水质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海水半交换周期和运河的净流量为衡量的主要指标,进行四种运河规模的模拟实验,评估各种开渠规模治污的效益。模拟结果显示,开凿运河后,运河的流向随潮汐过程变化,但能够形成少量由胶州湾向莱州湾的净流量,通过运河的年净流量与运河规模成正比,为渤海海峡年过水量的1‰—2.5‰。运河规模达到5000m(宽)×20m(深),海水半交换周期仅缩短3%。因此,开凿胶莱运河改善渤海水质的效果不明显,渤海污染治理的关键应该是污染源头控制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胶莱运河
耦合模型
半交换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珠海横琴新区水系引水调控效果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龙晓飞
武亚菊
+3 位作者
范群芳
朱嵩
王华
朱金和
《人民珠江》
2023年第3期61-65,73,共6页
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网区,利用外江潮位和内河水位涨落潮差引清调水是改善感潮河网水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珠海横琴新区中心沟位于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网区,为改善横琴新区中心沟水环境,建立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开展改善区域水动力水环境...
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网区,利用外江潮位和内河水位涨落潮差引清调水是改善感潮河网水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珠海横琴新区中心沟位于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网区,为改善横琴新区中心沟水环境,建立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开展改善区域水动力水环境的调控方案研究,计算分析原调控方案及优化调控方案换水效果。模拟结果表明:优化调控方案区域流速增加了0.20 m/s、半交换周期减少了101.5 h、换水率提高了1.1倍,区域水环境改善效果明显。研究成果对于感潮河网区引水调控方案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引水调控
感潮河网
半交换周期
换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排浦中心渔港换水通道布置对水交换的影响
1
作者
李醒
丁磊
曾起召
熊玉章
王刚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中海(广州)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水运工程》
2024年第5期82-88,共7页
基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基本科研项目(2023HY-ZC001)。
文摘
以排浦中心渔港建设项目为例,利用平面二维水动力和水交换数学模型,通过2种基本换水通道的不同组合,探究换水通道平面布置形式对水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布置通道1有利于加快1 000 t渔船泊位前的水交换,但会迟滞其左侧泊位前沿特别是防波堤堤根附近水体的半交换周期;仅布置通道2有利于提高防波堤堤根附近的水交换效率;2种换水通道同时布置有利于增强中型渔船停泊区及各泊位前沿整体的水交换能力,同时提高防波堤堤根附近水交换效率。
关键词
换水通道
水
交换
半交换周期
数值模拟
排浦中心渔港
Keywords
water exchange channel
water exchange
half-exchange period
numerical simulation
Paipu Central Fishing Port
分类号
U652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山湾建港前后水体交换能力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8
2
作者
蒋昌波
李媛
官志鑫
邓斌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9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9015)
湖南省水利科技项目(湘水科教2008207-17)
文摘
铁山湾是北部湾东北部较大的海湾,水深条件好,可用岸线长。为研究铁山湾建港工程前后湾内的水体交换能力,文章建立了平面二维的水动力模型以及平面二维对流—扩散模型,率定后水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运用二维对流—扩散模型计算了湾内不同区域的水体半交换时间,模拟结果表明:铁山湾的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工程前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29天,海域的水体交换能力主要受铁山湾潮汐作用的影响。铁山湾潮汐作用较强,潮差较大,且铁山湾口门开阔,这都为铁山湾的水体交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工程后铁山湾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42天,工程前后铁山湾水体半交换时间仅相差13天,说明工程方案对铁山湾水体交换能力无重大影响。
关键词
铁山湾
水体
交换
建港工程方案
半交换周期
潮汐
Keywords
Tieshan Bay
water exchange
port construction
half-life time
tide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P753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抱式港池水体交换与改善措施研究
被引量:
17
3
作者
张玮
王国超
刘燃
陈祯
唐磊
机构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1,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112509)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0714-30HDKY001-2)
2011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CXZZ11_0449)
文摘
环抱式港池既有防浪挡沙的优势,也有港区内外水体交换不畅的不足。以规划中的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为例,利用对流扩散模型,模拟计算潮流作用下环抱式港池水体半交换周期,研究探讨改善港池水质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港池水体半交换周期的主要因素,包括作用的潮型和港池位置;工程措施的效果取决于其对水动力条件的改善程度和水体交换量的大小。
关键词
环抱式港池
港池水质
半交换周期
对流扩散模型
工程措施
Keywords
encircled basin
water quality in harbor
semi-exchange period
convection-diffusion model
engineering measure
分类号
U653.33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黎安港纳潮量及海水交换规律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蒋增杰
方建光
张继红
顾志峰
王巍
王爱民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261-264,共4页
基金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A409)
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9DFA32790)
文摘
利用Nortek AquadoppTM水流剖面仪对黎安港口门处的潮流情况进行了28 h的垂直剖面连续观测,结合潮位历史资料,分析了黎安港的潮汐特征,计算了该港的纳潮量,同时,以盐度作为标准物质,计算了海水半交换周期.结果表明:黎安港潮汐类型属于全日潮型,涨落潮历时基本相等,涨潮平均流速小于落潮平均流速;黎安港的平均纳潮量约为5.65×106m3,海水半交换周期约为20.50 d.由于黎安港的海水半交换周期长,泻湖内的生态平衡非常脆弱,因而易受外源和养殖自身的污染.
关键词
纳潮量
半交换周期
黎安港
Keywords
tidal water capacity
water semi-exchange time
Lian lagoon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IKE3模型的珠江口水体交换研究
被引量:
16
5
作者
黄少彬
李开明
姜国强
陆俊卿
机构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8期134-140,共7页
文摘
根据珠江口地质地貌特征,分析河口范围内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特点,结合前人对河口湾水体交换原理及其应用的相关研究,提出适合于珠江口水体交换研究的计算方法,并利用MIKE3模型建立珠江口河口八大口门到外海伶仃洋的三维水动力模型,在一个月的模拟与验证下,利用模拟结果,计算出珠江口水体交换的时间,分析河流流量、外海潮汐与珠江口水体交换的相关性,并与同类河口水体交换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影响珠江口水体交换时间的因素。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水体
交换
半交换周期
珠江口
Keywords
numerical simulation
water exchange
half - exchange period
Pearl River Estuary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抱式港区水体交换能力数值研究——以闸坡渔港为例
被引量:
6
6
作者
黄宗伟
邓斌
蒋昌波
刘晓建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长沙理工大学水科学与环境工程国际研究中心
出处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239001)
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资助(2015319825080)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CX 2017B476)
文摘
环抱式港池的水体交换能力强弱对港池的水质有重要影响,水体交换通道是改善港池水质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闸坡渔港防波堤改造工程为例,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方法,在潮流数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平面二维对流-扩散数学模型,开展闸坡渔港扩建前后水体交换能力数值模拟研究,评估工程前后港内水体半交换周期和水体交换率。研究结果表明,闸坡渔港的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工程前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29 h,工程后闸坡渔港水体半交换时间为104 h。工程后洲仔峡防波堤被改为涵洞式桥梁,使渔港与外海形成了水体交换通道,增加了港池内外水体相互作用和水体交换量,相应的水体交换能力增强。而港池外的两个水产养殖区域由于与外海相连,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工程前后该区域水体交换能力变化不大。
关键词
水体
交换
半交换周期
数值模拟
闸坡渔港
Keywords
water exchange
half-life time
numerical simulation
Zhapo fishing port
分类号
U653.3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抱式港池水体交换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韩卫东
张玮
陈祯
刘博雅
曹昊
机构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8-265,共8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112509)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0714-30HDKY001-2)
2011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CXZZ11_0449)资助
文摘
环抱式港池的主要问题是水体交换能力较弱,设置水体交换通道是改善港池水质的有效方法。以连云港的两个港区为例,建立潮流和对流扩散模型,研究环抱式港区设置水体交换通道对于水质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进潮量是提高港区水体交换能力的决定因素;进潮占优的通道对港区水体交换效果的改善优于出潮占优的通道;通道与口门处潮位过程的涨潮潮差是影响进潮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环抱式港池
水体
交换
通道
水体
半交换周期
进潮占优通道
潮差
Keywords
encircled basin
water exchange channel
water half exchange period
the tidal influx dominant channel
tidal range
分类号
U653.3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FVCOM模型的海州湾纳潮量和水交换能力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张鹏
张瑞瑾
黄靖茗
盛昭君
王松
机构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应用海洋学研究所
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3-151,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407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302232)
+1 种基金
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2021-MOEKLECA-KF-06)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JZZY020713)。
文摘
基于非结构化网格FVCOM海洋数值模式,开边界以8大主要分潮调和常数作为驱动,建立了海州湾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利用潮位潮流资料对流场进行了验证,计算了海州湾纳潮量。在水动力模型基础上耦合对流扩散模型,分别对海州湾的欧拉余流场、保守物质浓度分布特征、半交换周期以及滞留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州湾整体欧拉余流较弱,表现为沿岸大、湾内小,并且存在余流涡旋。在大、中和小潮时期,纳潮量分别为3.8×10^(9) m^(3)、3.0×10^(9) m^(3)、1.9×10^(9) m^(3);整体半交换周期为72 d,离湾口越近,水交换能力越强。相同距离下,岚山区水交换能力最强,连云区次之,赣榆区最差。在对海州湾开发利用过程中,应结合纳潮量、半交换周期以及滞留时间分布,合理排污,充分利用海洋的自净能力。
关键词
海州湾
FVCOM
纳潮量
半交换周期
滞留时间
Keywords
Haizhou Bay
FVCOM
tidal prism
semi-exchange cycle
residence time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江济太”工程对太湖水体交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2
9
作者
胥瑞晨
逄勇
胡祉冰
朱天依
机构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5-38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9070)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7208-005)
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文摘
为了探究“引江济太”工程对太湖水体的交换范围及能力的影响,本研究耦合对流扩散及水体交换模型,依据不同流量与常规风场共设置10种工况,对太湖水体的交换区域及交换周期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流量是影响水体交换率的主要因素,200m^3/s下贡湾的半交换周期与常规风场联系不大,稳定在8~9d左右;(2)常规风场对局部交换区域的空间分布有着明显影响,在北风和西北风条件下,太湖水体的交换区域主要集中在东湖区,东风和东南风条件下,太湖水体的交换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湖区;(3)为降低长江水体对太湖水质的不利风险,“引江济太”工程引水时间/方案应结合太湖区域气象预报,尽量选择在以东风或者东南风为主的条件下进行引水工作.
关键词
水体
交换
半交换周期
数值模拟
望虞河
Keywords
water exchange
semi-exchange period
numerical simulation
Wangyu river
分类号
X1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升环抱式港池水交换能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0
作者
施逸辰
高飞
张长宽
机构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出处
《水道港口》
2018年第5期556-562,共7页
基金
江苏省海洋科技创新专项项目(HY2017-6)
文摘
针对环抱式港池的水质恶化问题,就国内外现存的多种提升港池水体交换的工程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港池水体污染物浓度与港池容积、港池水体交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提升港池水体交换量是降低污染物浓度的最重要对策;其次,改善港池水流状况、促进港池水体混合亦是降低港池内污染物浓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考虑泥沙对策的基础上,采用海水交换型防波堤等利用自然水动力条件实现自港池外向港池内单方向海水流入的技术,是提升港池水体交换量,改善港池水质的技术方向。同时,通过行政法规掌控码头、船舶等的排污量,也是绿色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环抱式港池
海水
交换
型防波堤
半交换周期
穿港流
水体
交换
通道
纳潮量
Keywords
encircled basin
seawater exchange type breakwater
semi-exchange period
through basin flow
water exchange channel
tidal prism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汕头港外拦沙堤建设前后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的数值模拟
11
作者
黄广灵
邱静
黄本胜
郭晓娟
机构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水动力学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中山大学海洋学院河口海岸研究所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20,共6页
基金
广东省水利创新项目"广东省河流水域纳污能力研究"(2009-24)
文摘
为了研究汕头港外拦沙堤建设前后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建立了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以及平面二维对流扩散模型,率定后水动力各要素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运用二维对流扩散模型计算了工程前后洪、枯季情况下的水体半交换时间,结果表明: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较强,工程前枯季榕江河口的水体半交换时间为373 h,洪季为58 h;拦沙堤建设以后,汕头港出海航道水域的潮差、平均流速均有所减小,水体交换能力稍有减弱,枯季水体半交换时间为376 h,洪季为59 h。工程前后枯、洪两季榕江河口水交换时间分别相差3 h和1 h,说明拦沙堤的建设对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影响很小。
关键词
榕江河口
拦沙堤
水体
交换
半交换周期
数值模拟
Keywords
Rongjiang River estuary
sediment barrier
water exchange
semi-exchange period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V13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场湾水交换能力计算与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杨青莹
杨万康
潘冲
宋泽坤
叶钦
机构
第二海洋研究所工程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技术学报》
2018年第6期54-58,共5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LQ16D060007)
文摘
花场湾为海南岛北部的一个半封闭海湾,随着周边工程的建设,湾内水质有所恶化。基于MIKE21软件建立了花场湾海域的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对花场湾的纳潮量及水交换特征进行了研究,模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纳潮量占花场湾固有水容量的比例较大,说明花场湾受湾外水动力影响较为显著,具有良好的水交换特性,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然后采用保守物质扩散方法来定量分析花场湾的水交换周期,得到花场湾的半交换周期大约为3 d,15 d后基本完成了全部水交换,保守物质浓度随涨落潮过程呈现波动变化。该研究为花场湾的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花场湾
MIKE21
纳潮量
保守物质
半交换周期
Keywords
Huachang Bay
MIKE21
tidal prism
conservative material
half-exchange period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横琴岛中心沟规划水系水体交换效果模拟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朱嵩
龙晓飞
王华
朱金和
机构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出处
《人民珠江》
2014年第5期20-22,共3页
文摘
横琴岛中心沟规划水系为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网水系,水系内存在多个相互连通的环路,水动力条件差异较大。部分区域水体交换能力较差,容易导致局部的污染蓄积。为了掌握水系在外江潮汐影响条件下水动力水质变化规律,采用DELFT SOBEK软件对水闸联合调度条件下的中心沟规划水系进行了水动力水质数值模拟,获得了非稳态浓度推移过程和水体半交换周期等指标,为水系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感潮河网
数学模型
水体
交换
半交换周期
Keywords
Tidal river network
Mathematics model
Water exchange
Half exchange period
分类号
TV212.5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钦州湾水交换的数值研究
14
作者
李快
孙翔
机构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1年第9期20-21,23,共3页
基金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密度大蚝筏式养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及调控机理——以广西钦州湾,编号:(71964002)。
文摘
污染物在钦州湾的停留时间对水质的恶化有明显的影响,为了了解钦州湾的水动力情况和水交换能力,建立了一个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并将水动力模型与对流扩散模型耦合,模拟钦州湾的水体交换情况,并通过水体半交换周期指标,对钦州湾的水体交换能力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钦州湾潮流属于不规则全日潮,潮流总体上呈南北往复流;钦州湾水交换能力较强,水体平均半交换周期为23.2天。
关键词
钦州湾
水
交换
二维水动力模型
对流扩散模型
半交换周期
分类号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二维耦合模式在“胶莱运河”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15
作者
王佳
江毓武
万振文
机构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676066号
+1 种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资助项目"区域性海洋监测系统项目--子项目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辅助决策系统"
2008-2011
文摘
运用一、二维耦合模型,考虑季节性风生海流和潮流的作用,对开凿胶莱运河改善渤海水质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海水半交换周期和运河的净流量为衡量的主要指标,进行四种运河规模的模拟实验,评估各种开渠规模治污的效益。模拟结果显示,开凿运河后,运河的流向随潮汐过程变化,但能够形成少量由胶州湾向莱州湾的净流量,通过运河的年净流量与运河规模成正比,为渤海海峡年过水量的1‰—2.5‰。运河规模达到5000m(宽)×20m(深),海水半交换周期仅缩短3%。因此,开凿胶莱运河改善渤海水质的效果不明显,渤海污染治理的关键应该是污染源头控制和管理。
关键词
渤海
胶莱运河
耦合模型
半交换周期
Keywords
Bohai Sea, Jiaolai Canal, Coupling model, Half-life time
分类号
X14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珠海横琴新区水系引水调控效果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16
作者
龙晓飞
武亚菊
范群芳
朱嵩
王华
朱金和
机构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出处
《人民珠江》
2023年第3期61-65,73,共6页
文摘
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网区,利用外江潮位和内河水位涨落潮差引清调水是改善感潮河网水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珠海横琴新区中心沟位于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网区,为改善横琴新区中心沟水环境,建立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开展改善区域水动力水环境的调控方案研究,计算分析原调控方案及优化调控方案换水效果。模拟结果表明:优化调控方案区域流速增加了0.20 m/s、半交换周期减少了101.5 h、换水率提高了1.1倍,区域水环境改善效果明显。研究成果对于感潮河网区引水调控方案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数学模型
引水调控
感潮河网
半交换周期
换水率
Keywords
mathematical model
water diversion regulation
tidal river network
half exchange cycle
water exchange rate
分类号
TV6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排浦中心渔港换水通道布置对水交换的影响
李醒
丁磊
曾起召
熊玉章
王刚
《水运工程》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铁山湾建港前后水体交换能力的数值模拟
蒋昌波
李媛
官志鑫
邓斌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环抱式港池水体交换与改善措施研究
张玮
王国超
刘燃
陈祯
唐磊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南黎安港纳潮量及海水交换规律研究
蒋增杰
方建光
张继红
顾志峰
王巍
王爱民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MIKE3模型的珠江口水体交换研究
黄少彬
李开明
姜国强
陆俊卿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环抱式港区水体交换能力数值研究——以闸坡渔港为例
黄宗伟
邓斌
蒋昌波
刘晓建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环抱式港池水体交换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韩卫东
张玮
陈祯
刘博雅
曹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FVCOM模型的海州湾纳潮量和水交换能力研究
张鹏
张瑞瑾
黄靖茗
盛昭君
王松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引江济太”工程对太湖水体交换的影响研究
胥瑞晨
逄勇
胡祉冰
朱天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提升环抱式港池水交换能力研究进展
施逸辰
高飞
张长宽
《水道港口》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汕头港外拦沙堤建设前后榕江河口水体交换能力的数值模拟
黄广灵
邱静
黄本胜
郭晓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花场湾水交换能力计算与研究
杨青莹
杨万康
潘冲
宋泽坤
叶钦
《海洋技术学报》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横琴岛中心沟规划水系水体交换效果模拟研究
朱嵩
龙晓飞
王华
朱金和
《人民珠江》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钦州湾水交换的数值研究
李快
孙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一、二维耦合模式在“胶莱运河”中的应用
王佳
江毓武
万振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珠海横琴新区水系引水调控效果模拟研究
龙晓飞
武亚菊
范群芳
朱嵩
王华
朱金和
《人民珠江》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